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天星山林場,縣直有關單位:
為切實抓好我縣油菜良種補貼工作,落實好國家惠農政策,根據《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2009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湘農業聯〔2009〕51號)、《張家界市農業局張家界市財政局張家界市統計局關于〈印發2009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張農業聯〔2009〕4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就2009年度油菜良種補貼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補貼范圍和補貼標準。2009年度,油菜良種補貼范圍是按照油菜實際種植面積給予良種推廣補貼。補貼對象是直接從事油菜生產的農戶,不得補給未種植油菜的土地承包農戶。油菜良種補貼標準為:種植“雙低”油菜每畝補貼10元。
二、認真核實補貼面積。各鄉鎮(場)、縣直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做好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數據采集,認真核實油菜良種推廣補貼面積。
(一)明確操作規程。第一步,登記造冊。由村(居)委會組織村(居)民小組干部,以村(居)民小組為單位,按照《2009年度村民小組農戶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登記表》,對本村農戶油菜種植面積進行逐戶登記、造冊。第二步,核實公示。由村(居)委會負責對本村(居)各村(居)民小組上報的數據進行核實、公示、復核、再公示。1月15日前公示第一榜,1月18日前公示第二榜。第三步,填表簽名。二榜公示定案后,由村(居)委會負責,組織本村(居)各村(居)民小組統一造冊、抄填、匯總,并組織安排農戶和小組長簽名。《2009年度村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一式三份,村(居)委會留一份,上報縣農業局、鄉鎮政府(天星山林場)各一份。第四步,核定匯總。由鄉鎮政府(天星山林場)負責,組織核實各村(居)委會上報數據,確定無誤后匯總上報。《2009年度鄉鎮(場)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一式五份,鄉鎮(場)、財政所各留一份,縣農業局、縣財政局、縣統計局各一份(同時報送電子文檔)。
(二)嚴格填報要求。各鄉鎮(場)要嚴格按照本通知要求核實、填寫,不能缺項、缺格,也不能加項、加格;填報、打印規范,字跡清楚無誤,一目了然,不得涂改;農戶登記表要由戶主或戶主委托人的簽字認可,不準村、組干部代簽;村(居)、鄉鎮(場)匯總表分別要有各小組組長、村(居)主任簽字認可;按表格要求加蓋單位公章,《2009年度村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要加蓋村(居)委會公章和村、組負責人簽字,《2009年度鄉鎮(場)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要加蓋鄉鎮(場)公章和負責人簽字。
三、統一申報時間。為確保縣農業、財政、統計部門按時進行面積核實和資金結算,各鄉鎮(場)要在2010年1月20日前上報油菜良種補貼面積。不按規定時間申報的,財政不予辦理補貼資金的結算。申報要按要求上報專題紙質和電子文檔。
四、建立到戶檔案。各鄉鎮(場)要建立農戶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檔案,檔案包括油菜種植農戶、核定的面積和發放的資金。要加大油菜種植面積審核力度,嚴格對村(居)、組上報的油菜種植面積進行核實會審,各鄉鎮(場)要對所報數據真實性負責。要督促村、組公示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標準、面積、農戶,接受村民監督。在油菜良種推廣補貼資金發放結束后,縣政府將組織專項檢查,抽查油菜種植面積,核實發放到戶的補貼資金,審計部門要對油菜良種推廣補貼面積、資金到戶情況進行專項審計。
五、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戶。各鄉鎮(場)對油菜良種推廣補貼資金要按種植面積發放給直接從事油菜生產的農戶,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更改、虛報油菜良種推廣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挪用良種補貼資金。對違反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并通報全縣。舉報電話:6223124、6227111。
六、加強政策宣傳。各鄉鎮(場)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認真總結油菜良種推廣補貼工作實施的成效,積極宣傳報道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對發展糧油生產和推廣油菜主推品種的作用,宣傳報道落實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要做好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的解讀,確保耕地不拋荒,確保農民得實惠。
附件:1、 2009年度村民小組農戶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登記表.doc
2、 2009年度村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doc
3、 2009年度鄉鎮(場)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統計表.doc
二○一○年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