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報送2016年中秋節前食品銷售環節食品安全市場監管情況的函(內食藥監食流函〔2016〕327號)

   2016-10-19 758
核心提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監二司:  為切實維護中秋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嚴厲打擊食品經營環節違法行為,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經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監二司:
 
  為切實維護中秋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嚴厲打擊食品經營環節違法行為,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經營環境,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我局向全區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印發了《關于開展2016年度食品安全銷售環節重點品種專項整治方案》(內食藥監辦食流〔2016〕23號)、轉發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內食藥監〔2016〕227號),在全區開展了中秋、國慶節日期間(以下簡稱“兩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為全區各族群眾營造了安全祥和的節日食品市場消費環境。現將有關情況函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認真部署專項工作
 
  各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本著對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鎖定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問題,抓住重點環節,明確工作重點、任務、要求,突出節日食品特點,迅速部署中秋、國慶節日期間食品經營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9月14日,分管副局長帶領食品生產監管處和流通監管處負責人與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呼和浩特市地區食品超市、農貿市場、食品加工小作坊進行了突擊檢查;包頭市分管副市長帶隊檢查了包頭市“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情況,要求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四有兩責”、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規范本地區食品市場經營秩序,依法嚴厲查處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
 
  二、嚴格規范管理,嚴厲打擊食品市場違法行為
 
  (一)明確重點,實施監督檢查
 
  結合全區實際,我局重點將各類食品批發市場、大型商場、連鎖超市、農貿市場、旅游景區、展銷促銷會以及機場、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人員聚集地開設的超市、食品店、小攤點、農村牧區、城鄉結合部和“十個全覆蓋”工程涉及的蘇木鄉鎮確定為重點檢查區域,將月餅、肉制品、乳制品、兒童食品、酒類、飲料、糕點、食用油、冷凍食品、民俗特產食品、食用農產品等節日消費量大,消費者申訴舉報多以及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列為重點品種。監督檢查過程中,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履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等義務,一是查看經營者是否證照齊全,查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加大對食品展銷、促銷活動和以次充好、經銷過期變質、非法添加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檢查力度,切實凈化節日食品市場;二是嚴查月餅等食品的進貨關,查進貨票據、臺賬等原始資料,查產品名稱、廠名廠址、SC標志、保質期等是否齊全,做到不進、不存、不銷售不合格月餅等食品,打擊月餅經銷中的摻雜使假、缺斤短兩、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三是檢查標識、包裝、“五無”產品,查是否有過度包裝、偽造包裝、借機搭售行為;四是本著整治、規范、懲處相結合的原則,對大型批發市場、超市等重點企業加大檢查頻次,抓好薄弱環節的風險排查和控制,同時加大對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食品市場檢查力度。對未落實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銷售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不符合標識規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違法經營行為的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依法采取責令整改、下架退市、行政處罰等處置方式,予以糾正和規范食品經營市場秩序。在嚴厲查處的同時,進行追根溯源,從源頭上根除制售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切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的底線。
 
  滿洲里市開展進口食品專項整治,對268家俄羅斯進口食品經營戶、企業全部建立了經濟戶口檔案和主體經營臺賬,與206家俄羅斯進口食品經營戶、企業及6家市場主辦單位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市場管理者責任書》,與9家俄羅斯工藝食品生產者簽訂了規范中文標識的承諾書。
 
  鄂爾多斯市嚴格落實該市食用農產品“入場需要檢查,合格再入市”的要求,嚴厲打擊無證經營食品違法行為和經營“五無”食品、來源不明食品違法行為,通過采取強硬的行政處罰等手段,有效震攝違法犯罪行為,凈化當地食品市場,保障當地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明確目標,實施監督抽檢
 
  針對“兩節”期間確定的重點品種,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及實施方案的通知》(內食藥監綜〔2016〕34號)要求進行監督抽檢,特別是加大了對月餅、水產品、肉及肉制品(尤其是活禽)、酒類等11類食品的監督抽檢批次,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追加監督抽檢經費200余萬元。
 
  (三)落實有力,監管成果顯著
 
  截至9月13日,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43757人次,監督檢查食品批發市場(含農貿市場)、大型超市、農村牧區銷售市場、小食雜店等9類經營場所共計58567戶次,其中:檢查食品批發市場899戶次,農貿市場646戶次,大中型超市(經營面積150平米以上)3099戶次,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店6309戶次,機場、車站、高速公路超市830戶次,旅游景區食品店1695戶次,展銷會食品銷售攤位327戶次,小型超市、小食雜店等經營戶35192戶次,農村牧區食品經營店9579戶次。取締無證經營102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833份,立案查處案件111件,責令停止銷售或下架退市食品數量2723.7公斤,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申訴和舉報26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545萬元,搗毀制售食品“黑窩點”20個。
 
  三、加強監管信息公開,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氛圍
 
  一是我局要求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加大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將信息公開作為防范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按照相關規定,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或通過新聞媒體,即時公開食品信息和食品經營者的違法經營行為,主動引導社會輿論,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倒逼經營者提高遵章守法意識,震懾違法經營者的不法行為。通過信息公開有效提升監管人員的執法水平,提高合法經營者的社會誠信度。
 
  二是在專項整治期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向食品經營戶和消費者宣傳《食品安全法》《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消費常識。
 
  四、加強值班值守,預防突發食品安全事件
 
  “兩節”期間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進一步強化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節日食品市場消費安全,落實應急資源保障。一是制定了各項值班值守工作規定,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嚴肅值班紀律,保證通訊聯絡暢通,確保及時受理和依法處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二是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對食品安全事故的監測、預警、報告、處置及應急準備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兩節”期間密切關注輿情變化,積極引導各類媒體宣傳報道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弘揚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增強群眾的食品消費信心,引導理性消費、科學消費,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食品經營戶索證索票制度執行不規范。一是部分小食雜店未建立食品進銷貨臺賬,未索證索票。二是食用農畜產品索證索票不規范,如跨地區運銷的冷凍肉品不能提供原產地《動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跨地區運銷的進口冷凍肉品不能提供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每一批次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影響了冷凍肉品市場的進貨查驗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小食雜店、食品加工小作坊缺乏法律和誠信意識。將索證索票和購銷貨臺賬制度至于旁側,敷衍檢查。相關票據沒有及時粘貼入臺賬,缺乏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未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引發的嚴重社會后果。
 
  2.基層食品安全行政執法人員對農業、進出口檢驗檢疫等部門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熟悉,對相關部門的監管流程和監管要求不清楚,對整體運行的關鍵點把握不準確,與相關監管部門配合達不到無縫銜接的要求。
 
  (二)中小型食品經營戶對有溫度控制的食品存在“脫冷”的現象。目前,大型超市的酸乳制品能夠保證產品經營全程冷藏,但在廣大農村牧區和城鄉結合部等區域的小食品店所經營的酸乳制品卻很難達到冷藏要求。主要原因是:
 
  1.小食品店經營者的法律意識、食品安全意識不強,沒有真正認識到酸乳制品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及危害和后果。
 
  2.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導致部分經營者不愿意將酸乳制品放入冷凍冷藏設施內。很多消費者卻更喜歡飲用溫度高一點的酸乳制品,而達到2到6度冷藏要求的酸乳制品出柜時溫度較低,反而影響了經營者銷售。
 
  3.食品流通許可現場勘驗把關不嚴,冷凍冷藏設施設備配備不到位。一些食品經營者在領取《食品流通許可證》時,監管人員沒有按照規定要求食品經營者配備冷凍冷藏設備。
 
  六、對策建議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對策建議
 
  1.嚴格市場準入,將商場超市和食品批發戶作為流通環節監管重點,將落實食品經營戶第一責任人制度作為監管的主要內容,按照網格化監管要求,加大市場巡查頻次和巡查力度,強化動態監管,嚴格督促經營者亮證亮照經營,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制度。
 
  2.加強對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宣傳酸乳制品不按食品安全法律規定儲存、銷售的危害后果和違法行為所帶來的行政處罰結果。同時,加強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消費者改變飲食習慣,自覺加入食品安全監管行列,積極發現和舉報違法經營行為。
 
  3.利用節假日期間是人流密集期和食品消費旺季的特點,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監督巡查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值守制度的落實情況。
 
  4.鑒于鄉鎮所執法人員大部分在原來崗位未從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缺乏食品安全監管知識,距離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專業化水平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對鄉鎮所執法人員加強監管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監管人員各方面素質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5.基層監管所分布點多線長面廣,缺乏先進的監管手段,缺乏交通工具、取證設備、化驗鑒定設備,很難達到應有的監管頻次,亟待提升鄉鎮基層監管手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成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做好監督整改和跟蹤檢查工作,對未按期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嚴格依法處理,將立案查處的企業列入監督管理“黑名單”,實施“靶向”性監管,按要求將責令整改情況與違法案件查處情況上報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2.根據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對全區其他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做好監督整改、跟蹤檢查、案件查處等工作,防止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3.針對全區食品流通環節存在的普遍問題,積極研究探索,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管方法、措施,有效確保全區各環節食品安全。
 
  4.暢通舉報渠道,認真受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堅持“有報必查”,加強督促整改落實,做到件件有結果。組織新聞媒體集中宣傳報道一批典型案例,公布有獎舉報制度及投訴舉報電話,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積極性。
 
  5.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經營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加強違法信息公示,加快并將違法企業的非法經營行為按照相關規定向社會公示、曝光。
 
  6.加快落實《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3號)有關監管信息公示工作的要求,在全區推廣應用“食品銷售環節監管信息公示欄”工作,將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承諾書、分級分類管理、日常檢驗檢測結果、企業日常自查結果、自查結果整改等情況以展板的形式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10月13日


 
地區: 內蒙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