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04]29號)和《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呂政發[2005]40號),積極推進我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著力解決我縣糧食流通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縣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改革的總體目標
適應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新形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轉變糧食部門職能,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調整國有糧食企業布局,健全市場體系,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區域糧食安全。
二、改革的基本原則
?。ㄒ唬﹫猿钟欣诩Z食生產、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糧食市場穩定、有利于糧食安全的原則,促進我縣糧食流通市場繁榮穩定和健康發展。
?。ǘ﹫猿纸y一政策標準,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在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統一部署、統一政策,資產資源統一管理,綜合使用,按程序分步實施。
?。ㄈ﹫猿忠婪ú僮?,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全面放開購銷市場,加強糧食宏觀調控
?。ㄒ唬┤娣砰_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繼續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發展和規范多種市場主體從事糧食收購和經營活動,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干預或變相限制農民選擇多渠道自主售糧。轉換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企業在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自主定價向農民收購糧食。嚴禁各種形式的糧食區域性封鎖,形成公平競爭、規范有序、全國統一的糧食市場。積極落實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政策,健全完善直補機制,確保直補資金真正補到糧食生產上,真正補到種糧農民手上,切實保護糧農利益。
?。ǘ嵭凶顕栏竦母乇Wo制度,切實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不得擅自將耕地變更為非農業用地,嚴禁違法違規占用毀壞耕地,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力度。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糧食產量,為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創造條件。
?。ㄈ┘訌娂Z食部門機構建設和人員經費的落實
1、恢復糧食局的行政管理職能,履行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監管的職責。
2、適應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的需要,成立三個股級全額事業單位,糧食系統內符合條件的人員可優先錄用。即成立糧食流通管理稽查隊,編制13人;成立糧油質檢中心,編制5人;成立糧食批發市場管理中心,編制5人。
?。ㄋ模┩晟频胤絻浼Z安全保障制度,建立中長期糧食供求總量平衡機制和市場預警機制。
為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根據市政府要求,我縣縣級儲備糧規模為1600萬斤,以后視情況增加。承儲單位要嚴格制度,嚴格管理,明確責任,確保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儲得進、管得住、調得動、用得上。根據目前全縣庫房條件及儲糧現狀,確定建設2000萬公斤規模的高標準糧食儲備庫。要制定糧食應急保障預案,建立科學、準確、有效的糧食供求平衡和市場預警機制。要確定1-2個應急加工企業和1-2個應急供應網點。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后,所有糧食經營者必須按政府要求承擔應急任務,服從統一安排和調度,保證應急工作的需要。加強對糧食市場供求情況的監測分析,實行對全社會糧食生產、消費、庫存、價格等信息的定期發布制度。完善糧食質量標準體系,改進檢測技術和手段,加強對糧食產品的檢驗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四、加強市場管理,維護流通秩序
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既要堅持多渠道經營,又要嚴格資質標準。凡從事糧食收購的企業,須經縣級或縣級以上糧食管理部門審核入市資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后,方可從事糧食收購活動。加強對非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服務和監督,依法保障其權益,充分發揮其搞活流通、保證市場供應的積極作用。從事糧食批發和零售的企業要承擔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糧價的義務,按規定執行在正常情況下最高和最低庫存量要求,建立糧食經營臺帳制度,且保留臺帳時間不得少于3年。所有糧食經營企業,包括收購、批發、零售企業都要按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規定的時間定期如實向糧食部門報告糧食收購、銷售和庫存情況。糧食部門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為區域糧食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五、改革產權制度 ,轉換企業機制
按照省、市政府糧改精神,糧食企業改制給予政策優惠,要充分利用糧食系統的資產資源,通過出售、出讓、兼并或開發建設等形式,統籌改革資金,所籌集到的資金專戶儲存,優先用于安置職工和繳納各種社會保險金。
?。ㄒ唬┐罅φ{整國有糧食企業布局,完善糧食市場體系。
為了滿足政府實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需要,確定保留柳林縣糧食收儲中心及下屬的薛村、劉家山、陳家灣、留譽庫點,作為政府實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承擔政府糧食儲備、軍糧、救災糧供應和政策性收購、銷售任務。
依托原糧油加工廠,建設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形成以縣級區域市場為中心,鄉鎮集貿市場為補充的糧食市場體系。糧食部門要指導批發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加強信息建設,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服務功能,發展代購、代銷、代儲或聯合經營、連鎖經營,吸引省內外客商和個體企業進場交易,增加市場有效供給。
綜合開發糧貿大廈地產,建成后保留部分資產,建設“放心糧油市場”,劃行歸市,規范交易行為,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吃到放心糧油、優質糧油。同時按照縣級成品糧油儲備“面粉5天,大米10天,食油60天”消費量的原則要求和規定最低最高庫存量的要求,可承擔成品糧油儲備任務,作為政府緊急時期的成品糧油主要應急供應網點,調控市場,穩定價格。
(二)轉換人員身份,妥善安置人員。
這次改革,對糧食企業人員全面進行身份置換,解除勞動關系,同時納入我縣社會保障體系,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具體安置辦法參見《柳林縣糧食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方案》。根據省、市糧改的優惠政策,為了鼓勵和支持糧食企業職工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對于“4050”以下人員(含“4050”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和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在執行《柳林縣糧食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方案》的基礎上,按其在糧食企業實際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再發給經濟補償金400元,過期不補。糧食市場建成后,可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優先安排糧食系統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再就業。
六、堅持按程序辦事,依法依策進行實施
(一)由縣糧改領導組牽頭,糧改領導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對國有糧食企業進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含土地)等前期工作。
(二)進行資產重組置換,出讓不保留的資產變現,籌措改制資金。
(三)置換職工身份,辦理相關手續,完善社會保障。
(四)聘用新企業和事業單位人員。
?。ㄎ澹┚C合開發建設糧食市場。
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改革穩步推進
(一)建立糧食縣長負責制??h人民政府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糧食縣長負責制的要求,對本縣糧食生產、流通和安全全面負責??h長在糧食工作方面的責任:一是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產量;搞好糧食總量平衡,保證市場供應。二是做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工作,加強監管,嚴禁截留挪用。三是建立健全縣級糧食儲備體系,確??h級糧食儲備能適應縣內糧食市場應急保障要求,并保證品質優良,在需要時能調得動、用得上。四是規范糧食市場秩序。禁止地方封鎖和保護,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規范糧食經營者的行為。五是搞好糧食企業改革,妥善解決歷史包袱,化解各種矛盾,維護社會安定。
?。ǘ└饔嘘P部門要盡職盡責,密切配合,認真抓好糧食企業改革。勞動保障部門要指導企業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對糧食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公房、建筑物收入,以及處置企業使用的劃拔土地的收入,應優先用于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安置職工。對糧食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和土地,應減征或免征三年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中需支付的審核、評估、驗資、咨詢、登記、鑒證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只收工本費。對國有糧食企業歷史形成的政策性掛帳剝離到糧食行政部門集中管理后,對企業已經剝離政策性掛帳相應占用的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已辦理資產抵押的,應當及時解除抵押關系,幫助企業恢復生存和發展能力。要妥善落實銀行貸款債務,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財政部門要做好糧食風險基金的足額到位和使用監管。工商、質檢、物價、衛生等部門要按職能分工,加強糧食市場的監督管理。糧食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整體方案的組織實施。
鑒于糧食企業改革中省、市政策的特殊性,本方案僅限于在糧食企業改革中適用,而不適用于其它企業改革。
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04]29號)和《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呂政發[2005]40號),積極推進我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著力解決我縣糧食流通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縣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改革的總體目標
適應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新形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轉變糧食部門職能,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調整國有糧食企業布局,健全市場體系,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區域糧食安全。
二、改革的基本原則
?。ㄒ唬﹫猿钟欣诩Z食生產、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糧食市場穩定、有利于糧食安全的原則,促進我縣糧食流通市場繁榮穩定和健康發展。
?。ǘ﹫猿纸y一政策標準,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在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統一部署、統一政策,資產資源統一管理,綜合使用,按程序分步實施。
?。ㄈ﹫猿忠婪ú僮?,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全面放開購銷市場,加強糧食宏觀調控
?。ㄒ唬┤娣砰_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繼續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發展和規范多種市場主體從事糧食收購和經營活動,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干預或變相限制農民選擇多渠道自主售糧。轉換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企業在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自主定價向農民收購糧食。嚴禁各種形式的糧食區域性封鎖,形成公平競爭、規范有序、全國統一的糧食市場。積極落實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政策,健全完善直補機制,確保直補資金真正補到糧食生產上,真正補到種糧農民手上,切實保護糧農利益。
?。ǘ嵭凶顕栏竦母乇Wo制度,切實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不得擅自將耕地變更為非農業用地,嚴禁違法違規占用毀壞耕地,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力度。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糧食產量,為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創造條件。
?。ㄈ┘訌娂Z食部門機構建設和人員經費的落實
1、恢復糧食局的行政管理職能,履行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監管的職責。
2、適應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的需要,成立三個股級全額事業單位,糧食系統內符合條件的人員可優先錄用。即成立糧食流通管理稽查隊,編制13人;成立糧油質檢中心,編制5人;成立糧食批發市場管理中心,編制5人。
?。ㄋ模┩晟频胤絻浼Z安全保障制度,建立中長期糧食供求總量平衡機制和市場預警機制。
為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根據市政府要求,我縣縣級儲備糧規模為1600萬斤,以后視情況增加。承儲單位要嚴格制度,嚴格管理,明確責任,確保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儲得進、管得住、調得動、用得上。根據目前全縣庫房條件及儲糧現狀,確定建設2000萬公斤規模的高標準糧食儲備庫。要制定糧食應急保障預案,建立科學、準確、有效的糧食供求平衡和市場預警機制。要確定1-2個應急加工企業和1-2個應急供應網點。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后,所有糧食經營者必須按政府要求承擔應急任務,服從統一安排和調度,保證應急工作的需要。加強對糧食市場供求情況的監測分析,實行對全社會糧食生產、消費、庫存、價格等信息的定期發布制度。完善糧食質量標準體系,改進檢測技術和手段,加強對糧食產品的檢驗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四、加強市場管理,維護流通秩序
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既要堅持多渠道經營,又要嚴格資質標準。凡從事糧食收購的企業,須經縣級或縣級以上糧食管理部門審核入市資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后,方可從事糧食收購活動。加強對非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服務和監督,依法保障其權益,充分發揮其搞活流通、保證市場供應的積極作用。從事糧食批發和零售的企業要承擔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糧價的義務,按規定執行在正常情況下最高和最低庫存量要求,建立糧食經營臺帳制度,且保留臺帳時間不得少于3年。所有糧食經營企業,包括收購、批發、零售企業都要按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規定的時間定期如實向糧食部門報告糧食收購、銷售和庫存情況。糧食部門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為區域糧食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五、改革產權制度 ,轉換企業機制
按照省、市政府糧改精神,糧食企業改制給予政策優惠,要充分利用糧食系統的資產資源,通過出售、出讓、兼并或開發建設等形式,統籌改革資金,所籌集到的資金專戶儲存,優先用于安置職工和繳納各種社會保險金。
?。ㄒ唬┐罅φ{整國有糧食企業布局,完善糧食市場體系。
為了滿足政府實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需要,確定保留柳林縣糧食收儲中心及下屬的薛村、劉家山、陳家灣、留譽庫點,作為政府實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承擔政府糧食儲備、軍糧、救災糧供應和政策性收購、銷售任務。
依托原糧油加工廠,建設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形成以縣級區域市場為中心,鄉鎮集貿市場為補充的糧食市場體系。糧食部門要指導批發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加強信息建設,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服務功能,發展代購、代銷、代儲或聯合經營、連鎖經營,吸引省內外客商和個體企業進場交易,增加市場有效供給。
綜合開發糧貿大廈地產,建成后保留部分資產,建設“放心糧油市場”,劃行歸市,規范交易行為,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吃到放心糧油、優質糧油。同時按照縣級成品糧油儲備“面粉5天,大米10天,食油60天”消費量的原則要求和規定最低最高庫存量的要求,可承擔成品糧油儲備任務,作為政府緊急時期的成品糧油主要應急供應網點,調控市場,穩定價格。
(二)轉換人員身份,妥善安置人員。
這次改革,對糧食企業人員全面進行身份置換,解除勞動關系,同時納入我縣社會保障體系,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具體安置辦法參見《柳林縣糧食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方案》。根據省、市糧改的優惠政策,為了鼓勵和支持糧食企業職工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對于“4050”以下人員(含“4050”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和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在執行《柳林縣糧食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方案》的基礎上,按其在糧食企業實際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再發給經濟補償金400元,過期不補。糧食市場建成后,可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優先安排糧食系統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再就業。
六、堅持按程序辦事,依法依策進行實施
(一)由縣糧改領導組牽頭,糧改領導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對國有糧食企業進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含土地)等前期工作。
(二)進行資產重組置換,出讓不保留的資產變現,籌措改制資金。
(三)置換職工身份,辦理相關手續,完善社會保障。
(四)聘用新企業和事業單位人員。
?。ㄎ澹┚C合開發建設糧食市場。
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改革穩步推進
(一)建立糧食縣長負責制??h人民政府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糧食縣長負責制的要求,對本縣糧食生產、流通和安全全面負責??h長在糧食工作方面的責任:一是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產量;搞好糧食總量平衡,保證市場供應。二是做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工作,加強監管,嚴禁截留挪用。三是建立健全縣級糧食儲備體系,確??h級糧食儲備能適應縣內糧食市場應急保障要求,并保證品質優良,在需要時能調得動、用得上。四是規范糧食市場秩序。禁止地方封鎖和保護,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規范糧食經營者的行為。五是搞好糧食企業改革,妥善解決歷史包袱,化解各種矛盾,維護社會安定。
?。ǘ└饔嘘P部門要盡職盡責,密切配合,認真抓好糧食企業改革。勞動保障部門要指導企業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對糧食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公房、建筑物收入,以及處置企業使用的劃拔土地的收入,應優先用于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安置職工。對糧食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和土地,應減征或免征三年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中需支付的審核、評估、驗資、咨詢、登記、鑒證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只收工本費。對國有糧食企業歷史形成的政策性掛帳剝離到糧食行政部門集中管理后,對企業已經剝離政策性掛帳相應占用的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已辦理資產抵押的,應當及時解除抵押關系,幫助企業恢復生存和發展能力。要妥善落實銀行貸款債務,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財政部門要做好糧食風險基金的足額到位和使用監管。工商、質檢、物價、衛生等部門要按職能分工,加強糧食市場的監督管理。糧食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整體方案的組織實施。
鑒于糧食企業改革中省、市政策的特殊性,本方案僅限于在糧食企業改革中適用,而不適用于其它企業改革。
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