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消息,19日臺北市召開"年貨大街說明會",研究推行散裝食品的簽詩式標示,要求標注品名、原產地和有效日期等,供民眾查看。
受食品安全風暴影響,臺北市府今年首度研擬《年貨大街食安管理自主認證公約》,凡是簽署公約的攤商,都需要在年貨上進行標注。
此外,對于出租店門前空間給臨時攤商的店家,臺北市府也要求負連帶責任。
臺北市商業處長黃以育表示,店家既然要招租攤位,就必須負起把關責任,確保攤商銷售食品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若是稽查違規3次未改善,就必須廢止臨時攤位證,在年貨大街期間不可再招租,若沒有攤位證又營業,會被視為違法,將請警方取締。
此外,年貨大街的散裝食品過去都直接使用塑膠袋包裝,市府今年要求攤商必須檢附內容物品名、原產地及有效日期等資訊。
對于簽詩式標示,就是在一張張小紙片上標注品名、原產地及有效日期等資訊,另一種方式則是將攤商販賣的所有產品列在一大張紙上,供民眾查看。
臺灣官員表示,民眾過年時常購買許多散裝年貨,時間一久,根本不記得各項產品的保存期限,向攤商索取散裝食品標示,除了能加強攤商自主管理,也方便民眾保存,避免吃到過期食品。
日期: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