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2017年修正本

   2012-11-27 496
核心提示:  (2012年3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根據2017年11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修
   (2012年3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根據2017年11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等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單位或者個人利用閘、壩、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水電站等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水庫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并繳納水資源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直接取用其他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的退水或者排水的,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并繳納水資源費。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權限,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按照工作職責,依照法定權限,負責水資源費的征收、管理和監督。
 
  第四條
 
  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
 
  (二)家庭生活或者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年取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的;
 
  (三)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ㄅ牛┧?;
 
 ?。ㄋ模橄龑舶踩蛘吖怖娴奈:εR時應急取水的;
 
 ?。ㄎ澹檗r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取水,應當及時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備案;第(五)項規定的取水,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
 
  第二章 取水許可
 
  第五條
 
  申請取水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具有審批權限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利用多種水源,且各種水源的取水許可審批機關不同的,應當向其中最高一級審批機關提出申請。
 
  第六條
 
  實行審批制和核準制的建設項目,申請人應當在報送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之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取水許可。
 
  實行備案制的建設項目以及其他不列入國家基本建設管理程序的建設項目,申請人應當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取水許可。
 
  第七條
 
  開采礦泉水、地熱水的,憑取水許可證辦理采礦許可證,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開采限量開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關于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的精神,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水資源費與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補償費不重復征收。礦井?。ㄅ牛┧糜谏a的以及礦井非臨時應急取(排)水,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
 
  第八條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河流水電開發規劃、重大產業布局以及各類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業集中發展區的布局等,應當進行水資源論證,并與區域和流域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相適應。
 
  第九條
 
  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應當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第十條
 
  取水許可實行分級管理。下列項目的取水,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發放取水許可證:
 
  (一)省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和備案的建設項目;
 
 ?。ǘ┛缡校ㄖ荩┬姓^域取水的項目;
 
 ?。ㄈ氖校ㄖ荩╇H邊界河流、湖泊取水的項目;
 
 ?。ㄋ模┧?、火電裝機2.5萬千瓦以上(含2.5萬千瓦)的項目;
 
  (五)同一項目各類取水口設計取水能力:地表水每天3萬立方米以上(含3萬立方米)、地下水(含地熱、礦泉水)每天5000立方米以上(含5000立方米)的項目;
 
  (六)利用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渠道、水庫等取水的項目。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資源分級管理權限,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章 取水許可
 
  第十一條
 
  申請人依法向取水審批機關申請取水許可,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ㄒ唬┥暾垥?;
 
  (二)與第三者利害關系的相關說明;
 
 ?。ㄈ儆趥浒疙椖康?,提供有關備案材料;
 
  (四)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的法定身份證明文件;
 
 ?。ㄎ澹┯欣﹃P系第三者的承諾書或者其他文件;
 
 ?。┙ㄔO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審查意見;
 
  (七)不需要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應當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表;
 
  (八)利用已批準的入河排污口退水的,應當出具具有管轄權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的同意文件。
 
  需要設置排污口的,申請人在提出取水申請的同時,應一并提出排污口設置申請。
 
  從水利工程中取水的,申請人應當提供與水利工程供水單位簽訂的供水協議。
 
  第十二條
 
  審批機關受理取水申請后,應當對取水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查,聽取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取水申請的審查意見,并綜合考慮取水可能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第三方取水單位或者個人帶來的影響,決定是否批準取水申請。
 
  第十三條
 
  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取水申請之日起45個工作日內決定批準或者不批準。決定批準的,應當同時簽發取水申請批準文件。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需要分期建設的項目按照項目總規模確定取水許可審批機關。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取水項目,取水許可應當分期審批。
 
  第十五條
 
  取水申請經審批機關批準,申請人方可興建取水工程或者設施。需由國家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未取得取水申請批準文件的,項目主管部門不得審批、核準該建設項目。
 
  第十六條
 
  取水單位或個人應當按照取水審批機關批準文件的要求,進行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的設計和建設。
 
  第十七條
 
  取水單位或個人應當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建成并試運行30日后90日前向取水審批機關申請取水驗收。
 
  第十八條
 
  攔河閘壩等蓄水工程,在蓄水前應當提交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蓄水調度運行方案。
 
  水力發電工程應當根據取水許可審批機關同意的調度運行方案和取用水計劃進行取水發電,確保下泄流量達到規定的控制指標。電力調度部門應當征求取水審批機關的意見進行發電調度。
 
  第十九條
 
  申請人提出取水驗收申請時,應當依法提供以下材料:
 
 ?。ㄒ唬┙ㄔO項目的批準或者核準文件;
 
 ?。ǘ┤∷暾埮鷾饰募?;
 
  (三)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的建設和試運行情況;
 
  (四)取水計量設施的安裝與計量認證情況;
 
  (五)節水設施的建設和試運行情況;
 
  (六)污水處理措施落實情況;
 
 ?。ㄆ撸┰囘\行期間的取水、退水監測結果。
 
  申請人提出地下水取水工程驗收申請時,還應當提交包括成井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水質分析報告等內容的施工報告。
 
  分期審批的取水項目應當分期驗收。
 
  第二十條
 
  取水驗收合格的,審批機關應當核發取水許可證;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核發取水許可證,取水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取水。
 
  第二章 取水許可
 
  第二十一條
 
  取水單位或個人應在取水口或者輸水總管安裝取水計量設施,并確保正常運行。
 
  取水單位或個人拆除、更換、維修取水計量設施前,應當告知取水審批機關。
 
  第二十二條
 
  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取水審批機關的要求,做好取水、退水在線監測設施建設,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使用,并確保正常運行。
 
  第二十三條
 
  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要求向取水審批機關報送上一年度的取用水總結、取用水統計報表和下一年度的取用水計劃建議。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進入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的生產場所進行檢查時,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提供有關文件、證照、資料等,并說明情況。
 
  第二十五條
 
  在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重新提出取水申請:
 
  (一)取水量或者取水用途發生改變的。因取水權轉讓引起取水量改變的除外;
 
  (二)取水水源或者取水地點發生改變的;
 
 ?。ㄈ┩怂攸c、退水量或者退水方式發生改變的。
 
  第二十六條
 
  在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內,取水單位或者個人需要變更其名稱(姓名)的,取水審批機關可以在原取水許可證上注明。因取水權轉讓需要辦理取水權變更手續的,應當持法定身份證明文件和有關取水權轉讓的批準文件,向原取水審批機關提出變更申請,取水審批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核發新的取水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需要延續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的,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向原審批機關提出申請。取水審批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按照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在取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延續的決定。批準延續的,應當核發新的取水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八條
 
  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根據國家技術標準對用水情況進行水平衡測試,改進用水工藝或者方法,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和再生水利用率。
 
  第二十九條
 
  取水審批機關在批準延續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時,根據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的用水情況和水平衡測試結果,可以對許可的取用水量進行核減。
 
  第三十條
 
  在江河、湖泊、水庫、渠道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
 
  第二章 取水許可
 
  第三十一條
 
  單位或者個人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機構提出排污口設置申請時,需要提交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的,報告書應當經過專家論證。
 
  利用渠道、水庫、污水處理廠等設施排污的,應征得渠道、水庫、污水處理廠等管理單位的同意。
 
  第三十二條
 
  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安裝退水計量設施,按照有關規定要求退水,并做好退水水質監測。
 
  第三十三條
 
  審批機關應當在每年1月31日前公告其上一年度新發放取水許可證以及注銷和吊銷取水許可證的情況。
 
  第三章 水資源費征收與使用管理
 
  第三十四條
 
  水資源費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取水許可審批權限負責征收。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機構征收水資源費。
 
  由流域管理機構審批的,水資源費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征收,且不得再委托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
 
  第三十五條
 
  水資源費繳納數額根據取水口所在地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實際取水量確定。
 
  農業生產用水的水資源費征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由省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十七條
 
  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規定向取水審批機關報送實際取水量或者發電量,并繳納水資源費。因法定原因申請緩繳水資源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八條
 
  水資源費實行計量征收和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收費制度。
 
  超計劃或者超定額取水量低于30%的,超過部分按規定標準的200%征收;超過30%(含30%)的,超過部分按規定標準的300%征收。
 
  第三十九條
 
  征收的水資源費應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分別解繳中央和地方國庫。
 
  征收的水資源費應當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由財政部門按照批準的部門財政預算統籌安排。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定編制水資源費收支預算和年度用款計劃,并納入部門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
 
  財政部門負責核定預算支出。其中,用于水資源開發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統籌安排使用。
 
  第四十條
 
  水資源費專項用于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使用范圍包括:
 
  (一)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分配及相關標準制定;
 
  (二)取水許可的監督實施和水資源調度;
 
 ?。ㄈ┙雍旒八吹乇Wo和管理;
 
 ?。ㄋ模┧Y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水資源信息的采集與發布;
 
  (五)節約用水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建設以及科研、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推廣;
 
  (六)節水示范項目和推廣應用試點工程的拔款補助和貸款貼息;
 
 ?。ㄆ撸┧Y源應急事件處置工作補助;
 
  (八)節約、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和獎勵;
 
 ?。ň牛┧Y源的合理開發。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侵占或挪用水資源費。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法律、法規、規章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條規定,未經批準擅自取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并追繳其應繳納的水資源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拆除、更換、維修取水計量設施前,未告知取水審批機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并依法追繳應繳納的水資源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不按規定報送實際取水量或者發電量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過溝、渠、管道、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向江河、湖泊、水庫、渠道排放廢(污)水的排污口。
 
  新建排污口,是指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對原來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廢棄的排污口的使用。
 
  改建排污口,是指已有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事項的重大改變。
 
  擴大排污口,是指已有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
 
  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擴大統稱排污口設置。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端拇ㄊ∪∷S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地區: 四川
標簽: 資源管理 許可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