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9月4日臺灣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公布了全新的便攜式行動質譜儀器裝置,克服了傳統檢驗儀器耗時長的缺陷,已獲得美國及臺灣的發明專利。
檢驗人員可攜帶該行動大氣壓力質譜儀,到現場即時檢測各種食品中所含的不法化學添加物,改變傳統化學分析流程,化被動為主動。
研究人員稱,質譜儀具有高靈敏度及監定結構能力,因此已成為科學界分析化學分子不可缺少的儀器,但必須先進行樣品前處理,才能以質譜儀進行分析,可能要長達數小時。
行動大氣壓力質譜儀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細微金屬探針取樣,以加熱等施加能量方式將分析物氣化,導入游離區,并使其與游離區內的帶電荷物質反應后,使分析物帶電荷,再進入質譜儀內被偵測;整個過程僅需數秒鐘的極短時間。
目前儀器可應用的范圍包括各式物件及食品中環境荷爾蒙及如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質分析及蔬果表面及內部所含殘留農藥等,同時還可檢測毒品與禁藥。
日期: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