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暨第九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今日在無錫召開

   2017-11-08 食品伙伴網433
核心提示:   11月8日在江蘇省無錫市開幕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暨第九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上,中外食品科技界人士匯聚一堂
    11月8日在江蘇省無錫市開幕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暨第九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上,中外食品科技界人士匯聚一堂,就食品科技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面對國家一系列的重大舉措和圍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部署,中國食品科技的未來發展將走向何方,有哪些新理念、新研究值得期待?國際食品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在哪里? 
  本次會議聚集了200余家食品科技院所及百家企業的近2000位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孫寶國、朱蓓薇,百余位中外食品科技界的知名專家、中外科技及企業界代表、以及青年學生云集于無錫這座江南名城,共議食品科技界的使命與創新。本次年會也得到了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江蘇省食品科學與技術學會等江蘇省食品科技團隊的整體支持。
 
  無錫市人民政府劉霞副市長、科技部農村科技司王喆巡視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張晉京稽查專員、美國食品科技學會執行副主席Christie Tarantino-Dean女士,以及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拓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表示,以“食品科技助力健康轉型”為主題的本次年會,不僅是食品科技工作者“回家”的日子,是食品科技界與產業界思想碰撞的平臺,更為中國食品科技界面對未來5年、面對“健康中國2030”的變革與創新吹響了集結號。
 
  據了解,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年會自2003年恢復舉辦以來,從當年的第三屆年會300人到2014年突破1000人,再到近兩年連續近1500人的規模,彰顯了我國食品科技隊伍的凝聚和強大,更體現了大家對同行交流的渴望與期待。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和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共同主辦的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自2002年在上海首次舉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八屆,成為中美食品科技與產業界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高端平臺。
 
  科技支撐健康中國作用凸顯--成就食品科技界新使命
 
  國民營養事關全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界正以食品安全為保障,逐漸實現產業界的健康轉型,以服務百姓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在大會報告中,4位中外科學家代表科技界,圍繞創新與營養健康的最新研究進行了報告分享。長期從事海洋食品技術與產業化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圍繞海洋油脂產業的營養與健康,江南大學校長陳堅教授就新一代發酵工程技術進展,美國普渡大學營養科學特聘教授Richard D. Mattes從健康飲食的最新挑戰與機遇上,敏特爾公司創新與洞察力總監Lynn Dornblaser就營養與健康產業在美國的最新發展趨勢分析等方面,同與會代表分享了真知灼見。
 
  與此同時,為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營養健康需求,助力食品產業的健康轉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起“國民營養健康--食品界在行動”倡議,并籍年會之際舉行宣言儀式。來自食品科技界的院士以及知名學者專家代表共同發起“國民營養健康--食品科技界在行動”宣言。雀巢、娃哈哈、李錦記、金光集團中國食品、杜邦營養與健康、荷蘭皇家菲仕蘭、三元食品、費列羅、養樂多、味全、旺旺、藝康、加多寶、康師傅、統一等國內外知名食品企業代表共同發起國民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界在行動“宣言。該項活動倡導食品界為實現政府引導、市場配置、社會互動、創新共享的國民營養健康新格局而積極努力。為配合宣言活動舉行的”營養論壇:國民營養健康--食品界在行動“專題,邀請了包括衛計委食品司領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丁鋼強所長、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蔡木易院長、吉林大學劉靜波教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主任韓軍花研究員以及雀巢、雅培和金光集團中國食品的營養與健康部相關負責人共同圍繞營養與健康的相關熱點、難點以及在企業中的創新與實踐,奉獻了一場精彩而務實的學術論壇。
 
  年會上食品化學與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健康、新產品新技術、食品安全與檢測等多個技術專題中,近50名科技工作者以更直觀的口頭報告形式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分享,代表著一年來最新的學術研究進展。同時,今年的年會《論文摘要集》針對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等熱點問題組織了10個方向,共收錄621篇論文,在會議現場張貼164篇,均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近3000名食品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交流與分享的重要平臺,也凸顯食品科技助推健康中國的主力軍作用。
 
  安全與健康同行--聚焦食品科技新前沿
 
  年會中,主辦方根據當前食品科技熱點、難點及趨勢精心設計了專題論壇。智能化食品檢測與加工、食品資源與數據庫、食品組學、母嬰營養組學研究等專題成為年會專題中的亮點,亦也體現出食品科技的前沿正同時向安全與健康兩個層面推進。
 
  在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中,圍繞”新思維驅動營養與健康新發展“與”新技術創新與食品安全“兩大主題,包括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劉瑞海、美國食品科技學會現任主席Cindy Stewart等在內的,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的科技界”大咖“們,就最新的研究發現與新技術創新、企業在營養與健康發展的新思維等進行分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稽查專員張晉京就特殊食品注冊法規,美國普渡大學教授Rick Mattes與Bruce Hamaker分別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圍繞”卡路里就是熱量?“、”纖維與升血糖碳水化合物對生理響應的影響“,加拿大圭爾夫大學Yoshinori Mine教授闡述了”膳食因素在慢性亞臨床炎癥與腸道健康方面的作用“等進行了分享。這些報告圍繞健康與食品的關聯進行了深度剖析,為與會代表帶來新的啟發。
 
  國際著名功能食品專家、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教授Fereidoon Shahidi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動物與食品科學系資深教授、科研部主任熊幼翎教授,分別圍繞”谷類與豆類種子中的酚類抗氧化劑研究“以及”植物多酚通過調控蛋白和脂肪氧化對肉品品質與安全的影響“,針對酚類物質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與應用進行報告。美國南達科塔州州立大學乳品與食品科學部教授Srinivas Janaswamy介紹”作為載體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有序多糖網絡結構研究“。在食品安全方面,來自德國、英國的專家,分別就歐盟及國際食品的法規和監管,以及對食品貿易的影響進行了介紹。
 
  在母嬰營養組學研究研討會上,繼續關注母嬰乳品與健康,以母嬰營養組學研究為重點,邀請來自醫學和食品科技界的專家,就母乳研究隊列與母乳成分研究、嬰幼兒乳粉配方升級與臨床研究、早期喂養方式和營養狀況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等進行分享。在食品資源與數據庫研討會重點討論了目前食品資源研究熱點問題,包括益生菌資源的挖掘及其菌種庫建設與應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數據庫的建立和分析、食物滿足營養健康的發展趨勢與資源構建等,預判我國食品資源與數據庫的發展方向。于2009年被定義為一門全新學科的食品組學(Foodomics),以食品為研究對象,整合運用各種先進組學技術,來研究食品科學領域中關鍵性科學問題。由南京財經大學承辦的食品組學專題聚焦當前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脂質組學、金屬組學及代謝組學研究的核心技術以及組學技術在食品科學研究中應用現狀,并對其未來前景進行展望。
 
  從高原到高峰--食品科技與產業對接加速
 
  在國家出臺的《”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細化了食品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與措施,以全面推進食品科技創新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以”促進創新驅動,服務科企對接“為抓手,以解決當前產業科技發展為目標,力促相關領域從高原到高峰的學術建設,并在年會上開設多個特色熱點專題。
 
  在由江南大學承辦的”食品綠色加工與產業鏈創新“專題中,針對現代食品綠色加工與低碳制造技術的創新發展,新型物理場加工的靶向精細研究,以資源統籌、過程跟蹤、廢物增值以及安全管控為核心的食品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以及開發高效低碳制冷新技術、綠色防腐保鮮新方法、環境友好包裝新材料、智能化信息處理與實時監控技術裝備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
 
  由江蘇大學承辦的”智能化食品檢測與加工“專題,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聚焦近年來食品領域快速檢測和智能加工方面的前沿方法與技術,圍繞食品3D加工、農產品加工裝備智能化、乳制品智能化加工等,暢想我國智能食品加工的新技術和裝備。
 
  由美國乳品出口協會參與召開的”乳蛋白和多樣化的乳組分“專題,邀請了美國乳品出口協會顧問Sharon K. Gerdes、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朱惠蓮等國內外專家從乳蛋白的最新科學研究以及應用的健康益處等角度共同探討乳蛋白在食品工業健康轉型中的作用。
 
  傳統發酵食品是傳承我國悠久歷史、體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中國傳統發酵食品生產尚存在總體工業化水平不高、生產技術落后等問題,這成為困擾我國傳統發酵食品走向世界的關鍵因素。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黃酒分會承辦的黃酒分會年會專題,邀請來自黃酒、白酒、葡萄酒、調味品等傳統發酵食品領域的國內外專家與會交流,針對蒸餾酒科技發展、酒與腸道微生物健康、智能化生產、發酵醋產業創新等研究成果進行交流與探討。
 
  青年人才與科普建設--成就科技發展的兩翼
 
  人才是成就行業競爭力的核心所在。會間的青年論壇、研究生論壇等諸多活動,體現出科技界激發青年食品人產業責任和創新思維的理念。為了鼓勵廣大青年科學家投身科研與產業的有效對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的牽頭引領下,組織青年科學家與企業界代表參與的青年論壇,圍繞科研與產業對接的實踐進行交流。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屆研究生論壇中,結合大學生最關心的研究生生涯規劃與未來職業規劃等內容,邀請高校教授、企業高管以及美國的學生組織領袖等參與交流,就如何充實走過研究生階段的每一天、如何走好人生職業規劃的關鍵幾步、美國大學生是如何行動的等進行經驗分享。
 
  在人才培養方面,大會還聚焦在高校教育與產業需求上。2017年度食品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培訓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杜邦營養與健康、李錦記、盼盼等企業主辦的3項學生創新競賽的結果的出爐,均吸引了大量代表的關注。始于2007年的高校學生創新大賽,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食品高校持續多年、培育行業未來的品牌活動。這一活動于2014年和2015年擴展為兩岸三地和中美學生創新競賽,為我國食品青年學子帶來了新的碰撞和新的體驗,學生間的國際交流與互動成果顯現。2017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學生創新活動暨中美學生創新競賽頒獎在年會舉辦,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與哥斯達黎加大學的團隊同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以及臺灣的中興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代表隊進行了現場決賽。
 
  會議期間,開展了近30項活動。主辦方還對獲得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突出貢獻獎、杰出青年獎、優秀論文獎的獲獎者進行了頒獎。這也是多年來,中國食品科技界對科技工作者的付出給予充分肯定,凝聚起中國食品科技人才的正能量。2017年度由藝康中國、思念食品分別支持的11位科學家和1個團隊的突出貢獻獎、14位青年科技界人士的杰出青年獎的獲得者們,在中國食品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投身其中,在科研、產業、科普、人才培養等事業中努力拼搏,成為食品產業與科技創新的業界典范,也構成了中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寶貴財富。



日期:2017-11-08
 
地區: 江蘇 無錫市
行業: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