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1—11.17)

   2018-11-17 食品伙伴網沐夕681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0號〕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餅干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0號〕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餅干、茶葉及相關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糖、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0類食品90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79批次、不合格樣品27批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快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國市監食經〔2018〕213號)
為貫徹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根據《國務院關于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國發〔2018〕35號)要求,營造更優營商環境,現就加快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工作相關事宜進行通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標準委關于下達《罐頭食品的檢驗方法》等182項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
為加強消費品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消費品質量和標準提升,現將《罐頭食品的檢驗方法》等182項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下達,請組織主要起草單位,抓緊落實和實施計劃,在標準起草過程中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調,廣泛聽取意見,保證標準質量和水平,按時完成標準制修訂任務。(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關于對《農產品基本信息描述水產類》等2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的函
根據2017年和2018年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歸口的《農產品基本信息描述 水產類》和《農產品基本信息描述 茶葉》等2項國家標準于近日形成了征求意見稿。按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此2項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及相關材料發布,請提出修改意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2、食品安全·曝光臺
 
總局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公布這27批次不合格!
11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餅干、茶葉及相關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糖、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0類食品906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27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麻辣燙底料加入罌粟殼賣進學校食堂被判10倍賠償
近日,經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由相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李某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通過淮北當地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并支付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10倍賠償金共計人民幣4萬元等。據了解,這是安徽省首例判決支持檢察機關訴請價款10倍賠償金的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法制日報)
點評:李某某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國家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李某某在偵查階段,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庭審時自愿認罪,依法予以從輕處罰。李某某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主動上繳違法所得,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依法對其宣告緩刑。根據其犯罪情況,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與食品生產、銷售等有關的活動。
 
威海通報“小學食堂重復用油”:校長停職調查,教師輪流陪餐
繼11月11日山東威海環翠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通報“溫泉學校存在食用油安全問題”后,該官微12日上午連發兩條通報,稱溫泉學校校長劉昌曉“停職接受調查”,且即日起區政府將全面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風險。(澎湃新聞)
點評:環翠區政府新聞辦通報最新調查結果,經調查,家長反映的深色油渣物為該校食堂炸過肉片沉淀后的油渣,該校食堂存在使用重復油行為。環翠區食藥監局對該食堂的監控視頻、進貨單據、臺賬等進行了封存查驗,對油品庫存量、采購量、使用量進行了數據比對,排除了企業通過非法渠道購進油品的問題,但存在重復用油行為。
 
喝了口豆腐腦吐出只蟑螂
工作日,早起的上班族行色匆匆,路邊買點簡單的早點填飽肚子就趕往工作單位。11月13日上午,在弋江區工作的丁女士,在路邊小店買了一杯豆腐腦。到了單位后,她吸了一口,發現潤滑的豆腐腦中似乎有什么異物,吐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只完整的小蟑螂。頓時,丁女士感到一陣天翻地覆的惡心。(蕪湖新聞網)
點評: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消費時如遇到食物中有異物,根據嚴重程度,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元酸奶疑現屎殼郎公司賠付消費者1000元
市民王女士近日致電本報熱線23602777稱,她買的三元大果粒酸奶,吃到最后發現一只完整的蟲子。(天津日報)
點評: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產品上市多年來并未發現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排查。工作人員上門將王女士存留的酸奶帶回檢測,幾天后給出最終檢驗結果:無法斷定蟲子是酸奶本身帶來的,重檢各個生產環節流程完全合規。最終,三元公司賠付消費者1000元錢。
 
“日銷40萬份”外賣料包廠被曝臟,合肥市食藥局:正調查 【外賣平臺下架相關商戶】【合肥食藥監部門通報有關問題】
11月16日,有暗訪視頻曝出安徽合肥杠崗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劣質調料包,該公司生產條件臟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卻實現日銷40萬份,主要用于外賣。(澎湃新聞)
點評: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稱,已了解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中。
 
“假貨家族”被搗毀橫跨15省市涉案金額4000余萬元
日前,在公安部、黑龍江省公安廳的統一指揮下,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在北京、河北、江西等多地警方的配合下,歷時一年,成功破獲一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的特大假冒注冊商標案,成功打掉一個生產銷售假冒牛欄山白酒犯罪團伙,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4000余萬元。(東北網)
點評:公安機關分別在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涿州市、江西省瑞昌市將以錢某、郭某為首的8名犯罪團伙成員全部抓獲,打掉制假窩點4處,查扣假冒牛欄山白酒300余箱,扣押涉案車輛6輛,查扣大量假商標、瓶蓋、制假機器。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6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印發2018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該計劃制定/修訂6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涉及食品產品標準、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標準等。(健康報)
點評:標準起草應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客觀實際需要,可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風險評估結果。要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標準文本嚴謹,指標設置科學、合理。
 
市場監管總局:餐廳賣飲料等預包裝食品不再額外申請標注
1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我國將進一步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簡化許可流程、縮短許可時限,加快推行電子化審批。其中,明確規定對餐飲服務經營者申請在就餐場所銷售飲料等預包裝食品的,不需在食品經營許可證上標注銷售類經營項目。(北青網)
點評:各地將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此外,各地要全面推行許可申請、受理、審查、發證、查詢等網上辦理,切實提高網上辦理時效。加快推進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的發放和使用。不斷完善食品經營許可數據庫,并及時向社會公開,供公眾查詢。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數據庫與相關市場主體數據庫信息互通共享,在線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海外代購食品無中文標識遭起訴索賠,法院怎么判?
2017年4月,北京消費者韓美美(化名)以優惠價在某淘寶店鋪購入23瓶“巴西綠蜂膠ApisBrasil蜂膠軟膠囊”。不久后,她以代購的蜂膠軟膠囊外包裝沒有張貼中文標識為由,將銷售方易賽貝爾公司和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下稱“淘寶公司”)告上了法庭,最終獲得十倍賠償。(澎湃新聞)
點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蟹肉棒里沒蟹、蝦丸里沒蝦!你可能吃了頓假火鍋
蝦丸里沒有蝦,蟹肉棒里沒有蟹……你可能吃了一頓假火鍋。近日,南京市民小吳向現代快報反映,一直以來在海底撈必點的蟹肉棒,前段時間改了名字,變成了蟹味棒,一番打聽才知道,蟹肉棒里本來就沒有蟹,有顧客反映后,店內才改成蟹味棒。(現代快報)
點評:蟹味棒、蝦味丸等其實都是仿真食品,通過添加劑來保持口感和色澤,其營養價值確實不及新鮮的海產品。
 
用超保質期原料生產食品應如何擔責?
某酒樓制作涼菜的區域有大量制作涼菜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芝麻味增香劑20瓶、涼拌菜香精12瓶。2016年5月,執法人員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此兩種添加劑均已超過了保質期。經立案調查,以上食品添加劑都是該酒家于2013年從正規生產企業購進的,當時由于大批量購入有折扣,所以在已過保質期后仍未使用完畢。負責人認為扔了太可惜,于是員工們只好繼續使用該添加劑制作涼菜。該酒樓的這種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中國醫藥報)
點評:作為餐飲經營者,應當對所經營的食品承擔社會責任,決不能用超過保質期的原材料和添加劑生產食品。若使用超過保質期的原材料和添加劑,一經發現,觸犯了刑法規定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則由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進行處理。
 
上海將建職業打假人“黑名單”制度
記者從上海市工商局獲悉,市工商、法制辦、12345熱線辦、公安局、食藥監局、質監局、物價局7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有效應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行為維護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于執法部門如何有效應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提出了最新指導意見。(新聞晨報)
點評:職業打假人的舉報索賠,究竟是否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一直備受爭議。長久以來,職業打假人也通過“知假買假”、“調包、夾帶”等手段,獲取了巨大利益。不僅嚴重影響、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擠占了市場監管領域大量的行政資源。
 
未使用過期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海寧一家餐廳為何還被罰款5萬元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餐飲場所不得使用過期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劑。近日,海寧市場監管部門到當地一家餐廳檢查時,發現了已開封的食品添加劑,盡管該餐廳表示并未使用這些添加劑,市場監管部門還是對其罰款5萬元。(南湖晚報)
點評:是否實際使用過期食品并不是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的依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食品安全執法行為適用食品安全法相關條款問題的復函》明確規定‘超過保質期盒標識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進入餐飲服務單位食品處理區,應視為違法經營’,該復函已明確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允許進入食品處理區。”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歐盟就交聯聚丙烯酸鈉鹽在食品接觸性材料中的安全性評估發布意見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 2018年11月8日,歐盟食品安全局就活性物質交聯聚丙烯酸鈉鹽(polyacrylic acid, sodium salt, cross‐linked)在食品接觸性材料中的安全性評估發布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歐盟食品安全局食品接觸材料、酶和加工助劑小組( CEP )評估了交聯聚丙烯酸鈉鹽的安全性,交聯聚丙烯酸鈉鹽可用于包裝新鮮或冷凍食品,如肉類、海產品以及新鮮果蔬等。經過評估,CEP小組得出結論,交聯聚丙烯酸鈉鹽用于新鮮或冷凍食品包裝中的吸收墊不會造成安全問題。但吸收墊必須僅在不超過活性物質吸收能力且不與食物直接接觸的條件下使用。
 
美國一款網售食品補充劑檢出農殘和未授權新型食品成分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近日,瑞典通過RASFF通報美國一款網售食品補充劑檢出農殘和未授權新型食品成分。(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規范原料采購,保證食品補充劑的原料符合相應指標,同時嚴格控制產品生產工藝,保證各項成分含量符合出口國標準。
 
歐盟擬修訂氟苯脲在葡萄柚、桔子和花椰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18年11月12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消息,擬修訂氟苯脲(teflubenzuron)在葡萄柚、桔子和花椰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歐盟食品安全局得出結論,使用氟苯脲的殘留物對消費者的健康不太可能構成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鱈魚片和食品鉗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近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鱈魚片和食品鉗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冷凍產品的溫度控制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竹杯等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近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竹杯等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不使用歐盟禁止的添加物,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日本再次報告豬瘟疫情
日本岐阜縣16日宣布,該縣再次出現豬瘟疫情,一家飼有動物的公園中,兩頭豬被確認感染了豬瘟病毒。(新華網)
點評:這是岐阜縣今年第二次出現非野豬感染豬瘟病毒。出現疫情的“岐阜市畜產中心公園”已將飼養的23頭豬全部撲殺。
 
澳大利亞草莓插針案女性嫌犯被捕曾引發全澳恐慌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警方逮捕了一名涉嫌在澳大利亞種植商的草莓中插針的50歲女子。不過,目前警方暫未說明該女子是主犯,還是其中一名模仿犯案者。(中國新聞網)
點評:建議消費者在食用前切碎草莓,并承諾向那些幫助抓獲罪犯的人支付10萬澳元(7萬美元)獎金。澳大利亞超市連鎖伍爾沃斯等大超市已經把藏針草莓從全國各地的連鎖店下架,果農也被迫銷毀大批草莓。
 
豆豉鯪魚罐頭貼虛假標簽新加坡一公司被罰款9000美元
2018年11月14日,新加坡農糧獸醫局(AVA)發布消息,SkytimeHupKee Foodstuff Pte公司因銷售假冒標簽的豆豉鯪魚罐頭被罰款9000美元(約合62550人民幣元)。(食品伙伴網)
點評:新加坡對待食品標簽有嚴格要求。在新加坡銷售的所有預包裝食品必須按照新加坡食品條例的要求貼標簽。準確的標簽可以確保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時,能夠快速的追溯食品的來源。根據新加坡衛生肉類和魚類法令,違法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美元或監禁2年。如果是第二次或隨后定罪,犯罪者最高可被罰款10萬美元或最高3年監禁。
 
韓國政府批準了一項轉基因玉米用于食品
據韓國生物安全信息交換所9月更新的動態消息,韓國已于2018年8月批準了轉基因玉米VCO-01981-5用于食品,韓國在2017年已批準該轉基因玉米用于飼料。(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微信號)
點評:此品種由Genective S.A.公司(該公司是法國LIMAGRAIN和德國KWS的合資公司,總部位于巴黎)研發,具有耐草甘膦的特性,已被美國和加拿大批準用于食品、飼料和種植。
 
還能不能放心吃?澳洲1/40“無麩質食品”不達標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澳人對于含有麩質的食品過敏,澳洲有很多食物都標榜自己是“無麩質食品”(gluten-free),但是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澳洲有1/40的無麩質食品是“冒牌貨”,研究人員在它們的成分中發現了麩質。(澳洲網)
點評:麩質是一種過敏源。有些人在吃到含有麩質的食物時,會使得小腸絨毛受損,導致小腸不能正常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出現腹瀉、反復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這種癥狀被稱為乳糜瀉,目前只能靠嚴格的無麩質飲食來避免它的發病。
 
三、食品科技 
 
研究稱母乳和配方奶粉對嬰兒體內微生物群影響不同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1月12日報道,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母乳和嬰兒配方奶粉均可促進嬰兒消化系統中一些類似細菌的生長,但來自這兩種食物中的細菌的工作方式卻有所不同。(環球網)
 
西澳大學:喝茶或吃藍莓可預防心臟病以及中風
在對近5.3萬人進行了23年的調查后,西澳大學研究者近日發布的調查結果指出,每天喝茶或吃藍莓等漿果可以預防心臟病以及中風。研究者們認為這是源于這些物質中富含具有抗炎作用的抗氧化劑。(澳洲網)
 
 研究:低碳水飲食有助長期健康保持減肥效果
美國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節食減肥相比,降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能夠幫助身體燃燒更多熱量,從而幫助肥胖人群長期健康保持減肥效果。(新華網)
 
黃金大米后,大米又有新成員:轉基因“蝦紅大米”富含蝦青素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通過轉基因技術,研究出了富含蝦青素的“蝦紅大米”。該成果目前已發表在《分子植物》上。(澎湃新聞)




日期:2018-11-17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