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于加快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07〕26號)精神,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加快發展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政府引導和市場拉動相結合,突出重點和全面推動相結合,技術創新與示范推廣相結合,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基礎設施條件,完善示范推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強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水稻栽植和收獲兩個重點環節的機械化,全面提高水稻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二、發展目標
2008—201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由2007年末的62.5萬千瓦提高到69.5萬千瓦,增長11.2%;水稻主要生產環節綜合機械化水平由2007年的50%達到75%以上。其中,耕整地機械化水平達到100%,水稻機械化栽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水稻栽植機械化水平由2007年的12.9%達到60%以上,水稻機械化收獲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收獲機械化水平由2007年的20.6%達到60%以上。經過5—10年的努力,基本實現水稻栽植和收獲兩個重點環節的機械化。其中,2008年全市水稻機械栽植面積突破35萬畝,水稻機械收獲面積突破45萬畝。
2008年全市兩個省級水稻機械化示范區各推廣1萬畝水田保護性作業示范。今后5年,在全市10個水稻生產機械化重點鄉鎮推開,覆蓋規模達到30萬畝。
2008—2012年,農機總值5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由2007年的60個發展到150個;農機總值100萬元以上的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由2007年的18個發展到60個;農機中介組織由2007年的8個發展到50個;農機經濟人由2007年的55人發展到180人。
三、加快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對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支持農民購買先進適用的水稻生產機械裝備。市、縣(區)財政要按照國家、省落實的下一年度農機專項資金數額的25%,確定本級下一年度農機專項資金數額。同時,對購置水稻栽植和收獲等關鍵環節農業機械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市財政要按照國家、省補貼資金額度的10%給予配套補貼。市、縣(區)財政要保證同級農機主管部門的工作經費,適當對本轄區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在資金上給予適當配套。各級財政要逐年增加對水稻生產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加大對購買農機農民的信貸支持力度,在政策、資金和項目安排上積極支持農機推廣、培訓、安全監理等服務體系建設,為全市加快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強示范區建設。要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和高效益運行的原則,重點加強壩墻子鎮、太平鎮、新立鎮、清水鎮、榮興鄉、石山種畜場等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突出項目帶動戰略,整合資源優勢,實現裝備、技術和服務的組裝集成,促進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優化。市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各縣區也要積極支持本地區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鄉(鎮)和示范區建設,把各級示范區建成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和宣傳培訓基地,水稻生產新機具、新標準試驗示范基地,農機服務社會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創新示范基地。
加強水田保護性作業示范工作。按照農業部《關于大力發展保護性耕作的意見》(農機發〔2007〕10號)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應用體系,確定適合水稻生產機械化保護性作業的技術模式和技術規程,實現農機與農藝的緊密結合。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在保護性作業示范資金上要給予支持,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和普及。
(三)創新服務模式。各級政府要大力扶持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大戶、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和專業協會等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鼓勵機械、技術、資本和服務組織的聯合,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手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加強對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培植與推廣。2008—2012年,市財政要對全市現有農機總值200萬元以上的10戶農機服務組織進行重點扶持,每年對每個服務組織支持5萬元。大力推進水稻跨區機械栽植和收獲作業,加強對中介服務組織的培育、引導和規范,強化維修網絡建設,降低跨區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益和服務水平,保證作業質量。
(四)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積極開展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技術培訓,加強對農機大戶的技能培訓和信息服務,積極推廣壩墻子鎮逐村培訓的經驗,利用5年時間,完成對3.5萬農民的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工作。市農機部門和農機技術推廣站負責縣級技術骨干的培訓工作。縣級農機管理和推廣機構要結合農時季節、生產周期和農村生產、生活特點,采取包片、包村、包戶、包人等辦法,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講座和多種科技下鄉活動,有針對性地對稻農開展培訓,普及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知識。大力宣傳水稻生產機械化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意義,以先進典型帶動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為加快發展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級政府要將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目標和建設重點,作為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市政府成立盤錦市加快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農機局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市農委、農機、財政、水利、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有關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機局。各縣區要強化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制定規劃,健全機制,實施目標管理,確保目標實現。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切實擔負起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組織和管理職責,加強協調工作,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營造良好環境,共同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