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綏芬河市、撫遠縣食安辦、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農墾總局、省森工總局:
現將《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乳制品整治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一四年四月一日
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乳制品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第一次會議要求,為全面開展好乳制品環節專項行動工作,確保行動取得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重點,對我省乳制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進行整治,有效實施乳制品安全監管措施,有效落實乳制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有效提高乳制品行業自律意識,有效打擊乳制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范乳制品安全區域性、系統性風險,有效提升乳制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消費信心,有效推進我省乳制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責任分工
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食安辦負責本轄區專項行動組織、協調、綜合和督辦責任;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生產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餐飲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
三、具體要求
(一)摸清底數,掌握實情。近期集中開展乳制品生產、流通環節的專項調查,對轄區內所有乳制品生產、銷售企業進行調查登記,全面掌握乳制品生產經營企業情況,建立檔案,做到心中有數。
(二)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1. 強化乳制品生產環節的治理整頓。
一是要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監督管理。結合此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換證工作,嚴格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生鮮乳等原輔材料把關、質量關鍵點管控、產品出廠檢驗、標簽標識規范等監督管理,全面檢查乳制品生產企業電子信息追溯系統,嚴格檢查從原輔料進廠、生產過程控制、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記錄,檢查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落實“五不準”規定情況,即任何企業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準使用除牛、羊乳及其乳粉以外的其他動物和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重點加強對已經通過換證或再審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按照新細則要求對企業的原輔料采購、倉儲、生產工藝、檢驗等環節的檢查力度,要求企業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對暫不能達到《細則》要求、不能按時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以及未通過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要監督其整改期間嚴禁生產。
二是要嚴格檢查原輔料關。要嚴格檢查生鮮乳進廠未按規定索證索票、未對供應商進行審計、降低標準收購生鮮乳、購進無證奶站的生鮮乳、非法添加各類物質、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加強生產及檢驗管理。要加強企業生產工藝管理的檢查,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合法工藝進行生產,防止企業非法生產。加強對生產企業檢驗環節的監管,要求所有企業對原輔材料和成品都要做到全項檢驗,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四是加強企業銷售、儲存、運輸及產品召回環節監督管理。對企業的庫房進行全面的檢查,弄清企業存放的所有物品的用途,嚴把物品使用關;檢查生產企業銷售記錄,弄清產量和銷售去向,嚴把產品追溯關;檢查企業運輸環節,嚴格按照產品的儲運條件進行運輸;加強不合格產品召回工作的監督管理,重點檢查企業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明確不合格產品及召回產品的流向,防止其再次流入食品領域。
五是加強風險管理。要結合風險監測結果,對乳制品生產環節每季度進行一次風險隱患排查,依據有關規定,組織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風險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發現重大隱患要及時向省局報告。
六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要加大監督查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違法違規的企業要依法立即責令停業、限期整改,通過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銷許可證,并在媒體上曝光。同時,要嚴格規范監督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使監督執法工作規范有效。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要達到100%全覆蓋。
2. 強化乳制品流通環節監督管理,抓實流通環節乳制品質量安全,結合省局黑食藥監乳品發〔2014〕38號文件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一是嚴格檢查企業經營條件。重點檢查商場、超市、母嬰店、食品店和藥店等經營者執行專項許可和專柜專區銷售的情況,要求所有經營乳制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取得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許可。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要在銷售場所劃定專門的區域或柜臺、貨架擺放、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做好相關提示標識,并對企業的貯存條件、人員資質、經營場所等經營條件進行全面的檢查。
二是嚴格檢查企業索證索票制度。對乳制品流通環節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認真落實乳制品可追溯措施,監督乳制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記錄義務,確保經營乳制品來源正規,渠道可靠,發現問題可追溯。
三是加強企業經營行為監督管理。加強企業對乳制品進貨驗收、倉儲、銷售、保質期、下架、召回以及不合格品處理等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的進貨臺賬、驗收記錄、標簽標識、貯存運輸條件、保質期、返貨情況登記及包裝破損、腐敗、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乳制品處理等相關記錄進行檢查,嚴格規范乳制品經營行為,防止不合格產品再次流入市場。
四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要加強日常監管,加大對乳制品批發企業和小超市、食雜店的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肅查處乳制品經營違法行為;特別要對位于居民區、批發市場等未取得相關經營資質的經銷商進行重點排查,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做好查處工作。對重點區域經營戶檢查覆蓋面要達到80%以上,切實維護乳制品市場秩序。
3. 強化乳制品餐飲消費環節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乳制品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管理制度,并保證餐飲消費環節的乳制品可追溯。對餐飲單位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檢查餐飲單位開展進貨查驗和記錄臺帳。檢查餐飲單位嚴格按照儲存條件儲存乳制品。監督餐飲單位采購乳制品來源正規,渠道可靠,儲存、使用正確,并及時將檢查及相關查處情況上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消費監管處。
四、監督抽檢
要按照《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完成乳制品監督抽檢任務。省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做到生產企業全覆蓋;各市地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60%;流通環節監督抽檢乳制品30個以上批次。
五、督導檢查
根據《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本方案要求,省局將適時開展專項行動階段性督導檢查,重點檢查乳制品生產、流通環節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同時,要對重點地區、重點環節進行飛行檢查,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促進全省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保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六、信息報送
各地食安辦、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在專項行動期間嚴格各項工作制度,嚴肅工作紀律,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匯總和報送工作,確保及時準確。
請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4月18日之前報送本轄區《乳制品生產企業持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統記表》(見附件1)。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6月30日前報送《食品流通企業經營乳制品情況統計表》(見附件2)。
各地食安辦8月10日前報送乳制品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省局乳制品監管處信息報送聯系人:李常國,聯系電話:0451-82610763,郵箱:lichangguo@hljda.net。
附件:1.
乳制品生產企業持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統記表.doc
2.
食品流通企業經營乳制品情況統計表.doc
現將《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乳制品整治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一四年四月一日
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乳制品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第一次會議要求,為全面開展好乳制品環節專項行動工作,確保行動取得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重點,對我省乳制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進行整治,有效實施乳制品安全監管措施,有效落實乳制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有效提高乳制品行業自律意識,有效打擊乳制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范乳制品安全區域性、系統性風險,有效提升乳制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消費信心,有效推進我省乳制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責任分工
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食安辦負責本轄區專項行動組織、協調、綜合和督辦責任;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生產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乳制品餐飲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
三、具體要求
(一)摸清底數,掌握實情。近期集中開展乳制品生產、流通環節的專項調查,對轄區內所有乳制品生產、銷售企業進行調查登記,全面掌握乳制品生產經營企業情況,建立檔案,做到心中有數。
(二)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1. 強化乳制品生產環節的治理整頓。
一是要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監督管理。結合此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換證工作,嚴格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生鮮乳等原輔材料把關、質量關鍵點管控、產品出廠檢驗、標簽標識規范等監督管理,全面檢查乳制品生產企業電子信息追溯系統,嚴格檢查從原輔料進廠、生產過程控制、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記錄,檢查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落實“五不準”規定情況,即任何企業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準使用除牛、羊乳及其乳粉以外的其他動物和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重點加強對已經通過換證或再審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按照新細則要求對企業的原輔料采購、倉儲、生產工藝、檢驗等環節的檢查力度,要求企業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對暫不能達到《細則》要求、不能按時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以及未通過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要監督其整改期間嚴禁生產。
二是要嚴格檢查原輔料關。要嚴格檢查生鮮乳進廠未按規定索證索票、未對供應商進行審計、降低標準收購生鮮乳、購進無證奶站的生鮮乳、非法添加各類物質、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加強生產及檢驗管理。要加強企業生產工藝管理的檢查,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合法工藝進行生產,防止企業非法生產。加強對生產企業檢驗環節的監管,要求所有企業對原輔材料和成品都要做到全項檢驗,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四是加強企業銷售、儲存、運輸及產品召回環節監督管理。對企業的庫房進行全面的檢查,弄清企業存放的所有物品的用途,嚴把物品使用關;檢查生產企業銷售記錄,弄清產量和銷售去向,嚴把產品追溯關;檢查企業運輸環節,嚴格按照產品的儲運條件進行運輸;加強不合格產品召回工作的監督管理,重點檢查企業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明確不合格產品及召回產品的流向,防止其再次流入食品領域。
五是加強風險管理。要結合風險監測結果,對乳制品生產環節每季度進行一次風險隱患排查,依據有關規定,組織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風險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發現重大隱患要及時向省局報告。
六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要加大監督查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違法違規的企業要依法立即責令停業、限期整改,通過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銷許可證,并在媒體上曝光。同時,要嚴格規范監督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使監督執法工作規范有效。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要達到100%全覆蓋。
2. 強化乳制品流通環節監督管理,抓實流通環節乳制品質量安全,結合省局黑食藥監乳品發〔2014〕38號文件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一是嚴格檢查企業經營條件。重點檢查商場、超市、母嬰店、食品店和藥店等經營者執行專項許可和專柜專區銷售的情況,要求所有經營乳制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取得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許可。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要在銷售場所劃定專門的區域或柜臺、貨架擺放、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做好相關提示標識,并對企業的貯存條件、人員資質、經營場所等經營條件進行全面的檢查。
二是嚴格檢查企業索證索票制度。對乳制品流通環節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認真落實乳制品可追溯措施,監督乳制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記錄義務,確保經營乳制品來源正規,渠道可靠,發現問題可追溯。
三是加強企業經營行為監督管理。加強企業對乳制品進貨驗收、倉儲、銷售、保質期、下架、召回以及不合格品處理等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的進貨臺賬、驗收記錄、標簽標識、貯存運輸條件、保質期、返貨情況登記及包裝破損、腐敗、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乳制品處理等相關記錄進行檢查,嚴格規范乳制品經營行為,防止不合格產品再次流入市場。
四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要加強日常監管,加大對乳制品批發企業和小超市、食雜店的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肅查處乳制品經營違法行為;特別要對位于居民區、批發市場等未取得相關經營資質的經銷商進行重點排查,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做好查處工作。對重點區域經營戶檢查覆蓋面要達到80%以上,切實維護乳制品市場秩序。
3. 強化乳制品餐飲消費環節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乳制品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管理制度,并保證餐飲消費環節的乳制品可追溯。對餐飲單位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檢查餐飲單位開展進貨查驗和記錄臺帳。檢查餐飲單位嚴格按照儲存條件儲存乳制品。監督餐飲單位采購乳制品來源正規,渠道可靠,儲存、使用正確,并及時將檢查及相關查處情況上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消費監管處。
四、監督抽檢
要按照《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完成乳制品監督抽檢任務。省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做到生產企業全覆蓋;各市地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60%;流通環節監督抽檢乳制品30個以上批次。
五、督導檢查
根據《黑龍江省“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本方案要求,省局將適時開展專項行動階段性督導檢查,重點檢查乳制品生產、流通環節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同時,要對重點地區、重點環節進行飛行檢查,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促進全省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保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六、信息報送
各地食安辦、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在專項行動期間嚴格各項工作制度,嚴肅工作紀律,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匯總和報送工作,確保及時準確。
請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4月18日之前報送本轄區《乳制品生產企業持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統記表》(見附件1)。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6月30日前報送《食品流通企業經營乳制品情況統計表》(見附件2)。
各地食安辦8月10日前報送乳制品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省局乳制品監管處信息報送聯系人:李常國,聯系電話:0451-82610763,郵箱:lichangguo@hljda.net。
附件: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