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2.9—12.15)

   2018-12-15 食品伙伴網沐夕552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5號〕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糕點
 一、國內熱聞

1、 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5號〕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糧食加工品、乳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蜂產品、罐頭、淀粉及淀粉制品、速凍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1類食品178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770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三贊膠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的規定,三贊膠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請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于強化家豬野豬非洲豬瘟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
我國部分地區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各地加強監測防控,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全國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11月16日吉林發生我國首起野豬非洲豬瘟疫情,疫情跨地域、跨種群傳播的風險不斷加大。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阻斷疫情在家豬、野豬間相互傳播蔓延,現將有關要求進行通知。(農業農村部)

2、 食品安全·曝光臺
 
真瓶裝假酒被判賠償4萬元
把廉價白酒灌裝進收購來的高檔白酒空瓶,再貼上回收來的假商標。本來十幾元錢一瓶的白酒變成了動輒售價上千元的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這個被警方查處的假酒制造點位于大連甘井子金崗街。大連男子王某租用了此處一處房屋,從廢品收購站收購空酒瓶和酒類商標,購進茅臺包裝和散白酒以及從市場批發低檔白酒作為原料,進行灌裝,假冒知名白酒商標進行對外批發、零售,其中包括銷售至大連市中山區一些著名酒行。(大連晚報)
點評:大連西崗區法院一審判決:王某賠償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共計4萬元。
 
先“接骨”后“植皮” 豬肉“接驢腿”當成驢肉賣
俗語“掛羊頭賣狗肉”,這是由古時“懸牛首賣馬肉”(出自《晏子春秋》)演變而來的,多被比喻無良商家的欺詐行為。現在老版本又有了新演義——“接驢腿賣豬肉”。有無良商販變身“獸醫”主刀“手術”,先“接骨”后“植皮”,把原皮原毛帶蹄的驢小腿接在豬腿上充驢肉賣。日前,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經過調查暗訪揭開“接驢腿賣豬肉”的真相。(遼沈晚報)
點評:“接驢腿賣豬肉”首先是一種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消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如果情節嚴重、銷售數額較大等或將觸犯“刑法”。
 
顧客質疑周黑鴨出售霉變食品投訴后客服表示已申請6元補償
11日,長沙市民羅先生向本報投訴稱,2018年“雙11”期間,他在周黑鴨天貓旗艦店購買了原價99元的718g“一盒嘗盡周黑鴨禮盒”,明明還在保質期內,禮盒里的真空包裝豆干卻起了霉斑。(三湘都市報)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椰樹椰汁外包裝被同行抄襲生產上千箱飲料!索賠10萬獲法院支持
說到椰樹椰汁,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可能是它的黑色罐身加紅黃白三色字體的外包裝設計。因有同行企業使用了與之近似的椰子汁飲料包裝、裝潢,椰樹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其訴至法院并索賠10萬元。(南方都市報)
點評:椰樹公司生產的椰汁飲料特有包裝、裝潢的使用時間長、知名度高;花果廠作為一個專門生產植物蛋白飲料且經營時間長達十幾年的工廠,應對同行業產品的包裝、裝潢有較高的注意義務;花果廠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生產了大量被訴侵權產品,侵權情節嚴重;再考慮椰樹牌椰汁的價格、椰樹公司為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及被訴侵權產品實際銷售的數量等因素,索賠10萬元并無不當。
 
“韓式五花肉”竟是鴨肉商家回應:誰規定五花肉一定是豬肉做的?
本周一,市民蔡先生在歐尚江東店遭遇了一次不愉快的購物體驗。“品名是韓式五花肉,可配料表里注明的是‘鴨肉’!”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在收銀臺付完錢后才發現問題,找商家理論,卻被回了一句“誰規定五花肉一定是豬肉做的?”(寧波晚報)
點評:商家和供應商侵犯了消費者權益,提供了不符合規定的商品,以次充好。說到五花肉,我們一定會想到豬肉,不可能是鴨肉,這違背了我們大眾的認知。如果要打官司,法院很大可能是支持消費者的,除非商家能提供合情合理的解釋。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濟南有炒貨店塑封袋分量重!42元松子,袋子占去六塊三
隨著冬季氣溫逐步走低,炒貨市場又進入了熱鬧期。近日,有濟南市民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薛記炒貨店新上的塑封袋比老袋子重了不少,但在稱重時卻不去皮重。記者探訪時購買了一款每千克396元的巴西松子,買松子花了41.98元,細算下來,其中6.3元花在了塑封袋上。(齊魯壹點網)
點評:張先生認為,薛記炒貨是濟南乃至山東的知名炒貨品牌,而且還是少有的幾個把老板頭像印在產品包裝上的食品企業,本應該在對待消費者方面更真誠貼心,沒想到其卻在包裝袋上打小算盤。冬季正是炒貨店的銷售旺季,薛記炒貨店在這個時間段更換新包裝,可能是為了改善消費體驗,以新形象示人,但是重形式不重內容,可能適得其反。
 
濃香菜籽油等三項團體標準呼之欲出
12月5日,《濃香菜籽油》《特優級核桃油》《花生油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送審稿接受審定,12月下旬將進行終審,如果屆時通過,將成為中國糧油學會發布的第一批團體標準。(中國糧油網)
點評:前兩項標準分別規定了濃香菜籽油、特優級核桃油的指標,而最后一項標準則對花生油全生產過程進行了規定,以避免黃曲霉素和塑化劑等的污染。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不得標示暗示誤導用語
12月12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江南都市報)
點評:公告提出,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加強標簽標志管理、不得標示“適用輔食添加初期”等模糊、誤導用語;未取得嬰幼兒類食品生產許可的,不得標注“嬰幼兒食用”“6個月以上嬰幼兒食用”、嬰幼兒圖案等明示或者暗示供嬰幼兒食用的用語、圖案。
 
“流亭豬蹄”究竟是誰的?青島名吃打侵權官司
最近,因為一場官司,“流亭豬蹄”火了。青島鑫復盛餐飲有限公司被“流亭豬蹄”注冊商標持有方青島波尼亞食品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告上法庭,被訴侵害商標權。12月5日,該案在北京正式開庭審理。這起原本在異地低調進行的案子,因為相關信息被網絡披露而引發熱議。一方是“流亭豬蹄”注冊商標合法持有方及商品生產方,一方是以制作流亭豬蹄菜品聞名島城的餐飲企業,這場廣受關注的官司背后,究竟還有著怎樣的博弈與考量?(半島網)
點評:原被告雙方均不是因產品品質問題對簿公堂,這樣的官司對企業來說也并非全是壞事,對消費者來說更有益無害。這說明隨著企業發展壯大,知識產權意識越來越強,隨著相關案件的不斷出現,相信無論是法學界還是企業界都會對知識產權有更新更科學的認識,長遠看,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也會隨著這類案子的逐漸明晰而越來越好。而在消費者看來,無論商品叫什么,始終如一的品質才是贏得口碑的關鍵。
 
【食安法百問百答】出具虛假監測報告會受何處罰?
某公司是當地一家專門生產掛面的公司,當地幾乎所有超市的掛面都是由該公司供應貨物的。但其生產掛面的廠房非常臟,里面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時清理。每次只要一聽說工商部門要來進行檢查,該公司就會馬上派人把生產的廠房臨時收拾干凈。后來,該公司的行為被當地的一些居民得知之后,有人就向工商局進行了舉報,稱該公司的生產場所很不衛生,生產掛面的面粉旁邊就是垃圾。工商局在接到舉報后,馬上對該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果然像舉報者所說的一樣。后來經過查實,該公司風險監測報告是假的,其虛假的報告來自一位食品監測機構的工作人員。最后,該掛面公司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且該虛假報告的出具者也受到了開除公職的處罰。(中國醫藥報)
點評: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機構、技術人員提供虛假監測、評估信息的,依法對技術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技術人員給予撤職、開除處分;有執業資格的,由授予其資格的主管部門吊銷執業證書。本案例中,虛假報告的出具者是知法犯法,應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

市場監管總局又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件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信辦等部門,持續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各地查處了一系列違法案件。截至2018年10月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法案件4.9萬件,貨值金額17.1億元,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分子8900人,現將近期的10起典型案件進行公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點評:下一階段,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大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始終保持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堅決保持高壓嚴打的態勢,嚴厲懲處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努力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6部門展開農村食品市場“大掃除”
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14日宣布,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對農村食品市場全面“大掃除”,到2019年春節前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新華網)
點評:這一行動為期3個月,重點對象是農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重點品類是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
 
《辣條》產品標準通過評審 500億市場亟待國標落地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12月4日消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標準審評委員會第十四次主任會議11月29日在京召開。消息指出,會議審議通過了2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含修改單),其中包括《辣條》等1項食品產品標準。(中國經濟網)
點評:目前調味面制品行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出臺相關的國家標準,這是必須的,也是非常迫切。各地對于調味面制品的標準不一,讓企業在市場的運營中遭受各種不公平的查處,也阻礙調味面制品的發展。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美國召回標簽錯誤的即食牛肉產品
據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消息,12月9日,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發布召回通告,3-D Meats, LLC正在召回大約47磅的即食牛肉零食產品,因為這些產品中可能含有牛奶,而這一過敏原沒有在產品標簽上標注。(食品伙伴網)
點評:建議購買這些產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應該將產品扔掉或退回購買地點。目前還沒有關于食用這些產品出現不良反應的報告。
 
荷蘭含塑料碎片的牛奶巧克力銷至多國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8年12月10日,荷蘭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的牛奶巧克力不合格,因為這些產品中存在塑料碎片。(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產品已經銷往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盧森堡、西班牙和英國。目前產品已采取發布新聞稿警告公眾的措施。
 
芬蘭通報我國臺灣地區的烏龍茶中含農殘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8年12月12日,芬蘭通過RASFF通報我國臺灣地區的烏龍茶中含農殘。(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食品出口企業,根據歐盟法規Reg. (EU) No 491/2014要求,在產品中不能檢出存在呋蟲胺,即至少小于0.01 ppm。同時在出口時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規避出口風險。
 
2018年11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1月匯總)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11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出口的多種食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對于出口產品要嚴格按照出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農殘獸殘不合格的食品原料,注意食品中的色素,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同時要積極配合檢查,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8年第4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8年第49周通報中,歐盟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4例(不含港澳臺地區)。(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以及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和有害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甜甜蜜蜜過新年俄機構發布新年糖果挑選指南
12月10日,在2019年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在官網發布了新年甜品類禮物挑選建議。(環球網)
點評:俄方專家建議大家在新年購買糖果類食品時,應優先考慮含較少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的產品,此外,鑒于杏仁和花生是很常見的過敏原,應盡量避免將此類糖果贈予孩子們,而含酒精的水果硬糖和甜食同樣也不適合被贈予幼童。
 
伊朗市場調整委員會決定將乳制品價格調減9%
據伊朗乳業協會秘書巴克里稱,自周日起,伊朗牛奶及其他乳制品價格將下跌9%。(駐伊朗經商參處)
點評:伊朗市場調整委員會做出的這一決定,其目的在于保護消費者權益,所有的相關組織及生產工廠應根據決定立即采取行動。
 
日本箱根出現42人集體食物中毒酒店餐廳已停業
日本神奈川縣在9日公布消息稱,日前有42人在箱根仙石原王子酒店就餐后出現嘔吐、腹瀉等由諾如病毒引發的食物中毒癥狀。所幸顧客中毒癥狀并不嚴重,病情正在逐步恢復。(人民網)
點評:公布消息當天,神奈川縣政府就依照日本《食品衛生法》要求出現問題料理的餐廳停止營業。目前已經從3名負責烹調的服務員衣服上檢測出攜帶諾如病毒,該事務所正在調查病毒的傳播渠道。
 
新西蘭:NZ葡萄酒的美名恐將被毀?家家戶戶都喝過的牌子竟造假…
最近,新西蘭著名葡萄酒品牌Yealands因為違反了Wine Act提供虛假的產品說明而被罰款40萬紐幣。本次指控和兩位高級釀酒師Jeff Fyfe以及Tamara Kelly有關,他們在銷往歐盟的酒里面添加了糖分,并且偽造了出口文件隱瞞了加糖的事實。(天維網)
點評:根據歐盟的法律,在葡萄酒發酵的過程中加糖是違法的。這個案件讓許多人擔心,新西蘭的葡萄酒行業的名聲會因此受損。
 
三、食品科技
 
哈佛研究:每天一杯橙汁可降低患癡呆癥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7日報道,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一杯橙汁能夠顯著降低罹患癡呆癥的風險,這再次顯示了健康飲食對于延緩大腦退化的重要性。(環球網)
 
研究發現綠茶提取物可治療自身免疫病
近日,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李濤課題組與張學敏課題組合作發現cGAS新的調控因子G3BP1,并發現一種來自綠茶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EGCG可抑制cGAS激活。該研究于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免疫學》。(中國科學報)
 
基因改造讓水稻實現無性繁殖
據英國《自然》雜志1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植物科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基因改造技術,借助種子成功實現了水稻(通常為有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這一成果證明了作物無性繁殖的可行性,代表了農作物育種領域的一項重大發展成果。(科技日報)
 
中科院南海所:分析海洋底棲魚類重金屬鎘累積機制
記者從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獲悉,該所張黎團隊利用多重穩定同位素示蹤技術,在研究海洋底棲魚類中重金屬鎘累積方面獲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相繼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技術》《有害物質期刊》。(中國科學報 )




日期:2018-12-15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