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我國肉類進口報告制度狙擊惡意傾銷

   2011-02-18 商務部1046
核心提示:2011年2月15日,為了保護國內農業相關領域的安全,打擊惡意外來傾銷,商務部發布公告,將豬肉、牛肉、羊肉及副產品納入《實行進

         
    2011年2月15日,為了保護國內農業相關領域的安全,打擊惡意外來傾銷,商務部發布公告,將豬肉、牛肉、羊肉及副產品納入《實行進口報告管理的大宗農產品目錄》,我國經營企業在進口上述產品時,必須向當地主管部門進行進口信息報告。這也是繼此前通過信息申報制度打擊豆類產品傾銷后,商務部再度擴容申報種類。

    公告中明確表示,自今年4月1日起,進口企業在進口豬肉、牛肉、羊肉及副產品時,要履行進口信息報告義務。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是進口報告工作的執行單位,負責上述產品進口報告信息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和核對等日常工作。商務部每半個月,在商務部政府網站"大宗農產品進口信息發布專欄"發布有關進口信息。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實施進口報告管理,主要是為了收集全面的進口信息,將信息整合后,再進行統一權威的公布,為進口經營企業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也為政府制定進出口政策提供參考信息,使政府可統籌調整進口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宋泓認為,此次確定對上述農產品實施進口信息報告制度,一方面是因為肉類等農產品關系民生及經濟基礎,對其進口信息的掌握和消化,有助于我國國內經濟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在擴大進口政策的刺激下,進口會逐步放寬,而我國農業發展還比較粗放,容易受到一些惡意傾銷的侵害。

    "就像之前的大豆一樣,不掌握具體的進口量,最終發展到威脅國內豆類企業及豆農的生存我們才亡羊補牢,我們的農業承受不了第二次。"宋泓表示,我國是農產品生產、消費大國,也是進口大國。因我國進口企業的經驗不足、信息不全、金融體系不完善,大規模高價采購后,國外市場突然降價銷售,導致我國大部分企業因成本上漲,銷售價格降低,利益受到嚴重擠壓,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以倒閉終結,部分存活下來的企業,卻因國際企業巨頭的利益擴張,而面臨被并購壓力,如果并購成功,將在關系國際民生的農業領域對我國經濟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到目前為止,實施進口報告的品種為大豆、油菜籽、豆粕、豆油、菜子油、棕櫚油和豬肉、牛肉、羊肉及副產品,均屬于農業領域。




日期:2011-02-18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