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蟹稻共生安全嗎?會不會“蟹有農藥”“稻有獸藥”?

   2025-03-03 食品有意思524
核心提示:最近幾年,“蟹稻共生”“魚稻共生”等概念被廣泛宣傳。不少商家把這種養殖模式當做產品賣點。可是,接觸過農業或養殖業的人,多少都會了解,現代生產模式下,稻田中使用化肥、除草劑、殺蟲劑是少不了的;水產養殖中也需要使用抗生素等獸藥…………(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最近幾年,“蟹稻共生”“魚稻共生”等概念被廣泛宣傳。不少商家把這種養殖模式當做產品賣點??墒牵佑|過農業或養殖業的人,多少都會了解,現代生產模式下,稻田中使用化肥、除草劑、殺蟲劑是少不了的;水產養殖中也需要使用抗生素等獸藥……  
  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出來的作物和生物,不會被互相污染嗎?假設存在污染,那水產品會增加農產品相關的檢測項目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蟹稻共生的初衷,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在不降低水稻單產水平的前提下,插空養殖。也不一定非得養螃蟹,小龍蝦、鯉魚、草魚、黃鱔……甚至烏龜,青蛙都能養,統稱為稻漁綜合養殖。
  
  歷史追溯
  
  這個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朝。19世紀中期在日本和印尼逐漸發展起來,我國于1953年提出稻魚綜合種養,1986-1992年稻田養魚技術開始完善和提高,綜合種養面積已有78萬公頃。截至2015年,我國稻田養殖面積更是高達150萬公頃,水產品產量155萬噸。也就是說,蟹稻養殖這種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或新技術,很多人早已吃到了這種模式下的產品。只是最近才開始有人用它當賣點。
  
  優點
  
  水產養殖動物的糞便和殘余飼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肥沃土地。河蟹會吃稻田中的雜草,稻葉蟬、螟蟲等害蟲,長期蟹稻共生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有研究表明,相比單獨種植水稻,稻漁共生模式可以減少33.63%的氮肥使用,農藥的平均成本也可以減少59.73%。
  
  缺點
  
  由于水稻病害防治的需要,混養的模式不能完全杜絕農藥的使用,農藥殘留仍然存在,這是稻田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的關鍵問題之一。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的水生生物,其生長周期也不盡相同。何時以何種劑量施用何種農藥,是否需要采取及時換水等預防手段……這些技術性問題,都對農戶/養殖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數研究
  
  目前,能查到關于農殘獸殘的資料不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開展過一項關于東北稻漁養殖模式下,中華絨螯蟹農藥殘留水平的調查,在螃蟹體內檢測出了莠去津、丁草胺、β-HCH等14種農殘,其中不乏六六粉、DDT等在中國早已被禁用30多年的農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六六粉、DDT這些農藥的半衰期很長,難以降解。不止稻田養殖中可以檢出,普通水產品中也較常見。這種時代發展的代價,注定需要子孫后代慢慢償還。
  
  這里順便說一句,北方和南方稻漁水產品中農藥殘留的種類也有差異。例如長三角地區還檢出大量有機磷農藥(如三唑磷、伏殺硫磷、喹硫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這可能與南方氣溫較高,蟲害較重,殺蟲劑使用頻繁有關。
  
  先別急
  
  看到這里,大家先別著急。稻漁綜合養殖的水產品中,的確會檢出農藥殘留。但“有檢出”和“有危害”是兩碼事。雖然目前國內尚無水產品中除草劑殘留限量的標準,參考日本執行的相關標準0.01mg/kg的限量來看,絕大多數產品還是合格的。
  
  我國也在2024年7月1日正式實施了GB/T 43508-2023《稻漁綜合種養通用技術要求》的國標,里面對稻漁綜合種養過程中,可以使用的農藥、獸藥種類進行了規范。相信隨著后續研究的增多,標準也會越來越完善細致。
  
  總結
  
  綜上,這種水稻和水產品混養的模式,并沒有多么神奇。歸根到底,它只是一種讓農民增收的養殖方式。這種方式對環境友好,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但在水產品中的確可以發現些許農殘(合理范圍不影響健康)。只是在相關法律法規和風險評估研究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畢竟這個模式已經有三四十年的實踐經驗。
  
  作為消費者,不用過度追求“稻漁”共生類產品,保持平常心即可。至少從食品安全角度,稻漁共生類水產品,和普通水產品比,沒什么不一樣。



日期:2025-03-03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