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和《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工作指南》的通知 (滬市監產質

   2024-04-01 866
核心提示: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聯合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市監產質〔2024〕120號),現將《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2024版)》和《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工作指南》印發給你們

各區(縣)市場監管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聯合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市監產質〔2024〕120號),現將《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2024版)》和《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工作指南》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3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2024版)

一、評價原則

(一)方法科學性

企業提供的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材料中所采用的方法應:科學、合理、有效。

(二)數據有效性

企業提供的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材料中所采用的數據應:準確、可靠、一致、完整、合法、可驗證、有代表性。

(三)材料規范性

企業提供的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材料應當格式規范、結構完整、層次分明、論據充分、結論明確。

二、評價內容

(一)專業指標

專業指標是主要體現產品質量可靠性的直接技術類指標,包括:關鍵性能一致性(Ic)、關鍵性能退化量(Id)、關鍵性能可靠域(Ir)等。在評價產品關鍵性能指標(Ic、Id、Ir)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關鍵性能參數選取合理性、樣品狀態有效性、樣本量合理性、檢測儀器/設備合理有效性、檢測方案科學可行性、數據可信有效等。

關鍵性能一致性(Ic):是指質量檢驗合格的產品,其關鍵性能參數的波動范圍小的一種特性。按照時間劃分,關鍵性能一致性可分為“產品出廠時(t=0)”和“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t﹥0)”兩個階段來評價。企業至少需要提供“產品出廠時(t=0)”的關鍵性能一致性數據。對于“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t﹥0)”的關鍵性能一致性評價,推薦采用現場使用達到一定時間的產品進行性能參數的測試,或采用在實驗室經歷過一定時間典型工作模式和環境條件的模擬試驗后的產品進行性能參數測試。關鍵性能一致性根據實際測試結果計算性能參數的變異系數(一組數據的標準差與均值之比),使用時間越長且變異系數越低,則產品質量可靠性越好。

關鍵性能退化量(Id):是指質量檢驗合格的產品,在典型工作模式與環境條件下其關鍵性能參數長時間保持合格狀態的特性。關鍵性能退化量評價推薦采用現場使用達到一定時間的產品進行性能參數測試,或采用在實驗室經歷過一定時間典型工作模式和環境條件的模擬使用試驗后的產品進行性能參數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判斷合格的產品,計算其性能退化程度,使用時間越長且性能退化程度越小,則產品質量可靠性越好。

關鍵性能可靠域(Ir):是指質量檢驗合格的產品,能保證關鍵性能裕量大于零的各種極限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是產品實際使用中的環境應力和工作應力及其多種組合條件。企業應基于產品所屬行業、細分領域及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內容,系統分析產品可能經歷的各種極限應用場景。關鍵性能可靠域評價可采用產品實際使用時經歷的各種極限應用場景信息和數據;也可以采用實驗室測試方法,在模擬極限使用的工作模式與環境條件下,測試產品的關鍵性能參數,計算其裕量。每種極限應用場景至少測試一個樣品,極限應用場景不少于3種。產品能耐受的極限應用場景的種類越多越嚴酷,其質量可靠性越好。

(二)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應反映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取得的質量效益和社會效益,包括:售后責任故障數(率)(W)、創新性(C)、可推廣性(G)等。在評價產品效益性指標(W、C、G)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數據信息來源的可信性、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創新性、實用性、影響力、通用性等。

售后責任故障數(率)(W):是指在產品售后統計得到的由于產品自身質量可靠性問題導致的故障數量或故障比率。推薦企業提供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提升工作前后的售后責任故障對比數據。

創新性(C):企業產品在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取得的可靠性技術與方法的各種創新,可以是可靠性科學和技術的顛覆性創新,也可以是可靠性工程和技術的應用創新。

可推廣性(G):企業產品在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的可靠性技術與方法的對行業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在行業內外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三、評價總分

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按照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分表(見附表)進行評分,總分的計算公式如下:

附表: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分表

附表

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分表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權重 評價準則 參考分值 單項原始得分 單項加權得分
專業 關鍵性能 20%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出廠時(t=0)和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t﹥0)兩個階段的關鍵性能一致性都很好。 91~100    
指標 一致性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出廠時(t=0)和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t﹥0)兩個階段的關鍵性能一致性都較好。 71~90
  (Ic)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出廠時(t=0)關鍵性能一致性較好。 41~70
    產品出廠時(t=0)關鍵性能一致性較差, 0~40
    或不滿足評價的“基本要求(a)”。
  關鍵性能 25%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典型應用場景下,產品關鍵性能參數在壽命期內退化量很小,對產品功能和性能指標無影響,且建立了有效的退化模型。 91~100    
  退化量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典型應用場景下,產品關鍵性能參數在壽命期內退化量較小,不影響產品功能和性能指標。 71~90
  (Id)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典型應用場景下,產品關鍵性能參數在壽命期內退化量較大,部分影響產品功能和性能。 41~70
    典型應用場景下,產品關鍵性能參數在壽命期內退化量很大,嚴重影響產品功能和性能,或不滿足評價的“基本要求(a)” 0~40
  關鍵性能 25%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關鍵性能裕量大于零的極限應用場景覆蓋非常全面,表述信息和數據詳實。 91~100    
  可靠域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關鍵性能裕量大于零的極限應用場景覆蓋較全面,表述信息和數據較詳實。 71~90
  (Ir) 在滿足“基本要求(a)”的基礎上,產品關鍵性能裕量大于零的極限應用場景覆蓋情況有限,表述信息和數據較詳實。 41~70
    產品關鍵性能裕量大于零的極限應用場景覆蓋嚴重不足,表述信息和數據不夠詳實,或不滿足評價的“基本要求(a)” 0~40
效益 售后責任 15% 產品售后責任故障數(率)很少(低),強化了企業的品牌和聲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91~100    
指標 故障數(率) 產品售后責任故障數(率)較少(低),對企業綜合成本和聲譽基本沒有影響。 71~90
  (W) 產品售后責任故障數(率)較多(高),對企業綜合成本和聲譽有一定程度影響。 41~70
    產品售后責任故障數(率)很多(高),嚴重影響企業綜合成本和聲譽。 0~40
  創新性 5%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用的可靠性技術和/或方法具有顛覆式創新性。 91~100    
  (C)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或方法具有較強的應用創新性。 71~90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或方法具有一定的應用創新性。 41~70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或方法為常規技術和方法,基本沒有創新性。 0~40
  可推廣性 10%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方法可以對行業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可以為行業內外提供廣泛的借鑒意義。 91~100    
  (G)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方法可以對行業發展起到較好帶動作用,可以為行業內提供較大的借鑒意義。 71~90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方法可以對行業發展起到一定帶動作用,可以為本行業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41~70
    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提升工作中采取的可靠性技術和方法為本行業提供很少的借鑒意義。 0~40
評分說明:
(a).專業指標評價的“基本要求”應滿足如下因素:關鍵性能參數選取合理、樣品狀態有效、樣本量合理、現場產品數據可信、檢測儀器/設備合理有效、檢測方案科學可行、結果數據合理有效等。
(b).每個單項原始得分的滿分分值為100分。
(c).總分為所有“單項加權得分”之和。
(d).評價過程中,如發現企業數據或信息造假,相應指標評分得0分。
 總分:  
 
 
專家簽字:
日    期:

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

工作指南

為發揮好產品質量可靠性對工業產品“提質強企”的牽引作用,加快產品質量可靠性技術創新與應用,引導更多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意識,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聯合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市監產質〔2024〕120號),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工作,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推動產品質量可靠性先進經驗在各行業的推廣應用,促進產品提質升級,形成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的先進模式和顯著成果。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充分發揮政府引導的推動作用,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

(二)聚焦重點,服務發展。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推進可靠性創新技術向縱深發展,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和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結合各市產業特點及發展優勢,因地制宜細化工作措施,優化對企精準服務,提高培育孵化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四)多方參與,社會共治。引導支持高等院校、行業組織、專業機構、龍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培育孵化工作,協同合作,營造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三、培育孵化對象

選擇培育孵化對象應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一)行政管理轄區內從事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的生產企業,可以適當兼顧其他產業;

(二)符合國家和本地產業政策及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具有良好社會信用記錄;

(三)產品質量穩定、管理體系健全且有意愿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工作。

各區(縣)市場監管部門應對照前款要求,結合轄區產業特點選定培育孵化對象。

四、組織實施

(一)培訓筑基。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和公益性服務協同促進的服務體系,廣泛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基礎培訓,普及產品質量可靠性基本知識,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可靠性意識,鼓勵企業學習產品質量可靠性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培養產品質量可靠性專業人才,應用產品質量可靠性先進技術、方法和工具。

(二)梯次培育。構建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梯次培育體系,將基本符合“最佳實踐”推薦條件的納入第一梯隊,重點培育;將主要推薦條件尚有欠缺的納入第二梯隊,進行動態跟蹤培育;將主要推薦條件缺失較大的納入第三梯隊,進行夯實基礎培育。

(三)服務指導。建立“企業直通車”制度,各區(縣)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專人做好對接服務,組織專家深入企業,對口包聯,針對產品質量關鍵環節,開展“一企一診”的技術幫扶。

(四)提質升級。鼓勵企業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自我評價,補齊產品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工程中的短板弱項,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實踐樣板。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和《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培育孵化工作指南》的通知




 
地區: 上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