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泉政辦〔2006〕172號)

   2011-05-19 360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若干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六月十五日

  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若干意見

  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二○○六年年六月六日)

  為切實加強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促進我市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通知》(閩政〔2005〕2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責任,落實工作責任制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轄區內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工作。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本地區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農村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對轄區內的食品質量安全承擔相應責任;各級監管部門按職責承擔責任。

  各縣(市、區)政府和泉州開發區管委會要切實擔負起領導本轄區食品生產加工安全的重任,嚴格落實責任制,明確直接責任人和有關負責人的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到人。各縣(市、區)政府要與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簽訂食品生產加工安全責任書,將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對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目標考核,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明確分管領導并配備1-2名食品安全協管員,協助質監部門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及時組織對本鄉鎮(街道)食品企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和登記造冊;宣傳國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督促食品企業完善產品質量保證條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履行產品出廠檢驗義務;發現企業情況異常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及質量安全隱患時,及時向質監部門報告;組織轄區內的企業逐一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二、通力協作,扎實推進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中編辦《關于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編辦發〔2004〕35號)要求,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主管部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基層組織要按照協管職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形成聯防聯控聯治的工作機制。市、縣質監部門要強化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使協管員了解自身的工作職責、任務和要求,掌握相關的業務知識;定期向鄉鎮(街道)通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關信息。

  三、加強組織領導,大力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專項整治

  市、縣兩級要成立由市、縣政府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組成的食品生產加工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召開整治工作會議,制定工作方案,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全面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工作,堅決整治行業性、趨向性的質量安全問題,嚴厲打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使用非食品原料、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違禁使用添加劑或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依法整治和取締無證照非法經營以及生產加工條件達不到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生產加工點。

  四、加大執法力度,嚴格責任追究

  對生產假冒偽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犯罪案件,要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大案要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要堅決糾正有法不依、違法不糾、執法不嚴的行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對區域性食品質量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地區,當地政府和有關執法、司法部門要組織力量直接查處,涉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等職務犯罪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因整治不力造成轄區重大食品加工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領導責任。

  五、加強政策引導,促進食品產業升級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等基礎工作,推進HACCP、ISO9000、ISO14000等體系認證,提升管理水平,積極爭創名牌。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切實應對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全面實施后對我市食品產業的挑戰,鼓勵和引導小型個私企業走聯合經營,集中生產的道路,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吸納小作坊為配套企業;要支持企業進行工藝改造和技術創新,大力促進我市食品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六、加大投入,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市、縣兩級政府要支持質監部門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大投入,以改善實驗室環境設施,增添檢測設備,完善檢測項目,擴大檢測范圍,提升食品檢驗檢測能力,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要大力加強加工食品檢驗檢測工作,進一步加大質量監督抽查(定期檢驗)力度,提高食品抽查率,擴大抽查覆蓋面;要督促企業嚴格按要求把好原材料進廠和產品出廠關,規范企業自檢行為,建立健全食品出廠檢驗機制,對暫時不具備出廠檢驗能力的,要委托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通過加大投入和督促引導,在全市逐漸建立起政府監督、社會服務、企業自檢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七、建立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完善快速反應機制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強食品抽檢,并根據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對有可能引起區域性質量問題的產品,向有關地方政府發出食品質量安全警示或通報,被警示或通報的當地政府要及時采取措施,組織有關部門,迅速開展行業整治。

  各地要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發現重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或發生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各縣(市、區)政府和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必須迅速行動,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組織有關部門立即采取有效應急處置措施,及時緩解、控制和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并將事件處理情況立即報告市政府。如突發事件屬行業性質量問題的,應立即制訂整治方案,迅速開展行業整治。

  八、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誠信生產經營的良好氛圍

  各地要充分發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做好宣傳工作。一方面對食品質量存在嚴重問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要堅決給予曝光;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布優質產品、優秀企業、優良品牌名單的力度,扶優治劣,引導消費。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實現各監管部門食品安全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要大力推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誠信生產經營的良好氛圍。



 
地區: 福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