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處(局、辦),廳屬各單位: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農業農村廳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1〕12號)和《自治區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寧政辦發〔2021〕23號)精神,持續加大公開力度、有序增加公開深度、有效提升公開精度,發揮政務公開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續拓展政務公開重點領域
(一)抓好規劃信息公開。規劃財務處、農田建設處、各產業專班等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梳理現代農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各產業專項規劃,按要求公開;要做好全廳歷年產業規劃(計劃)的歸集整理,按照自治區政務公開要求主動公開;要多及時跟進公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進展和成效。
(二)抓好執法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農業農村領域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各負有行政執法職能的單位,要明確執法信息公示內容的采集、傳遞、審核、發布等職責,規范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內容的標準、格式等,通過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服務大廳公示欄、服務窗口等平臺,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基本信息、結果信息。
(三)抓好財務信息公開。深化財政事權信息公開,規劃財務處要按照自治區財政廳統一要求,擴大預決算公開范圍,持續提升預決算公開規范化水平,推進各事業單位預算、決算及相關報表公開,實現全廳各級預算單位全覆蓋。要督促指導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加大惠民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信息公開力度。
(四)抓好動物防疫信息公開。圍繞突發動物疫病事件應對,強化防疫信息公開。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飼料監察所等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指導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定期開展監測信息的公開。
(五)抓好教育培訓信息公開。科技教育處要圍繞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高素質農民培訓等,主動公開廳本級的教育培訓信息,同時,指導全區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做好培訓等信息的主動公開工作。
(六)抓好涉農補貼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自治區政務公開清單目錄》,主動公開廳本級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高素質農民培育、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等四大類涉農補貼領域信息,各有關單位可將信息報送廳辦公室統一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政策依據、申請指南,補貼對象、補貼范圍、補貼標準、申請程序、申請材料、咨詢電話、受理單位、辦理時限、聯系方式,補貼結果,舉報電話、地址等信息。
二、不斷完善政務公開配套制度
(七)以政策解讀促進文件見效。
推進重大政策精準解讀,以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六穩”工作、“六保”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重點,加大重大政策解讀力度,堅持“誰起草、誰解讀”,凡面向企業和公眾的政策性文件均要解讀,切實做到政策解讀全覆蓋,特別是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普遍關注點和疑惑點,要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說明,杜絕簡單摘抄文字、羅列文件小標題等形式化解讀。
持續改進政策解讀方式,合理選擇解讀形式,講明講透政策內涵,除圖示圖解外,要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政策通氣會、場景演示、卡通動漫、專家訪談、短微視頻等多元化解讀形式,更加注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全面提升解讀質量。2021年底,圖示圖解解讀比例要顯著提升,重大政策多元化解讀比例不應低于50%。
擴大政策解讀傳播范圍,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讀材料,要協調主要新聞媒體、各級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轉發轉載,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開展重要政策和解讀材料主動推送服務,實現“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業”。強化政策實施后解讀,針對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政策文件起草單位要開展二次解讀、跟蹤解讀。
加強重大政策咨詢服務,政策文件起草單位要積極解答政策文件執行單位和社會公眾的咨詢,精準傳達政策意圖。爭取依托政務服務業務窗口、政務服務網等,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 “一號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詢服務。
增強回應關切政民互動,要持續優化門戶網站政民互動渠道,開放政策發布頁面的網民留言功能,并在政民互動板塊醒目位置開設網上咨詢和網上問卷調查功能。密切關注涉及動物疫情防控、工資拖欠、農業面源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政務輿情,確保及時回應、有效應對。
(七)以筑牢基礎促進公開提質。
規范政務信息管理。門戶網站引用或登載行政法規, 要使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的國家正式版本,法規處要主動對接廳信息中心及時更新完善本廳門戶網站原有行政法規文本。繼續推進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
規范公開平臺建設。持續深化以“中國?寧夏”門戶網站為龍頭的政府網站集群建設,不斷推動政務公開、辦事服務、政民互動等板塊均衡、融合發展。廳信息中心要持續推動網站集約化建設和遷移,門戶網站在2021年底前全部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持續健全政務新媒體監管機制,有效清理整合“娛樂化”“空殼化”等問題,提高監管效能,杜絕重復建設。開展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和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專項檢查,按要求整改到位;落實專人專責, 健全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等法定主動公開專欄的日常檢查、維護和更新機制,杜絕錯鏈、斷鏈和內容混雜現象。
規范政府開放活動。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教育培訓、農藥安全、農機補貼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在9月集中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政府開放系列活動,拓寬政府信息開放渠道,擴大活動展示面,讓更多社會公眾知曉了解、認同支持政府工作。活動期間,要設置座談或問卷調查等環節,主動聽取參與代表對相關工作的意見建議,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建議, 要研究吸納并專項反饋。
(八)以申請辦理促進條例實施。
準確把握《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范》,依法從嚴界定不予公開范圍,規范提升政府信息公開質量和效果。建立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轉化為主動公開常態審查機制,符合主動公開條件的及時公開。準確適用《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要在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明確收費要求和具體標準,依法收取、依法管理。
三、切實抓好政務公開監督指導
(九)狠抓業務指導。
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問責機制,及時公開通報并約談政務公開工作落實不到位、效能考核倒數的單位。對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不履行公開義務或公開不應當公開事項造成嚴重影響的,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轉變指導方式,改進工作作風,在日常指導和評估考核中,杜絕過度要求下級單位提供各類書面材料,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十)狠抓宣傳引導。
廳辦公室要統籌各部門,加大政務公開信息報送力度,及時向國務院辦公廳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報送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全面宣傳政務公開的新舉措、新成效。
(十一)狠抓教育培訓。
法規處要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納入普法范圍、列入領導干部重點學法內容,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政務公開重視程度和認知水平。組織政務公開專題培訓,廳辦公室要定期開展短期教育培訓和業務交流研討,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業務能力。
(十二)狠抓任務落實。
廳辦公室要將政務公開年度重點任務建立工作臺賬,實時跟進督查,逐項督促落實。開展上一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回頭看,針對有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的工作任務,逐項核查落實情況;未完成的要依法督促整改。本工作要點印發后及時在本機關政府網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及時向社會公布。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1年6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