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發展機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網信辦聯合編制了《上海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021年4月15日
上海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1—2023年)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2號),落實《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滬委發〔2020〕35號),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發展機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積極培育發展在線新經濟,加快新型消費提質擴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聚焦重點領域,堅持市場主導、政府促進,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堅持統籌協調、規范有序,持續推進重點任務,加快全市直播電商發展,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推動上海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
——主體能級提升。打造10個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專業化、多元化直播電商平臺,形成30家具有行業特色和國內外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園區和基地,集聚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直播電商上下游企業。
——應用場景豐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活動,推出一批體現上海商業特色和世界級商圈商街風采的潮流直播地標,涌現一批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多元化直播應用場景。
——帶動效應增強。到2023年,帶動本市網絡購物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培育100個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網絡新消費品牌,有效提升上海“四大品牌”影響力,為全市提供靈活多樣的就業崗位。
——生態體系健全。直播電商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直播電商行業標準、規范體系更加完備,與直播電商生態發展相適應的治理體系更為成熟,直播電商健康快速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直播電商平臺。發揮上海產業優勢,集聚培養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直播電商平臺。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工業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和生活服務直播電商平臺。推動直播電商頭部平臺在滬設立功能性總部或地區總部。支持電商平臺做大做強直播業務,推出高品質直播內容。推進跨境電商開展國際直播業務,拓寬全球商品貿易渠道。
(二)建設直播電商基地。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直播電商基地建設,認定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示范性強的市級直播電商基地。鼓勵商圈、商場設立共享直播間,舉辦商圈直播電商節等活動。支持電商園區、電商基地、文創園區、產業園區加強內容制作、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優質直播電商平臺、MCN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等入駐,提供定制化服務。探索成立長三角直播電商聯盟,支持直播基地(園區)開展跨區域合作。鼓勵各類孵化器培育孵化直播類企業。
(三)集聚專業服務機構。培育和引進各類專業服務機構,優化直播電商生態體系。集聚一批數據營銷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綜合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等,提升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塑造、流量推送、倉儲物流等全供應鏈服務能力。加快直播電商生態建設,推動直播電商平臺、MCN機構和直播電商運營服務商、內容策劃、廣告營銷、產品供應鏈等企業加強資源整合。鼓勵MCN機構同直播電商平臺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形成主播培養良性機制。鼓勵MCN機構開展跨境電商服務,集聚培養一批精通多語種、了解產品和消費習慣的電商主播。
(四)拓展多元應用場景。發揮本市商業資源集聚優勢,著力打造體現上海商業特色的直播消費場景。大力發展“云逛街”,鼓勵直播電商平臺進駐南京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園、小陸家嘴、徐家匯、北外灘、虹橋等重點商圈商街和“五個新城”商業體,打造直播網紅打卡地和特色直播商業街區。引導住宿、餐飲等企業通過直播拓展業務,支持直播電商平臺與特色小吃街合作推出“網紅探店”“美食直播”等活動。鼓勵電商平臺設立夜間經濟直播專題。鼓勵通過直播形式宣傳上海旅游資源,介紹精品線路、特色活動等。推出一批展現上海制造和工業品牌的直播場景。
(五) 打造直播電商品牌。支持直播電商平臺設立上海品牌專區,舉辦專場活動,培育網絡消費新品牌。鼓勵在滬國內外知名品牌依托電商平臺設立“直播旗艦店”,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直播專業發布平臺,開展全球新品首發、本土品牌新品直播等。支持老字號品牌、國貨新品牌、工業品品牌與直播電商平臺合作,開展“云發布”、“云探店”等。
(六)舉辦重大直播活動。通過電商直播提升重大展會、重要節慶活動影響力。大力推進“展會+直播”,結合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等重大展會,開展具有影響力的直播活動。支持“云會展”發展,鼓勵本市會展企業與直播電商平臺、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創新展會模式。結合舉辦五五購物節、上海時裝周、上海旅游節等重大節慶活動,鼓勵直播電商平臺開展現場直播。舉辦好品質生活直播周、11直播月等重點直播活動,支持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MCN大會。
(七)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完善直播電商治理體系,推動直播電商平臺規范發展。加強平臺內容生態治理,明確平臺主體責任,規范直播內容,指導直播電商平臺開展直播備案和信息安全評估,提高信息安全意識。鼓勵直播電商平臺建立商家貨品品質化、售后服務一體化、主播管理規范化、平臺監管機制化的管理制度,健全技術+人工的實時審核機制,建立分級管理體系和追責條款。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健全糾錯容錯機制,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引導和規范。加強協同監管,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泄露隱私等行為的打擊力度,營造安全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加強對直播電商的運行監測,構建多維度反映直播電商狀況的指標體系。
(八)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積極引進和培養直播電商高端人才,打造直播電商人才集聚高地。探索以基地(園區)為載體,壯大直播人才培訓基地,培訓儲備直播電商人才。鼓勵高校加強直播電商研究,開展直播電商基礎人才培訓,培養直播專業服務、技術應用和供應鏈管理方面人才。鼓勵直播電商平臺與專業院校、專業培訓機構、技術研發機構合作,為商戶開展直播、短視頻制作、專業引流、直播技術應用等培訓。支持行業協會開展人才培訓和業務指導等。
(九)強化直播技術引領。加強直播電商科技研發與轉化能力,提升直播電商行業技術水平。加強對直播電商的消費數據分析,鼓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分析直播消費需求。推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VR/AR/MR)等技術在直播領域的應用,開展云分發存儲、AI影像處理、智能管理平臺等技術的推廣。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違規內容精準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本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制訂政策,部署年度工作任務,加強工作聯動和信息共享,科學評估實施效果,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二)強化屬地推進。各區要將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作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點任務,依托各類產業園區優化直播電商產業生態布局,結合區域實際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和支持舉措等,鼓勵園區(基地)對入駐的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給予辦公場地租金減免,積極引進各類直播人才,做好人才服務等工作,落實推進直播電商規范發展屬地責任,為直播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三)優化政策支持。鼓勵直播電商基地(園區)申請創建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各區結合實際情況給予財政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直播技術創新項目,經認定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后,按規定給予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專項扶持資金。對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轉化要求的直播電商企業,按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相應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對符合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支持條件的項目,按規定予以支持。將直播電商納入本市人才引進重點支持范圍,給予相關優惠政策。
(四)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發揮電子商務、MCN等相關行業組織作用,指導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直播電商平臺人員、行為和內容管理的標準、規范。發揮上海直播電商聯盟等行業組織作用,舉辦直播行業峰會論壇、企業對接大會、直播大賽等,提供誠信規范經營、政策輔導、人才培訓等服務。鼓勵協會開展直播電商平臺發展研究,吸納有關研究機構、高校、咨詢機構等方面積極參與,定期發布行業發展報告。
為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發展機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網信辦聯合編制了《上海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021年4月15日
上海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1—2023年)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2號),落實《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滬委發〔2020〕35號),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發展機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積極培育發展在線新經濟,加快新型消費提質擴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聚焦重點領域,堅持市場主導、政府促進,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堅持統籌協調、規范有序,持續推進重點任務,加快全市直播電商發展,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推動上海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電商高地。
——主體能級提升。打造10個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專業化、多元化直播電商平臺,形成30家具有行業特色和國內外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園區和基地,集聚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直播電商上下游企業。
——應用場景豐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直播活動,推出一批體現上海商業特色和世界級商圈商街風采的潮流直播地標,涌現一批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多元化直播應用場景。
——帶動效應增強。到2023年,帶動本市網絡購物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培育100個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網絡新消費品牌,有效提升上海“四大品牌”影響力,為全市提供靈活多樣的就業崗位。
——生態體系健全。直播電商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直播電商行業標準、規范體系更加完備,與直播電商生態發展相適應的治理體系更為成熟,直播電商健康快速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直播電商平臺。發揮上海產業優勢,集聚培養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直播電商平臺。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工業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和生活服務直播電商平臺。推動直播電商頭部平臺在滬設立功能性總部或地區總部。支持電商平臺做大做強直播業務,推出高品質直播內容。推進跨境電商開展國際直播業務,拓寬全球商品貿易渠道。
(二)建設直播電商基地。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直播電商基地建設,認定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示范性強的市級直播電商基地。鼓勵商圈、商場設立共享直播間,舉辦商圈直播電商節等活動。支持電商園區、電商基地、文創園區、產業園區加強內容制作、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優質直播電商平臺、MCN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等入駐,提供定制化服務。探索成立長三角直播電商聯盟,支持直播基地(園區)開展跨區域合作。鼓勵各類孵化器培育孵化直播類企業。
(三)集聚專業服務機構。培育和引進各類專業服務機構,優化直播電商生態體系。集聚一批數據營銷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綜合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等,提升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塑造、流量推送、倉儲物流等全供應鏈服務能力。加快直播電商生態建設,推動直播電商平臺、MCN機構和直播電商運營服務商、內容策劃、廣告營銷、產品供應鏈等企業加強資源整合。鼓勵MCN機構同直播電商平臺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形成主播培養良性機制。鼓勵MCN機構開展跨境電商服務,集聚培養一批精通多語種、了解產品和消費習慣的電商主播。
(四)拓展多元應用場景。發揮本市商業資源集聚優勢,著力打造體現上海商業特色的直播消費場景。大力發展“云逛街”,鼓勵直播電商平臺進駐南京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園、小陸家嘴、徐家匯、北外灘、虹橋等重點商圈商街和“五個新城”商業體,打造直播網紅打卡地和特色直播商業街區。引導住宿、餐飲等企業通過直播拓展業務,支持直播電商平臺與特色小吃街合作推出“網紅探店”“美食直播”等活動。鼓勵電商平臺設立夜間經濟直播專題。鼓勵通過直播形式宣傳上海旅游資源,介紹精品線路、特色活動等。推出一批展現上海制造和工業品牌的直播場景。
(五) 打造直播電商品牌。支持直播電商平臺設立上海品牌專區,舉辦專場活動,培育網絡消費新品牌。鼓勵在滬國內外知名品牌依托電商平臺設立“直播旗艦店”,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直播專業發布平臺,開展全球新品首發、本土品牌新品直播等。支持老字號品牌、國貨新品牌、工業品品牌與直播電商平臺合作,開展“云發布”、“云探店”等。
(六)舉辦重大直播活動。通過電商直播提升重大展會、重要節慶活動影響力。大力推進“展會+直播”,結合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等重大展會,開展具有影響力的直播活動。支持“云會展”發展,鼓勵本市會展企業與直播電商平臺、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創新展會模式。結合舉辦五五購物節、上海時裝周、上海旅游節等重大節慶活動,鼓勵直播電商平臺開展現場直播。舉辦好品質生活直播周、11直播月等重點直播活動,支持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MCN大會。
(七)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完善直播電商治理體系,推動直播電商平臺規范發展。加強平臺內容生態治理,明確平臺主體責任,規范直播內容,指導直播電商平臺開展直播備案和信息安全評估,提高信息安全意識。鼓勵直播電商平臺建立商家貨品品質化、售后服務一體化、主播管理規范化、平臺監管機制化的管理制度,健全技術+人工的實時審核機制,建立分級管理體系和追責條款。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健全糾錯容錯機制,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引導和規范。加強協同監管,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泄露隱私等行為的打擊力度,營造安全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加強對直播電商的運行監測,構建多維度反映直播電商狀況的指標體系。
(八)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積極引進和培養直播電商高端人才,打造直播電商人才集聚高地。探索以基地(園區)為載體,壯大直播人才培訓基地,培訓儲備直播電商人才。鼓勵高校加強直播電商研究,開展直播電商基礎人才培訓,培養直播專業服務、技術應用和供應鏈管理方面人才。鼓勵直播電商平臺與專業院校、專業培訓機構、技術研發機構合作,為商戶開展直播、短視頻制作、專業引流、直播技術應用等培訓。支持行業協會開展人才培訓和業務指導等。
(九)強化直播技術引領。加強直播電商科技研發與轉化能力,提升直播電商行業技術水平。加強對直播電商的消費數據分析,鼓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分析直播消費需求。推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VR/AR/MR)等技術在直播領域的應用,開展云分發存儲、AI影像處理、智能管理平臺等技術的推廣。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違規內容精準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本市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制訂政策,部署年度工作任務,加強工作聯動和信息共享,科學評估實施效果,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二)強化屬地推進。各區要將推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作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點任務,依托各類產業園區優化直播電商產業生態布局,結合區域實際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和支持舉措等,鼓勵園區(基地)對入駐的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給予辦公場地租金減免,積極引進各類直播人才,做好人才服務等工作,落實推進直播電商規范發展屬地責任,為直播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三)優化政策支持。鼓勵直播電商基地(園區)申請創建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各區結合實際情況給予財政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直播技術創新項目,經認定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后,按規定給予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專項扶持資金。對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轉化要求的直播電商企業,按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相應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對符合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支持條件的項目,按規定予以支持。將直播電商納入本市人才引進重點支持范圍,給予相關優惠政策。
(四)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發揮電子商務、MCN等相關行業組織作用,指導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直播電商平臺人員、行為和內容管理的標準、規范。發揮上海直播電商聯盟等行業組織作用,舉辦直播行業峰會論壇、企業對接大會、直播大賽等,提供誠信規范經營、政策輔導、人才培訓等服務。鼓勵協會開展直播電商平臺發展研究,吸納有關研究機構、高校、咨詢機構等方面積極參與,定期發布行業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