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印發《2022年上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滬農委〔2022〕51號)

   2022-06-13 663
核心提示:2021年,我委印發了《2021年上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各區漁業部門積極響應、扎實推進且效果顯著,本市共培育10個骨干基地并通過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認定。骨干基地示范面積5579.6畝,示范推廣水產新品種2個,實現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全覆蓋,養殖尾水實現循環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水產養殖用獸藥總使用量同比減少15.2%,開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的骨干基地1個,替代率100%,取得良好成效。

各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2021年,我委印發了《2021年上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各區漁業部門積極響應、扎實推進且效果顯著,本市共培育10個骨干基地并通過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認定。骨干基地示范面積5579.6畝,示范推廣水產新品種2個,實現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全覆蓋,養殖尾水實現循環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水產養殖用獸藥總使用量同比減少15.2%,開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的骨干基地1個,替代率100%,取得良好成效。

近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工作的通知》(農漁養函〔2022〕11號),對2022年“五大行動”相關工作提出要求。為做好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工作,經研究,我委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2年3月9日

2022年上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和《關于做好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工作的通知》(農漁養函〔2022〕11號)相關要求,2022年我市在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示范、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水產養殖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領域組織實施“五大行動”(以下簡稱“五大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支撐政策

實施“五大行動”是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水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舉措,是漁業部門履職盡責、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各級漁業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實施“五大行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健全漁業主管部門牽頭指導、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具體實施、科研教學單位全民配合、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各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市農業農村委負責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各區農業農村委負責制定本區“五大行動”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強化責任落實,各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負責具體組織落實本區“五大行動”。各區農業農村委要在各類漁業發展相關支持政策中統籌安排,將“五大行動”列入各類惠漁政策支持范圍,予以傾斜支持,并指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優質水產品推介展示等激勵機制,形成共推“五大行動”的良好格局。

二、明確目標任務,推進“五大行動”落地落實

(一)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各區要依據資源稟賦,加快推進養殖模式轉型升級,因地制宜試驗推廣設施化循環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等)、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提煉形成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的技術操作規程,加快推進先進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和示范推廣,加大培訓力度,以技術培訓、交流研討和現場觀摩等為主要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

(二)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各區要充分利用國家漁業綠色循環發展和本市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等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推廣池塘底排污等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技術模式,綜合物理(自然沉淀、微濾機過濾等)、生物(放養濾食性魚類、利用水生植物凈化、微生物凈化處理等)等技術集成熟化和改進提升,深入開展集中連片池塘、人工濕地、流水槽+、工廠化循環水等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模式的示范推廣工作,配合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做好操作規程研究制訂等工作,實現骨干基地養殖尾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和達標排放。

(三)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各區要嚴格落實國家及本市關于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的通知要求,指導養殖者依法依規使用投入品。積極開展疫病監測和防控,推廣使用“魚病遠診網”,推廣應用疫苗免疫和生態防控技術,扎實開展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等活動。要配合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深入分析、分品種構建水產養殖用藥減量技術模式,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方案,充分發揮骨干基地的引領示范作用。骨干基地實現獸藥用量同比減少5%以上,抗生素類獸藥使用量同比減少10%以上。

(四)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各區要加大飼料研發和宣傳力度,逐步改變使用幼雜魚養殖肉食性品種傳統觀念和習慣。堅持因種施策,聚焦中華絨螯蟹等幼雜魚使用量較高的養殖品種,優化飼料配方,改進生產加工工藝,依法申請飼料生產許可證及產品批準文號。協助骨干基地與優質飼料生產企業做好對接,指導開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養殖適應性馴化和試驗示范,完成技術模式的性能評估和綜合效益分析,制訂中華絨螯蟹成蟹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養殖技術操作規程。開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的骨干基地中,中華絨螯蟹成蟹配合飼料替代率不低于70%。

(五)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有序開展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工作,開展團頭魴、中華絨螯蟹等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集成與熟化新品種配套養殖技術。各區要根據《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方案(2021-2023年)》部署要求,開展基本情況普查數據審核和分析,做好查缺補漏,摸清水產種苗繁育主體狀況,撰寫分析報告。繼續推動南美白對蝦等重要品種聯合育種。積極組織參加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開展優質水產種苗推介展示。

三、做好組織保障,加強宣傳示范

(一)落實工作責任。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牽頭組織“五大行動”的具體實施工作,組織各區水產技術推廣部門開展好技術集成、模式創新、典型培育、示范推廣和信息匯總等工作。各區農業農村委和相關市屬企業要結合實際,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推動落實。各區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內“五大行動”。市屬企業的五大行動按照屬地化原則進行管理,主動與所在區農業農村委和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對接。

(二)強化政策扶持。要統籌各項綠色生產補貼專項、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專項和科技興農項目等,積極向“五大行動”等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方向內容傾斜。要與水產遺傳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水產養殖綠色生產方式推廣、水產養殖場尾水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等任務協同推進,形成工作合力。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績效考核、資金獎補、優質水產品推介展示等激勵機制,加強市場引領,充分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

(三)注重宣傳引導。要加大培訓力度,以現場觀摩、集中研討為抓手,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搭建形式多樣的交流平臺。要總結梳理經驗做法,遴選一批先進典型,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區要積極報送工作動態和典型案例。要加大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模式示范推廣力度,深入打造一批代表性好、展示度高的示范樣板,制定一批區域適用性好、指導性強的技術標準,宣傳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范例。要繼續遴選和培育一批創新度高、成效顯著、代表性強的骨干基地。要積極鼓勵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主動應用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模式,打造品牌、提升效益。

市農業農村委將會同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適時開展“五大行動”實施情況調研。各區農業農村委在3月31日、7月7日、11月20日前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半年工作總結(含上海市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和全年工作總結(含上海市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并及時報送上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附件:   上海市2022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漁業管理處

聯系人:曹世娟

電話:23113029

上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聯系人:李建忠、劉金金

電話:021-65483215轉769、739

郵箱:shfishery@163.com



 
地區: 上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