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福建省廈門市信用助農,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23-12-23 農業農村部660
核心提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始終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廈門市推動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樹立“大食物觀”發展理念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廈門市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三級檢測體系、落實“一品一碼”追溯工作等舉措,以信用承諾為基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信用體系的正向作用。……(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國之大者、民之小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始終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廈門市推動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樹立“大食物觀”發展理念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廈門市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三級檢測體系、落實“一品一碼”追溯工作等舉措,以信用承諾為基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信用體系的正向作用。
 
  (一)“農業大腦”賦能信用助農基礎設施網絡。廈門市以構筑“廈門農業大腦”平臺為契機,積極深化農業信用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同廈門市市場監管、市信息中心等多部門互聯互通,加速推進農業執法監管線上平臺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享融合。目前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累計歸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兩千余家,其中農民合作社1437家、家庭農場631家。
 
  (二)積極推行農產品承諾達標證工作。廈門市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積極推進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和追溯管理制度建設。早在2011年,廈門市就創新推行“一品一碼”農產品追溯,給每個批次的產品賦予唯一追溯碼,并將生產、流通等環節的監管數據開放給消費者查詢。通過宣傳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建立的重要意義,重點推動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和“一品一碼”追溯制度的并行實施,加強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責任,目前累計更新完善生產主體備案超700家,賦碼出證超11萬批次,讓生產記錄可查詢、產品去向可追蹤。
 
  (三)農業執法信用監管有效提升抽檢合格率。廈門市深入開展農產品專項行動治理,落實“治違禁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筑牢食用農產品安全防線。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培育綠色優質的農產品。落實好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全過程全鏈條的監管。同時,按照《廈門市社會信用評價機制和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要求,結合國家、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綜合評價結果,廈門市積極推動涉農企業或經營主體信用評價結果在農業領域日常監管方面的應用,實現評價結果在“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或專項治理中的應用。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開展農產品質量定量監測超2700批次,監測抽檢合格率達99%。
 
  (四)探索“信用+網格化”監管體系。廈門市積極推動落實“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的網格化監管模式,進一步發揮“信用+網格化”管理方法,健全機構、配齊人員、配強隊伍,完善設備配備,提升監管能力,防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缺位。近年來,廈門市著重打造鎮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長效機制,積極推進鎮(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150名村(居)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隊伍建設,形成完善的市區、鎮、村四級監管網絡體系。
 
  (五)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誠信+打假”宣傳。廈門市以誠信宣傳為抓手,依托“中國農民豐收節”“315消費者權益日”“三下鄉”活動等重要節日,多渠道、多手段開展各類群眾百姓喜聞樂見的“農資打假保春耕暨農機3.15”現場宣傳活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等實地宣傳,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農資打假、惠農支農政策宣介等活動辦到田間和村口,現場指導農民和經營主體辨識虛假農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虛假農資的普法教育。通過誠信宣傳強化源頭治理,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日期:2023-12-23
 
地區: 福建 廈門市
行業: 食品檢測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