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探索建立專業化防治隊伍,大力推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安全、質量安全以及生態環境安全,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保障農作物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愿參與、民辦公助”為原則,積極穩妥發展多種形式的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建立、健全組織管理和運行機制,提升抗御農作物病蟲災害整體能力和科技水平。
二、目標任務
(一)大力發展公司型、合作型、協會型等不同形式的專業化防治組織,逐步建立健全與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現代農業發展進程相適應、服務高效的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體系,縣和鄉鎮有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村級有服務站,村組有機防隊,重點鼓勵、培育和扶持“公司型”專業化防治企業,積極引導協會、合作互助等組織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
(二)發展專業化防治隊26個,從業人數330人。配備擔架式、框架式高效施藥機械24臺,背負式機動噴霧器361臺。
(三)完成機防服務面積6萬畝。
(四)全縣創辦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示范區19個,示范區內化學農藥使用量與周邊區域相比下降10%,防治成本下降10%,生物農藥使用率達到20%以上;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口藥劑使用覆蓋率達到100%;病蟲防治整體效果達到90%以上,單個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3%以內,總體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
三、工作重點
(一)大力宣傳開展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的意義,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積極參與。
(二)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農業局確定在白果、沙泉辦點示范,正確引導和指導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的建立與發展。要求各鄉鎮各創辦1-3個以上示范點。
(三)切實做好對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組織的支持與服務。引導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積極開展和應用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準確及時提供病蟲發生和防治技術信息,加強對專業化防治組織和專業防治隊員的各類培訓,適時、高效做好大面積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
(四)研究制定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的認定標準和行業準入、管理辦法,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各類規章制度及規范、標準。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涉農部門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把推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作為服務“三農”,滿足農民群眾需要的大事,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強領導,重點支持,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在縣農業生物災害防治指揮部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農業局要把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納入工作目標管理范疇,要切實履行好主導作用,積極協同財政、農機等相關部門,做好專業化防治工作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工作。
成立衡山縣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 長 陽建中 副縣長
副組長 劉慶平 縣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
吳仲龍 縣財政局局長
王 峰 縣農業局局長
彭 毅 縣農機局局長
成 員 劉運泉 縣農業局副局長
郭永清 縣植保站站長
袁迪仁 縣推廣中心主任
周敏良 縣糧油站站長
李曉平 縣土肥站站長
李秋平 縣植保站成員
明確我縣今后幾年專業化防治工作目標和發展思路,指導和協調我縣專業化防治工作。農業、農機、氣象、財政、宣傳、糧食、廣電、保險、農村辦等部門要加強合作,密切配合,明確責任,各司其責。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劉運泉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內,并負責日常工作。各鄉鎮成立相應的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專業化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專業化防治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二)積極引導,組建隊伍。各鄉鎮應依據近年來的專業化防治實施情況,因勢利導,選擇適應本地區的發展模式,通過政策引導、部門組織、市場拉動、企業帶動等途徑,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化防治組織,著力扶持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植大戶、農藥經營實體及其它經營服務組織為主體的專業化防治組織,對具有一定規模和良好運行機制,實行規范化管理的專業化防治組織進行重點扶持,通過建立示范區,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辦法,促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健康穩定發展。
(三)落實扶持政策
1、藥械裝備購置補貼。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購買適宜的機動施藥藥械,根據國家農機購機補貼標準,按省財政廳和省農機局當年下發的文件規定實行。縣農機局作好植保機械的政府補貼和維修服務工作。
2、財政專項支持。安排一定的扶持和工作經費,支持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和農藥(械)企業的支持。
3、大力宣傳。縣廣電局和電視臺作好專業化防治的,在固定欄目、固定時間重點宣傳病蟲害專業化防治。
(四)培植典型,帶動發展。今年我縣被列為全省農病蟲專業化防治重點推廣縣。涉農部門要積極組織、引導做好示范推廣工作。選擇基礎好、實力強的鄉鎮為重點,開展不同類型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的試點工作,扶持建立新的防治服務組織或引導、改造現有的防治服務組織,并將試點成熟的經驗在面上示范和推廣。積極發現和培植典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典型經驗,推廣好的做法,提升專業防治組織的地位和影響力,推動全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
(五)搞好服務,增強后勁。全縣開展專業化防治必須抓好三項配套服務。一是技術培訓。定期對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的人員進行田間地頭上機操作、防治技術、政策法規和職業道德現場培訓和會議培訓,及時提供病蟲害發生和防治信息,使其掌握有關病蟲害防治、機械作業和相關農藥使用知識。二是完善防治效果評價體系。協助各級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制訂操作規程,防治服務規范和效果評判標準等,做到規范服務,誠信服務。三是設立藥械維修點。根據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建設情況,與有關廠家協調,在相關鄉鎮、村設立機動藥械維修點,并組織有關人員到植保機械生產企業學習,提高藥械維修水平。
(六)督導檢查,量化考核。為確保完成今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將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目標任務納入縣人民政府績效考核各鄉鎮人民政府的目標任務指標之一。農業局將對各鄉鎮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和專業化防治面積情況實行臺帳管理,作為全年農業工作考核的重點之一。年中組織督促檢查,年底進行考核評比。為了掌握年度內不同時期推進進度,衡山縣農作物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將多次開展調度工作,掌握有關情況,及時通報。即對全縣專業化防治組織創建及規章制度制定和專業化防治效果進行督查;7月份組織召開全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