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張東偉:中藥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2021-04-29 中國農業監測預警微信號287
核心提示:  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特色品種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
   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特色品種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張東偉作“我國中藥材產業現狀與展望”專題報告。

  張東偉:中藥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張東偉表示,中醫藥是中國的國粹,中醫藥的基礎是中藥材,中藥資源品種有1萬多種,常用的600多個中藥材中,實現人工種養的有300多個。受市場牽引和政府的推動,我國中藥種植面積近年來持續增加。他介紹,目前已發展形成了云南省的三七、砂仁等道地藥材優勢產區,甘肅的當歸、黨參、黃芪等道地藥材優勢產區,山東的金銀花、西洋參等道地藥材優勢產區,浙江的“浙八味”特色藥材優勢產業區等,安徽石斛,陜西杜仲等也形成了特色。從市場需求來講,中醫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消費量逐年增加,主要渠道和方式包括中醫院及診所、藥食同源的餐飲、加工制成藥品與保健品等。從中藥材的加工來講,中藥材飲片產業發展比較良好。中藥材流通渠道多樣化,既有傳統的集貿市場方式,也有新興的電商交易方式,市場流通層次呈現多樣化。
 
  張東偉介紹,中藥材的進口品種主要是龍眼、鹿茸、番紅花、乳香等,出口品種主要是肉桂、人參、枸杞等,出口到韓國、日本和歐美等國家。中藥材種植規模相對比較小,需求受氣候、產量和炒作等多種因素影響,價格變化非常大。中藥材藥食同源的品種需求比較大,比如枸杞用得特別廣泛,用于保健養生為主。他認為目前中藥種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品種短缺,野生資源銳減;加工流通規范化程度比較低,品質受到影響;監管體系不健全,產業鏈前端監管難度大。同時,中藥材產業面臨自然災害風險和市場波動影響。
 
  張東偉提出中藥種植發展措施和政策建議。一是健全中藥材產業發展政策保障和監管體系。二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中藥材生產高質量發展。三是加快中藥材市場培育,建立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四是拓展中藥材國際市場,緩解國內供需矛盾。
 
  來源:大會秘書處



日期:2021-04-29
 
地區: 北京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