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畢洪文:黑木耳生產規模和產量平穩發展,供需保持平衡

   2021-04-29 中國農業監測預警微信號831
核心提示: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特色品種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遙感與信息
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特色品種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遙感與信息研究所所長畢洪文作“中國黑木耳產業現狀與展望”專題報告。
 
  畢洪文:黑木耳生產規模和產量平穩發展,供需保持平衡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遙感與信息研究所所長畢洪文表示,黑木耳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食用菌,主產區包括黑龍江、吉林、福建等地。從生產規模看,2010~2017年,我國黑木耳的生產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2018~2020年出現波動性降低。從2010年到2019年平均增速達到12%,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生產規模大幅下降。在貿易上,我國黑木耳主要出口至東南亞、東北亞、西歐、北美及獨聯體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對黑木耳對外貿易有一定影響,2020年出口量減少了一半。
 
  畢洪文認為,由于我國國內市場很大,2021年黑木耳銷售價格看漲,出口量也將有所回升,國際貿易競爭優勢明顯,貿易順差明顯。展望未來十年,黑木耳生產規模和產量將平穩發展,供需保持平衡,消費穩定增長,多元化功能性產品增加,標準化、智能化生產能力提升。
 
  畢洪文表示,黑木耳是產業扶貧中見效最快、易于操作的產業,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小木耳大產業,她建議未來加強菌種的替代原料的研發力度,利用秸稈、玉米芯等農業廢棄物及果枝桑枝條等代替木屑,以及菌糠的二次利用將是科技攻關的重點。同時智能化生產關鍵技術體系的研發也是提高黑木耳產品等級的迫切需求。黑木耳的精深加工技術更是未來黑木耳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有效手段。通過專業培訓,提高黑木耳生產者的職業素質,進而實現黑木耳生產水平的提高。
 
  來源:大會秘書處



日期:2021-04-29
 
地區: 北京
行業: 食用菌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