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促進全市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持續好轉,保障人民群眾飲食消費安全,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06年全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06〕55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現統領全局,按照國務院“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和“抓專、抓實、抓細”的工作原則,緊緊圍繞當前我市存在的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的力度,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促進食品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萊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萊政辦發〔2006〕21號)精神,切實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要以農村集貿市場和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區域,以農村流動食品攤點、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店、小餐館和學校食堂等為重點對象,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有效遏制農村集貿市場的假冒偽劣食品。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食品安“三網”建設。一是用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培育一批規范管理、誠信經營的農村食品“示范店",有效改善農村食品供應和消費環境。二是健全和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建立農村專兼職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職責明確、協調配合、運轉有序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三是盡快建立農村食品安全信息網,逐步實現農村食品安全信息及時傳遞、資源共享。
(二)加強初級農產品的治理和監管。
1.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以實施“優勢農產品競爭力提 升計劃”為主線,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加快推進標準化進程。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快農產品及加工過程的GAP (良好農業操作規范)和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步伐,推進農業認證的國際化進程。實現在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上的新突破。全面開展名優農、林、水產品認定工作,評定一批名優農、林、水產品。
2.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繼續開展種植業農藥殘留、養殖業畜產品“瘦內精”和水產品“氯霉素”等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健全完善例行監測制度,積極開展農產品例行檢測和農產品農藥殘留日常性檢測。進一步加強檢測機構和隊伍建設,提高監測能力和水平,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不斷深入。
3.加大以農藥為重點的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進一步整頓和 規范農藥市場秩序,組織開展農藥標簽專項檢查、農藥生產企業 檢查和農藥產品質量抽查活動。加大對禁用、限用高毒農藥的監 管力度。積極推行多種形式的農資連鎖經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 進村活動,逐步實行基地農資專供。繼續抓好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識的普及工作,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
?。ㄈ娀瘜κ称飞a加工環節的整治。
1.嚴格監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把食品出廠關。加強證后監管,對獲證企業實施全面的動態監管。重點強化食品添加劑備案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購進原、輔料檢查驗收記錄、生產記錄、銷售記錄等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檔案。開展強制檢驗和專項監督抽查,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出廠檢驗。進一步完善區域監管責任制,促進區域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實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積極推進不合格、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2.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行為。進一步加大對無證生產食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已經查處過的小麥粉、肉制品、乳制品等13類食品無證生產企業進行回訪重點監督檢查,發現違法問題,依法按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理。
3.繼續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 專項整治“百千萬工程”,以打擊非食用原料生產加工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食品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為重點,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農村兒 童食品為重點產品,查找主要問題,確定整治區域,制定整治方案,開展分類整治。通過規范一批、整頓一批、取締一批、曝光一批,使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得到明顯好轉。
(四)加大對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
1.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嚴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準入 關,堅持先證后照,堅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對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資格進行全面清理。
2.集中開展整治行動。針對食品季節性、節日性、區域性消費特點,結合消費者申訴舉報等情況,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一是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開展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行動,依法查處無照經營食品違法行為,確保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合法有效。二是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開展引導和監督經營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的專項執法檢查,促進企業用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經營行為。要督促食品經營者健全完善并落實進貨驗證驗票、購銷臺賬、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履行食品質量責任,提高食品質量,促進食品經營企業誠信守法,積極配合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不合格、不安全食品召回。
?。ㄎ澹┳ズ檬称废M環節的監督和管理。
1.繼續推行“食品安全行動計劃”。認真貫徹落實《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衛監督發〔2005〕498號)、《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衛監督發〔2005〕260號),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和餐飲單位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和監管。以農村食品、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為重點,加大食品市場的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強化對弱勢群體和重點人群的健康保護。
2.開展衛生許可專項整治。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瓶(桶)裝飲用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學生營養餐配送單位和學校食堂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進行專項整治。
?。﹪绤柎驌羲酵罏E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
1.經貿、公安、衛生、工商、畜牧、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對從事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的違法犯罪團伙,要一查到底,依法嚴厲打擊。
2.進一步加快生豬定點屠宰進程,積極探索牛、羊等其他畜禽定點屠宰辦法。指導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要求進行屠宰加工和銷售肉制品。
(七)大力開展夏令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要根據夏令食品的特點,突出整治熟食、飲料、冷凍食品、涼拌即食食品、乳制品、豆制品、生鮮肉等重點品種,狠抓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消費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提高食品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八)依法查處大案要案,嚴厲懲治暴力抗法行為。
l.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嚴格執行《萊蕪市食品 安全事故〔案件〕督察督辦制度》(萊食藥安協委〔2005〕1號),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案件)。進一步加大對食品違法案件查辦力度,抓好對大案要案的督辦和查處,建立健全重大食品違法案件逐級報告和案件協查與協作機制。積極組織開展暗查暗訪,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責成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在適當范圍內予以通報,推動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進一步完善重大節日食品安全檢查督導機制,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對發現的重大犯罪線索,公安部門與食品安全監管等部門要共同研究案情、制定對策,掛牌督辦,按照“精確打擊”和“全程打擊”的方針開展聯合打假工作。對制售假劣食品生產、銷售、運輸、包裝等各個環節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一經查清,堅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摧毀犯罪網絡。對阻礙依法執行公務和暴力抗法的違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予以嚴懲,保障執法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
?。ň牛┻M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1.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體系。逐級簽訂食品安全責 任書,切實消除食品安全責任網的空白和盲區。健全和完善食品 安全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制訂切實可行的考核標準和辦法,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監察力度,對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不力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部門和有關人員,要嚴格按《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追究行政責任。
2.積極開展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把食品放心工程綜 合評價與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山東省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辦法(試行) 》的要求進行綜合評價,科學、規范、客觀、公正地反映各級各部門工作實際,以評促管,不斷把食品放心工程推向深入。
3.全面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繼續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強化對試點單位、試點行業的督導檢查,逐步完善信用征集制度、評價制度和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和互動。要在萊城區為試點區的基礎上,今年把鋼城區納入試點,試點企業比例達到40%左右。
4.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積極創造條件,整合監管信息資源,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要組織有關部門搞好調研,為盡快啟動食品安全信息網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及時收集、匯總、整理分析食品安全信息,提高食品安全信息的綜合利用效率。
5.繼續開展食品安全狀況調查與評價工作。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開展重點企業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工作,加強乳品、豬肉、香料香精、化妝品等重點品種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切實提高綜合監督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加強對食品安全隱患和危險因素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危險因素監控操作規范,切實提高預防控制能力。
6.加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要盡快出臺《萊蕪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體制,形成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應急機構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應急協作體系。建立完善應急管理責任制,把應急能力評價納入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強化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責任,保證應急組織、人員、技術、物資四到位。適時組織開展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三、工作要求
?。ㄒ唬┘訌婎I導,落實責任。各級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以對黨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部門監管責任,認真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具體任務和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到人。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于8月10目前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ǘ┳⒅貐f調,形成合力。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完善協調機制,形成整治合力,切實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ㄈ┳プ≈攸c,務求實效。2006年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頭緒多,任務重,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抓住關鍵環節,采取切實措施,確保整治實效。年底,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區各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檢查。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現統領全局,按照國務院“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和“抓專、抓實、抓細”的工作原則,緊緊圍繞當前我市存在的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的力度,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促進食品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萊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萊政辦發〔2006〕21號)精神,切實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要以農村集貿市場和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區域,以農村流動食品攤點、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店、小餐館和學校食堂等為重點對象,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有效遏制農村集貿市場的假冒偽劣食品。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食品安“三網”建設。一是用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培育一批規范管理、誠信經營的農村食品“示范店",有效改善農村食品供應和消費環境。二是健全和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建立農村專兼職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職責明確、協調配合、運轉有序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三是盡快建立農村食品安全信息網,逐步實現農村食品安全信息及時傳遞、資源共享。
(二)加強初級農產品的治理和監管。
1.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以實施“優勢農產品競爭力提 升計劃”為主線,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加快推進標準化進程。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快農產品及加工過程的GAP (良好農業操作規范)和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步伐,推進農業認證的國際化進程。實現在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上的新突破。全面開展名優農、林、水產品認定工作,評定一批名優農、林、水產品。
2.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繼續開展種植業農藥殘留、養殖業畜產品“瘦內精”和水產品“氯霉素”等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健全完善例行監測制度,積極開展農產品例行檢測和農產品農藥殘留日常性檢測。進一步加強檢測機構和隊伍建設,提高監測能力和水平,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不斷深入。
3.加大以農藥為重點的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進一步整頓和 規范農藥市場秩序,組織開展農藥標簽專項檢查、農藥生產企業 檢查和農藥產品質量抽查活動。加大對禁用、限用高毒農藥的監 管力度。積極推行多種形式的農資連鎖經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 進村活動,逐步實行基地農資專供。繼續抓好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識的普及工作,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
?。ㄈ娀瘜κ称飞a加工環節的整治。
1.嚴格監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把食品出廠關。加強證后監管,對獲證企業實施全面的動態監管。重點強化食品添加劑備案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購進原、輔料檢查驗收記錄、生產記錄、銷售記錄等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檔案。開展強制檢驗和專項監督抽查,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出廠檢驗。進一步完善區域監管責任制,促進區域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實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積極推進不合格、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2.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行為。進一步加大對無證生產食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已經查處過的小麥粉、肉制品、乳制品等13類食品無證生產企業進行回訪重點監督檢查,發現違法問題,依法按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理。
3.繼續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 專項整治“百千萬工程”,以打擊非食用原料生產加工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食品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為重點,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農村兒 童食品為重點產品,查找主要問題,確定整治區域,制定整治方案,開展分類整治。通過規范一批、整頓一批、取締一批、曝光一批,使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得到明顯好轉。
(四)加大對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
1.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嚴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準入 關,堅持先證后照,堅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對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資格進行全面清理。
2.集中開展整治行動。針對食品季節性、節日性、區域性消費特點,結合消費者申訴舉報等情況,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一是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開展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行動,依法查處無照經營食品違法行為,確保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合法有效。二是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開展引導和監督經營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的專項執法檢查,促進企業用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經營行為。要督促食品經營者健全完善并落實進貨驗證驗票、購銷臺賬、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履行食品質量責任,提高食品質量,促進食品經營企業誠信守法,積極配合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不合格、不安全食品召回。
?。ㄎ澹┳ズ檬称废M環節的監督和管理。
1.繼續推行“食品安全行動計劃”。認真貫徹落實《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衛監督發〔2005〕498號)、《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衛監督發〔2005〕260號),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和餐飲單位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和監管。以農村食品、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為重點,加大食品市場的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強化對弱勢群體和重點人群的健康保護。
2.開展衛生許可專項整治。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瓶(桶)裝飲用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學生營養餐配送單位和學校食堂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進行專項整治。
?。﹪绤柎驌羲酵罏E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
1.經貿、公安、衛生、工商、畜牧、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對從事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的違法犯罪團伙,要一查到底,依法嚴厲打擊。
2.進一步加快生豬定點屠宰進程,積極探索牛、羊等其他畜禽定點屠宰辦法。指導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要求進行屠宰加工和銷售肉制品。
(七)大力開展夏令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要根據夏令食品的特點,突出整治熟食、飲料、冷凍食品、涼拌即食食品、乳制品、豆制品、生鮮肉等重點品種,狠抓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消費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提高食品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八)依法查處大案要案,嚴厲懲治暴力抗法行為。
l.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嚴格執行《萊蕪市食品 安全事故〔案件〕督察督辦制度》(萊食藥安協委〔2005〕1號),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案件)。進一步加大對食品違法案件查辦力度,抓好對大案要案的督辦和查處,建立健全重大食品違法案件逐級報告和案件協查與協作機制。積極組織開展暗查暗訪,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責成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在適當范圍內予以通報,推動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進一步完善重大節日食品安全檢查督導機制,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對發現的重大犯罪線索,公安部門與食品安全監管等部門要共同研究案情、制定對策,掛牌督辦,按照“精確打擊”和“全程打擊”的方針開展聯合打假工作。對制售假劣食品生產、銷售、運輸、包裝等各個環節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一經查清,堅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摧毀犯罪網絡。對阻礙依法執行公務和暴力抗法的違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予以嚴懲,保障執法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
?。ň牛┻M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1.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體系。逐級簽訂食品安全責 任書,切實消除食品安全責任網的空白和盲區。健全和完善食品 安全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制訂切實可行的考核標準和辦法,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監察力度,對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不力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部門和有關人員,要嚴格按《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追究行政責任。
2.積極開展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把食品放心工程綜 合評價與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山東省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辦法(試行) 》的要求進行綜合評價,科學、規范、客觀、公正地反映各級各部門工作實際,以評促管,不斷把食品放心工程推向深入。
3.全面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繼續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強化對試點單位、試點行業的督導檢查,逐步完善信用征集制度、評價制度和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和互動。要在萊城區為試點區的基礎上,今年把鋼城區納入試點,試點企業比例達到40%左右。
4.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積極創造條件,整合監管信息資源,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要組織有關部門搞好調研,為盡快啟動食品安全信息網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及時收集、匯總、整理分析食品安全信息,提高食品安全信息的綜合利用效率。
5.繼續開展食品安全狀況調查與評價工作。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開展重點企業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工作,加強乳品、豬肉、香料香精、化妝品等重點品種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切實提高綜合監督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加強對食品安全隱患和危險因素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危險因素監控操作規范,切實提高預防控制能力。
6.加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要盡快出臺《萊蕪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體制,形成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應急機構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應急協作體系。建立完善應急管理責任制,把應急能力評價納入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強化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責任,保證應急組織、人員、技術、物資四到位。適時組織開展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三、工作要求
?。ㄒ唬┘訌婎I導,落實責任。各級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以對黨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部門監管責任,認真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具體任務和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到人。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于8月10目前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ǘ┳⒅貐f調,形成合力。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完善協調機制,形成整治合力,切實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ㄈ┳プ≈攸c,務求實效。2006年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頭緒多,任務重,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抓住關鍵環節,采取切實措施,確保整治實效。年底,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區各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