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府辦〔2012〕56號)

   2013-05-21 641
核心提示: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2012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2012—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2月10日

  2012—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培育食品生產經營誠信守法環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深府〔2012〕141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圍繞建設民生幸福城市的目標,以“抓源頭、抓檢測、抓過程、抓追溯、抓預案”為重點,結合“三打兩建”工作,全面加強各環節食品安全工作;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努力消除監管盲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誠信體系建設,促進企業自律;有效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共建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人人享有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城市。

  二、工作任務

  (一)源頭建設。

  1.保障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

  一是利用上一輪供深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鼓勵能提供穩定供給、質量安全有保障、信用度高的規模化種養殖基地的無公害農產品供應深圳市場,加強無公害農產品標識使用和管理,引導市民選購質量安全的農產品。

  主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協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指導批發市場和農產品配送企業建立查證驗貨、索證索票等準入管理制度,督促企業落實自檢,通過設立自檢機構或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其經營的農產品進行嚴格檢測把關,并推動企業自檢或委托檢測數據與政府監管信息平臺聯通,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引導相關行業協會或企業聯盟等簽訂質量安全公約,加強自律管理。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2.食品生產環節監管。

  一是嚴格把好食品生產企業主體準入關,依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食品生產企業。完善許可審查標準體系,優化現場核查與發證檢驗等工作流程,簡化準入程序,提高許可效率。強化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年度報告審查工作,督促企業持續保持應當具備的環境條件、衛生條件、廠房場所、設備設施和檢驗條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檢驗能力年度比對合格率達90%以上。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加強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在食品生產企業推行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創建100家食品安全示范點食品生產企業。以食用油、大米、面制品、乳制品及含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重點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監督抽查和不合格食品后處理力度。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3.食品流通環節監管。

  一是嚴格落實食品經營者準入制度,依法取締無證無照違法經營的食品銷售者。嚴格食用農產品主流通渠道管理,督促各大農批市場建立農產品自檢機制,把住市外農產品進入深圳市場流通的第一道關,提升農貿市場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食品消費環境。嚴格對食品經營者的日常檢查,鼓勵企業加大送檢力度。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建立不合格食品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不合格食品同步下架。嚴格監管農貿市場的食用油、大米、生鮮肉、熟肉制品、豆制品、散裝醬腌菜等大宗食品。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建設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一期工程。以本市代表性連鎖商超為試點單位,集合索證索票信息建立數據庫,通過數據上傳與對接形成追溯數據庫,進行數據比對、清洗以及數據稽核,為試點單位自查、行政機關執法檢查與風險防控提供信息化工具。探索行政信息化系統與代表性大型商超、批發企業數據庫的有效、實時交互模式,適應各類食品流通經營戶索證索票信息管理方式,為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積累經驗。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年。

  4.餐飲服務環節監管。

  一是全面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對全市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量化評級,監督餐飲單位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量化等級標識。在各類媒體公示量化評級結果,發揮量化等級的激勵引導作用,促進餐飲服務單位積極提質提級。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大力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創建2條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以及600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單位。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年。

  三是嚴格餐飲服務單位準入許可制度,依法取締無證無照違法經營餐飲服務單位。強化對工廠食堂、中央廚房、餐飲集中配送單位、旅游景區餐飲店等重點單位的監管。加強對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學生課間餐供應單位的監管,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級,消除無證學校食堂。加強工地食堂監管。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教育局、市住房建設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嚴格檢測。

  1.加強食用農產品和食品日常抽樣檢驗。

  一是做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監督抽查。全市蔬菜農藥殘留抽檢年平均合格率達96%以上,全市生豬肉品“瘦肉精”抽檢年平均合格率達98%以上,全市大宗水產品藥物殘留抽檢年平均合格率達98%以上,并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溯源。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全覆蓋抽檢。對食品生產單位所使用的食品原輔料,每年至少抽檢2次;對成品每年至少進行1次全項抽檢和3次日常抽檢;對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等高風險食品的抽檢批次適當增加。對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單位,每年至少抽檢2次。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是加大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抽檢。全市流通環節預包裝食品類別和食品生產企業年度抽檢覆蓋率達100%。以高風險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抽檢單位,專供嬰幼兒、米、面、油、肉、乳品等為重點抽檢品種,重點檢測非食用物質、農藥殘留、抗生素殘留等項目。加大對問題集中、社會關注、風險較高類食品的抽檢力度。加大對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工地食堂、學生課間餐供應單位、中央廚房、重大活動接待單位、集中用餐配送單位、大中型連鎖餐飲等重點單位的抽檢力度。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2.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

  對本市食用農產品以及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單位的食品、食品原料、輔料和食品用具,進行采樣并開展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寄生蟲監測工作,分析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來源,科學評價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提出降低食品污染和消除食品不安全因素的指導性建議。評價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污染控制水平與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情況,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風險預警、標準制修訂、提出風險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針對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及時開展風險監測。

  主辦單位:市食安辦;協辦單位:市衛生人口計生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藥品監管局、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3.加強檢測能力建設。

  一是加快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一本部,兩中心”食品檢測實驗室改擴建工程。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完善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立由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區級檢測所、農業經營企業檢測室三級組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明確三級檢測機構職責分工和檢測項目。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是整合全市食品檢測實驗室和設備資源。繪制全市食品檢測實驗室分布藍圖,包括政府檢測機構和社會檢測機構目錄,以及各檢測機構的設施設備及檢驗項目。建立檢測資源共享的聯動機制,實現檢測機構間優勢互補,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主辦單位:市食安辦;協辦單位:市衛生人口計生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藥品監管局、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度安排:2012年。

  四是建立快檢管理制度,按照優化配置、提升效能、有效保障、適度超前的要求,加強基層監管部門食品快檢設施設備和現場快速檢測車的配備,實現基層監管部門快檢設備全覆蓋,逐步達到每區一輛現場快速檢測車的目標。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藥品監管局、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重點整治。

  1.肉制品安全治理整頓。

  一是加快大型現代化生豬定點屠宰場建設。嚴格執行生豬定點屠宰的準入條件和標準,支持一號大型現代化生豬定點屠宰場的生產經營,加快二號、三號、四號大型現代化生豬定點屠宰場建設步伐,力爭二、三號屠宰場2012年內竣工投產,四號屠宰場2013年投產。督促新建定點屠宰場建立肉品品質檢驗管理制度和配備檢測設備,加強肉品檢驗檢測管理,保障肉制品質量安全。

  主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協辦單位:相關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制定時間進度表,根據相關規定逐步關閉現有15家舊定點屠宰場。

  主辦單位:相關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協辦單位:市經貿信息委;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是嚴厲打擊私宰窩點。加強對山林地帶等高發地段的檢查,發現一處,打擊一處,嚴防“回潮”,依據有關規定取締私宰窩點。

  主辦單位:市城管局;協辦單位:市公安局、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四是打擊銷售、使用私宰肉行為。重點檢查獲證肉制品生產企業,以及以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鮮肉攤檔、學校和工廠集體食堂為重點的肉品經營單位和餐飲服務單位,嚴厲查處銷售和使用來歷不明、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肉品的違法行為。對購銷病死畜禽和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肉制品等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公安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2.規范餐廚垃圾管理。

  一是組織實施《深圳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加快全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行餐廚垃圾處理收運特許經營制度,推動餐廚垃圾產生、收集、清運、處理各環節的規范管理,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主辦單位:市城管局、相關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年。

  二是開展500個居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對分類出來的居民廚余垃圾進行就地處理或送至有處理資質的機構進行處理。

  主辦單位:市城管局、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是打擊非法制售“地溝油”行為。依法查處以餐廚垃圾為原料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不合格食用油的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公安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3.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

  一是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銷售和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日常監督管理。監督食品生產企業嚴格落實各項質量安全控制制度,落實食品添加劑“五專”(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管理制度。監督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食品添加劑采購查驗、記錄和索證索票制度,嚴禁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或標簽不規范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調味料。監督食品添加劑經營者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根據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錄,以米面制品、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豆制品、腌制食品、面點糕點、火鍋湯底以及辣椒醬等調味料為重點品種,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及食品原料以及市場流通食品的抽檢力度,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和企業,依法予以嚴厲查處;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公安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4.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保健食品、進口食品及食鹽行為。

  一是加強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對企業生產加工中可能出現的非法添加行為進行排查,緊盯信譽等級較差企業,重點加強對產品受眾廣、品牌影響大的企業的監督檢查。重點篩選容易出現違法添加行為的品種,加大對緩解疲勞類、改善睡眠類和減肥類等保健食品的專項抽檢力度,對違規保健食品廣告品種和媒體曝光品種進行抽檢。嚴厲查處無證制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違法行為,以及通過公益講座、健康診療、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方式變相銷售保健食品和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等違法行為。

  主辦單位:市藥品監管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二是加大進口食品檢驗監管力度,防范進境動植物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質傳入我市,督促企業建立進口食品追溯和召回體系。

  主辦單位: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是查處無證無照批發、零售食鹽行為。深入各街道、社區、農貿市場進行排查摸底,以農貿市場為主要對象,重點打擊批發、零售商戶非法銷售假冒偽劣私鹽等違法行為。

  主辦單位:深圳市鹽務局;進度安排:2012—2013年。

  (四)法制建設。

  1.加快推進深圳經濟特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草案的起草工作。

  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落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法制辦、市經貿信息委;進度安排:2012年。

  2.加快推進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法規草案的起草工作。

  總結我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貫徹落實情況,起草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草案。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進度安排:2012—2013年。

  3.貫徹落實《深圳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

  制定獎勵實施細則,明確舉報方式和受理部門,細化內部審批工作流程。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進度安排:2012—2013年。

  4.加快梳理我市現有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廢止和現行法律法規有沖突的或已無法契合食品安全監管需求的規范性文件。根據我市大部制改革后的部門監管職責分工,對需要保留的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修訂。完善食用農產品及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監管新模式,加快制定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抽樣檢驗、食用農產品監管等工作制度。

  主辦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協辦單位: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進度安排:2012—2013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要完善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織領導機制,加強對轄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和協調。加強市、區兩級食安辦建設,完善工作例會、信息通報、協同聯動、應急處置等相關工作制度、機制和程序,提高統籌、協調、督辦的綜合協調能力。

  (二)狠抓責任落實。

  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對轄區的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具體協調推動各項工作。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認真組織實施,對各項工作進行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到人,并制定進度表,確保按時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各級食安辦定期組織對轄區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對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部門進行表揚,對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并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地區: 廣東
標簽: 食品生產經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