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適應當前蔬菜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打造梨樹綠色無公害棚膜蔬菜品牌,促進棚膜蔬菜產業升級,推動農民持續增收,依據省市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決定從2010年開始,實施 “51221工程”暨綠色無公害棚膜蔬菜產業鏈建設項目,“51221工程”即:在年內,全縣新建良種繁育基地500畝;新建棚膜蔬菜集中區10個;新建蔬菜棚室2000棟;新建年交易量20萬噸蔬菜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各一處;成立蔬菜合作社10個。“51221工程”將列入我縣棚膜經濟發展計劃,作為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為確保“51221工程”的順利實施,現結合我縣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以蔬菜市場、物流為龍頭,以蔬菜合作社為橋梁,以蔬菜集中區、種業基地為載體,按照“基地建設要有新格局、技術推廣要有新水平、生產經營要有新突破、市場流通要有新體系”的要求,緊抓“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四個環節,科學規劃布局,健全扶持機制,創新發展模式,調動農民種植棚膜蔬菜的積極性,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二)目標任務。用2年時間,在全縣建成完善的綠色無公害棚膜蔬菜生產基地、生產技術、產品檢測、產品營銷、信息網絡等5大體系;實現以市場為導向,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企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生產、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產業化開發。建成良種繁育基地500畝;建成棚膜蔬菜種植集中區10個,總面積6000畝,棚室總量達到5000棟;新建棚室面積2000棟;建成年交易量20萬噸蔬菜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各一處;新建蔬菜合作社10個,注冊和認證綠色蔬菜品牌10個,全縣7萬畝棚膜蔬菜達到綠色無公害標準。
二、建設內容及任務分解
(一)建設500畝良種繁育基地。該基地建設是我縣與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的團中央“促進農村青年就業創業-中國青年蔬菜產業創業就業項目”。在梨樹縣梨樹鎮東平安村建設500畝現代化、高標準的溫室良種繁育基地,通過試驗示范培育出適宜東北種植的高產、優質、高效棚膜蔬菜新品種。計劃每年培育推廣新品種3-5個,年產優質良種10000公斤以上。
(二)建設10個棚膜蔬菜種植集中區。在梨樹鎮及周邊的喇嘛甸鎮、十家堡鎮、白山鄉、榆樹臺、四棵樹鄉等6個鄉鎮選擇10個蔬菜種植基礎較好的10個村,新建棚膜蔬菜種植集中區10個,總面積6000畝,棚室總量達到5000棟以上。
(三)建設2000棟標準棚室。根據我縣棚膜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優勢和區位優勢,實施“四線五城多點”行動計劃。即:一是以交通要道為主,建設沿路棚膜蔬菜產業帶。在梨樹鎮—喇嘛甸鎮、梨樹鎮—十家堡鎮—郭家店鎮—蔡家鎮、梨樹鎮—萬發鎮—小城子鎮、梨樹鎮—白山鄉—榆樹臺鎮—勝利鄉—四棵樹鄉四條公路及鐵路兩側,建設棚膜蔬菜產業帶。二是以中心城鎮為主,建設環城棚膜蔬菜產業區。在梨樹、榆樹臺、石嶺、小城子和郭家店等中心城鎮,建設棚膜蔬菜產業區。三是以千家萬戶為主,建設庭院棚膜蔬菜產業群。利用農戶的房前屋后閑散土地建設棚室,發展蔬菜生產,形成棚膜蔬菜生產的小規模、大群體。年內全縣棚膜蔬菜新開發面積力爭達到3100畝,新建標準化棚室2000棟以上。
(四)建設年交易量20萬噸蔬菜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位于梨樹縣梨樹鎮東平安村同一場區內,規劃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207平方米,其中:交易大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商務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880平方米,綜合辦公樓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餐飲、賓館、配貨中心建筑面積2304平方米。設計年交易量達到20萬噸,交易額預計達到7.2億元。
(五)發展蔬菜合作社10個。蔬菜合作社是下連基地、上連市場的服務平臺。主要任務是為10個棚膜蔬菜種植集中區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為蔬菜批發市場組織充足的貨源。在10個棚膜蔬菜種植集中區內建設蔬菜合作社10個,發展社員2000戶以上。
三、工作重點
實施“51221工程”,需要政府、部門、企業、農民等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參與,各有關鄉鎮和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發展觀念,緊抓發展機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主動地提供服務,爭取各方支持,協調配合,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一)加強棚膜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
制定蔬菜優勢區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一批規模適度的季節性商品蔬菜和特色產品,形成相對連片的規模蔬菜基地。完善技術服務體系,成立技術服務110,統籌解決全縣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開展蔬菜基地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注冊商標,擴大市場份額。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使土地向蔬菜種植大戶合理流轉,擴大蔬菜集中區規模。
(二)加強棚膜蔬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農業局要加快縣監測中心、檢測站、基地速測點三級監控網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圣田蔬菜批發市場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選派專人到市場內現場辦公,配備檢測儀器,完善檢測項目,為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把關。
(三)加強棚膜蔬菜產品營銷體系建設
加快梨樹縣圣田蔬菜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建設,力爭在7月份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要積極建立銷售和配送網絡,與國內知名蔬菜主銷區建立聯系,逐步使我縣成為四平乃至全省的綠色無公害蔬菜的信息發布中心、價格指導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四)加強棚膜蔬菜信息網絡體系建設
建設梨樹縣綠色無公害蔬菜信息網絡平臺,設立基地、監測、配送、專賣、市場等欄目,涵蓋全縣蔬菜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依托信息網發布綠色無公害蔬菜產業政策、產銷銜接、技術標準、認證辦法、價格查詢、市場檢測等信息,擴大梨樹蔬菜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加強棚膜蔬菜產業化開發體系建設
加快以“圣田”龍頭企業為載體的綠色無公害蔬菜產業化建設。通過產業化運作,將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整合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實行一體化經營,形成系統內部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利益機制,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各鄉鎮要主推“圣田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梨樹縣“51221工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柏仲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園藝特產、農業、工商、發改、農經、鄉企、農行、質量技術監督、商務、公安、城建、財政、水利、農電、交通、農發等16個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園藝特產局,負責項目的領導、協調、調度、檢查、監督和落實工作,全方面推進項目建設。
(二)制定規劃。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要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確定本單位、本部門發展規劃,發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做到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要把“51221工程”作為推進全縣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來抓,落實責任,加強督查,特別是要把措施落實做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三)抓好宣傳與培訓。各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實施“51221工程”的重要意義和典型經驗,形成全社會認可支持“51221工程”實施的濃厚氛圍。開展不同層次的技術培訓與指導,提高管理者和經營者的科技素質和科學種菜水平,解決技術難題。
(四)搞好社會化服務。首先,搞好產前、產中服務。農業部門、農資經營單位、蔬菜合作社等要積極提供種植信息,指導合理確定種植計劃,并及時提供優質種苗、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進行綠色無公害技術指導等;其次,為菜農提供產后銷售服務,包括提供蔬菜需求種類、數量、價格等信息,解決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后顧之憂。
(五)加大投入。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省優惠政策,在棚室建設、蔬菜批發市場、物流園區項目、農超對接等方面給予項目建設單位政策支持和項目扶持。縣農行在農戶貸款建棚上要給予大力扶持,把項目單位列入今年農行貸款扶持蔬菜棚膜建設的主要對象。對參加蔬菜合作社的社員降低貸款門檻,每戶至少要保證貸款3萬元以上。同時,廣泛吸納和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資發展蔬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