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印發2013年江西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要點的通知(贛牧防辦〔2013〕4號)

   2013-07-01 727
核心提示:  各設區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省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為做好2013年全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保

  各設區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省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為做好2013年全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省指揮部制定了《2013年江西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附:2013年江西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要點

  2013年2月21日

  2013年江西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要點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國家及我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任務繁重而艱巨。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我省今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特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決策部署為指引,全面實施國家和我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堅持“預防為主”和24字防控工作方針,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以促進防控策略轉變為主線,以能力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保障,加大聯防聯控力度,健全防控長效機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實,大力提高科學防控水平,切實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二、工作目標

  “三提升、兩確保”:進一步提升科學免疫水平,扎實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口蹄疫、豬瘟強制免疫工作,確保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畜禽免疫密度要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5%以上;進一步提升科學預測預報水平,扎實做好重點環節和高風險區域疫情監測以及突發疫情流調工作;進一步提升科學處置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能力,扎實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工作,努力確保我省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衛生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防控責任體系,強化組織領導

  1、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標管理雙軌責任制。繼續下達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通知書,完善目標管理考核評分辦法和細則,對防控工作實行績效管理、量化考核,督促各級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層層簽訂防控工作責任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舉措。

  2、全面推行規模養殖場戶動物防疫承諾制度。加大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大力提高養殖場戶動物防疫意識。督促規模養殖場戶簽訂動物防疫公開承諾書,明確養殖場戶動物防疫主體職責,規范其動物防疫活動,著力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生產者承擔第一責任,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體系,切實把政府引導與自主防疫緊密結合,把搞好服務與強化監管緊密結合,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場戶。

  (二)健全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強化條件保障

  3、大力落實經費物資保障。繼續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將指揮部辦公室所需工作經費,疫情和免疫效果監測經費,應急處置經費、檢疫監督工作經費、需本級財政負擔的防控工作經費如基層動物防疫補助經費、疫苗配套經費以及實施中長期規劃所需項目資金等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加強疫苗經費、應激副反應、撲殺補助以及無害化處理補助經費使用管理,完善相關臺賬手續。健全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做好疫苗、消毒藥、防護服、器械等應急物資的儲備。探索疫苗采購結算與補貼方式,強化疫苗冷鏈儲運和使用管理,完善疫苗供應末端隨機抽樣試驗監測和疫苗質量及售后服務跟蹤評價機制,加強疫苗質量監管。

  4、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設,強化防控信息系統、疫苗管理系統、疫情報告系統的應用管理。爭取完成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完成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指揮會議系統省、市、縣網點升級改造和視頻網點建設。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整合多方資源,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積極引導規模養殖場戶完善動物防疫設施,大力改善動物防疫條件。

  (三)健全長效機制,強化聯防聯控

  5、廣泛開展區域防控工作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華東地區和中南十二省以及粵桂瓊湘贛鄂六省二十二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協作。引導有關市、縣(區)加強與我省毗鄰地區的防控協作。積極推進市、縣(區)、鄉(鎮)、村(居委會)以及場戶之間聯防聯控。研究探索重大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實現途徑和方法。

  6、完善部門應急聯動機制。整合各種應急處置資源,探索建立協調統一的應急處置體系,不斷提高應急聯動水平。健全跨部門協作機制,努力強化相關部門聯動,發生重大動物疫情要做到“三同時”,即:同時到達現場、同時開展調查、同時進行疫情處置。完善疫情會商制度,及時溝通疫情監測、發生及處置工作情況。充分做好各種應急準備,一旦發生疫情,嚴格按照“早、快、嚴”的原則,做到反應迅速、指揮有力、處置得當,堅決果斷處置每一起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嚴防疫情擴散和人員感染。

  (四)健全工作體系,強化防控措施落實

  7、認真落實強制免疫工作。繼續實行分類管理、免疫告知、每月末周補免、免疫申請驗收、飛行檢查等5項強制免疫管理制度,深入推進規模場戶程序化免疫,實行散養戶春秋兩防集中免疫,逐步推行在鄉鎮政府、縣級獸醫主管部門指導和監督下,以養殖企業和個人為責任主體,以村級防疫員、執業獸醫、企業從業獸醫為技術依托的強制免疫新模式,認真落實國家強制免疫政策,做到應免盡免,構筑堅實免疫屏障。

  8、認真落實消毒無害化處理工作。要切實將消毒滅源與無害化處理作為飼養管理和動物防疫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督促畜禽飼養場、屠宰加工廠、交易市場以及販運等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消毒滅源制度,完善消毒設施,扎實做好消毒滅源工作。要監督養殖場、屠宰場、交易市場做好糞污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嚴防病原傳播。

  9、認真落實監測流調工作。進一步加強監測流調網絡體系建設,繼續推進獸醫實驗室規范化建設,大力提高監測流調和診斷檢測水平。建立疫情定點監測巡查制度,建立定期監測和疫情會商制度,充分發揮動物疫情測報站點、各級獸醫實驗室和動物診療機構對疫情信息的采集、分析和預警作用,適時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加大生豬養殖重點縣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監測力度,加大鄱陽湖地區家禽養殖場和交易市場禽流感病毒生態學監測力度,全省重大動物疫病監測樣品數達到28萬份。引導規模場建立獸醫實驗室或依托縣級動物防疫機構及科研機構、院校獸醫實驗室自主開展監測。

  10、認真落實動物衛生監管工作。要完善檢疫申報點和省際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建設,認真落實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強化官方獸醫日常監督巡查和養殖全過程監管,確保生豬產地檢疫和定點屠宰檢疫申報受理率達到95%以上。嚴格落實“六條禁令”,規范檢疫行為和檢疫出證管理,在定點屠宰場和大型屠宰加工企業全面推進電子出證,積極開展跨省調運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證明的電子出證試點。完善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推進奶牛電子耳標試點。強化種畜禽監督管理,加大種畜禽違法生產經營的查處力度。依法健全和完善畜禽養殖檔案,建立和健全規模養殖、動物衛生監督、疫病防控、疫苗管理等信息平臺,推動規范化、信息化管理。創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方式,引入風險管理理念,推行風險評估、量化分級制度。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全面落實執法主體資格,推進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建設。

  (五)健全技術推廣與服務體系,強化技術培訓與服務

  11、加強公益性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在鞏固現有改革成果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切實加強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隊伍建設。要妥善處理好獸醫管理體制改革與鄉鎮綜合改革和地方機構改革的關系,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建設,規范鄉鎮畜牧獸醫站標準化運行,妥善安置原鄉鎮分流獸醫人員,完善和落實動物防疫公共財政保障和村級動物防疫員勞動報酬地方配套政策,確保有人干事、有錢做事。

  12、大力構建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動物防疫合作社或分社、動物診療機構建設,采用多種形式共建獸醫實驗室,建立地方獸醫或動物防疫協會,大型企業中的執業獸醫參與社會化服務,不斷完善政府部門與私營部門、行業協會合作機制,把獸醫公共服務的統一性與市場服務的多樣性有機結合起來,處理好政府獸醫工作機構和社會化獸醫服務組織的關系,發揮好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作用,提高行業自主服務水平。引導社會力量投入,積極運用財政、金融、保險、稅收等政策手段,支持動物疫病防治社會化服務體系有效運行。

  13、加強技術培訓與推廣。大力加強鄉村兩級動物防疫人員與重點畜禽養殖場獸醫人員培訓,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廣泛開展防控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建立動物防疫示范鄉村,推廣先進適用的防控技術,大力促進科技進場入戶,切實提高群防群控水平。開展規模養殖場“一制五化”示范創建活動,即:實行動物防疫責任承諾制,推進動物防疫制度化、動物免疫程序化、消毒滅源常態化、病死畜禽無害化、檔案管理規范化建設,引導養殖場戶規范開展動物防疫工作。



 
地區: 江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