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工作安排,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網絡餐飲服務違法違規行為,保證線上線下餐飲同標同質,保證配送環節餐具制品質量安全,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合法經營,降低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確保入網餐飲單位持證率和信息公示率達到100%。
此次專項行動,明確了摸清監管底數、規范許可行為、規范配送行為等9項重點任務。
摸清監管底數
對轄區內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全面排查,精準掌握數量、分布、配送站點、經營狀況等相關信息。建立主體目錄,加強動態管理;列出問題清單,強化風險管理。
規范許可行為
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工作,禁止對場所布局不合理、硬件設施不齊全、操作加工過程控制不嚴等不具備基本經營條件,且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許可。做好統一許可與日常監管的銜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確保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加強第三方平臺的監管
著力解決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資質審查不嚴,未對食品安全專員進行培訓和簽訂食品安全協議等制度落實不嚴的問題,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增強食品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管控能力。
全面落實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
加強審查登記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對新入網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實地核查,確保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對平臺上存量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展自查,及時下線無證店鋪。加強手機APP等移動端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審查。利用平臺技術優勢,建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數據庫,推行許可證到期前提醒、許可證超期下線。
加強線上信息公示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嚴格審核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上傳的食品經營許可及相關經營信息,確保公示信息完整、真實、及時更新。
加強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的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督促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主動向監管部門備案,嚴格執行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查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平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數據和平臺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信息。
加強線下檢查,落實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以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為重點區域,以小餐飲為重點類別,嚴查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未按規定在線上公示證照等信息、線上線下不一致、公示虛假信息、衛生條件差、食材來源不明、使用非食品用包裝材料等問題。
規范配送行為
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和第三方配送企業加強配送人員從業管理,進行食品安全培訓和考核,及時辦理健康證,督促配送人員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配送設備,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鼓勵、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安全、無害且環保可降解的食品包裝材料和餐具。重點推廣食安封簽,把食品安全封起來。大力推行無接觸配送。
嚴查違法行為
對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經營行為,要根據有關規定,依法查處。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
完善監管措施
圍繞網絡餐飲經營的特殊性,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的發現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建立監管部門和平臺間的風險信息定期通報機制,定期對消費者評價數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進行分析,及時進行排查。對發現的普遍性、共性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制定監管措施,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強化社會共治
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公開投訴舉報方式。鼓勵送餐人員舉報在門店取餐過程中發現的食品安全管理、餐食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施“明廚亮灶”,在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公開餐食加工制作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日期:2022-03-28
此次專項行動,明確了摸清監管底數、規范許可行為、規范配送行為等9項重點任務。
摸清監管底數
對轄區內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全面排查,精準掌握數量、分布、配送站點、經營狀況等相關信息。建立主體目錄,加強動態管理;列出問題清單,強化風險管理。
規范許可行為
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工作,禁止對場所布局不合理、硬件設施不齊全、操作加工過程控制不嚴等不具備基本經營條件,且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許可。做好統一許可與日常監管的銜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確保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加強第三方平臺的監管
著力解決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資質審查不嚴,未對食品安全專員進行培訓和簽訂食品安全協議等制度落實不嚴的問題,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增強食品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管控能力。
全面落實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
加強審查登記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對新入網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實地核查,確保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對平臺上存量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展自查,及時下線無證店鋪。加強手機APP等移動端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審查。利用平臺技術優勢,建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數據庫,推行許可證到期前提醒、許可證超期下線。
加強線上信息公示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嚴格審核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上傳的食品經營許可及相關經營信息,確保公示信息完整、真實、及時更新。
加強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的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督促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主動向監管部門備案,嚴格執行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查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平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數據和平臺分支機構、代理商、合作商等信息。
加強線下檢查,落實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以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為重點區域,以小餐飲為重點類別,嚴查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未按規定在線上公示證照等信息、線上線下不一致、公示虛假信息、衛生條件差、食材來源不明、使用非食品用包裝材料等問題。
規范配送行為
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和第三方配送企業加強配送人員從業管理,進行食品安全培訓和考核,及時辦理健康證,督促配送人員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配送設備,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鼓勵、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安全、無害且環保可降解的食品包裝材料和餐具。重點推廣食安封簽,把食品安全封起來。大力推行無接觸配送。
嚴查違法行為
對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經營行為,要根據有關規定,依法查處。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
完善監管措施
圍繞網絡餐飲經營的特殊性,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的發現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建立監管部門和平臺間的風險信息定期通報機制,定期對消費者評價數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進行分析,及時進行排查。對發現的普遍性、共性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制定監管措施,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強化社會共治
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公開投訴舉報方式。鼓勵送餐人員舉報在門店取餐過程中發現的食品安全管理、餐食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施“明廚亮灶”,在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公開餐食加工制作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日期: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