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08年沙河口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2011-04-15 477
核心提示:為了營造良好的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要


為了營造良好的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要求,區政府決定在2008年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年”活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區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方針,通過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市場的集中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從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安全監管鏈條,建立覆蓋全區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在轄區營造良好的飲食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深入開展全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有效遏制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規范食品市場秩序,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自律意識;進一步規范學校、建筑工地等食堂、餐飲業的監管,使我區食品安全狀況明顯改善,群眾食品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食品生產加工領域整治

  1.全面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切實加強對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全面推進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和監督工作。

  2.加強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整治工作。指導中小企業通過規范質量標準、規范管理模式、規范生產工藝、規范原料把關、規范出廠檢驗,提高產品質量。

  3.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重點食品專項抽查。完善監管責任制,促進區域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有效提高監管工作水平。

  (二)強化食品流通領域整治

  1.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要嚴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準入關,堅持先證后照,依法登記注冊;結合企業年檢和個體工商戶驗照,進一步清理和規范經營主體資格,依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食品行為。

  2.開展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加大市場巡查力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規范、執法嚴格、反應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機制。

  3.落實食品經營者質量管理責任制。引導和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和落實各項自律制度,履行食品質量責任,促進食品經營企業誠信守法。

  (三)強化餐飲消費領域整治

  1.加強對餐飲業的食品衛生監管。以強化原料進貨索證為重點,在餐飲業和集體食堂全面推行原料進貨溯源制度。加強對學校、建筑工地、小餐館的衛生監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發生。

  2.繼續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重點對餐飲業、學校食堂等全面實施量化分級管理。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建立健全區、街道、社會共同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網絡。

  1、調整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夏春光    區政府副區長

  成  員:盧鋒軍    區衛生局局長

  王成榮    市工商局沙河口分局局長

  丁肇友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沙河口分局局長

  張敏智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沙河口分局局長

  黃曉光    區城建局局長、愛衛辦主任

  崔冬光    區教育局局長

  周克治    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張  斌    區財政局副局長

  劉永春    區監察局副局長

  于鳳聲    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副局長

  叢  蓉    李家街道辦事處主任

  戴  濱    春柳街道辦事處主任

  姜  斌    馬欄街道辦事處主任

  付  越    興工街道辦事處主任

  高云鵬    中山公園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大慶    南沙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寶玲    白山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高侃才    黑石礁街道辦事處主任

  于錫安    星海灣街道辦事處主任

  魏黨生    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辦公室主任由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辦公室主任魏黨生擔任,成員由工商分局、質監分局、藥監分局、衛生局派人組成。

  2、各街道設置一名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聯絡員,負責本轄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的協調工作。

  3、聘任200名食品安全監督員,負責全區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信息反饋,行業情況調查及無證經營網點摸底和舉報工作。

  (二)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層層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與重點企業簽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狀,引導企業真正成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

  (三)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1、健全部門監督管理考核制度,加大巡查次數,加強對重點品種的信息監測,完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制度,使綜合評價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

  2、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行為,按照國務院503號令的要求,堅決清理打擊“黑加工點”和無證經營網點。

  3、有計劃分步驟地對食品安全監督員進行培訓,建立監督員獎勵制度,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監督員宣傳、監督、信息反饋、舉報的作用。

  4、全天候開通2部舉報電話(81904488/81914488),發動居民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建立群眾舉報獎勵制度。

  (四)完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1、制定檢驗檢測方案,確定重點檢測品種。依托市質監部門、區疾控中心的設備和技術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掌握全區食品安全情況。

  2、完善職能部門檢驗檢測中心的功能。根據各自職責,確立檢驗檢測目錄,提高設備使用率,配備流動檢驗檢測車,滿足廣大市民檢驗檢測的需要。

  3、加強基層工商所檢驗檢測工作,規范20個中小農貿市場檢驗檢測設備,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擴大檢驗檢測范圍,及時準確發現問題,防止假冒偽劣、有毒有害的食品流入。

  4、指導市場主體全方位開展日常抽樣檢驗檢測工作,嚴把食品安全入口關。

  (五)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水平

  按照《沙河口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求,加快推進食品安全信息與預警平臺建設,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快速檢測等技術手段,做到食品安全問題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報告與通報制度。各職能部門、各街道也要相應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構建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機制。

  (六)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充分發揮各街道、社區、學校的作用,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開展內容豐富的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宣傳活動,使食品安全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地、進企業。在商務區設置100處食品安全宣傳欄,定期投放食品安全宣傳材料,免費供市民取閱。發揮新聞媒體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作用,及時曝光不合格產品和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圍。

  五、實施步驟

  綜合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詳細計劃請見附表)。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1月2日-1月10日)

  1月初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動員部署。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明確綜合整治工作的重點和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利用新聞媒體開展輿論宣傳。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1月至11 月)

  按照實施方案,確定工作任務,抓好落實,加強社會監督。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辦公室要加強組織協調,每月組織一次有重點的檢查,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定期通報整治情況。

  第三階段: 檢查總結階段(12 月)

  12月15日前,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辦公室將組織對各街道辦事處和相關部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總結驗收,并將檢查結果報區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依法行政,嚴厲整治。相關部門要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依法嚴懲食品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和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犯罪分子。

  (二)協同配合,提高效能。各街道、各部門要圍繞本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 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搞好銜接,強化信息溝通和交流,建立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機制,及時解決難點問題,提高整治效果。

  (三)強化督查,確保成效。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辦公室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的督導檢查,協調解決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各街道、各部門要建立內部督查機制,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



 
地區: 遼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