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安監局,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鞏固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成果,提高職業健康監督執法效能,提升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水平,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將2018年確定為“職業健康執法年”的總體要求,經研究,決定在2018-2020年全面開展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義
目前,我市職業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近幾年報告職業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其重要原因是用人單位主體責任不落實,歷史欠賬多,基礎工作薄弱,作業環境惡劣。雖然近幾年廣泛開展了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工作,但基礎建設的覆蓋面和質量仍有差距。一些企業完成基礎建設之后,不注重持續鞏固提升,出現了滑坡現象。一些企業未將基礎建設活動與有效防控職業病的根本目標相結合,對檢測超標崗位,未按規定采取有效的工程防護及個體防護措施。為此,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安監局、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嚴格的執法推動,有效鞏固、提升基礎建設成果,有效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有效提高用人單位管理水平,改善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有效預防、控制、減少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對納入申報的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督執法檢查,力爭到2020年,《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和《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下達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二)年度目標
1. 2018年度目標: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6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70%以上,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均達到90%以上。
2. 2019年工作目標: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7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80%以上。
3. 2020年工作目標:重點行業的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5%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8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0%以上,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均達到95%以上。
三、主要內容
將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內容與監督檢查執法手冊內容整合,制定《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詳見附件4)。基礎建設監督執法重點突出職業衛生管理、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管理、個人防護、職業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教育培訓、健康監護10個方面,共29項內容。對重點指標設置進行嚴格把關,防止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因重點工作缺失而引發職業病。
四、主要范圍
(一)納入申報系統的用人單位。
(二)重點突出木質家具(門業)制造、制鞋(革)、非煤礦山開采與加工、化工、建材生產與加工(水泥、石材、陶瓷、玻璃、涂料、耐火材料)、金屬冶煉、機械(機電)制造與加工、化工產品生產、紡織、印染、汽車制造(汽車4S店修理廠)、鉛蓄電池生產、火力發電、城市供水生產或污水處理、造紙、電子產品制造、橡膠或塑料制品的生產與加工等產生粉塵與有毒有害物質較多的重點行業(領域)。
五、工作程序
將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基礎建設創建與職業健康分類分級監管有機結合起來。安監部門按照年初制定的監督執法工作方案,組成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組,由2名以上監管人員組成,必要時邀請職業衛生專家參與。按照“檢查評定、行政處罰、整改驗收”的程序和“先現場檢查、后資料印證”的方式,對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逐項對用人單位開展的基礎建設工作和鞏固情況進行全面執法檢查。檢查過程中,仍然采取100分制進行量化打分評定,由低到高分為4個檔次與基礎建設評定標準相對應,當場形成《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結果統計表》(見附件3)。對現場查出的各類問題,要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采取相應措施,違法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相關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
(一)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60分以下的企業,與基礎建設不合格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D級企業進行管理,提高監管頻次,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二)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60分-79分的企業,與基礎建設合格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C級企業進行管理,以執法為推動,下達限期整改指令,切實完善整改和定期復查驗收。
(三)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80分-89分的企業,與基礎建設良好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B級企業進行管理,抓好查漏補缺和完善工作,注重鞏固提升。
(四)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90分以上的企業,與基礎建設示范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A級企業進行管理,作為本地區示范引領企業,由安監部門納入誠實守信“紅名單”企業管理。
六、工作措施
(一)用人單位。全面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以自查、自改為主,中介技術服務機構參與指導為輔。一是對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進行全面自查、自改和自我完善。要注重職業衛生培訓、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設置、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職業健康體檢以及工程防護和個人防護等重點工作的完成情況,重點突出粉塵與毒物整治,并全力配合安全監管部門開展好基礎建設監管執法工作。二是規模較大、作業場所較多、從業人員較多、粉塵毒物等危害因素種類較多、容易引起群發性職業病事故的企業,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第47號令的要求,開展職業危害現狀評價,全面弄清本企業現狀,開展針對性、系統性的綜合整治。三是生產工藝和作業場所簡單、從業人員較少、危害因素種類較少的企業要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針對超標情況實施專項整治。四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要按照雙方自愿、平等協商、公平合理、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基礎建設技術咨詢與服務。五是中央在渝及市屬重點企業要結合實際,充分發揮排頭兵作用,在全力配合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爭當行業表率。
(二)區縣安監局。全面啟動基礎建設監督執法,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塵毒專項治理企業要率先開展。一是科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目標任務計劃,嚴控時間節點,合理分配執法企業數量,按月份確定本年度開展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確保3年時間內對納入申報的企業開展一次基礎建設全覆蓋監督執法檢查。二是及時召開動員部署會,對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任務、標準、要求和完成時限。三是加強對各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園區)監管執法人員培訓、指導,使其掌握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主要內容、工作標準和要求,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四是要按照“職業健康執法年”要求和本地實際,合理抽調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園區)監管人員組成執法檢查組,以嚴格執法全面提升基礎建設質量和覆蓋面,為全面完成《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三)市安監局各業務處室。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指導、督促,積極解決執法工作中存在各類問題。職業健康處要負責好此次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統籌協調,組織相關執法人員和專家,對各區縣、中央在渝及市屬企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具體檢查方案另行通知。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推行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是全面落實《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當前職業健康監管工作一項重點任務。各區縣安監局要牢固樹立“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理念,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落實。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合理統籌調配,制訂本地區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內容和實施步驟,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來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本轄區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實現本質安全。
(二)加大宣傳,搞好結合。充分利用媒體、微信公眾號、職業健康工作QQ群、《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平臺,廣泛宣傳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提高用人單位鞏固、提升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充分運用好前階段基礎建設和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打下的良好基礎,將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基礎建設鞏固提升和分類分級監管有機結合起來。
(三)強化執法,確保實效。要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研究,摸清本轄區用人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找準薄弱環節,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以嚴格的執法檢查來震懾、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對查出的問題,要及時向被檢查單位通報情況。對于法律規定并處罰款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罰款,對于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要及時跟進復查,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徹底的,要嚴格立案查處來督促用人單位加以整改落實。
(四)及時總結,定期通報。各區縣安監局要定期總結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進展情況,并按照時間節點上報監督執法工作信息。2018年3月20日前報送工作實施方案和《2018年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附件1);每月結束后5日內上報《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開展情況統計表》(附件2);每年12月15日前分別報送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總結。市安監局將每月對各區縣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區縣年終工作考核內容。
聯 系 人:楊濤 趙亞
聯系電話:67516846
傳 真:023-63219211
電子郵箱:zac401147@163.com
附件:
1. 2018年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
2. 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開展情況月度統計表
3.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表
4.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
重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8年3月2日
為進一步鞏固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成果,提高職業健康監督執法效能,提升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水平,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將2018年確定為“職業健康執法年”的總體要求,經研究,決定在2018-2020年全面開展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義
目前,我市職業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近幾年報告職業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其重要原因是用人單位主體責任不落實,歷史欠賬多,基礎工作薄弱,作業環境惡劣。雖然近幾年廣泛開展了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工作,但基礎建設的覆蓋面和質量仍有差距。一些企業完成基礎建設之后,不注重持續鞏固提升,出現了滑坡現象。一些企業未將基礎建設活動與有效防控職業病的根本目標相結合,對檢測超標崗位,未按規定采取有效的工程防護及個體防護措施。為此,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安監局、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嚴格的執法推動,有效鞏固、提升基礎建設成果,有效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有效提高用人單位管理水平,改善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有效預防、控制、減少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對納入申報的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督執法檢查,力爭到2020年,《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和《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下達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二)年度目標
1. 2018年度目標: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6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70%以上,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均達到90%以上。
2. 2019年工作目標: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7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80%以上。
3. 2020年工作目標:重點行業的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5%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8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0%以上,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均達到95%以上。
三、主要內容
將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內容與監督檢查執法手冊內容整合,制定《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詳見附件4)。基礎建設監督執法重點突出職業衛生管理、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管理、個人防護、職業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教育培訓、健康監護10個方面,共29項內容。對重點指標設置進行嚴格把關,防止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因重點工作缺失而引發職業病。
四、主要范圍
(一)納入申報系統的用人單位。
(二)重點突出木質家具(門業)制造、制鞋(革)、非煤礦山開采與加工、化工、建材生產與加工(水泥、石材、陶瓷、玻璃、涂料、耐火材料)、金屬冶煉、機械(機電)制造與加工、化工產品生產、紡織、印染、汽車制造(汽車4S店修理廠)、鉛蓄電池生產、火力發電、城市供水生產或污水處理、造紙、電子產品制造、橡膠或塑料制品的生產與加工等產生粉塵與有毒有害物質較多的重點行業(領域)。
五、工作程序
將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基礎建設創建與職業健康分類分級監管有機結合起來。安監部門按照年初制定的監督執法工作方案,組成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組,由2名以上監管人員組成,必要時邀請職業衛生專家參與。按照“檢查評定、行政處罰、整改驗收”的程序和“先現場檢查、后資料印證”的方式,對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逐項對用人單位開展的基礎建設工作和鞏固情況進行全面執法檢查。檢查過程中,仍然采取100分制進行量化打分評定,由低到高分為4個檔次與基礎建設評定標準相對應,當場形成《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結果統計表》(見附件3)。對現場查出的各類問題,要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采取相應措施,違法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相關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
(一)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60分以下的企業,與基礎建設不合格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D級企業進行管理,提高監管頻次,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二)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60分-79分的企業,與基礎建設合格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C級企業進行管理,以執法為推動,下達限期整改指令,切實完善整改和定期復查驗收。
(三)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80分-89分的企業,與基礎建設良好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B級企業進行管理,抓好查漏補缺和完善工作,注重鞏固提升。
(四)通過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90分以上的企業,與基礎建設示范企業相對應,納入分類分級中A級企業進行管理,作為本地區示范引領企業,由安監部門納入誠實守信“紅名單”企業管理。
六、工作措施
(一)用人單位。全面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以自查、自改為主,中介技術服務機構參與指導為輔。一是對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進行全面自查、自改和自我完善。要注重職業衛生培訓、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設置、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職業健康體檢以及工程防護和個人防護等重點工作的完成情況,重點突出粉塵與毒物整治,并全力配合安全監管部門開展好基礎建設監管執法工作。二是規模較大、作業場所較多、從業人員較多、粉塵毒物等危害因素種類較多、容易引起群發性職業病事故的企業,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第47號令的要求,開展職業危害現狀評價,全面弄清本企業現狀,開展針對性、系統性的綜合整治。三是生產工藝和作業場所簡單、從業人員較少、危害因素種類較少的企業要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針對超標情況實施專項整治。四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要按照雙方自愿、平等協商、公平合理、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基礎建設技術咨詢與服務。五是中央在渝及市屬重點企業要結合實際,充分發揮排頭兵作用,在全力配合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爭當行業表率。
(二)區縣安監局。全面啟動基礎建設監督執法,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塵毒專項治理企業要率先開展。一是科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目標任務計劃,嚴控時間節點,合理分配執法企業數量,按月份確定本年度開展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確保3年時間內對納入申報的企業開展一次基礎建設全覆蓋監督執法檢查。二是及時召開動員部署會,對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任務、標準、要求和完成時限。三是加強對各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園區)監管執法人員培訓、指導,使其掌握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主要內容、工作標準和要求,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四是要按照“職業健康執法年”要求和本地實際,合理抽調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園區)監管人員組成執法檢查組,以嚴格執法全面提升基礎建設質量和覆蓋面,為全面完成《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三)市安監局各業務處室。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指導、督促,積極解決執法工作中存在各類問題。職業健康處要負責好此次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統籌協調,組織相關執法人員和專家,對各區縣、中央在渝及市屬企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具體檢查方案另行通知。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推行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是全面落實《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當前職業健康監管工作一項重點任務。各區縣安監局要牢固樹立“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理念,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落實。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合理統籌調配,制訂本地區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內容和實施步驟,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來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本轄區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實現本質安全。
(二)加大宣傳,搞好結合。充分利用媒體、微信公眾號、職業健康工作QQ群、《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平臺,廣泛宣傳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監督執法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提高用人單位鞏固、提升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充分運用好前階段基礎建設和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打下的良好基礎,將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基礎建設鞏固提升和分類分級監管有機結合起來。
(三)強化執法,確保實效。要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的研究,摸清本轄區用人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找準薄弱環節,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以嚴格的執法檢查來震懾、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對查出的問題,要及時向被檢查單位通報情況。對于法律規定并處罰款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罰款,對于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要及時跟進復查,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徹底的,要嚴格立案查處來督促用人單位加以整改落實。
(四)及時總結,定期通報。各區縣安監局要定期總結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進展情況,并按照時間節點上報監督執法工作信息。2018年3月20日前報送工作實施方案和《2018年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附件1);每月結束后5日內上報《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開展情況統計表》(附件2);每年12月15日前分別報送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總結。市安監局將每月對各區縣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區縣年終工作考核內容。
聯 系 人:楊濤 趙亞
聯系電話:67516846
傳 真:023-63219211
電子郵箱:zac401147@163.com

1. 2018年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企業名單
2. 基礎建設監督執法工作開展情況月度統計表
3.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評定表
4.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清單(試行)
重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8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