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2023.11.26—12.02)

   2023-12-02 食品伙伴網文雯337
核心提示:回眸過去的一周,哪些食品行業動態值得重點關注?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一周熱聞(2023.11.26—12.02)帶您了解食品行業熱點?!ㄊ澜缡称肪W-www.cctv1204.com)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公布 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解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公告(2023年 第11號)|解讀
為進一步加強特殊膳食用食品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公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3年 第22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豆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2大類食品926批次樣品,檢出其中乳制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7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有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征求意見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為正確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本院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更好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服務保障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現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政務網、中國法院網、人民法院報等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最高人民法院)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年國家計量比對項目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發〔2021〕37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計量比對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市監計量〔2020〕127號),更好發揮計量比對作用,提升計量比對供給質量和效率,現就征集2024年國家計量比對項目有關事項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通過!新修訂的《貴州省食品安全條例》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貴州省食品安全條例》已于2023年11月29日經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貴州人大)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11.20-11.26)
2023年11月20日-11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上海交大食堂飯菜吃出針頭”事件引關注 高校致歉、官方介入調查;“包子鋪賣豆腐腦被罰款1.5萬”引熱議;四川兩縣禁止私熏臘肉引熱議 官方回應;深圳一女子買菜遇到“辣椒刺客”事件;官方回應工人徒手撕魷魚被質疑不衛生;農戶赤腳踩自家售賣葡萄干惹爭議;校方回應“家長吐槽學生餐油太多如土豆泥”。(食品伙伴網)
 
2023年11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年11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校園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關注;“包子鋪賣豆腐腦被罰款1.5萬”引熱議;農村立火聚餐就要辦證否則罰款?官方通報;知名餐飲品牌回應“3只蒸餃29元被吐槽太貴”;網友吐槽知名快餐品牌牛奶1杯23元;海底撈回應試點調整份量和價格;知名超市回應篡改糕點生產日期;官方回應麻辣燙店廣告被指低俗;四川兩縣禁止私熏臘肉引熱議 官方回應。(食品伙伴網)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終身從業禁止!
2022年8月,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轄區某計生用品店開展檢查時,發現其經營的“蟲草強腎王”、“雪域藏寶”、“黃金瑪卡”等性保健品的說明書涉嫌虛假標注。秦淮區局依法對上述保健品采取扣押強制措施,并送至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院檢驗。檢驗報告顯示,上述性保健品中均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南京市場監管微信號)
 
上海交大就“食堂發現疑似針頭物事件”發布情況說明
關于閔行校區有學生反映在第二餐飲大樓午餐中發現疑似針頭物事件,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工作專班調查處理。目前,后勤保障中心已封存該批次原材料并啟動自查,涉事檔口已暫停營業。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介入調查,學校將全力配合。對此,我們深表歉意,將引以為戒,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食品原材料溯源、強化品質管控,切實保障師生健康安全。(上海交通大學)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一:生產、銷售用馬肉、鴨肉等冒充的牛肉制品
2020年以來,被告人申某富實際控制河南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期間,委托被告人申某財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并聘用劉某超等人生產、銷售各種肉類加工產品。2020年4月,申某富出資組建電商部門,在多個電商平臺開設店鋪30余家,用于銷售生產的肉類加工產品。此后,申某富組織人員購進馬肉、鴨肉、雞肉和豬肉,通過腌制、鹵煮、烤制、晾曬等工藝制作成“手撕牛肉、風干牛肉、五香牛腿肉、五香牛腱子”等假冒牛肉制品,通過線下渠道和線上電商渠道銷往全國各地。申某富等人生產、銷售假冒牛肉制品,銷售金額共計2690余萬元。此外,申某富等人還生產、銷售以大豆油添加香精、色素等冒充的假芝麻香油,銷售金額共計180余萬元。(最高人民檢察院)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三:生產米粉過程中添加硼砂
被告人付某德系貴州省黃平縣某米粉加工店經營者。2020年5月,付某德為增加米粉產量、延長保存時間,將硼砂添加到米漿中用于生產米粉,并以每斤1.2元的價格進行銷售。同年9月1日,黃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付某德生產的米粉進行抽檢,結果顯示米粉中含有硼酸。同年10月13日,黃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付某德經營的米粉加工店內查獲硼砂15.3千克。經查,2020年5月至9月,付某德售出添加硼砂的米粉共計1.8萬余斤,銷售金額共計2.2萬余元。(最高人民檢察院)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四:生產、銷售臘肉過程中噴灑敵敵畏
2019年至2021年6月,被告人張某玉、張某在浙江省東陽市某菜市場銷售臘肉,為滅蟲而使用農藥敵敵畏噴灑臘肉,共計銷售噴灑敵敵畏的臘肉制品70斤,銷售金額共計2600元。經浙江省金華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從扣押的腌肉樣品中檢測出敵敵畏,含量為0.48mg/kg。(最高人民檢察院)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二:減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
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被告人曾某維購買攪拌機、壓片機等生產設備以及西布曲明、荷葉粉、麥芽糊精、膠囊殼等原料,伙同他人自行生產含有西布曲明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減肥壓片糖果等減肥產品,通過微信等渠道對外銷售,生產、銷售金額共計40余萬元。案發后,公安人員從曾某維處查獲各類減肥產品10萬余粒、各類粉末20余袋及生產機器、膠囊填充板、電子秤、各類減肥產品外包裝等。上述減肥產品及粉末中均檢出西布曲明。(最高人民檢察院)
 
針對群眾反映“某廠房工作人員不戴手套手撕魷魚不衛生”的情況說明
針對群眾反映“某廠房工作人員不戴手套手撕魷魚不衛生”情況,我局已組織執法人員開展現場核查,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龍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3年12月共有143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81.12%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2月共有143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27項,新增標準116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81.12%。(食品伙伴網)
 
JJF 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解讀及比對
10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JJF 1070-2023)在內的33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為幫助大家及時了解新舊規范具體變化,食品伙伴網進行了比對,從中梳理出術語和符號、計量要求、計量檢驗的要求、結果評定與報告以及附錄五個方面的修訂變化,供大家參考。(食品伙伴網)
 
2023年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新規定,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3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0號)和《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JJF 1070-2023),前者為國家部門規章,后者為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均為強制性規定。為方便大家了解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新規定,食品伙伴網梳理了這兩項規定內容,供大家參考。(食品伙伴網)
 
答復|保健食品、運動營養食品可以作為散裝食品銷售嗎?
關于保健食品、運動營養食品是否可以作為散裝食品銷售的咨詢,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答復。(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答復|新舊強制標準如何執行?
關于咨詢新舊強制標準如何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答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重點食品相關產品消費提示(一) | (二)
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期間,市場監管總局通過網站、“市說新語”新媒體平臺分四期發布12種重點食品相關產品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科學選購和正確使用食品相關產品,以降低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安全風險和危害。(市說新語微信號)
 
為什么優質醬香型白酒大多數都是53%vol?
白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市場監管 科普河南微信號)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今起實施,“生鮮燈”正式禁用
今日(2023年1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修訂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值得注意的是,《辦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也就是說,農貿市場及商超內等使用的專門用來給生鮮農產品提色增亮的燈具設施(俗稱“生鮮燈”)自今日起,不得使用。(食品伙伴網)
 
注意!12月1日起中國香港禁止使用部分氫化油并強制標示完全氫化油
為從源頭消除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來源,保障香港地區市民健康,2021年香港地區發布了《2021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和《2021年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簽)(修訂)規例》,將部分氫化油列為食物中的違禁物質,同時規定預先包裝食物如含有氫化油(例如完全氫化油)必須在其配料表中作出相應標示。其中,部分氫化油是經氫化處理但最終并未完全飽和的油脂產品,完全氫化油是指經氫化處理且所有雙鍵均已飽和、理論上不含有反式脂肪的油脂產品。上述兩項規定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網)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我國出口綠茶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28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荷蘭通報我國7批次禽肉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24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禽肉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7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47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6例。據通報,不合格沙梨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捷克、丹麥、芬蘭、德國、希臘、冰島、愛爾蘭、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沙特阿拉伯、瑞士和英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干燥木耳片和冷凍蛋撻皮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2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11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1月30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精米、薏仁、生鮮香蕉、冷凍養殖蝦仁、無酒精啤酒等。(食品伙伴網)
 
2.國際食品
 
日本食品標簽標示或將迎來重大變動?消費者廳探討導入FOP制度
食品營養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消費者選購食品時越來越重視營養成分。為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熱量、脂肪含量等關鍵信息,日本消費者廳于11月2日召開了首次“通俗易懂的營養信息標簽倡議研討會”,探討FOP制度的可行性。據悉,消費者廳計劃在2024年3月前明確政策方向。(食品伙伴網)
 
澳新擬修訂食品標簽中“無添加糖”的聲稱條件
甜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味覺追求。然而,長期以來由糖類過度攝入引起的超重、糖尿病、“三高”之類的慢性疾病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次生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新冠”疫情以來,人們對健康問題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關注程度空前提高。美味和健康始終是民眾向往美好生活的雙重需求,因此,“無添加糖”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選擇“無添加糖”食品,近日,澳新食品標準局擬修訂食品標簽中“無添加糖”的營養聲稱條件,旨在確保這些聲明符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膳食指南,為消費者購買食品提供更明確的信息。(食品伙伴網)
 
歐盟正式確認對在中國加工的原產俄羅斯的水產品征收關稅
歐盟周一正式確認,將把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漁業產品排除在下一版自主關稅配額(ATQ)計劃之外,包括在中國加工的原產于俄羅斯的水產品,該計劃將于一月份生效。(凍品攻略微信號)
 
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中國將在年底前審查俄羅斯豬肉的可能供應商
根據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援引該局局長謝爾蓋·丹克韋爾特的話發布的消息,中國海關總署代表將在年底前對作為潛在豬肉供應商的俄羅斯豬肉企業進行評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美國GRAS知多少
美國沒有類似中國“新食品原料”的概念,而是采用GRAS(一般公認安全)模式進行管理,這意味著無需滿足食品添加劑的上市前批準要求。GRAS在北美及世界各地都具有極高的認可度,是新食品原料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憑證。然而,由于GRAS的特殊性質,有時可能不被大眾充分理解。因此,食品伙伴網針對企業關注的問題,以問答形式進行詳細解釋。(食品伙伴網)
 
越南海產品出口企業視中國為重要的出口市場
來自SeafoodMedia 11月21日消息,中國市場對越南海產品出口企業越來越重要。近年來,中國已躋身越南前三大海產品出口市場,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三、食品科技
 
研究發現油菜蜂王漿特征標志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與功能評價團隊研究發現油菜蜂王漿特征標志物S-甲基-L-半胱氨酸亞砜,為鑒別油菜蜂王漿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團隊開發了一種快速檢測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試劑盒
本研究制備了一種新型比率熒光納米探針協同同步熒光法用于食品中亞硝酸鹽的高效檢測。以市售常見肉制品為檢測對象,樣品中的亞硝酸鹽與比率熒光納米探針表面的氨基相互作用后形成重氮鹽,導致藍色熒光猝滅,進而反映出樣品中亞硝酸鹽的濃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湖北省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14項
11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公示了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專項擬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14項。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食品伙伴網)
 
萬建民院士團隊揭示野生稻和栽培稻種間生殖隔離控制新元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克隆了栽培稻和近緣祖先種南方野生稻種間雜交不育的新基因位點,揭示了兩個緊密連鎖的基因組成一個毒藥-解毒元件,可選擇性敗育不包含該元件的花粉,進而控制水稻種間的生殖隔離。該研究對進一步解析雜種不育機制和野生稻種質資源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