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食品安全工作嚴格遵循“四個最嚴”要求,不斷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打牢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責任體系、監管體系和社會共治體系,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
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形成“銀川模式”
堅持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委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實施“一訪兩督”(市委暗訪+紀委督導+政府督查),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堅持統籌抓總,發揮市食藥安委(辦)指揮棒作用,制定完善工作規則、“四書一函”責任督促落實制度,為系統性推進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堅持保障先行,爭取財政資金支撐用于隊伍建設、裝備配置、檢驗檢測、素質培訓等。
二
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形成“銀川樣板”
壓實“兩個責任”,全市859名黨政領導干部、2016名食品安全總監和1.1萬名食品安全員按照“三清單一承諾”“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落實包保責任,履行主體義務形成自覺、成為常態。強化部門履職,完善《銀川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事權清單》,細化36個成員單位118項事權清單,政府主抓、部門協同、行業自律、企業負責、公眾參與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三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形成“銀川亮點”
執法方式向智慧化轉變,打通45個部門數據“孤島”,推動“從農田到餐桌”信息數據一網統管,實現食品安全全過程智慧化監管;創新農產品批發市場“334”監管方式,實現農產品快檢追溯閉環管理。創新方向向精準化轉變,實施校園食品安全“一校一策”分類監管,指導公辦學校清退食堂承包經營改為自營;制定《銀川市校外托管機構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建立校外托管機構安全管理“332”安全標準,規范填補全區空白。
四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形成“銀川特色”
結合日常工作抓,常態化開展“你點我檢”“你送我檢”活動,完成食品抽檢8000余批次,快速檢測22萬批次,有效遏制“問題食品”流向百姓餐桌。聚焦重大任務查,成立7個市、縣級聯動應急指揮機構,建立64支應急處突隊伍,高標準保障國際、國內重大活動140余次。
日期:2025-03-15
一
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形成“銀川模式”
堅持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委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實施“一訪兩督”(市委暗訪+紀委督導+政府督查),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堅持統籌抓總,發揮市食藥安委(辦)指揮棒作用,制定完善工作規則、“四書一函”責任督促落實制度,為系統性推進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堅持保障先行,爭取財政資金支撐用于隊伍建設、裝備配置、檢驗檢測、素質培訓等。
二
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形成“銀川樣板”
壓實“兩個責任”,全市859名黨政領導干部、2016名食品安全總監和1.1萬名食品安全員按照“三清單一承諾”“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落實包保責任,履行主體義務形成自覺、成為常態。強化部門履職,完善《銀川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事權清單》,細化36個成員單位118項事權清單,政府主抓、部門協同、行業自律、企業負責、公眾參與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三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形成“銀川亮點”
執法方式向智慧化轉變,打通45個部門數據“孤島”,推動“從農田到餐桌”信息數據一網統管,實現食品安全全過程智慧化監管;創新農產品批發市場“334”監管方式,實現農產品快檢追溯閉環管理。創新方向向精準化轉變,實施校園食品安全“一校一策”分類監管,指導公辦學校清退食堂承包經營改為自營;制定《銀川市校外托管機構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建立校外托管機構安全管理“332”安全標準,規范填補全區空白。
四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形成“銀川特色”
結合日常工作抓,常態化開展“你點我檢”“你送我檢”活動,完成食品抽檢8000余批次,快速檢測22萬批次,有效遏制“問題食品”流向百姓餐桌。聚焦重大任務查,成立7個市、縣級聯動應急指揮機構,建立64支應急處突隊伍,高標準保障國際、國內重大活動140余次。
日期: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