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和聲譽。為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局實際,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現提出2013年全區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意見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區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企業主體、屬地監管、行業指導”的原則,強化職責,提高全體干部職工安全意識,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狠抓安全生產工作制度落實,突出隱患排查,注重隱患治理,確保全年不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二、工作重點
(一)落實責任主體。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的企業主體責任。針對糧食行業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做到“六個堅持”:即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必須堅持選好抓手,強化實效;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必須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必須堅持依法治理、科技支撐;必須堅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強化儲糧安全。確保儲糧安全是糧食行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倉儲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糧油倉儲管理辦法》,加強糧情檢查和儲糧隱患處置力度,加大科技儲糧技術應用,切實提升儲糧科技含量,確保各類儲糧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儲存安全。
(三)規范倉儲作業。倉儲企業要嚴格落實《糧油倉儲技術規范》,對糧食進出倉、登高作業、熏蒸作業、露天堆垛、“危倉老庫”維修改造等作業環節和崗位進行嚴格管理,切實做到報廢倉房、設施按規程拆除,危倉不加固不準收糧,老倉不達標不準儲糧,倉房達到堆裝線不再入糧。
(四)加強施工管理。倉儲企業在實施倉儲設施建設和維修改造時,要完善各種施工手續,簽訂安全協議,細化安全責任,做到安全生產與項目工程“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堅決杜絕未經具有相關資質部門的設計擅自改造倉儲設施的違規行為。
(五)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局直屬單位要做好配電設施和線路的維修改造,備齊備足消防設備,及時疏通消防安全通道,組建業余消防隊伍,定期組織消防應急演練。
(六)嚴格藥劑使用程序。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藥劑熏蒸使用的檢查和指導,倉儲企業要嚴格執行《儲糧化學藥劑管理和使用規范》,實行統一采購,集中存放,專人管理,雙人雙鎖。藥劑做到出有憑、入有據,完善領用和退庫機制,庫存日清月結。對存有超期或報廢化學藥劑的單位,要按照《國家糧食局辦公室關于做好報廢儲量化學藥劑處置工作的通知》(國糧辦展〔2009〕230號)要求,積極與當地安監部門或公安部門聯系,及時處置,防止遺失、泄露。
三、工作安排
根據糧食行業的特點和實際,提出2013年安全生產工作具體安排。
(一)一季度:第一季度是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期,又正值傳統節日和全國“兩會”,交通流量大,群眾集會、煙花爆竹燃放等活動增多,受雨雪冰凍的影響,不安全因素進一步增加。因此,一季度安全生產工作頭緒多、難點多、責任重大,主要開展以下專項檢查:
1.消防安全檢查。重點是露天堆垛和餐飲娛樂場所,要嚴防死守,晝夜值班,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2.化學藥劑檢查。包括化驗室化學試劑、儲糧藥劑、滅鼠藥劑的檢查。
3.交通事故防范。加強車輛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堅決杜絕公車私用、違章行駛等。
4.嚴防煤氣中毒。重點是以火取暖的收購點、外來雇工的生活場所。
(二)二季度。氣溫回升較快,糧堆內各種生物因子活躍,糧情變化幅度大,宜發生儲糧事故,重點開展以下檢查:
1.儲糧安全排查。重點是新收購的高水分糧、露天儲糧和新建、維修改造倉房的儲糧。
2.倉儲作業規范檢查。通風降溫、晾曬降水將大量投入機械設備和人員,規范作業程序,維護作業現場秩序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3.消防安全檢查。風大物燥、易燃物品多,消防工作要警鐘長鳴。
4.施工現場檢查。項目建設、維修改造工程量大,人員結構參差不齊,施工安全尤為重要。
(三)三季度。儲糧度夏,降雨增多,收購繁忙,安全工作點多面廣,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儲糧安全工作。氣溫高,濕度大,儲糧安全長抓不懈。
2.規范儲糧化學藥劑使用與管理。秋季是糧堆生物大量繁殖期,要做好儲糧化學藥劑的管理和使用。
3.防汛工作。備足防汛物資,及時轉移低洼地儲糧,疏通排水管道,做好儲糧的鋪墊苫蓋工作。
(四)四季度。正值秋糧收購,業務量大增,機械設備大量投入使用,煤、電及車輛運輸突現,既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必須高度重視。重點做好:
1.作業現場的管理。規范作業流程,維護現場管理,加強機械設備檢修,確保文明作業,安全生產。
2.規范露天堆垛作業。嚴格執行《糧油倉儲管理辦法》和《糧油儲藏技術規范》,統一垛型,規范作業程序,做好雨雪清理,防止罩棚糧垛坍塌。
3.嚴防死守,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4.嚴防一氧化碳中毒,消除安全生產的盲點,特別是地處偏遠、設施簡陋的臨時收儲網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強化監管。各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加強與當地安監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指導糧食企業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扎實開展隱患排查,跟蹤督促隱患治理。各類糧食企業必需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到崗、到人,要保證必要的安全設施、安全防護和資金投入,是安全生產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二)加大督查,防患于未然。要根據糧食企業的經營特點,采取集中排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行業指導與聯合檢查相配套,企業自查與上級檢查相呼應的監管格局,按照屬地原則,全年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不少于2次,專項檢查不少于4次,重大節日檢查不少于3次。
(三)建立長效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各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探索行業指導的新措施,創建監管新模式,要切實建立安全生產工作臺帳,做到橫到邊、縱到底,安全生產工作的制度建立、責任落實、監督檢查、隱患排查、治理結果等實行痕跡管理,列入目標及績效考核內容。
(四)強化培訓,警鐘長鳴。各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年度內組織轄區糧食企業安全生產培訓不少于1次,開展應急演練不少于2次。
(五)溝通信息,上情下達。各市糧食局、直屬各單位要及時總結上報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和檢查落實情況,加強信息溝通,準確反映各地安全生產工作,自治區糧食局適時進行通報。
聯系人:蔡新國 電話:0951-6986709
寧夏回族自治區糧食局
201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