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8—11.24)

   2018-11-24 食品伙伴網文雯822
核心提示: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811.24),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
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8—11.24),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2號〕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點,調味品,豆制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6類食品978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59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18年10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
2018年10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61批、化妝品3批。未準入境的食品來自14個國家或地區,涉及11類產品,主要是糕點餅干類、糧谷及制品類和飲料類,主要項目是標簽不合格、營養素超標和證書不合格。未準入境的化妝品來自2個國家或地區,均分別為化妝品原料和發用化妝品檢出標簽不合格和禁限用物質。對以上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八條禁令》的通知
8月份以來,我國部分省份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各地畜牧獸醫部門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強化關鍵措施落實,已發生的疫情均得到有效處置。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存在個別畜牧獸醫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職甚至嚴重失職、瀆職的現象,造成疫情處置不及時、跨區域傳播等嚴重后果,我部已對有關案例進行了通報。為進一步嚴明紀律,切實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農業農村部制定了《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八條禁令》。(農業農村部)
 
關于《淀粉分類》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的通知
根據2018年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批準計劃號為“20181865-T-601”,標準名稱為《淀粉分類》的國家標準修訂項目。由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552)負責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制修訂工作。經廣泛收集資料、多次征求意見和起草工作組會議討論,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為保證標準的科學性,現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對標準內容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中國商業聯合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10月64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 德國喜寶米粉、英格列斯麥片在列
11月21日,海關總署公布10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2018年10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61批次、化妝品3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于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海關總署表示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
 
19批次不合格食品!總局最新抽檢信息,淘寶、天貓、永輝、沃爾瑪均有售
11月2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點,調味品,豆制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6類食品978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59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多批次不合格食品來自淘寶、天貓、永輝、沃爾瑪等線上線下知名網站和商超。(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觸目驚心!日銷40萬份的外賣速食包被曝光,生產過程令人作嘔!最新調查結果來了 |官方新通報
近日,有不少媒體都報道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視頻中稱,拍攝者臥底了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這段視頻畫面中,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生產過程臟亂差的問題,卻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目前,合肥市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餓了么、美團外賣兩大平臺也已緊急排查并下線曾使用涉事公司速食包的商家。(央視財經微信號)
點評:近些年,外賣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在出餐速度與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下,許多專門針對外賣商戶的食品加工供應商應運而生。然而,這種看似高效而廉價的外賣食品生產流程,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監管?面對一些無良商家,拿什么來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馬“標簽門”同批胡蘿卜下架,管理團隊擔責取消對員工處罰 | CEO致歉:上海總經理被免職
有上海市民稱,11月15日,在盒馬鮮生大寧店挑選蔬菜時,看見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在更換胡蘿卜外包裝的日期標簽。被丟棄的標簽上是早已過期的日期,而店員換上的新標簽則是當日日期。11月18日,盒馬鮮生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事件經核查屬實。即使包裝破損需要重新包,也應當保留原標簽,公司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門店自查,并會在一周內修訂完成更細致的操作標準。該事件暴露了管理的漏洞,應由管理團隊而非一線員工承擔責任,取消對當事員工的處罰。(澎湃新聞)
點評:胡蘿卜屬于耐儲存蔬菜,一般情況下,超市更換標簽,大多為打折處理。不過,換標簽時同時更換上架時間,屬于違規操作。
 
手含瘦肉精 網紅店判賠十倍
一家網點遍布廣州的餐飲網紅店,此前被離職高管爆料用變質豬肉和發霉大米配餐,每天賣出快餐上萬份。經職能部門檢查發現,該網紅店在黃埔區經營點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被抽檢的冷凍豬手粒中含有二代“瘦肉精”。記者從黃埔檢察院獲悉,涉案廣州某某餐飲有限公司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黃埔區法院一審判處罰金2萬元,該公司兩名企業負責人一審分別被判處7個月和6個月的有期徒刑,宣告緩刑。同時,該餐飲公司還被判處支付銷售價款10倍的賠償金,共15872元,并在全國發行的報紙上登報向消費者賠禮道歉。此外,食藥監部門對該餐飲公司罰款人民幣74.8萬多元。(廣州日報)
點評:黃埔檢察院指出,該餐飲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但其生產、銷售不合格的食品銷售額有證據證明的僅有1587.2元。這本是一宗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如果僅以刑事訴訟了事,最多被處以幾萬元罰金。此外,該案雖然銷售額不高,但卻危害著不特定消費者的人身安全,而消費者又很難提出集體訴訟。如果不嚴厲打擊這種行為,只會有更多的不良企業抱著僥幸心理,生產劣質食品謀取暴利。根據法律賦予的公益訴訟職能,黃埔檢察院決定從刑事、民事和行政多角度多管齊下,對本案提起公益訴訟。
 
餐館使用標簽不合法食品添加劑應如何處理?
近期,某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某餐館檢查時,發現廚房操作間內擺有一瓶已開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復配著色劑”,其外包裝標簽上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該餐館負責人不能提供采購此批食品添加劑的票據和記錄,執法人員依法當場扣押了該瓶“復配著色劑”,并進行立案查處。(中國醫藥報)
點評:該餐館采購并使用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添加劑,加工制作成食品提供給消費者食用的違法行為,應當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處罰。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濃香菜籽油團體標準擬出臺,“濃香”判定仍待研究【相關公告】
新京報記者今日獲悉,《濃香菜籽油》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于11月16日公布,對濃香菜籽油定義、質量指標、包裝形式等進行了明確標注,同時在菜籽油國標基礎上對濃香菜籽油酸價等標注進行了調整,其中為避免過度加工造成油中苯并(α)芘含量超標,規定含量不超過8.0μg/kg。不過,對于如何判定“濃香”,起草組表示相關研究還在進行中。(新京報網)
點評:《濃香菜籽油 》團體標準的推出, 大力支持和發展了菜籽加工業團體標準的推出, 大力支持和發展了菜籽加工業對指導生產企業規范生產以及提高產品質量都有積極意義,對油脂工業的健康發展和食用油安全也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精釀啤酒行業標準來了!我國首個工坊啤酒標準月底征求意見
上海酒業博覽會期間,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起草后內部討論一年多的《工坊啤酒及生產規范》,即將公開征求意見,而團體標準的制訂,也是推動工坊啤酒規范發展的第一步。(第一財經)
點評:作為工坊啤酒行業(精釀啤酒)第一個標準性文件,制訂過程經歷了多次討論和內部征求意見,預計將在11月底到12月初就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野生水產一定比養殖的好,誰說的?
現在淡水蟹已經完全成熟,正是人們吃蟹的大好時機。一些商家會賣打著“野生”標簽的螃蟹,雖然這樣的螃蟹價格比普通螃蟹貴很多,但很多人仍然趨之若鶩。其實,不只是螃蟹,生活中人們對野生的東西往往青睞有加,并且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野生的更加綠色、安全,養殖的無論口感還是營養都比不上野生的。但事實上野生的真的就那么好嗎?(科技日報)
點評:并不能簡單地以野生還是養殖來判斷水產品是否綠色、安全。說野生,要了解到其苗種來源、環境的污染程度;談養殖,要了解到底是何種養殖方式、飼養環境和飼料的管控如何,這樣才有比較性可言。至于哪種口感更好,取決進食者的主觀感受,很難說野生動物的口感就比養殖動物要好。
 
商務部: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于10月9日收到中國國際商會代表國內大麥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調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18年11月19日起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人民網)
點評: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活牛注水引發關注 行業“潛規則”亟待嚴格監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安徽滁州市全椒、來安兩個屠宰點,“給活牛注水以增加牛肉重量”一事引發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屠宰點已被取締,南京潤恒肉類凍品交易市場內,銷售問題牛肉的某牛羊肉批發部已被市場方面勒令關門。近年來“注水牛”問題在各地頻頻曝出,所謂行業“潛規則”當如何破解?(央廣網)
點評:應加大監管的力度,除掉所謂“潛規則”生存的土壤。一方面此前的判例量刑相對較輕,另一方面,目前注水肉的判例相對較少,檢測周期長、懲處難度大,這讓不少不法商戶依然心存僥幸心理。同時,消費者也要學會“用鈔票去投票”。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韓國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金針菇已銷至多國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8年11月16日,比利時通過RASFF通報韓國出口的金針菇不合格,因為這些金針菇受到了李斯特菌的污染。(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了解不合格產品已經銷往德國、荷蘭、葡萄牙和英國等國家。目前產品已采取召回措施。
 
加拿大召回含有未申報過敏原的方便面
11月16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回通告稱,Ottogi牌的兩款方便面被召回,因為該款產品含有未申報的過敏原---雞蛋。(食品伙伴網)
點評: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建議對雞蛋過敏的人不要食用上述召回產品,檢查家中是否存在受召回的產品,若有則應該將這些產品丟棄或退回到購買商店。
 
德國通報我國出口兒童餐盤不合格 已銷至多國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近日,德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兒童餐盤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物質的遷移量,規避出口風險。
 
美國豁免解淀粉芽孢桿菌ENV503菌株在食品中的殘留限量
據美國聯邦公報消息,2018年11月20日,美國環保署發布條例,豁免解淀粉芽孢桿菌ENV503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ENV503)在食品中的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美國環保署就其毒理性等方面進行了風險評估,得出結論認為,解淀粉芽孢桿菌ENV503菌株對普通人群、嬰兒和兒童的健康無影響,因此豁免其最大殘留限量要求。
 
印度將不再允許食品制造商重復利用食用油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消息,此后,食品制造商用于商業目的油不能再重復使用。(食品伙伴網)
點評:重復使用油是癌癥傳播的罪魁禍首。重復利用的食用油中存在許多反式脂肪酸和脂肪酸的裂解物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根據新規定,每月消耗100升油的食品制造商必須強制提供至少30升廢油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如果不達標,則會被起訴。
 
2、國際食品
 
美國最新調查:44%的人覺得轉基因食品不好不壞
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70%的美國人認為,科學提升了美國人的食品質量;44%的人覺得轉基因食品不好不壞。(科技日報)
點評:認為轉基因食品存在安全問題的人群中,有78%的人擔心食品添加劑問題,66%的人擔心動物肉類中的激素或抗生素;而不擔心轉基因食品的人群中,只有28%擔心食品添加劑,12%的人擔心動物肉類中的激素或抗生素。
 
疑為大腸桿菌感染!近1萬磅牛絞肉被召回,部分送往俄勒岡和華盛頓
猶他州海勒姆市(Hyrum, Utah)的斯威夫特牛肉公司(Swift Beef Co.)正在召回約99209磅未經加工的碎牛肉產品,其中一些被運往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據KOMO新聞報道,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部門11月17日宣布,這些產品可能被大腸桿菌污染。(西雅圖在線)
點評:被召回的產品在美國農業部的檢驗標志中有“EST. 628”的認證編號。FSIS已經確認,斯威夫特牛肉公司是該批絞碎牛肉產品的唯一供應商。
 
新加坡Spize餐廳食物中毒事件升級患者人數升至81人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11月15日報道,近日多人在新加坡里峇峇利路的Spize餐廳就餐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人數還在上升。據其新加坡衛生部最新報道,截至15日下午5點,共有81人出現中毒癥狀。此前14日晚,有報道稱中毒人數為72例。(環球網)
點評:Spize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餐廳之一,除里峇峇利路餐廳外,Spize還在Bedok,Temasek俱樂部的Rifle Range以及Siglap設有三家分店。
 
WHO:全球每年超300萬人因飲酒死亡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2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的飲酒相關死亡者每年超過300萬人”。大型酒類企業正在采取應對措施,它們擔心與煙草相同,WHO在酒類領域也要求各國推進增稅和限制廣告等。在啤酒企業中,已開始出現增加無酒精飲料的趨勢。(環球網)
點評:在全球健康意識加強和偏好趨于多樣化的背景下,全球酒類行業有可能面臨企業戰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三、食品科技



研究:寶寶1歲前多吃雞蛋等易致敏食物降低過敏風險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過敏嬰幼兒比例偏高,以致許多家長不敢讓寶寶吃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易致敏食品)。但臺灣1項研究發現,寶寶1歲前食物如果多樣化,多吃雞蛋、花生、魚、有殼類海鮮等易致敏食物,反而可以降低過敏風險。(中國新聞網)
 
多喝水有益健康?英媒:過量飲水或致命
多喝水有益于身體健康?實際上,喝水并非越多越好。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道,專家們指出,過量飲水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致人死亡。(中國日報網)
 
研究:孕婦服用魚油可降低早產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人們一直以來都提醒孕婦少吃含油魚類,有些魚不能吃,擔心有污染,出現汞暴露問題。然而專家表示,孕婦從懷孕12周開始,每日攝入omega-3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早產風險,服用的藥品需含500到1000毫克omega-3脂肪酸。(環球網)
 
寒冷地區民眾飲酒易過量會增加肝硬化幾率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道,美國一項科學研究發現,生活在寒冷、日照較少地區的居民飲酒量更多,更容易因酗酒引發肝硬化。(環球網)
 



日期:2018-11-24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