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陳竺部長出席2011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

   2011-04-22 衛生部721
核心提示:2011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于4月21-22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論壇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和中國食品科技學會主辦,衛生部、科技部、工

    2011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于4月21-22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論壇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和中國食品科技學會主辦,衛生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中國科協、中國輕工聯合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主題是"風險交流和全產業鏈管理".陳竺部長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陳竺部長指出,通過全面的風險交流,一方面盡早發現潛在的健康風險并及時通知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另一方面使涉及風險分析的各方通過充分的交流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中,政府、專家、行業、企業、媒體、公眾之間的有效風險交流,對公眾理解食品安全風險、享有知情權至關重要,對食品安全源頭管理更為重要。成功的風險交流是進行有效風險管理和評估的前提,能夠提高風險分析過程的公開透明,促進公眾廣泛了解和接受風險管理決策結果。

    陳竺部長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在制訂食品安全政策措施中通常要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在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時要對有關食品可能產生的危害進行解釋說明,在開展執法監督工作時要向管理相對人講明理由依據,同時還經常與公眾、媒體、企業等的面對面交流,提高各方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和信心。當然風險交流的基礎是誠信和道德。2010年衛生部還聯合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制定發布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規定了食品安全信息分類管理、分級公布制度,明確信息通報形式、通報渠道和信息發布責任,要求各地、各部門加強食品安全風險溝通和信息通報,及時發布信息,做好對公眾的解疑釋惑,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衛生部正在開展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和收集工作,已經建立各地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員機制和部門食品安全信息通報機制,定期編發食品安全信息動態。如去年針對媒體反映的"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等問題,我們緊急啟動應急風險監測,科學評估風險隱患,公布權威信息,利用發布會、通氣會、專家采訪、電視專題節目、網絡訪談等形式開展風險交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我們還就新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規制度組織廣泛深入的宣傳,努力讓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公眾和媒體對這些法規標準增強了解、增進理解,進而支持配合監管工作。

    陳竺部長說,中國將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風險交流工作機制,培養一批有經驗的風險交流專業人員,希望在中國媒體能形成有能力的輿論領袖。同時,將加大與國際同行在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力度,充分借鑒和分享工作經驗,建立緊密的聯系機制,提高中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水平。

    據了解,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的350余位政府官員、專家、企業以及媒體代表,50余位權威專家和代表將就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和全程監管發表精彩演講。




日期:2011-04-22
 
行業: 食品檢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