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2.23—12.29)

   2018-12-29 食品伙伴網沐夕1006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的通知(國市監食生〔2018〕239號)為
一、國內熱聞
 
1、 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的通知(國市監食生〔2018〕239號)
為規范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嚴懲違法違規,保障嬰幼兒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47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肉制品、豆制品、糧食加工品、蔬菜制品、糖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6類食品1553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542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公開征求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意見
為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有效性和靶向性,市場監管總局在征求各有關部(委、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食品相關行業協會、技術機構等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現將計劃中擬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的品種和項目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18年11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
2018年11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75批、化妝品2批。未準入境的食品來自8個國家或地區,涉及6類產品,主要是糕點餅干類、其他加工食品類和特殊食品類,主要項目是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品質不合格和貨證不符。未準入境的化妝品均來自日本,分別為膚用化妝品和發用化妝品,未按要求提供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和微生物污染為不合格原因。(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18年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
2018年,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開展了復合膜袋等24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食品接觸用塑料制品、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制品、食品接觸用玻璃制品、食品接觸用金屬制品共4類產品。本次共抽查了2218家企業生產的2304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經檢驗,2116家企業生產的2202批次產品合格,產品合格率為95.6%;102家企業生產的102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4.4%。(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 食品安全·曝光臺


成都“王媽手撕烤兔”一加工店被曝不衛生,玉林總店停業整頓
近日,成都頗有名氣的“王媽手撕烤兔”被媒體曝光存在衛生安全問題:玉林總店的一處兔肉加工店內,裝有兔肉的鏤空食品筐被隨意放在地上,有些甚至正對著下水口。12月21日晚,王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人鄭世敏向澎湃新聞坦言,該加工店確實存在缺少有關許可證件、衛生硬件設施不完善,以及員工未辦理健康證等情況。(澎湃新聞)
點評:在王媽手撕烤兔官網看到,玉林總店曾被全國綠色消費工程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綠色消費美食名店”的稱號,其銷售的烤兔被四川省飲食服務行業協會和四川省烹飪協會評為“四川名小吃”。事件曝光后,多名網友表示,曾受朋友推薦來這家店買過兔肉,該品牌還被網友們稱為“成都網紅店”。有網友翻出某點評網“兔頭/兔丁熱門榜”,王媽手撕烤兔玉林總店曾排名第二。
 
“替父代言賣酒”系虛構這家酒業公司被罰4.5萬元
12月22日據貴州媒體報道,仁懷市委宣傳部今天對外通報,網上傳播的“替父代言賣酒”推文系虛假廣告,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醉臣酒業有限公司被仁懷市市場監管局認定已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加重處罰,罰款45000元。(新京報)
點評:根據調查,此次“替父賣酒”文案,是醉臣酒業委托一家科技公司在鳳凰網、今日頭條、360、百度、搜狐等網絡平臺上發布。根據合同及收據顯示,醉臣酒業為此共計支付9000元廣告費。醉臣酒業制作該廣告推文,主要是為銷售一款貼牌生產的白酒。該款白酒共生產500件、3000瓶,成本價格每瓶28元。被查獲時,銷售了860瓶,每瓶價格60元,銷售金額51600元,獲利27250元。案發后,醉臣酒業刪除虛假廣告推文,并前往監管部門接受處罰。
 
“火鍋吃出衛生巾”續:當事人承認系自己所為
顧客稱在深圳一家海底撈吃出疑似衛生巾物品事件有新進展。今日(25日),新京報記者從海底撈戰略關系部了解到,該顧客已承認異物是其本人放入鍋中,并向海底撈門店表示道歉。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證實,經司法鑒定,該顧客于事件發生期間處于精神疾病發作期,符合法定免于處罰情形。(新京報網)
點評:海底撈方面表示,該顧客已承認異物是其本人放入鍋中,并向海底撈門店表示道歉。目前根據司法鑒定結果,海底撈方面不會對當事女子做任何索償。
 
河北破獲省內案值最大走私犯罪案件查證走私凍品超1.5萬噸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劉某春等人涉嫌走私凍品案”。截至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查證走私凍品15500噸,案值8.89億元(人民幣、下同),涉稅1.11億元,是河北緝私警察隊伍成立以來破獲的案值最大的走私犯罪案件。(中國新聞網)
點評:2018年石家莊海關緝私局共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28起,同比2017年全年增長1倍,立案案值增長1.25倍。此外還立案查處走私行為、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等行政違法案件172起。
 
網購良品鋪子遇板栗發霉投訴后商家三倍退款
12月23日,武漢市民鄒小姐向新浪湖北本地消費投訴頻道反映,自己網購良品鋪子的板栗遇到發霉情況。鄒小姐稱,前幾日,她參加京東商城良品鋪子官方旗艦店滿199-120的優惠促銷活動,買了幾袋板栗。收貨后在食用過程中,發現其中一袋板栗很苦,細看后原來有的板栗發黑且有霉點。鄒小姐聯系客服后,對方同意退還1份板栗實付金額6.3元的三倍18.9元作為補償,結果只退了6.3元錢。(新浪網)
點評: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消費者網購食品出現質量問題,可第一時間聯系提供售賣的第三方平臺維權,并要求第三方平臺及時制止。情況嚴重的,可要求其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自助餐雪蟹腿上神秘黑點是啥顧客懷疑是蟲卵餐廳稱無害
12月26日中午,本報96466新聞熱線接到市民周女士來電稱,她和同事在石路多倫多海鮮自助餐廳用餐過程中發現,吃了一半的雪蟹腿上覆蓋著一排黑色顆粒物體,大家懷疑是蟲卵未被清理干凈,而店方稱這是正常現象,對人體無害。記者為此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姑蘇晚報)
點評:一位海洋生物專家,看過照片后認為,它們可能是蟹蛭的卵。蟹蛭“是一種寄生生物。按照習性,它們會把卵附著在蟹類等動物的身上。因此,許多深海蟹類身上常能看見它們的身影。蟹蛭對蟹和人無害,也不會在人體寄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嬰幼兒輔食迎來嚴監管,大米原料要批批檢測重金屬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12月25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要求生產企業對每批次大米原料中的鉛、鎘等重金屬項目進行查驗,不得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同時禁止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谷物類輔食。(新京報網)
點評:根據國標《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的定義,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是以一種或多種谷物為主要原料,添加適當的營養強化劑或其他輔料,經加工制成的適于6月齡以上嬰兒和幼兒食用的輔助食品。
 
女童癌癥去世卻被權健宣稱治愈,又是一場保健品騙局?【權健半夜發聲明】【丁香醫生回應】【立案調查】【專題】
這篇刷屏朋友圈的長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講到,一個叫周洋的小患者,遭遇到了和魏則西一樣的悲劇,服用權健的保健品后,最終病情惡化死去。離奇的是,周洋過世后,權健卻聲稱“4歲女孩在權健自然醫學重獲新生”、“周洋生殖細胞瘤被權健秘方治愈”。求證電話如雪片般打給周洋父母,讓他們的悲痛雪上加霜。最終,周洋的父母進行了漫長而艱辛的維權,但是卻沒有收獲。(新京報網)
點評:虛假宣傳,自然對應著法律上的責任。但是,對任何一個具體的受害人而言,他面對的都是一個強勢的商業帝國,個人的力量何其渺小,在病人去世之后,家屬的反抗也不會太久。那些“帝國”式企業有足夠強大的律師團隊,有危機公關團隊,甚至可以動員那些顧客,上去勸說和威脅受害者,讓他們懷疑自己的判斷,甚至懷疑人生。希望此事不僅是一個刷屏一兩天的熱點,而應成為一個規范保健品行業的契機:不管如何,若真的存在一套針對癌癥病人的欺騙方案,委實讓人心寒。
 
海關總署發布進口食化品安全預警涉數百境外出口商
12月26日,海關總署發布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通告(境外出口商),涉及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48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境外出口商。主要問題包括:美國再次對華出口凍豬肉時需附感官品質項目合格保證書,韓國再次出口養殖制作及保藏藻類制品時需隨附菌落總數項目的檢測報告,印度尼西亞再次出口食用棕櫚油時需隨附砷項目的檢測報告,挪威再次出口養殖冷凍鮭魚時需隨附傳染性鮭魚貧血病項目的檢測報告等。(央視新聞客戶端)
點評:列入風險預警的企業所生產經營的某種(些、類)食品化妝品曾發生過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而被拒絕入境的情況,達到《進口食品不良記錄管理實施細則》(原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43號)所規定批次。相關產品再次申報進口時,應按照本表所列控制措施的要求,向海關提交相應檢測報告或合格證明材料。這些企業在符合《進口食品不良記錄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解除風險預警條件”后,可向其所在國家(地區)主管部門申請解除風險預警,該國家(地區)主管部門經調查核實,可向海關總署申請解除風險預警和控制措施。
 
【析案】某公司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香辣鰻絲案
某公司2016年4月17日生產的香辣鰻絲(分裝)(200g/袋)在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被檢測出日落黃和胭脂紅成分,依據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的規定,干制水產品不應添加日落黃及胭脂紅,故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某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下簡稱某市局)出具了檢驗報告,并于2016年6月12日對某公司涉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原料生產香辣鰻絲的行為進行了立案。(中國醫藥報)
點評:因某公司生產的香辣鰻絲(200g/袋)違法所得數額較小,社會危害輕微;積極配合調查取證,如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依據《山東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第十一條第(四)項、第(六)項、第(八)項的規定,決定從輕處罰。
 
河南上蔡縣學生營養餐“變味” 無資質供應商年獲利千萬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計劃是由中央財政撥款、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狀況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南上蔡縣,這里的小學生營養餐卻“變了味”。今年6月和9月,上蔡縣先后發生兩起超過30人的小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發現,質量安全事故的背后,存在著營養餐“縮水”、無資質配餐公司攫取暴利、招投標貓膩、監管缺位等亂象。(中國青年網)
點評: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下稱《意見》),自2014年,營養餐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且專款專用。2016年,河南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河南省進一步擴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范圍實現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實施方案的通知》中也要求,“專項資金應全部用于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的食品,不得以現金形式直接發放給學生個人和家長,不得用于勞務費、宣傳費、運輸費等工作經費,嚴禁用于補貼教職工伙食和學校公用經費支出”。
 
椰子灰冰淇淋、蜂窩煤蛋糕……新奇口味食品層出不窮,專家提醒——別追捧網紅食品小心被忽悠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著獵奇心理將目光轉向那些“顏值高、口味新奇”的“網紅食品”。這些食品總能在線上線下掀起一股熱潮,讓大家爭相搶購。但是,在“網紅食品”走俏的同時,負面報道也層出不窮,如上海市網紅品牌“一籠小確幸”被消費者投訴在用餐后發生胃腸道不適,上海市食藥監局緊急叫停相關門店。再比如一款名為“巴比兔”的減肥餅干曾經在朋友圈悄然刷屏,后有媒體調查發現,該產品根本沒有減肥功能。(大河網)
點評:建議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多一些警惕和防范心理,不要盲目跟風、追捧“網紅食品”,購買食品不僅要選擇正規的網絡平臺和商家,還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期,盡量選擇有成分標簽的食品,尤其要查看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關注的信息越仔細,買到的食品就越安全。
 
蒙牛出手救圣牧:擬3.03億元接手圣牧高科奶業51%股權
12月24日消息,早間,港股上市的中國圣牧發布公告稱,已于12月23日與蒙牛簽署投資協議,擬3.03億元向蒙牛出售內蒙古圣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牧高科)的51%股權,其余49%仍由中國圣牧持有。(新浪網)
點評:蒙牛入主圣牧之后,主要需要辦三件事。第一,幫助圣牧重新拓展下游和品牌建設,力求在一定時間內打翻身仗;第二,縮減上游,縮減調整上游重資產的方向,打造精品有機牧場;第三,大幅調整管理框架和人員結構,可能需大幅精簡人員,進一步降低成本。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印度將延長從中國進口牛奶和乳制品禁令的時間
2018年12月21日,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發布消息,將延長從中國進口牛奶和乳制品禁令的時間。(食品伙伴網)
點評:2018年12月6日,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與印度政府相關部門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審查了這一問題,會上建議,從中國進口牛奶和奶制品的禁令延長至2019年4月23日,直到印度入境口岸所有已通知實驗室檢測三聚氰胺的能力得到適當升級。
 
歐盟修訂克菌丹在啤酒花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18年12月21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消息稱,修訂克菌丹(captan)在啤酒花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經過評估,歐盟食品安全局得出結論,盡管根據水果和水果蔬菜的殘留定義殘留試驗的數據足以得出啤酒花的中克菌丹暫定的最大殘留水平,但由于風險評估缺乏可靠的殘留定義,歐盟食品安全局認為修改此限量需要進一步的風險管理考慮,目前啤酒花中克菌丹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1 mg / kg。
 
美國對我國出口蘑菇粉實施自動扣留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近日,美國FDA更新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對我國出口蘑菇粉實施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對于出口產品要嚴格按照出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農殘獸殘的食品原料,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一款含未申報過敏原的巧克力銷至我國香港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8年12月24日,希臘通過RASFF通報本國的杏仁牛奶巧克力不合格,因為其中含有未申報過敏原-榛子。(食品伙伴網)
點評:在生活中過敏原主要包括花生、牛奶、堅果、雞蛋、小麥、大豆、貝類和魚等,對榛子過敏的人有的會出現面部有紅斑,刺癢難受,眼角充血紅斑,還可能出現濕疹、蕁麻疹、全身瘙癢等癥狀等,提醒廣大網友,一旦出現過敏癥狀要及時就醫。
 
新加坡對我國福建省的豬肉及其產品的進口實施臨時限制
據新加坡農糧局(AVA)消息,新加坡對我國福建省的豬肉及其產品的進口實施臨時限制。(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方便豬肉制品清關,相關產品所附的獸醫健康認證書必須包括以下附加證明:a)產品已在F0值為3.00或更高的密封容器中進行熱處理;或者,b)產品在70℃及以上至少經過30分鐘的熱處理。
 
法國通報意大利一批次牛肉檢出致病菌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12月26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意大利一批次牛肉不合格。該批次牛肉不合格原因為,檢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食品伙伴網)
點評: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是一類攜帶前噬菌體編碼的一種或兩種志賀毒素基因的新發高致病性食源性病原菌,包括大腸桿菌O26,以及O157、O45、O103、O104、O111、O121、O145等150多種其它血清型的大腸桿菌。該菌可以在10℃~65℃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33℃~42℃,具有較強的耐酸性(pH 2.5~3.0),可以抵抗胃酸的消化作用。
 
2、國際食品
 
美國通過轉基因食品披露標準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農業部部長Sonny Perdue宣布,國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標準通過。 這是在2016年7月國會通過的“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法”基礎上制定的強制性標準,該標準要求食品生產商、進口商和某些零售商確保適當披露生物工程食品。(基因農業網)
點評:此標準提高了美國食品體系的透明度,為受監管實體制定了關于何時以及如何披露生物工程成分的指導方針,確保了消費者對食品中成分的清晰認識以及標簽的一致性。另外,該標準還避免了錯綜復雜的各個州所立法規的沖突,后者可能讓消費者感到困惑。
 
日本岐阜縣確認第6例豬瘟感染開始撲殺7500頭豬
日本岐阜縣25日發布消息稱,該縣關市的養豬場發生豬瘟。這是縣內飼養設施發現的第6例豬瘟感染。(共同社)
點評:該縣已開始對養豬場內的約7500頭豬進行撲殺,累計將有約1600人加入運出和填埋豬的作業。撲殺數量是到目前為止最多的一次。
 
牛奶變色不要喝,法國奶產品遭污染!
據法媒12月23日報道,法國一牛奶品牌發生產品遭污染事故,召回工作已經展開。發生污染事故的牛奶品牌為“J'aime le lait d'ici”,產品為盒裝半脫脂牛奶,衛生編號為FR 44–025–001,有效期至2019年3月8日,生產時間為8點40分至11點54分,共有18312件產品遭遇污染,污染源則是清潔產品殘留物。(歐洲時報)
點評:截至目前,尚未有消費者食用后出現意外的案例,相關調查已經展開。
 
德國擬實施減少食物浪費國家行動戰略
值此“預防廢棄物歐洲周”之際,根據德國政府聯盟協議以及聯合國2030年議程相關要求和目標,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起草了一份“減少食物浪費國家行動戰略文件”,并將于2019年初提交聯邦內閣通過后實施。(商務部)
點評:該戰略的目標是,至2030年在零售和消費層面使食物浪費減半,并降低整個生產和供應鏈廢棄食品數量。鑒于食物浪費涉及整個價值鏈,戰略中主要措施將包括,依靠數字技術建立一個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網絡平臺,提高消費者的意識,改變消費行為。所涉及部門將制定防止食物浪費的具體措施,分享經驗。將營養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范疇。與“飯桌”社會救濟項目緊密結合等等。
 
法國延長試行肉奶原產地強制性標簽制度
法國農業部近日宣布,法國肉類和奶類原產地強制性標簽制度試行時間將延長至2020年初。(經濟參考報)
點評:這項措施符合消費者和農業及農產品相關各方的期待。經歐盟委員會同意,其試行時間將延長至2020年3月31日。
 
三、食品科技 
 
德科學家取得新突破可檢測出雞蛋性別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3日報道,德國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雞蛋孵化前就能確定雞仔性別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公雞出生即被宰殺的情況,世界上第一只“反撲殺雞蛋”已經被推廣到市場。(環球網)
 
多個食品專利摘取中國專利金獎
12月25日,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一種蟬擬青霉菌株及其應用”“一種濃縮蘋果清汁大容量罐群低溫無菌貯存方法”等多個食品領域專利項目躋身第20屆中國專利金獎榜單。(中國食品報)
 
澳研究發現蝦殼可以循環利用能夠對抗超級細菌
據香港“東網”12月25日報道,市民享用圣誕大餐時難免會制造大量廚余,吃剩的海鮮殼往往都要被丟棄。澳大利亞昆士蘭有研究發現,蝦殼可以循環再利用,所制成的物質可以對抗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更有助于皮膚傷口愈合。(環球網)
 
科普:食物熱量標注有助控制食欲
美國最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志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食物圖片上標注熱量會影響人腦對食物的反饋,從而讓食物不那么誘人,有助控制食欲。(新華網)



日期:2018-12-29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