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20—1.26)

   2019-01-26 食品伙伴網文雯777
核心提示: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201.26),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7批次
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20—1.26),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肉制品、餅干、豆制品、糧食加工品、乳制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7類食品240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385批次、不合格樣品17批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27號
《蘋果腐爛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等41項標準業經審定通過,現批準發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自2019年9月1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關于公開征求《NFC非濃縮還原果汁——橙汁》行業標準意見的函
《NFC非濃縮還原果汁——橙汁》行業標準由全國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牽頭組織完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中國飲料工業協會)
 
上海2019年第1輪網絡餐飲服務監測結果(2019年1月24日)
本輪共監測餓了么、餓了么星選、美團外賣三家主要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入網食品經營者1050戶次,監測發現14戶次無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便民飲食臨時備案公示卡》(其中3戶次《食品經營許可證》過期),16戶次持許可證或公示卡的經營者存在嚴重超范圍經營行為,6戶次持許可證或公示卡的經營者在平臺公示的許可信息不符合要求。(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安井食品旗下一批撒尿肉丸被發現含有疑似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再次影響到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安井食品發布1月22日公告稱,旗下子公司泰州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批次為2018112450T撒尿肉丸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安井食品公告稱,這批產品被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是近日甘肅省慶城縣在對非洲豬瘟疫情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新京報網)
點評:安井食品目前尚未發現此次產品中含有疑似非洲豬瘟病毒的具體原因。安井食品稱,上游豬產品原料的整體管控能力和該事件的后續發展,是否及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公司本期營收和盈利水平,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柳州:售賣過期蛋!大潤發文惠店被罰,南城百貨超市3家門店被約談
1月16日,柳州魚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行政處罰信息,大潤發超市文惠店因銷售過期“神丹油黃生咸鴨蛋”,被罰款5000元。(柳州發布微信號)
點評:超市銷售過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不過,在得知情況后,超市及時張貼食品召回公告,對已銷售的過期食品進行召回,積極配合調查,并向執法部門提交整改報告,及時糾正違法行為,主動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
 
四川警方破獲一起有毒有害食品案:130噸火鍋老油流向餐桌
記者22日從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警方獲悉,在“冬攻”專項行動中,高新公安分局破獲了一起火鍋回油生產銷售案。在近兩年時間中,有130噸火鍋回油被制成火鍋底料油重新回到餐桌。(中國新聞網)
點評:目前,違法犯罪嫌疑人王某、榮某某等8人已先后被自貢警方抓獲,其中4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4人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長期服用蜂王漿易致乳腺癌”不對?看法院怎么判
因知名腫瘤病防治專家張凱醫生在某電視節目談了“長期服用蜂王漿易致乳腺癌”,南京老山藥業股份公司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張凱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告上法庭,近日二審法院的判決出來了。2019年1月11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蘇01民終8691號終審判決,駁回上訴人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張凱未侵犯老山藥業的名譽權。(中國網)
點評:本案的重要積極意義在于:法院以司法判決方式明確劃分司法和科學的界限。即司法應對科學問題保持克制,科學問題應通過推演、試驗、討論、爭鋒等途徑進行辨偽。司法不應干涉醫生乃至其他科學工作者提出和論證自己的觀點,不應擾亂正常的科學論證過程。該判決對保護醫生和其他科學工作者善意發表意見和觀點提供了司法實踐依據。
 
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被判獲賠100萬!北京法院支持食品職業打假
職業打假人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近日終審被判獲賠107萬余元。2015年,銷售商李某參加了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主營產品為海產品。6月1日,劉某從李某攤位處購買了80盒包裝盒上有天雄海參字樣的海參,每盒重量250克、單價為1250元,并支付價款10萬元。四天后,6月5日,又在公證員見證下,在李某攤位處購買了同樣的海參6盒,支付價款7500元。之后,劉某以其所購買的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由,將銷售商李某、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展銷公司訴訟至法院,要求李某及棒仔島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及公證費2500元,并賠償十倍貨款。(中國消費者報微信號)
點評:判決書的最后部分專門對食品消費領域職業打假索賠闡述了法院的觀點:食品安全事關公共利益,每一起消費者針對經營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提起的訴訟都會或多或少促使經營者更加重視食品安全,促使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安全,進而提高大眾的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我們不應因消費者可能存在的獲利結果或獲利的動機,而否認此類事件對于維護食品公共安全的積極意義。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首個保健酒標準出臺
保健酒有了明確的定義。1月23日,記者獲悉,中國酒業協會批準發布的T/CBJ5101-2019《保健酒》和T/CBJ5102-2019《保健酒生產衛生規范》團體標準,將自今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商報)
點評:新規首次對保健酒進行了明確定義,規定以蒸餾酒、發酵酒或食用酒精為基酒,加入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原料、輔料或食品添加劑的保健酒,應取得保健食品批號或備案,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飲料酒。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并具有調節機體的功能,但不以治療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小罐茶”走火,一杯50元!究竟是大師還是機器作?
關于小罐茶的風波還要回到今年的1月15日。當天@華爾街見聞APP發博稱,“小罐茶,八位制茶大師手工制作”“每一罐都是泰斗級大師手工制茶”……還給小罐茶算了一筆賬,按照去年小罐茶20億的銷售額算,那么一個大師要炒出2.5億的茶,根據其價格換算,平均下來一個大師每天要炒220斤的凈茶。(現代快報全媒體)
點評:小罐茶官方微博公開發布了《致所有關心小罐茶的朋友》聲明,并解釋稱,所謂的“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去炒茶。目前稍有規模的茶企都已經在試用現代設備替代手工制茶,他們與制茶大師們共同制定茶葉產品的標準,把關原材料采摘和生產過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逐步交給現代化設備。
 
海關總署:64個國家(地區)1413批食品被退運或銷毀
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2018年,全國海關退運或銷毀來自64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食品1413批,全年未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進出口食品安全問題。(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點評:2018年,共抽樣檢驗進出口食品化妝品樣品6.2萬個,檢出超限量樣品192個。同時,海關通過加快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監管體系,強化對潛在風險的排查,深化對監管流程改革,有效降低企業貿易成本,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被曝涉嫌傳銷然健環球公開致歉,相關產品卻沒下架
先是權健、再是無限極,如今又是然健。一款款被質疑的保健品,不僅達不到包治百病、藥到病除的效果,還被爆出涉嫌傳銷,導致許多家庭妻離子散的消息……面對質疑,然健環球曾發布公告予以否認。但不到兩周后,然健環球19號召開媒體說明會,公開道歉,承認自身存在問題。(中國之聲微博)
點評:目前,海外保健類產品進入我國市場的正規渠道有兩大類,一類是產品由國家監管部門批準“藍帽子”標識的直銷和線下實體銷售,另一類是符合現行跨境電子商務監管要求的線上途徑。然健環球這種類似境外“海淘”的售賣方式,并不在其內。
 
你喝的“金桔檸檬”可能是濃縮汁網上9.9元可包郵
你喝過的金桔檸檬是什么樣的呢?幾顆青色的小金桔,搭配一兩片檸檬,酸甜清爽的金桔檸檬便“出爐”了。這是想象中飲料店的金桔檸檬。而實際上,一些商家往往上網購買含有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的金桔檸檬濃縮果漿調制。市場上,有一種2.5公斤桶裝濃縮汁,經勾兌后可以制作50杯果汁。一杯所謂的金桔檸檬汁的果汁材料成本其實只有幾毛錢,而一杯金桔檸檬飲料售價往往十幾元。(海峽導報)
點評:勾兌濃縮果漿的果汁在餐飲界是利潤較高的產品,不止在奶茶店,其他一些餐飲店中的葡萄汁、酸梅汁和檸檬汁等,口感極佳,材料成本很低,比瓶裝飲料還賺錢,一些商家還會放點真的果子,但只是點綴。濃縮果汁都是合法生產的,商家可以使用,但是,商家往往并不會標注自己的果汁加了濃縮果漿,屬于調制產品。
 
【盤點】2018年有695項食品及相關標準實施涉及植物油、白砂糖、醬油、食醋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時光飛逝,2018年已經過去,在過去的一年,實施了很多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食品及相關標準。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有695項食品及相關標準實施,其中有276項國家標準,75項地方標準,339項行業標準,5項團體標準。(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行業內相關企業,密切關注食品及相關標準的最新變化,針對企業生產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稱騰訊公司擅轉“呷哺火鍋吃出老鼠”文章,“呷哺呷哺”訴侵權
因認為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其運營的騰訊自選股APP中轉載《火鍋吃出老鼠,呷哺呷哺腰斬后還能買嗎》一文侵害其名譽權,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刪除侵權文章、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萬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海淀法院網)
點評:原告發現騰訊科技公司在其運營的騰訊自選股APP中轉載《火鍋吃出老鼠,呷哺呷哺腰斬后還能買嗎》一文,該文章存在對原告的不實描述,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原告于2018年11月2日委托律師向被告發送律師函要求其刪除涉案文章,但被告至今不予刪除,導致原告的名譽及品牌受到嚴重質疑和傷害。
 
上海梅林等18家企業起訴39健康網
1月21日,上海梅林等18家罐頭生產企業在京舉行發布會稱,罐頭中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營養物質也不會被破壞,并且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為主體起訴了39健康網。(北京商報)
點評:就此次訴訟,39健康網總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對于罐頭企業舉行發布會并不知情,也未收到被起訴的相關通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罐藏食品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林焜輝表示,目前該訴訟已經立案,39健康網收到通知只是時間問題。
 
保健食品列入今年食品安全監管重點,鼓勵內部知情人舉報
1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給2019年食品安全監管“畫重點”。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校園食品、保健食品列為食品安全監管重中之重,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巨額處罰、數罪并罰、聯合懲戒,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新京報網)
點評: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必須落實好日常檢查和監督抽檢責任,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保證食品生產;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加強節日市場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盤點】2018年澳大利亞十大食品進出口政策
在過去的2018年,澳大利亞對其食品進出口政策做了許多修訂。對此,食品伙伴網進行了盤點,整理出了主要的食品政策,以供網友分享。(食品伙伴網)
點評:十大食品出口政策涉及澳大利亞更新乳制品進口條件要求、澳大利亞更新供消費及加工的大米進口要求、澳大利亞將增加監控食品的檢驗時間、澳大利亞發布進口煮熟蝦檢查規則、澳大利亞實施豬肉強制性原產國標簽、澳大利亞發布裹面包屑等蝦制品進口條件、澳大利亞加強進口食品安全體系、澳大利亞發布金槍魚和澳洲肺魚一氧化碳治療的邊境管制、澳大利亞擬修訂進口雙殼貝類及其產品的食品安全規定、澳大利亞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新鮮豌豆實施符合性檢驗計劃。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補充劑和寵物食品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1月22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補充劑和寵物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注意!原產英國大腸桿菌含量過高的竹蟶銷至我國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1月22日,英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的活竹蟶不合格,因為這些產品中大腸桿菌的含量過高。(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了解,不合格產品除了在英國銷售之外,還分銷至了新加坡以及我國內地、香港和澳門。
 
美國召回21款含未申報過敏原的方便面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2019年1月18日,美國FDA發布召回通報稱,Ottogi America, Inc.正在召回21款方便面產品,因為這些產品中含有未申報過敏原-雞蛋。(食品伙伴網)
點評:建議已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可以將該產品丟棄或退回購買點。
 
新加坡召回含金屬碎片的花生角
2019年1月19日,新加坡農糧局(AVA)發布召回新聞,召回一款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大吉大利”品牌花生角零食,因為這款產品被發現含有金屬碎片,調查顯示,這些碎片來自制作花生角工廠的一架機器。(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已購買以上受召回產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可撥打62849119聯絡進口商詢問,或要求退換。
 
韓國發布《食品及畜產品安全管理認證標準》部分修改征求意見稿
1月22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發布了第2019-038號公告,擬修改《食品及畜產品安全管理認證標準》的部分內容,意見征集時間至2019年2月11日。(食品伙伴網)
點評:主要內容為:強制進行HACCP管理的畜產品工廠為遵守標準對所需設施、設備等進行維修,需要一定期間時,為確保該企業穩定的實施及運行HACCP管理,可允許其1年的延長期。對于實施HACCP管理的食品及畜產品企業,制定了突擊調查評估其是否遵守HACCP衛生管理制度的法定依據。
 
2、國際食品


2018年美國食安五大關鍵詞:草甘膦污染九成燕麥麥當勞沙拉發現寄生蟲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報告以及外媒的報道,環球健康盤點了2018年全美發生的9個食品安全事件,并總結了五大關鍵詞,分別是:草甘膦、大腸桿菌、環孢子蟲、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環球網)
點評:在《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的2018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中,美國的排名已經降到了并列第三。這個曾經高居榜首、號稱是全球食品最安全的國家,卻在近幾年食安問題不斷。
 
Target召回熱賣拐杖糖可能含有塑料碎片
據7號臺報道,澳Target超市召回一款熱門的拐杖糖,原因是該糖果可能被塑料碎片污染。(澳洲新快網)
點評:澳洲產品安全機構(Product Safety Australia)在一份召回通知中呼吁顧客不要食用該糖果,并立即將糖果送回至Target或 Target Country的門店以換取退款,不需要提供消費單據。
 
法國“牛肉造假案”開審法媒批食品加工業缺乏透明
據《世界報》報道,1月21日,4名涉嫌參與2013年以馬肉代替牛肉的食品安全丑聞的嫌疑人在巴黎開庭受審,其中2名為法國肉類加工廠斯潘蓋羅(Spanghero)的前任高管。(歐洲時報)
點評:屠宰場并不再將動物連骨架一起打包出售,而是把每個部位分開以求利益最大化。此外,他們還會生產一種特殊的“脂礦”,這是一種動物肉碎屑和油脂的混合物,現在被廣泛地應用于即食產品中。將整個生產和運輸鏈條拖長的同樣還有法國層層分級的經銷商們,經手多次的食品既無法保證價格,也無法保證品質。
 
俄羅斯擬修訂每日鹽攝入量相關法令
俄羅斯“消息報”近日發布消息,聯邦衛生部副部長阿列克.薩拉蓋伊稱將修改國民在日常消費中食鹽的日攝入量,并敦促衛生部相關部門盡快完成該法令的修訂并頒發。(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世界各地的研究,每日攝入鹽量5克可以減少俄羅斯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數量并可預防170萬人早衰。
 
三、食品科技
 
轉基因“蝦紅大米”在中國研制成功,受第二代黃金大米啟發
華南農業大學通過轉基因技術,將蝦青素與常見的糧食作物水稻相結合,研制出了富含蝦青素的“蝦紅大米”。該成果于2018年11月發表在期刊《分子植物》上。(澎湃新聞)
 
日本解禁部分基因編輯食品或年內登上餐桌
1月17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專業會議發布了報告草案,提出將部分“基因編輯”食品排除在監管對象之外,只要通過申報就允許銷售。厚勞省將于3月敲定監管方針,基因編輯食品有可能最快在年內出現在日本人的餐桌上。(環球網)
 
科學家研究基因改造雞新技術或可阻止流感大爆發
據外媒22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正研發一種可以完全對抗流感的基因改造雞,希望借這種新技術和方法,防止下一輪威脅人類的流感大爆發。(中國新聞網)
 
我科學家成功破譯凡納濱對蝦基因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相建海和李富花課題研究組主導,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共同合作,歷時十年成功破譯了凡納濱對蝦基因組,獲得了世界上首個高質量的對蝦基因組參考圖譜,研究成果1月21日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為甲殼動物研究及對蝦基因組育種和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科技日報)



日期:2019-01-26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