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廣德、宿松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
現將《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3年8月30日
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方案
2013年中秋、國慶佳節將至,為全面凈化節日市場環境,保障節日消費安全,確保人民群眾歡度祥和安康節日,經研究決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食安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農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關于印發全省嚴厲打擊制售“三無”食品和假劣藥品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皖食藥監辦〔2013〕60號),結合省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五個專項行動”部署,圍繞社會關注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作為,真抓實干,集中開展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廣大群眾正當利益,保障食品消費安全。
二、工作重點
(一)重點整治的食品種類:月餅、酒類、肉類、果蔬、乳制品、飲料、食用油、糧食制品、保健食品、兒童小食品、調味品等節日消費量大的品種。
(二)重點整治的場所: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經營者倉儲地、商場超市和展銷會、農村集市(廟會)等商品集散地、集中交易區,大中型餐飲服務場所、食品配送車等。
(三)重點打擊的行為:無證照經營食品行為;經營“三無”食品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無合法來源、過期變質食品的行為,特別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經營“傍名牌”、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食品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經營假冒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虛假宣傳、虛假標識的欺騙性銷售行為。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9月2日-9月6日)。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整合執法資源,排查問題線索。
(二)開展專項行動(9月7日-10月8日)。圍繞重點食品品種、重點場所和重點打擊的違法行為,集中時間、集中執法力量組織實施。
(三)總結提高(10月9日-10月底)。在治理整頓的基礎上,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總結提升整治的實效,研究制定長效監管措施。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要把此次專項行動作為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重要措施,作為當前機構改革特殊階段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認真來抓。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負分管責任;各業務機構和執法人員要按照各自職責,深入一線,入戶進店,查問題,抓規范,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突出案件查辦。通過市場巡查、群眾舉報、企業參與、輿論監督等形式,拓寬案源發現渠道。加強經營環節食品質量抽檢工作,省食藥局近期將對月餅、乳制品等食品進行抽樣檢測,對檢測發現的問題依法快速妥善處理,并做好信息通報和發布。對食品違法行為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快查快處;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不得以罰代刑。
(三)強化政企聯手。進一步調動食品企業參與專項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和發揮企業識假、辨假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鼓勵與名優品牌食品企業聯手開展行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要主動聽取企業訴求,聯合企業摸排線索,強力搗毀制假售假窩點,進一步加強對假冒、仿冒等違法案件的查處。
(四)加強協作配合。加強屬地監管,發揮基層“四員”和監管執法力量優勢,加大日常巡查和執法打擊力度,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做到早發現、早打擊、早控制,確保轄區不出現集中性、區域性的制假售假的市場和窩點。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和其他食品安全監管相關職能機構在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加強內部間的相互配合、分工協作,形成監管和打擊合力。要密切關注社情輿情,加強正面宣傳,強化對專項行動工作成效的輿論引導。
(五)確保信息暢通。各地要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加強信息報送,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請各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于9月23日前、10月25日前分別將階段工作進展情況、專項行動總結和統計報表報送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遇有重大情況和案件,隨時上報。
聯系人:黃萬思 電 話:0551—63558816
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統計表
現將《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3年8月30日
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方案
2013年中秋、國慶佳節將至,為全面凈化節日市場環境,保障節日消費安全,確保人民群眾歡度祥和安康節日,經研究決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食安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農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關于印發全省嚴厲打擊制售“三無”食品和假劣藥品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皖食藥監辦〔2013〕60號),結合省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五個專項行動”部署,圍繞社會關注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作為,真抓實干,集中開展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廣大群眾正當利益,保障食品消費安全。
二、工作重點
(一)重點整治的食品種類:月餅、酒類、肉類、果蔬、乳制品、飲料、食用油、糧食制品、保健食品、兒童小食品、調味品等節日消費量大的品種。
(二)重點整治的場所: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經營者倉儲地、商場超市和展銷會、農村集市(廟會)等商品集散地、集中交易區,大中型餐飲服務場所、食品配送車等。
(三)重點打擊的行為:無證照經營食品行為;經營“三無”食品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無合法來源、過期變質食品的行為,特別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經營“傍名牌”、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食品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經營假冒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虛假宣傳、虛假標識的欺騙性銷售行為。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9月2日-9月6日)。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整合執法資源,排查問題線索。
(二)開展專項行動(9月7日-10月8日)。圍繞重點食品品種、重點場所和重點打擊的違法行為,集中時間、集中執法力量組織實施。
(三)總結提高(10月9日-10月底)。在治理整頓的基礎上,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總結提升整治的實效,研究制定長效監管措施。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要把此次專項行動作為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重要措施,作為當前機構改革特殊階段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認真來抓。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負分管責任;各業務機構和執法人員要按照各自職責,深入一線,入戶進店,查問題,抓規范,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突出案件查辦。通過市場巡查、群眾舉報、企業參與、輿論監督等形式,拓寬案源發現渠道。加強經營環節食品質量抽檢工作,省食藥局近期將對月餅、乳制品等食品進行抽樣檢測,對檢測發現的問題依法快速妥善處理,并做好信息通報和發布。對食品違法行為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快查快處;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不得以罰代刑。
(三)強化政企聯手。進一步調動食品企業參與專項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和發揮企業識假、辨假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鼓勵與名優品牌食品企業聯手開展行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要主動聽取企業訴求,聯合企業摸排線索,強力搗毀制假售假窩點,進一步加強對假冒、仿冒等違法案件的查處。
(四)加強協作配合。加強屬地監管,發揮基層“四員”和監管執法力量優勢,加大日常巡查和執法打擊力度,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做到早發現、早打擊、早控制,確保轄區不出現集中性、區域性的制假售假的市場和窩點。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和其他食品安全監管相關職能機構在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加強內部間的相互配合、分工協作,形成監管和打擊合力。要密切關注社情輿情,加強正面宣傳,強化對專項行動工作成效的輿論引導。
(五)確保信息暢通。各地要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加強信息報送,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請各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于9月23日前、10月25日前分別將階段工作進展情況、專項行動總結和統計報表報送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遇有重大情況和案件,隨時上報。
聯系人:黃萬思 電 話:0551—63558816
2013年全省中秋國慶期間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統計表
填表單位: 填報時間:
類 別 | 匯總數據 | |
檢查經營主體(戶) | | |
檢查批發市場 (個次) | | |
檢查集貿市場(個次) | | |
檢查經營者倉儲地(個次) | | |
整治重點區域(處) | | |
搗毀窩點數量(個) | | |
執法 案件 | 立案數(件) | |
結案數(件) | | |
案值(萬元) | | |
罰沒金額(萬元) | | |
移送司法機關案件(件) | | |
食品 抽檢 | 抽檢商品種類(類) | |
抽檢商品批次(批) | | |
抽檢商品組數(組) | | |
政企 聯手 打假 | 政企聯手打假開展次數(次) | |
政企聯手打假立案數(件) | | |
政企聯手打假案值(萬元) | | |
政企聯手打假結案數(件) | | |
政企聯手打假罰沒金額(萬元) | | |
宣傳 工作 | 印發宣傳材料(份) | |
廣播電視宣傳報道(次) | | |
報紙期刊宣傳稿件(篇) | | |
發布網絡宣傳信息(條) | | |
申訴 舉報 | 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申訴和舉報(件) | |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