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2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糧食加工品,乳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1973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950批次、不合格樣品23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指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自制和食用臘八蒜的消費提示
臘八節,俗稱“臘八”,指農歷十二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臘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顏色翠綠,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臘月初八進行腌制,故稱“臘八蒜”。為指導消費者科學制作和食用臘八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別提示如下:一、做好臘八蒜,準備工作不可少。二、抓住要點,口味、營養雙保障。三、適宜溫度存放,取食衛生需留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阿根廷共和國生產勞動部農業產業國務秘書處關于阿根廷鮮食櫻桃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現將《進口阿根廷櫻桃植物檢疫要求》(見附件)予以公布,符合上述要求的櫻桃允許進口。(海關總署)
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2019年1月16日
2019年1月16日,海關總署官網公布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海關總署)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期(總第187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省市場監管理局對食鹽開展了監督抽檢。本次共抽檢197批次食品樣品,其中合格樣品195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合格率98.98%。現將結果通告如下。一、總體情況。本次食鹽抽檢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GB 2721-2015)、《食用鹽》(GB/T 54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鹽碘含量》(GB 26878-2011)等標準及產品明示標準和指標要求。食鹽檢驗項目包括氯化鈉、碘、鋇、鉛、鎘、總汞、總砷、亞鐵氰化鉀等。(山東省市場監管理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江西泰和上模中心小學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初步診斷原因為食用涼菜
1月11日,江西泰和縣上模小學一學生家長在問政江西平臺反映其小孩在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上吐下瀉,還有好多其它小孩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對此,泰和縣教育體育局及時作出回應表示,1月9日上午,上模中心小學反映學校部分寄宿生出現肚子痛、拉肚子現象,學校及時組織診療,經縣疾控中心和鄉衛生院醫生初步診斷,具體原因為部分學生因為食用涼菜而導致胃腸不適,引發急性胃腸炎。(中國江西網)
點評:目前,縣教體局已責令學校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認真做好病例隨訪和觀察工作,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和宣傳。同時,要求學校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應按照程序啟動相關應急預案,以確保學生安全,學校穩定。
寧波一幼兒外出就餐誤食有毒物質 商家仍在正常營業
2018年12月16日,寧波金女士一家到怡鄉春竹火鍋店就餐,結果 15個月大的孩子因誤食含有微毒化學物質二甘醇入院治療。商家稱此物質用作火鍋燃料,不知為何進入食客使用的暖水瓶,寧波江北區市場監管局表示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門。(新京報網)
點評: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二甘醇是一種微毒的可燃化學物質,誤食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道癥狀。
因生肉讓顧客上吐下瀉上海網紅酒店再遭投訴
上海一家被稱為“泰國網紅酒店”的所謂奢華酒店,其有“客座米其林主廚”“精選上等有機鮮材入饌”的意大利餐廳近日卻被消費者投訴,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這家酒店是上海素凱泰酒店,位于威海路380號。消費者陳女士投訴稱,12月9日中午,她和朋友共6人在該酒店的意大利餐廳“La Scala”用餐。次日開始,包括她在內的4人均出現較為嚴重的嘔吐、腹瀉及發燒癥狀,其中2人就醫后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或病毒性胃腸炎。(中國網)
點評:記者聯系到了上海素凱泰酒店,該酒店市場銷售總監表示會繼續與消費者就賠償事宜溝通。該負責人還稱酒店一直重視食品安全,每隔兩三周就會將餐飲樣品送去食品檢測機構,一般7天至10天可以拿到檢測報告。截至記者發稿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已經受理了消費者的投訴,目前正在調查中。
香港多款食品驗出污染物及基因致癌物!謝霆鋒“鋒味”否認,無印良品餅干瞬間“不存在”
1月16日,“謝霆鋒的餅干致癌”登上熱搜。事件起源于1月15日,中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被檢測的58款產品中,謝霆鋒的“鋒味曲奇”和無印良品的榛子燕麥餅干尤為引人注目。(國際金融報)
點評:謝霆鋒方面回應稱,丙烯酰胺并非人為添加的物質,而是透過高溫烹煮食物不經意產生的物質,且“丙烯酰胺”不能厘定一個安全的攝取量,而食品法典委員會尚未就“丙烯酰胺”制定最高含量。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相應報道中提及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公司并不存在非法添加或過量添加的問題。
秋刀魚剖開里面的黑線是啥?超市稱是無害的蟲子
近日,一位女網友發帖稱:“哪個曉得秋刀魚身上這一條條黑色的是什么東西?”帖中還圖文并茂曬出幾張她拍的圖片,引來許多網友圍觀。有幾位網友回復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過,嚇得趕緊丟掉了。(重慶晨報網)
點評:重慶水產科學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實際上是一種橈足類寄生蟲,學名為魚虱。因為秋刀魚屬于海洋生物魚類,有寄生蟲很正常。這種蟲子屬于體外寄身,經過冷凍,寄生蟲就會從魚身上脫落,只要把寄身蟲清理后,再熟食即可。
福建永春170名幼兒嘔吐就醫 一樣本測出諾如病毒
1月15日,福建泉州永春縣一幼兒園多名幼兒出現嘔吐現象。16日,新京報記者從永春縣縣委宣傳部獲悉,共170名幼兒就診排查,其中10人住院,9人在門診留觀。泉州市疾控中心在5份嘔吐物送檢樣本中,檢測出其中一份有諾如病毒。目前,幼兒病情基本穩定。(新京報網)
點評:經治療,目前幼兒病情基本穩定。醫務人員、教師和相關干部對幼兒和家長開展心理疏導。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權健公司16人被批捕 合作伙伴緊急“劃清界限”
2019年1月13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經審查證據材料,告知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并訊問犯罪嫌疑人后,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依法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同一天,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束昱輝被撤銷天津市工商聯執委、常委、市商會副會長等職務。(中證網)
點評:受“權健事件”影響,全國各地開展打擊、清理整頓保健品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除了保健品行業之外,和權健有經營往來的公司也均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香港無印良品餅干測出致癌物?
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干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干,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簽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為最高。(北京青年報)
點評: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回應北青報記者稱,位于香港的無印良品與內地的無印良品門店分屬兩家不同的分公司,因此門店所銷售產品類型可能略有差異。關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提醒,客服人員表示尚未接到有關情況,需核實該產品在內地是否有售再做答復。
中消協:警惕以治病為噱頭的保健品虛假宣傳行為
中國消費者協會18日發布保健品安全消費提示稱,要警惕商家以防治疾病為噱頭的夸大、虛假宣傳行為。(中國新聞網)
點評:中消協提醒,購買保健產品或接受相關服務,應當選擇正規商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并妥善保留購買小票,主動索要發票,保存在線交易記錄等必要的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積極通過正規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煮雞蛋時間太久 蛋黃上產生“黑膜”能致癌?專家:謠言!
雞蛋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且被譽為是“全營養食品”。最近,微信朋友圈瘋傳“蛋黃上的黑膜能致癌,幾十年煮雞蛋的方法都錯了!”1月11日,科普中國的權威專家對此事件進行辟謠:無毒,不致癌!(金羊網)
點評:“黑膜”的成分是硫化亞鐵,硫化亞鐵本身無毒,不溶于水,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就算吃了,基本上也都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雞蛋中的硫化亞鐵只能用微量形容,無毒的成分含量還少,所以“黑膜”根本沒有致癌一說,也不會導致貧血、脫發、結石、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
一知名酒企因虛假宣傳、欺詐被判退一賠三 年份白酒緣何連續輸官司
年關將近,酒類生意日漸火爆。有人因酒興奮,也有人因酒發愁。專門賣酒的北京豐盈兆業商貿有限公司在海口因銷售茅臺白金酒而輸了幾百萬元的官司,該公司只能起訴生產商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及其全球運營公司北京白金至尊酒業有限公司,并最終獲得兩級法院的支持。
點評:法院認定,茅臺白金酒年份酒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判決退一賠三。
“朋友圈”買農副產品 你可要多留個心眼
2019年1月,黃巖的王女士正打算添置年貨,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商家“出售本地年糕,轉發朋友圈集贊還有送”等信息,隨即下單購買了30余斤年糕。年糕到貨后,王女士想起近期新聞上看到的關于“小作坊生產的年糕、芝麻糖等土特產大多沒有相關信息標簽”等食品安全宣傳知識,便留了個心眼,詢問商家具體地址以及是否有營業執照,以防購買的年糕食用后出現問題,方便追溯源頭進行賠償或退換貨。盡管王女士多次詢問,商家卻始終沒有回復她,最后商家直接將其微信拉黑。王女士察覺到異樣,便向黃巖消保委投訴。黃巖區消保委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迅速組織人員,確定了該商家的地址,并在現場發現經營戶當事人在屋內生產年糕,且無法提供營業執照以及登記證,其行為涉嫌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隨即按照相關法律進行立案查處。(浙江消費維權網)
點評: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二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證無照經營。該年糕生產經營戶在未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生產并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這是主要違法行為。此外,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十五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于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該經營戶未取得相關證照,亮照自然無從談起。
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廣德福:當前非洲豬瘟疫情沒有流行蔓延
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廣德福近日向媒體通報:8月份大陸部分省份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嚴格開展疫情處置,強化關鍵防控措施落實,統籌做好疫病防控、豬肉市場供應等工作。截至2019年1月14日,曾有24個省份發生過家豬和野豬疫情,累計撲殺生豬91.6萬頭。目前,已有21個省份的77個疫區按規定解除封鎖。疫情處于點狀散發,沒有流行蔓延。(農業農村部)
點評:疫情發生后,農業農村部始終按照“及時、公開、透明”的通報原則,做好疫情發布工作,及時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等國際/區域組織、相關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通報。
2018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推選結果揭曉
1月16日,由中國市場監督報主辦的“2018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京舉辦。活動以“大市場監管 大格局宣傳”為主題,現場揭曉2018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推選結果。市場監管總局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相關負責人、媒體專家對十大新聞進行了逐條解讀。(騰訊網)
點評:公布的十大新聞有,“習近平向全國個體勞動者第五次代表大會發來賀信。市場監管部門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習近平向‘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致賀信。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穩中有進,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李克強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座談并與基層市場監管人員視頻連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揭牌。各地圍繞‘三定’方案做好職能整合等工作。”、“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億戶,40年增長200倍。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我國營商環境排名首次進入世界前50,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第28位。”、“吉林長春長生生物退市。我國疫苗管理體制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得到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事業與40年改革開放同行,推動我國市場準入環境、競爭環境、消費環境持續改善。”、“《反不正當競爭法》《標準化法》《電子商務法》《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規章制定實施、修訂完善,市場監管法治建設取得新進展。 ”、“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構建覆蓋全過程的食品監管制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2周通報中,歐盟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2例(不含港澳臺地區)。(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農殘獸殘不合格的原料,保證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各種出口手續的完整性,規避出口風險。
我國出口食品補充劑被檢出含工業污染物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1月15日,英國通過RASFF通報原產于我國的食品補充劑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是否存在工業污染物,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加強對我國的食品進口控制
據外媒消息,歐盟委員會更新了受官方控制的進口產品清單,包括檢查頻率。(食品伙伴網)
點評:來自巴西的黑胡椒和來自我國的粉碎或磨碎的辣椒是該法案的新增項目,該法案每六個月更新一次,現已經適用。官方加強對某些非動物來源飼料和食品進口控制的原因包括沙門氏菌和農藥殘留。
2018年12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12月匯總)
據韓國食藥監局官方網站消息,2018年12月我國有多批次出口韓國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加拿大通報西班牙3家企業罐頭產品不合格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消息,近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更新強制檢查清單列表,通報西班牙3家企業罐頭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罐頭出口企業,嚴格按照加拿大標準進行罐頭產品的加工和包裝操作,保證包裝的完整性,同時控制水產品中獸藥殘留限量,在出口過程中做好質量控制,確保水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新鮮程度,規避被通報的風險。
2、國際食品
淘汰塑料吸管!可口可樂將在澳供紙制吸管
可口可樂公司宣布未來兩個月將在澳洲逐步淘汰塑料吸管和攪拌棒,并使用完全可回收利用和可降解的紙制吸管代替。(澳洲新快網)
點評:環保團體對該公司的決定表示歡迎,但也提醒消費者也妥善處理這些可降解吸管。
巴拿馬擬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能量飲料
巴拿馬《巴拿馬美洲報》1月10日報道,阿布雷戈認為,能量飲料銷售應該像酒精飲料銷售一樣對消費者劃定年齡界限,她提出該法案的目的是對巴拿馬國內未成年人進行保護,避免此類產品給他們帶來的健康風險。阿布雷戈表示,該法案符合巴拿馬憲法第6章第3條第109款有關維護公民健康的法律規定。(南美僑報網)
點評:針對能量飲料銷售設定年齡限制的法案是阿布雷戈提出的第二個與工業有關的法案。此前,他曾提出對國內所售的所有含糖飲料征收8%的稅金。這兩項法案都遭到了巴拿馬工業家聯盟(Sindicato de Industriales de Panamá,簡稱SIP)的反對。巴拿馬工業家聯盟認為,以上措施一旦得以實施,將導致人員失業,而且不能完全保證未成年人不再飲用相關飲料,類似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應該是加強家庭教育。
澳修改嬰兒輔食指引建議1歲前喂花生雞蛋
按照澳洲的最新嬰兒膳食指引建議,哪怕花生和雞蛋有很高的過敏風險,但所有的嬰兒在1歲前都應該食用這兩種食物。而且水解配方的嬰兒奶粉也被指難以防止食物過敏。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洲臨床免疫及過敏學會(ASCIA)今日在澳洲醫學期刊(MJA)發表的新指引中,建議家長在子女12個月前就讓他們嘗試花生醬和雞蛋,但嘗試的時間也不得早于4個月。(澳洲新快網)
點評:指引中提出盡早讓兒童,即便是過敏高風險嬰兒食用雞蛋和花生,則主要是基于LEAP(早期接觸花生過敏)研究。研究發現和完全杜絕接觸花生的嬰兒相比,讓4至12個月的高風險嬰兒食用花生,能將他們在5歲時對花生過敏的風險降低約80%。
悉尼Woolworths速凍藍莓也藏針有人中招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一家新西蘭食企證實,本周,該公司在悉尼超市中售賣的一袋速凍藍莓中發現一根針。消費者是在使用該產品制作冰沙時,咬到了針。Oob Food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奧頓(Robert Auton)確認,一名女子從悉尼南部梅奈(Menai)區的一家Woolworths門店購入了一袋Oob有機速凍藍莓,在其中發現了這根針。(澳洲新快網)
點評:“我們已啟動調查,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我們現階段確信,我們的金屬探測(方法)和食品安全程序正按預期進行。”奧頓表示:“一旦我們收回縫衣針及產品,我們會對它們進行檢測。”奧頓補充說,目前還未收到類似事件的報告。
法國牛肉時隔17年重返中國餐桌
法國牛肉中國官方首發晚會1月16日在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這標志著法國牛肉在被禁17年后重返中國餐桌,法國也成為愛爾蘭、荷蘭、丹麥、歐盟之后又一個被中方解除牛肉進口禁令的國家。(歐洲時報)
點評:與17年前不同,當前中國進口牛肉市場競爭激烈,法國牛肉能否搶站一席之地有待觀察。不過,法國畜牧及肉類協會會長朗格拉(Dominique Langlois)對于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法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牛肉品種,喂養著1900萬頭健康的法國牛,每頭牛都擁有唯一”護照“,無論被售到何地,從牧場到餐桌都有源可循。他強調,出口的牛肉和法國國內的牛肉擁有同等品質。”
三、食品科技
科學家談延年益壽之食品
來自新西蘭奧塔哥大學和蘇格蘭鄧迪大學的科學家們分析了185項研究和58項臨床試驗,據此給出了可以延年益壽的食品。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醫學雜志《柳葉刀》上。文章稱可以食用一些簡單實惠的食物以增加膳食纖維的含量,這些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和谷物,比如燕麥片、黑面包、煮扁豆、帶皮蘋果、夾克土豆和胡蘿卜等。(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食用殺菌保鮮膜
近期,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泰國宋卡王子大學、卡賽薩特大學和泰國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透明抗菌薄膜,可以與其所覆蓋的海產品一起食用,有望用于海鮮保鮮。與先前研究不同的是這一國際科學家團隊打造的薄膜一開始是一種透明的明膠—木薯淀粉和一種可降解聚合物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組成,之后往其中加入了抗菌藥物Nisin Z和LAE。該薄膜保鮮策略是先將海產品浸入到上述制備的凝膠中,在干燥之后形成一層柔性薄膜,然后它們會被真空包裝起來并冷凍,在儲存期間,抗菌藥物會慢慢地殺死可能存在的任何微生物。在實驗室測試中,大眼鯛和老虎蝦片被刻意接種了大腸桿菌和兩種沙門氏菌,然后被涂上薄膜進行真空包裝。隨后,它們被冷凍到4℃的環境下一個月時間或冰凍90天時間,最后經過分析科學家們發現海鮮里的細菌數量大大減少。目前,該團隊正在探索這項技術商業化的方法。(科技部)
攝入足量纖維素有助于降低早逝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1日報道,研究顯示,攝入足量的纖維素會大大降低早逝的概率,同時還能降低患心臟病、中風、II型糖尿病和腸癌的風險。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類以及全谷和全麥面食等。但加工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去除原料中的大量纖維素,隨著加工食品的興起,人們的纖維素攝入量漸漸不足。英國公共衛生部門表示,若要保證每日30克的纖維素攝入量,人們每天需要吃五份水果和蔬菜,兩份相當份量的全麥早餐谷物餅干,兩片厚片全麥面包以及一個帶皮土豆。最關鍵的是應盡量選擇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最大限度地從中獲取營養。(環球網)
研究人員證明饑餓有益健康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的學者們發現,適度禁食會改變新陳代謝,影響晝夜節律,能夠改善健康,降低患機體衰老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的文章發表在美國《細胞報告》(Cell Reports)雜志上。UCI醫學院教授Paolo Sassone-Corsi說:“禁食可以對一些細胞反應進行重新編程,這最終有利于健康,并減緩衰老性疾病的發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海外專家推薦最有益于眼睛健康的五種食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5日報道,據營養學家索菲•伯特蘭(Sophie Bertrand)與英國Optegra眼科醫院合作研究,列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保持眼睛健康的有益食物,如鮭魚可有效預防失明,而綠茶可防止紫外線侵害。目前,營養學家揭示最有益于眼睛健康的五種食物:大馬哈魚、鱷梨、雞蛋、胡蘿卜及綠茶。(環球網)
日期: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