元旦、春節即將來臨,食品生產銷售正進入旺季。12月23日,樅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一干執法人員對縣城部分食品生產、銷售企業進行了一次突查。
“今天的突擊檢查,不聽食品生產經營者匯報,重點去找問題、‘挑刺兒’,并現場督促整改。”突查前,該局局長王海峰要求道。
9時許,執法人員趕赴樅陽縣大帆食品有限公司。一進食品生產車間,只見屋內有幾個水池,上面分別標注著“清水池”“消毒池”等字樣。繞過幾條回字形走廊,執法人員才走進生產車間。“走廊為何搞的七繞八繞?”一名執法人員甚是疑惑。“這樣設計是為了防蚊蟲進入。”見執法人員不解,企業的張姓經理解釋道。“這家食品生產企業衛生防護措施還真規范。”幾名執法人員異口同聲道。
“這袋腌制的媒鴨包裝上標注著生產日期見底部,怎么底部沒見生產日期呢?”檢查中,王海峰突然發現這一問題。幾名執法人員迅速圍過去,拿起包裝盒左橋右看,就是不見生產日期。見狀,一名企業員工走過來,拆開包裝盒,從里面拿出真空塑料袋包裝的媒鴨。“生產日期在這呢!”他指著底部標注的生產日期讓執法人員看。
“生產日期要一目了然,你們在里面塑料袋上打生產日期很不科學,消費者必須拆開包裝盒才能看到日期,這樣既不方便,也容易把塑料袋弄破導致食品變質,必須在包裝盒上同時打上相同的生產日期。”執法人員現場提出整改意見。見企業負責人安排員工拿來打碼機開始立即整改,執法人員才放心地離開。
在樅陽縣香腸廠,執法人員一進企業,只見車間內機器轟鳴、員工穿梭不停,一派繁忙。“食品加工用鹽都是雪白的,這缸肉上面的鹽為何是暗黑色的?”在車間一角,執法人員唐明、汪令國驚訝地發現這一現象。
“這些鹽是從腌肉下面翻上來的,因為腌制了一段時間,所以鹽由白變暗。”現場的企業胡姓員工解釋道。
“不會是工業用鹽吧!”兩名執法人員有點不相信,嘀咕道,“請您馬上帶我們去看看堆放鹽的輔料倉庫!”走進輔料倉庫,只見里面的幾口大缸里都盛滿了鹽,雪一般白。地上還堆放著數十袋鹽,袋上標注著“食品加工用鹽”等字樣。
“我們還要查查這些鹽的索證索票情況。”執法人員并不甘心,決心刨根溯源。后經查看相關票證,證明這些鹽是11月7日從樅陽縣鹽業公司購進的,共一噸,屬于合格產品。
在一家豆腐生產作坊,執法人員一下車就直撲原輔料倉庫,重點檢查其是否使用非食品添加劑。在倉庫一角,執法人員發現幾袋石膏,包裝上標注著“豆制品添加劑”字樣。
“咦,包裝袋的QS標識怎么是紙貼上去的,還能撕下來,難道有什么‘貓兒膩’?”幾名執法人員發現這一情況后輕聲嘀咕道。
當執法人員詢問經營者陳斌情況時,他一臉疑惑:“我也不知道QS標識為何是紙貼上去,我們很多豆腐坊都使用這種石膏,從縣城一家銷售石膏的經營部購進的。”
“趕緊去這家石膏經營部檢查,弄個水落石出。”王海峰當即部署道。隨即,一干執法人員乘上執法車絕塵而去。
……
據悉,此次突擊檢查,該局共檢查食品生產、銷售企業10余家,現場查出食品生產企業成品、輔料堆放離地面、墻壁不足10厘米,少數食品從業人員未戴手套從事食品加工,轉基因食品銷售專櫥標示不明顯、食品臺賬記錄不規范等問題12個,現場立行立改10個。
“‘兩節’期間,我局將利用100天左右時間開始食品打假行動,采取全面檢查和突擊檢查的方式,做到市場檢查全覆蓋,重點端食品窩點、查食品大案,保障‘兩節’市場食品安全。”該局副局長許決明表示。(章洋)
日期: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