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山東省商務廳2020年全省商務工作要點

   2020-02-26 380
核心提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決戰決勝之年,做好商務工作意義重大。總體要求: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決戰決勝之年,做好商務工作意義重大。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聚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推動全省商務實現高質量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增長;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利用外資穩定增長,力爭外貿、外資兩項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于對標省份;對外投資合作平穩發展。
 
  重點任務、重點領域有新突破:自貿試驗區,每個片區形成不少于2條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果。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國家排名位次明顯前移,外貿、外資主要指標保持較快增長。步行街和“首店經濟”,每市至少打造1條省級步行街、2條市級步行街,全省“首店”突破300家。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實現倍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突破350億元。
 
  一、建設高水平開放平臺
 
  1.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建立完善總體制度框架體系。理順3個片區運行體制機制。推進總體方案112項試點任務落實,實施保稅油品、融資租賃、保稅維修等重點任務專項攻關行動計劃。推動出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研究出臺考核評估辦法,做好業務培訓、宣傳推介等工作。
 
  2.推動上合示范區建設。出臺《山東省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措施》。建立與上合組織國家常態化互訪交流機制,加強旅游、文化合作,擴大農產品和資源能源型產品進口。加大對上合組織國家援外培訓力度。推動上合組織國家在山東設立經貿代表處。完善指標體系,加強對上合示范區建設督導考核。
 
  3.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組織指導各市全面推開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總結提煉典型案例,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將改革試點中有效的經驗做法上升為制度性安排。做好開發區優化整合、國際合作園區認定等重點工作。做好綜合保稅區功能拓展、創新監管等工作。建立健全開發區綜合評價辦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績效評價辦法。
 
  4.籌辦重大經貿活動。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向著打造主場外交新平臺努力。籌備組織第二屆儒商大會。積極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創新組織“粵港澳山東周”。機制性、常態化組織“美國商務周”“歐洲商務周”“日韓山東周”。
 
  二、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
 
  5.千方百計穩外貿。創新“境外百展+”計劃,打造山東出口商品系列展會。加大對20國重點市場開拓力度,支持各市開拓6-7個重點市場。鞏固提升傳統市場。深耕細作“一帶一路”市場。積極拓展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搶抓RCEP建成機遇,研究與日韓貿易創新突破口,深挖14國市場貿易潛力。
 
  6.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具體落實措施。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貿易,加快培育國際自主品牌。做強一般貿易。支持創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認定第三批外貿轉型升級試點縣(市、區)。加快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
 
  7.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健全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推動青島、威海參與全國綜試區B2B平臺建設,濟南、煙臺復制推廣前三批綜試區經驗做法。推動濰坊、日照、臨沂等7市開展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業務。支持企業建設跨境電商海外倉。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管。支持臨沂工程物資市場擴大市場采購貿易規模,積極爭取新一批市場采購貿易試點。
 
  8.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擴大“十強”產業關鍵零部件、核心裝備進口。增加緊缺和特色日用消費品進口。拓展重要原材料進口來源。積極爭取原油進口配額,穩定擴大原油進口。支持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9.妥善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健全完善1700家企業運行監測平臺,繼續打好“六大組合拳”。借鑒先進省市“訂單+清單”經驗做法,對全部對美出口企業建檔立卡。建立中美經貿摩擦信息共享平臺。豐富政策“工具箱”,精準幫扶受影響企業。指導企業申請關稅排除。健全完善防控應對預案。加強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和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貿易政策合規工作。
 
  10.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重點文化出口基地、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等國家試點建設。大力發展數字服務、技術貿易。舉辦服務貿易系列展會,培育文化貿易品牌。推動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扎實推進服務貿易百強主體隊伍培育工程。
 
  三、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
 
  11.全力以赴穩外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出臺推動高質量利用外資政策措施。加強重大經貿活動前期論證和后期評估,洽談推進一批高質量項目。發揮“雙招雙引”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重點簽約項目跟蹤調度,早日落地見效一批好項目。聚焦“八大發展戰略”,謀劃儲備一批帶動力強的新項目。
 
  12.拓寬引資領域和來源。提高制造業利用外資質量。用好國家放寬服務業等市場準入和股比限制時機,吸引更多金融、文化等產業外資項目。繪制全省產業招商地圖,構建產業鏈招商體系。強化與跨國公司、行業領軍企業對接合作。引導港資投向“十強”產業,招引港澳高端服務業落戶山東。推動在魯臺資企業增資擴股。
 
  13.構建完善招引網絡。突出企業主體地位,以商招商、以企招企。完善“選擇山東”云平臺。健全省直部門(單位)與基層“雙招雙引”掛鉤聯動機制。常態化舉辦“對外經貿合作視頻路演”。發揮駐外經貿代表處作用,形成省市“雙招雙引”合力。
 
  14.優化外商投資環境。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建立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體系。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施外商投資企業信息報告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構建外商投資綜合服務體系。完善省級外商投訴工作協調機制,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
 
  四、深化與日韓區域經貿合作
 
  15.推進合作機制落地。推動“山東省-韓國經貿合作交流會機制”“山東省商務廳-日本經濟產業省九州經濟產業局定期會晤機制”落地,辦好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省部聯席會議,舉行山東省-釜山市第一次交流會。用好山東省與日本經濟咨詢顧問機制化交流平臺。推動落實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中日(濟南)軟件信息服務業合作機制。支持青島與釜山、煙臺與平澤、威海與仁川創新地方經貿合作機制。
 
  16.深化產業經貿對接。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康養醫療、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領域,全方位深化與日韓產業合作。推動與日韓世界500強合作。拓寬與日韓服務貿易領域合作。推動中韓(煙臺)產業園與韓中新萬金產業園“兩國雙園”創新合作。在自貿試驗區設立與日韓合作專屬區,建設中日產業園區,打造高端產業合作平臺。
 
  17.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加強與日韓商(協)會信息交流。推動與日韓企業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重點拓展基礎設施和制造業領域合作。
 
  五、有序推動對外投資合作
 
  18.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出臺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統籌做好合作區國別布局。引導合作區有序承接國內產能轉移,把關鍵技術、關鍵環節留在國內。發揮境外經貿合作區平臺載體作用,加強與日韓等國企業合作。支持企業在合作區建設跨境電商海外倉。舉辦山東—匈牙利經貿合作對接會,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論壇暨企業對接會。
 
  19.堅持以走出去帶動引進來。完善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整合利用全球智力、技術創新、品牌管理、營銷網絡等要素資源,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帶動境外企業回歸發展。
 
  20.大力發展對外承包工程。聚焦設施聯通和產能合作,建設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支持企業利用對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資、援外項目等促進出口,帶動裝備、技術、標準、認證和服務走出去。實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備案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力發展高端勞務。創新舉辦第八屆央企魯企經貿合作對接會。
 
  21.強化平臺建設和風險防范。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深化商務、銀行、信保與企業“3+1”合作機制,對接政策性資金,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做好對外投資真實性、合規性審查,落實對外投資備案(核準)報告管理制度。推進境外企業和對外投資聯絡服務平臺建設。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和風險保障平臺建設。
 
  六、多措并舉促進消費
 
  22.擴大提升城市消費。大力發展“首店經濟”。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繁榮發展“夜經濟”。建立步行街“省、市、區、街”四級聯動工作機制。研究出臺我省步行街改造提升的意見,制定評價標準,開展第二批省級試點。支持各市建設市級步行街,各縣(市、區)建設特色街區。積極開展綠色商場創建。繼續評選一批再生資源示范園區。落實二手車流通、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政策,積極促進汽車消費。支持開展保稅展示交易業務,積極發展進境口岸免稅店,吸引境外消費回流。建設和改造一批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和便利店。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3.有效啟動農村市場。推進農村商業體系創新,支持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布局農村商業體系,改造提升鄉鎮商業網點,把鄉鎮打造成連接城鄉消費的重要節點。深入實施農商互聯,打造特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供應鏈條。推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推進城鄉高效配送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促進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
 
  24.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實施電商平臺與優質魯貨對接工程,培育線上線下互動消費市場。積極與直播平臺合作,加快村播產業帶、示范縣和直播基地建設,舉辦直播推介銷售專場活動。開展數據賦能服務,促進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和創新發展。推動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
 
  25.積極培育服務消費。實施“商貿服務業345品牌培育”工程,重點培育30家骨干餐飲品牌企業、40個品牌展會項目及會展企業、50家品牌家政企業。推進餐飲企業連鎖化、特色化發展,打造齊魯美食品牌。研究制定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意見。加快家政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互聯網+家政服務,辦好“山東家政日”,促進家政業提質擴容。推動出臺《山東省家政服務管理條例》。做好品牌展會培育,建立評價機制,推動會展業向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
 
  26.實施消費促進活動。用好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聯席會議制度,研究促進消費意見措施。策劃啟動主題消費促進活動。鞏固擴大山東品牌中華行活動。深化山東品牌高鐵行活動。實施老字號品牌拓展計劃,辦好第四屆老字號博覽會。
 
  27.保障市場繁榮穩定。加強市場動態信息、預測預警信息、政策解讀信息發布,加強消費引導,穩定市場預期。健全應急保供快速反應機制,完善重要商品儲備體系,優化應急商品投放網絡。穩定有序推進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規范發展。抓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開展追溯體系改造升級和模式創新。
 
  七、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全面領導
 
  28.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建設過硬政治機關。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和業務相互促進、深度融合。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29.狠抓紀律作風建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營造風清氣正的商務發展環境。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把勤儉辦事、厲行節約落到實處。
 
  30.著力提升商務行政效能。加強商務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放管服”改革。編制全省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嚴肅財經紀律,強化預算約束,深化績效管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對重大經貿活動、境外展覽會等工作,加強第三方評估,作為資金分配、動態管理的重要依據。堅持商務為民,實行“一線工作法”,服務企業和群眾。做好商務領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對外宣傳等工作。
 
  31.打造高素質商務干部隊伍。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完善考核評價、容錯糾錯等工作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加強全省開放人才培訓,實施“全省開放人才專業化能力提升工程”,為全省對外開放工作提供智力支撐。


 
地區: 山東
標簽: 工作要點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