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現將《廣州市2025年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3月19日
廣州市2025年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計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9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0號)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按照上級有關工作部署,結合我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以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和防控餐飲安全風險為主線,通過監督檢查,督促餐飲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強化監管責任,提升監管效能,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持續提升我市餐飲質量安全水平。
二、檢查重點
(一)重點對象:學校(含幼兒園,下同)食堂、校園周邊餐飲單位、托幼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大型企業等集中用餐單位食堂;連鎖餐飲企業總部(總店)及其門店;外賣廚房、集約式外賣廚房;旅游景區、車站碼頭和人流密集商圈的餐飲單位;農家樂、農村集體聚餐等。
(二)重點品種:生食水產品、冷食類食品(冷葷涼菜、燒鹵熟肉)、濕粉類食品;活體河豚魚和野生河豚魚及其制品(禁止經營);酒類(含自泡酒);涼茶;食品添加劑等。
(三)重要時點:重要節假日期間,學校開學期間、中高考期間,季節變換期,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網絡輿情等。
(四)重點內容:按照總局印發的《餐飲服務監督檢查要點表》開展監督檢查,并將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培訓考核以及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督促指導餐飲單位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嚴格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重點檢查餐飲單位經營場所及其周邊“三防”工作落實情況,督促其做好原料把關、加工制作規范、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檢查方式和頻次
依據市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系統的餐飲單位風險等級評定結果,結合重點工作安排、重要時間節點和食品安全風險研判情況以及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等,采用日常監督檢查、風險隱患排查、專項檢查、聯合檢查、飛行檢查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
對各級各類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頻次,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一)對A級風險的餐飲單位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機制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每兩年至少進行一次日常監督檢查。
(二)對B級和C級風險的餐飲單位應一年不少于1次日常監督檢查。
(三)對D級風險的餐飲單位應實施重點監督,一年不少于2次日常監督檢查。
(四)以網紅餐廳、外賣廚房、集約式外賣廚房、連鎖餐飲企業、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以及投訴舉報頻發的餐飲單位等為重點單位,各區局開展“隨機查餐廳”活動至少1期,并以“視頻+圖文”直播形式公開監督檢查過程,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
(五)對于2024年度檢查中存在問題較多、有投訴舉報、抽檢不合格或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的餐飲單位以及不設堂食的網絡餐飲單位,應在前幾項要求檢查頻次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風險等級,加強監督檢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安排。各區局要按照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等工作要求,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具體檢查方案,確保監管頻次和監管效果,并抓好重點領域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二)嚴格規范執法。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開展檢查,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取證,通過拍照、錄像、抽樣檢測等方式固定證據,確保執法依據充分、確鑿。檢查結果按要求做好公示。
(三)強化信息化監管。各區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監管,全面摸查掌握轄區內餐飲單位的情況,將日常監督檢查記錄及時歸集并錄入“市場監管在線”的日常監管及業務綜合分析系統,對非正常經營的餐飲單位進行標注識別,并上傳佐證材料,掌握真實在營主體數,動態更新。同時,強化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的實際應用,督促指導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填報錄入食品安全檔案資料,實現校園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