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印發2014年全市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聊食藥監食流〔2014〕52號)

   2014-05-08 675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經濟發展局:
 
  現將《2014年全市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聊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4月15日
 
  (公開屬性:主動公開)
 
  2014年全市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工作要點
 
  2014年,全市食品流通監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二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省局、市委、市政府及市局黨組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問題導向,一手抓基礎建設,一手抓專項整治,規范日常監管,提升監管能力,構建長效機制,突出重點,嚴守底線,切實維護食品安全。
 
  一、深入開展治理整頓,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一)對重點品種進行專項整治
 
  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結合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落實省局魯食藥監食流[2014]5號文件要求,全面推進在藥店試點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實施方案規定的各項任務,分階段加強調度、督導,及時總結上報試點經驗。
 
  肉及肉制品專項整治。鞏固肉和肉制品質量檢驗抽檢專項檢查行動成果,進一步督導肉及肉制品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探索建立肉及肉制品可追溯制度。加大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跟蹤檢驗和檢查力度,嚴厲打擊肉類摻雜使假、非法添加瘦肉精等違法行為。
 
  認真落實總局和省局部署,開展食用油、食品添加劑、調味品、白酒、兒童食品、食品標簽標識等品種專項治理,重點打擊銷售“三無”食品行為。
 
  (二)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進行專項整治
 
  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學校周邊小食品店、小攤販為對象,以兒童食品為重點,在全市聯合開展學生就餐與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主動出擊、規范食品經營行為。對銷售“問題五毛零食”、魔爽煙、仿冒產品、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實行嚴厲處罰,嚴格許可條件,取締嚴重違法經營者許可,凈化學校周邊食品市場。
 
  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專項整治。發揮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的示范帶頭作用,結合重點品種專項整治活動,督導其依法建立健全食品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探索完善重點食品檢驗、過期食品退換貨和銷毀制度;積極開展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管好食品銷售主渠道。
 
  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專項整治。摸清底數,把住源頭,積極探索研究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條件;著力強化市場主辦方責任。監督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或者委托專業檢驗機構開展檢驗,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質量檢驗等主體責任。
 
  (三)對小攤販及網絡交易等業態進行專項整治
 
  小攤販專項整治。會同城管部門劃清小攤販監管界限;指導各地重點抓好集中交易市場、學校周邊等固定場所經營的食品攤販監督管理工作。
 
  食品網絡交易監管專項整治。按照省局要求,充分發揮12331投訴舉報熱線的作用,積極探索有效措施,嚴厲打擊互聯網銷售“三無”、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四)對重點時段的食品經營進行專項整治
 
  對“五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慶時段和旅游旺季等人流集中時段,指導各地根據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投訴舉報的重點問題、監管中發現的典型問題,實施重點監管,確保節日市場安全。
 
  二、切實加強日常監管,著力提升監管效能
 
  (一)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規范經營行為
 
  進一步完善食品流通許可系統。根據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進度,按照省局要求,做好食品流通業務系統的順利交接與銜接,進一步完善食品流通許可系統,確保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到位后,縣(市、區)食藥監局及基層派出機構及時順利承接食品流通許可工作。
 
  對食品流通主體許可進行全面核查。按照總局擬制定的食品經營許可管理制度,強化市場主體準入管理;加大對食品經營者許可條件保持情況的監管力度;強化市場開辦者主體責任,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
 
  探索無許可條件下的食品經營主體監管制度。研究、探索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無許可條件下的經營監管的措施、辦法。
 
  (二)落實企業自律規范,強化經營主體責任
 
  規范食品經營者自律行為。以食品批發環節為突破口,繼續推行食品供貨商追溯管理,逐步建立供貨商信息數據庫,為建立電子追溯系統奠定基礎;繼續推行“一票通”制度,促進上下游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等主體責任,切實把好食品進貨、銷售和退市關口。食品零售做到進貨有臺賬、登記全、信息準、可追溯;食品批發做到來源可查、質量可查、去向可查;食品現場制售經營者者做到行為合法、原料合格、操作規范。
 
  推動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自律制度。推動企業開展以明確經營者首負責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強化職工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做好經營食品自檢工作等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建設,依法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指導各地推動大中型商場、超市探索和嘗試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授權制度,切實解決企業管理層“人人負責、人人無責”的問題,真正把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促使企業加強食品安全自管自控,提升食品安全自律水平。
 
  (三)健全完善誠信體系,加強分級分類管理
 
  構建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誠信體系。總結現有經驗,指導各地依法開展食品經營主體分級分類管理,設定信用風險級別,建立食品經營者誠信和失信“兩個名冊”,試行企業信用公開制度,促進實施“黑名單”、失信懲戒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四)探索實施企業法人約談制度
 
  落實食品安全行政約談制度。根據省局擬制定的行政約談企業法人制度,采取集體約談和個別約談等方式,推動經營者誠信經營。
 
  注重發揮大型食品流通企業示范帶頭作用。重點加強對大型食品流通企業負責人的行政約談,推動大型食品流通企業進一步健全內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五)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加強農村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針對農村現實狀況和存在問題,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和調研;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兒童食品重點打擊行動,強化農村食品市場源頭治理。
 
  促進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指導基層監管機構發揮農村食品安全信息網、協管網的作用,加強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建立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積極協調和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安全。
 
  三、強化支撐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長效機制
 
  (一)加強調研,建立完善和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規章制度
 
  認真落實上級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落實總局和省局正在研究起草的食品經營許可管理、食品經營監督管理、網絡食品交易監管、食品經營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管理等規章制度和食品經營過程管理規范,不斷完善覆蓋食品經營全過程的規范制度。
 
  加強調研,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實際的食品經營監管制度。繼續發揮我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系列制度的作用。做好原有制度進行梳理、修訂、完善工作。抓好基層執法規范化建設課題研究和調研,研究基層執法實際問題,提出規范指導意見,建立完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規范。
 
  探索建立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以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為重點,深入調研,協調農業等部門,研究探索食用農產品重點品種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機制。聯合農業、商務等部門指導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其他經營企業建立食用農產品原產地追溯管理制度,逐步實現食用農產品可追溯。
 
  落實輿情信息分級分類處置制度。及時關注、梳理、分析、處置食品安全輿情信息,落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規程,會同有關單位妥善處置應急事件。
 
  落實食品質量信息定期發布制度。根據食品及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結果、食品日常監管和專項治理的成果,做好相關信息的匯總、整理、分析,定期向社會公布食品質量信息,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推行問題食品召回備案制。根據省局擬制定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召回制度,規范問題食品召回行為,促進生產和流通環節的監管有效銜接。今年首先在部分大型食品超市試點推行。
 
  (二)加強人員培訓,提升監管能力
 
  加強人員培訓。以各級食品安全監管人員能力建設為重點,落實系統培訓計劃;指導各地分級分類實施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培訓,著力培養通法律、懂專業,善調查、會分析,能監管、管得住的基層監管人才。
 
  指導、落實基層監管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屬地監管職責,完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規程。加大督導力度,引導食品流通監管人員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風險意識,切實做到監管到位,努力提高其依法監管能力。
 
  (三)強化監督抽檢,健全完善檢驗檢測體系
 
  理順抽檢工作機制,認真落實經費保障、檢測機構、信息發布等相關保障措施,根據省局要求在縣級局試點監督抽檢“三統一”工作機制,推進大型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重點經營場所快檢能力廣覆蓋工作。
 
  落實本年度抽檢計劃。根據省局安排的市級監督抽檢計劃,做好信息數據匯總、整理、分析及監管風險研判、預警工作。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食品安全監管數據庫
 
  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促進食品許可主體準入、信用分類監管、信用檔案等電子化管理,加強食品經營許可主體數據庫建設,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
 
  探索建立監管信息數據庫。全面調研,掌握和了解轄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對象基本業態、基本信息、基礎數據,建立食品經營許可主體名錄和信息庫,建立健全日常監管和記錄制度,完善監管檔案,強化數據分析,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字準,提高日常監督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探索實施分類分級監管方式。
 
  強化食品安全統計分析工作。落實好經常性流通食品監管數據統計分析制度,為有效實施分類分級監管、把握監管重點奠定基礎。
 
  (五)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形成監管合力
 
  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揮媒體和基層協管網絡、信息員網絡作用,鼓勵支持食品經營行業協會發展,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加強宣傳。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作用,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節點,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工作的宣傳,提高公眾自我保護和參與監督能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重視、關心、支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