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衛(wèi)健委同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零添加”這個標簽,看似簡單,很多人也非常喜歡買這樣的食品。但它藏著不少問題。它不僅誤導消費者,還讓食品行業(yè)陷入一種“偽健康”的競爭怪圈,甚至對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和健康觀念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國家這次明確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傳用語,我覺得是非常及時且必要的。我認為“零添加”存在有“六宗罪”:
1. “零添加”在污名化食品添加劑,給整個食品行業(yè)抹黑。
“零添加”通常被企業(yè)用于強調未添加防腐劑、香精、色素、甜味劑等特定添加劑,但消費者分不清哪個是0,就會認為“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是壞的”、“某種成分很危險”。
實際上,所有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只要合理使用都是安全的。規(guī)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本身就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零添加” 并不會讓某種食品成為 “優(yōu)等生”。
該用防腐劑卻不用,是可能致命的。以香腸為例,其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防腐劑 —— 亞硝酸鹽,以抑制肉毒梭狀桿菌的生長。若不添加亞硝酸鹽,肉毒梭狀桿菌可能會大量繁殖,產生劇毒的肉毒素。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生物毒素之一,不到 1 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遠超氰化鉀。
“零添加”也不符合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的真實情況。在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中,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幾乎不存在。至少在整個加工工藝鏈條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標榜 “零添加” 的醬油、醋,在制作過程中也會用到酶制劑。
“零添加”會打擊大家對食品行業(y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安全的信任,抹黑整個食品行業(yè)。現(xiàn)在大家一提食品添加劑就深惡痛絕,一提到食品加工就是“科技與狠活”,我認為都是“0添加”造成的惡果,就是這些“零添加”抹黑造成的。
2.“零添加”在誤導消費者,增加消費者的焦慮。
“零添加”聽起來很美好,消費者往往誤認為產品“完全無添加”或“更天然健康”。但實際上“零添加”存在大量誤導宣傳,只會增加消費者焦慮。
某氣泡水,說自己8種甜味劑都是0
比如,有些食品聲稱“不添加甜味劑”,但它們本身只是一個沒有味道的氣泡水罷了;
這幾種食品根本不需要防腐劑,說“0防腐劑”完全是廢話
一些食品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干燥)、腌漬食品(高鹽)等,由于自身特性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聲稱 “零防腐劑”就完全是廢話。
甚至還有的企業(yè)把0搞成了商標……
“零添加”宣傳方式完全是在利用消費者對“天然”“無添加”的心理偏好,制造一種虛假的健康感。長期如此,消費者就會對食品中任何一種成分都可能產生焦慮感,要求所有成分都是“無添加”。前幾天某調料企業(yè)檢出重金屬鎘,都沒有超標,但消費者依然恐慌、焦慮,就認為也應該是0,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3. “零添加”讓消費者放松警惕,忽視了真正的健康問題。
消費者往往認為“零添加”食品更健康,這會讓消費者對食品的健康屬性產生錯誤的認知。
比如,有些食品標注“不添加色素”“零防腐劑”等,但可能含有高鹽、高糖或高脂肪成分,“零添加”會讓消費者忽略食品標簽上更重要的信息,比如營養(yǎng)成分表和配料表。真正的健康選擇,應該是基于全面了解食品成分,而不是被幾個字眼迷惑。
4.“零添加”讓消費者形成錯誤的健康觀念,忽略整體膳食的重要性。
消費者因為被“零添加”吸引,可能會忽略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問題。“零添加”會誤導消費者形成一種錯誤的健康觀念,認為只要食品“零添加”就一定是健康的。這種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無法真正了解食品的全貌,只能被表面的宣傳牽著走。
實際上,健康飲食的關鍵在于整體膳食的多樣和均衡,而不是單純追求某種食物、某一方面的“無添加”。如果消費者因為“零添加”盲目選擇這些食品、只吃這樣的食品,可能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5. “零添加”讓行業(yè)陷入“偽健康”競爭,破壞市場秩序。
“零添加”標簽不僅誤導消費者,還讓食品行業(yè)陷入一種不健康的競爭狀態(tài)。
很多企業(yè)為了“零添加”,已經(jīng)快到了魔怔的地步,過度依賴“零添加”營銷,而不是專注于提升產品品質。
比如,有些企業(yè)為了宣傳“零添加”,可能會減少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投入,甚至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這種現(xiàn)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huán)境。那些真正注重產品品質、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研發(fā)的企業(yè),反而可能因為不搞這種噱頭而被市場忽視。長此以往,整個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動力都會被削弱,消費者最終也會為此買單。
6. “零添加”掩蓋了食品的其他問題,存在安全隱患。
“零添加”標簽還可能掩蓋食品的其他問題。比如,“零添加”醬油,確實可以不用防腐劑,但這樣的產品很容易發(fā)霉、長白毛,在南方夏天比較常見。消費者因為被“零添加”吸引,可能會忽略這些問題,從而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禁止“零添加”意義
國家這次明確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傳用語,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為了規(guī)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更是為了推動食品行業(yè)向高質量、可持續(xù)、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消費者需要的是真實、全面的食品信息,而不是被幾個字眼牽著走。
食品行業(yè)應該更加注重產品的真實品質,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學管理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而不是依賴這種噱頭式的營銷手段。消費者也需要學會正確解讀食品標簽,關注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而不是被“零添加”這樣的宣傳迷惑。
“零添加”不僅誤導消費者,還對行業(yè)和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禁止“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食品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保護。
日期:2025-03-27
“零添加”這個標簽,看似簡單,很多人也非常喜歡買這樣的食品。但它藏著不少問題。它不僅誤導消費者,還讓食品行業(yè)陷入一種“偽健康”的競爭怪圈,甚至對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和健康觀念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國家這次明確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傳用語,我覺得是非常及時且必要的。我認為“零添加”存在有“六宗罪”:
1. “零添加”在污名化食品添加劑,給整個食品行業(yè)抹黑。
“零添加”通常被企業(yè)用于強調未添加防腐劑、香精、色素、甜味劑等特定添加劑,但消費者分不清哪個是0,就會認為“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是壞的”、“某種成分很危險”。
實際上,所有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只要合理使用都是安全的。規(guī)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本身就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零添加” 并不會讓某種食品成為 “優(yōu)等生”。
該用防腐劑卻不用,是可能致命的。以香腸為例,其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防腐劑 —— 亞硝酸鹽,以抑制肉毒梭狀桿菌的生長。若不添加亞硝酸鹽,肉毒梭狀桿菌可能會大量繁殖,產生劇毒的肉毒素。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生物毒素之一,不到 1 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遠超氰化鉀。
“零添加”也不符合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的真實情況。在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中,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幾乎不存在。至少在整個加工工藝鏈條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標榜 “零添加” 的醬油、醋,在制作過程中也會用到酶制劑。
“零添加”會打擊大家對食品行業(y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安全的信任,抹黑整個食品行業(yè)。現(xiàn)在大家一提食品添加劑就深惡痛絕,一提到食品加工就是“科技與狠活”,我認為都是“0添加”造成的惡果,就是這些“零添加”抹黑造成的。
2.“零添加”在誤導消費者,增加消費者的焦慮。
“零添加”聽起來很美好,消費者往往誤認為產品“完全無添加”或“更天然健康”。但實際上“零添加”存在大量誤導宣傳,只會增加消費者焦慮。
某氣泡水,說自己8種甜味劑都是0
比如,有些食品聲稱“不添加甜味劑”,但它們本身只是一個沒有味道的氣泡水罷了;
這幾種食品根本不需要防腐劑,說“0防腐劑”完全是廢話
一些食品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干燥)、腌漬食品(高鹽)等,由于自身特性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聲稱 “零防腐劑”就完全是廢話。
甚至還有的企業(yè)把0搞成了商標……
“零添加”宣傳方式完全是在利用消費者對“天然”“無添加”的心理偏好,制造一種虛假的健康感。長期如此,消費者就會對食品中任何一種成分都可能產生焦慮感,要求所有成分都是“無添加”。前幾天某調料企業(yè)檢出重金屬鎘,都沒有超標,但消費者依然恐慌、焦慮,就認為也應該是0,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3. “零添加”讓消費者放松警惕,忽視了真正的健康問題。
消費者往往認為“零添加”食品更健康,這會讓消費者對食品的健康屬性產生錯誤的認知。
比如,有些食品標注“不添加色素”“零防腐劑”等,但可能含有高鹽、高糖或高脂肪成分,“零添加”會讓消費者忽略食品標簽上更重要的信息,比如營養(yǎng)成分表和配料表。真正的健康選擇,應該是基于全面了解食品成分,而不是被幾個字眼迷惑。
4.“零添加”讓消費者形成錯誤的健康觀念,忽略整體膳食的重要性。
消費者因為被“零添加”吸引,可能會忽略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問題。“零添加”會誤導消費者形成一種錯誤的健康觀念,認為只要食品“零添加”就一定是健康的。這種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無法真正了解食品的全貌,只能被表面的宣傳牽著走。
實際上,健康飲食的關鍵在于整體膳食的多樣和均衡,而不是單純追求某種食物、某一方面的“無添加”。如果消費者因為“零添加”盲目選擇這些食品、只吃這樣的食品,可能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5. “零添加”讓行業(yè)陷入“偽健康”競爭,破壞市場秩序。
“零添加”標簽不僅誤導消費者,還讓食品行業(yè)陷入一種不健康的競爭狀態(tài)。
很多企業(yè)為了“零添加”,已經(jīng)快到了魔怔的地步,過度依賴“零添加”營銷,而不是專注于提升產品品質。
比如,有些企業(yè)為了宣傳“零添加”,可能會減少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投入,甚至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這種現(xiàn)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huán)境。那些真正注重產品品質、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研發(fā)的企業(yè),反而可能因為不搞這種噱頭而被市場忽視。長此以往,整個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動力都會被削弱,消費者最終也會為此買單。
6. “零添加”掩蓋了食品的其他問題,存在安全隱患。
“零添加”標簽還可能掩蓋食品的其他問題。比如,“零添加”醬油,確實可以不用防腐劑,但這樣的產品很容易發(fā)霉、長白毛,在南方夏天比較常見。消費者因為被“零添加”吸引,可能會忽略這些問題,從而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禁止“零添加”意義
國家這次明確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傳用語,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為了規(guī)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更是為了推動食品行業(yè)向高質量、可持續(xù)、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消費者需要的是真實、全面的食品信息,而不是被幾個字眼牽著走。
食品行業(yè)應該更加注重產品的真實品質,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學管理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而不是依賴這種噱頭式的營銷手段。消費者也需要學會正確解讀食品標簽,關注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而不是被“零添加”這樣的宣傳迷惑。
“零添加”不僅誤導消費者,還對行業(yè)和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禁止“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食品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保護。
日期: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