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大理州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指導意見(大政辦發〔2007〕53號)

   2011-08-03 533
核心提示:  為切實加強和規范農村宴席管理,積極防范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全省、全州食品
   為切實加強和規范農村宴席管理,積極防范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全省、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州實際,現就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意義
 
  我州340多萬各族群眾中,近300萬人生活在農村及小城鎮,在各種民族節日及婚、喪、嫁、娶、祝壽、新居落成等活動中,有自辦宴席宴請親朋的習俗。由于廣大農村各種條件相對較差,宴席食品安全管理不規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給廣大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了較大威脅。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食品放心工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宴席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度,提高對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探索和完善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積極防范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保障廣大農村群眾的飲食安全。
 
  二、加快建立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
 
  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勇于創新,要不斷探索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思路和機制,不斷拓展適合各地實際的監管工作模式。工作中要按照“預防為主、典型引路、分類指導、逐步規范”的思路,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積極配合,充分發揮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的作用,以預防為主,抓好宣傳教育,抓好典型示范,在有條件的鄉鎮進行試點,及時總結完善相關制度,加快建立起政府負總責,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具體落實,全社會廣泛支持參與的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
 
  三、建立健全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制度
 
  加強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必須有規范的制度作保障。總結我州一些縣市好的經驗和做法,結合各自實際,當前各縣市要認真抓好以下五項制度的建立完善。
 
  (一)農村宴席申報備案制度。宴請戶主在舉辦宴席前要向村委會申報,由村信息員對宴請事由、時間、地點、人數等進行登記備案,填寫《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申報備案表》(見附件1),掌握相關情況。
 
  (二)農村宴席食品安全責任承諾制度。宴請戶主為宴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可通過簽訂《農村宴席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見附件2)等形式強化戶主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同時通過向戶主發放《農村宴席食品安全須知》(見附件3)等宣傳材料,對戶主進行食品安全教育。
 
  (三)農村宴席督查指導制度。一是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協管員、信息員的業務指導,提高食品安全協管工作能力。二是鄉鎮協管站、村信息員要加強對農村宴席的督查指導,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安全事故。
 
  (四)農村宴席廚師培訓制度。逐步推行農村宴席廚師培訓制度,通過填報《農村宴席廚師登記表》(見附件4)建立農村宴席廚師檔案,通過簽訂《農村宴席廚師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附件5)強化農村宴席廚師食品安全責任意識,逐步把農村宴席廚師納入規范化管理。
 
  (五)農村宴席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根據本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明確農村宴席食品安全事故報告責任人、報告程序和聯系電話,確保發生事故能及時得到應急處置。
 
  四、認真落實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今年州和縣市簽訂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的重要任務之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根據食品安全政府負總責的要求,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要結合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要求,把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作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點要加強對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的領導,明確協管員、信息員在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職責任務,確保監管工作責任落實到人。二是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綜合監管職能,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牽頭制定完善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宴席監管制度,牽頭做好農村宴席廚師培訓指導工作,牽頭抓好典型示范,切實發揮好牽頭、抓手作用。每個縣市今年至少要抓好兩個示范點。三是衛生、工商、質監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業務工作。四是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要把農村宴席食品安全工作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抓緊抓好。
 
  (二)強化宣傳教育。一是農業、質監、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加強對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的業務指導,通過組織業務培訓,提供宣傳教育素材,不斷提高業務人員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二是鄉鎮協管站、村信息員要不斷拓寬宣傳教育渠道,通過板報、廣播、農村學校安全教育等多種方式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和防范意識,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中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細化監管措施。一是協管員、信息員要告知宴請戶主應采取的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盡量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要告知宴請戶主聯系人和聯系電話,確保發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及時報告、及時處置。二是協管員、信息員要加強對宴席制作過程和重點環節的檢查,指導宴席食品衛生,確保宴席食品安全。三是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推行農村宴席廚師培訓和規范化管理。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牽頭組織衛生部門、鄉鎮協管站、村信息員對試點地區農村宴席廚師的調查摸底,宣傳動員,提高農村宴席廚師對規范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要協調組織師資力量,準備培訓教材,認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培訓;要針對當地各族群眾飲食習慣,以及當地農村宴席常用菜肴在烹調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應采取的預防措施進行重點培訓,通過正確引導,逐步改進一些不安全的飲食習慣。培訓后,以鄉鎮或村委會為單位,建立農村宴席廚師檔案,逐步納入規范化管理。條件成熟的,可引導成立農村宴席廚師協會,加強行業自律。
 
  (四)規范事故應急處置。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要認真組織好本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貫徹落實。一是要有針對性的組織好相關職能部門、鄉鎮協管站、村信息員對應急預案的學習,做到各級各相關部門職責明確,發生事故能及時正確處理。二是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操作程序,確保在事故應急中能有序有效開展應急指揮協調工作。三是針對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的實際情況,宴席前要加強監管,宴席中要加強指導,宴席后要注意隨訪調查,有事故發生要及時進行應急處理。
 
  (五)注意工作方式。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新的工作,目前相關工作制度還處于探索和完善階段,在實際工作中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的制定要注重切合當地實際,立足為群眾搞好服務。工作中要強化服務意識,認真進行調研,深入抓好指導,多做教育引導工作,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增加群眾負擔,通過積極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同時,要重視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條件成熟的要及時推廣,確保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實效。附件3?
 
  農村宴席食品安全須知
 
  一、農村宴席實行申報備案制度:村民無論舉辦何種宴請,必須到村委會申報登記,經村(居)委會登記備案,并與宴請戶主簽訂《農村宴席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之后方能舉辦。
 
  二、宴請戶主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承擔宴請期間食品安全責任,接受相關食品安全檢查指導,及時報告食品安全事件。
 
  三、農村宴席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1、不使用未經衛生檢疫部門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使用有毒有害原料加工食品。
 
  2、采購、采收的肉類、蔬菜盡量當天食用,不用不新鮮的蔬菜,不吃四季豆、野生菌等容易引發中毒的食物。
 
  3、到正規食品經營企業購買酒類、飲料、熟食制品,購買時要索要銷售票據。
 
  4、食品加工要使用自來水或符合飲用標準的井水,不使用溝水或被污染的水源清洗食物,避免發生水源性食品安全事故。
 
  5、保持食物加工場地衛生,消除廚房內外環境污染源,廚具生、熟分開,廚具、餐具認真清洗消毒,加工蔬菜前認真清洗,設置必要防蠅防塵設施,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食品。
 
  6、無冷藏或再加工措施的熟食成品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不吃不充分加熱的剩余食物和過夜食物,避免危害人體健康。
 
  7、加強廚房和食物儲藏地的安全保衛工作,妥善保管鼠藥、農藥,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地區: 云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