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開發區管委會,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近年來,我市食品冷凍行業發展迅速,且趨于大型化和規模化。據統計,目前全市使用液氨制冷的食品冷凍企業341家,約占全省50%。這幾年,全國因液氨泄露造成的生產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近期連續發生了多起液氨泄露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我市也相繼發生了4起影響較大的液氨泄露事故,先后造成 1人死亡、2人受傷和部分居民緊急轉移。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食品冷凍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最大限度防止液氨泄漏引發中毒、爆炸等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08〕26號)的要求,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適用范圍
本通知適用于食品類(釀造、飲料、速凍或冷凍調理食品、工藝性空調)生產企業,農副產品加工類(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水產加工、果蔬加工)生產企業,倉儲類(冷庫、速凍加工、制冰)生產經營企業。
二、職責分工
為提高全市食品冷凍行業企業(以下簡稱“冷凍企業”)的安全監管水平,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安全生產“誰主管、誰負責”及“一崗雙責”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有關部門冷凍行業安全監管職責分工如下:
(一)企業主管部門:履行冷凍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加強對冷凍企業的安全檢查,指導、督促冷凍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
(二)安監部門:履行冷凍企業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職責,協調、督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履行監管職責;對達到重大危險源的液氨使用企業,督促其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定;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較大社會影響或較大液氨事故的應急救援,并受市政府委托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三)質監部門:負責對冷凍企業液氨使用(儲存)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安全監察;對液氨使用企業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相關安全設施進行檢測、檢驗;組織開展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安全培訓,督促企業落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四)環保部門:負責督促冷凍企業做好液氨泄漏事故的環境保護防范措施和液氨泄漏污染的監測工作與防治的指導。
(五)消防部門:負責冷凍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執行冷凍企業工程項目消防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規定;督促冷凍企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規章制度,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指導冷凍企業開展液氨泄漏事故演練,建立專兼職消防隊伍。
(六)氣象部門:負責冷凍企業的防雷安全設施監督檢查;執行冷凍企業工程項目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督促冷凍企業做好防雷防靜電設施的定期檢測,確保防雷安全。
(七)各級政府(開發區、投資區管委會):負責制定冷凍行業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液氨泄漏應急救援預案),組織轄區液氨泄漏事故演練;組織冷凍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性檢查;組織、協調、監督轄區內冷凍行業事故的救援、調查及善后等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冷凍行業企業的安全監管責任。
三、工作措施
(一)合理規劃布局。凡新建的冷凍企業必須進入工業園區統一管理;工業園區以外的冷凍企業安全現狀評價結果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有關標準要求的,不得進行改、擴建;已在建成區內的冷凍企業工藝落后、設備簡陋或其他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和行業規范標準的,一律限期搬遷或者關閉。
(二)嚴格市場準入。負有冷凍企業安全許可(審批審查)職責的相關部門要嚴格準入條件,全面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加大冷凍企業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管,督促冷凍企業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規定。
(三)創建安全標準化。冷凍企業按照有關行業規定和要求,全面開展創建安全標準化活動,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監督、指導,切實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與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效結合。
(四)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冷凍企業要定期開展重大危險源識別、檢查、評估、備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責任制,健全重大危險源檔案,嚴格落實24小時在線監控。有關部門要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及時發現違章操作和設備安全隱患,督促企業落實防范措施。
(五)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冷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人員等安全培訓,確保持證上崗。各冷凍企業要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分類別分層次組織法律法規、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技能、應急管理、事故案例、職業危害與防護等培訓教育,堅持每年進行一次全員安全培訓考核,考核成績記入員工教育培訓檔案。
(六)加強執法檢查。有關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和“分級屬地管理”原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責任。要全面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查找安全管理及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對一些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要果斷予以停產停業整頓,無法整改到位或拒不整改的,報請政府依法予以關閉,確保食品冷凍行業安全生產。
(七)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督促冷凍企業認真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物資和器材,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事故應急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適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中小企業可通過與大型企業、應急機構建立聯系機制,簽訂應急服務協議,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八)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冷凍企業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按規定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保障安全生產投入;依法依規進行特種設備報檢的同時,對其他裝置(設備)每年聘請專業機構進行一次檢測,保證裝置(設備)安全運行;要建立健全定期隱患排查制度,把隱患排查治理納入企業日常安全管理,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確保重要部位24小時有人值守或巡查,形成全覆蓋、全員參與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計劃,采取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到位,確保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落實。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8月21日
近年來,我市食品冷凍行業發展迅速,且趨于大型化和規模化。據統計,目前全市使用液氨制冷的食品冷凍企業341家,約占全省50%。這幾年,全國因液氨泄露造成的生產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近期連續發生了多起液氨泄露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我市也相繼發生了4起影響較大的液氨泄露事故,先后造成 1人死亡、2人受傷和部分居民緊急轉移。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食品冷凍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最大限度防止液氨泄漏引發中毒、爆炸等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08〕26號)的要求,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適用范圍
本通知適用于食品類(釀造、飲料、速凍或冷凍調理食品、工藝性空調)生產企業,農副產品加工類(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水產加工、果蔬加工)生產企業,倉儲類(冷庫、速凍加工、制冰)生產經營企業。
二、職責分工
為提高全市食品冷凍行業企業(以下簡稱“冷凍企業”)的安全監管水平,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安全生產“誰主管、誰負責”及“一崗雙責”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有關部門冷凍行業安全監管職責分工如下:
(一)企業主管部門:履行冷凍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加強對冷凍企業的安全檢查,指導、督促冷凍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
(二)安監部門:履行冷凍企業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職責,協調、督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履行監管職責;對達到重大危險源的液氨使用企業,督促其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定;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較大社會影響或較大液氨事故的應急救援,并受市政府委托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三)質監部門:負責對冷凍企業液氨使用(儲存)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安全監察;對液氨使用企業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相關安全設施進行檢測、檢驗;組織開展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安全培訓,督促企業落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四)環保部門:負責督促冷凍企業做好液氨泄漏事故的環境保護防范措施和液氨泄漏污染的監測工作與防治的指導。
(五)消防部門:負責冷凍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執行冷凍企業工程項目消防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規定;督促冷凍企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規章制度,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指導冷凍企業開展液氨泄漏事故演練,建立專兼職消防隊伍。
(六)氣象部門:負責冷凍企業的防雷安全設施監督檢查;執行冷凍企業工程項目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督促冷凍企業做好防雷防靜電設施的定期檢測,確保防雷安全。
(七)各級政府(開發區、投資區管委會):負責制定冷凍行業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液氨泄漏應急救援預案),組織轄區液氨泄漏事故演練;組織冷凍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性檢查;組織、協調、監督轄區內冷凍行業事故的救援、調查及善后等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冷凍行業企業的安全監管責任。
三、工作措施
(一)合理規劃布局。凡新建的冷凍企業必須進入工業園區統一管理;工業園區以外的冷凍企業安全現狀評價結果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有關標準要求的,不得進行改、擴建;已在建成區內的冷凍企業工藝落后、設備簡陋或其他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和行業規范標準的,一律限期搬遷或者關閉。
(二)嚴格市場準入。負有冷凍企業安全許可(審批審查)職責的相關部門要嚴格準入條件,全面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加大冷凍企業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管,督促冷凍企業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規定。
(三)創建安全標準化。冷凍企業按照有關行業規定和要求,全面開展創建安全標準化活動,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監督、指導,切實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與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效結合。
(四)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冷凍企業要定期開展重大危險源識別、檢查、評估、備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責任制,健全重大危險源檔案,嚴格落實24小時在線監控。有關部門要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及時發現違章操作和設備安全隱患,督促企業落實防范措施。
(五)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冷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人員等安全培訓,確保持證上崗。各冷凍企業要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分類別分層次組織法律法規、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技能、應急管理、事故案例、職業危害與防護等培訓教育,堅持每年進行一次全員安全培訓考核,考核成績記入員工教育培訓檔案。
(六)加強執法檢查。有關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和“分級屬地管理”原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責任。要全面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查找安全管理及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對一些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要果斷予以停產停業整頓,無法整改到位或拒不整改的,報請政府依法予以關閉,確保食品冷凍行業安全生產。
(七)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督促冷凍企業認真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物資和器材,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事故應急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適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中小企業可通過與大型企業、應急機構建立聯系機制,簽訂應急服務協議,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八)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冷凍企業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按規定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保障安全生產投入;依法依規進行特種設備報檢的同時,對其他裝置(設備)每年聘請專業機構進行一次檢測,保證裝置(設備)安全運行;要建立健全定期隱患排查制度,把隱患排查治理納入企業日常安全管理,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確保重要部位24小時有人值守或巡查,形成全覆蓋、全員參與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計劃,采取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到位,確保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落實。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