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咖啡再傳致癌?消協辟謠
近日,“現制現售咖啡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悉,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2023年現制咖啡比較試驗報告》,選取了59款現制現售咖啡進行檢測,樣品涉及“瑞幸”“星巴克” “幸運咖”“COTTI COFFEE”等20個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鐵和風味拿鐵等不同品類。本次比較試驗針對樣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反式脂肪酸、總糖、咖啡因、丙烯酰胺等8個項目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在能量、糖分、咖啡因、丙烯酰胺等檢測項目中,各家產品檢測結果差別較大,值得研究探討和消費者關注。在本次59款樣品中,能量檢測結果有高有低,其中一杯咖啡能量高于一個成年女性一天所需能量的1/6;樣品中有2款美式咖啡和2款拿鐵標稱為“無糖”,但經檢測,其中2款拿鐵樣品含糖量超過標準對“無糖”規定的最高限量值;咖啡因檢測顯示其中4款樣品的咖啡因含量低于200mg/kg,在提神作用上略顯遜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59款樣品中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國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隨后,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道,“現制現售咖啡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59款咖啡檢出致癌物 涉及瑞幸星巴克”等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隨著輿論的發酵,12月8日,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文辟謠稱,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丙烯酰胺繼續被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此外,本次比較試驗將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轉換成杯進行計算,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為3.39-10.20?g/杯,每日飲用一杯咖啡的攝入量均處在安全范圍之內,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對人體是無明顯健康風險的。
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還表示,本次比較試驗將丙烯酰胺列為檢測項目并將結果進行發布,一方面旨在通過宣傳普及咖啡及其制品消費知識,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風險并客觀理性看待,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希望推動相關部門制定丙烯酰胺相關標準,促進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和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來盡量減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責任人被罰706萬
近期,“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書公布。其中,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被罰款10萬、沒收違法所得1325.5元,責任人朱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10倍罰款即284.4萬余元,陶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8倍罰款即185.2萬余元,易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9倍罰款即226.3萬余元。
處罰詳情顯示,2023年6月1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占某在學院第一食堂“美卡香鹵”檔口所點飯菜中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6月8日,學生何某在第一食堂“美食美刻”快餐窗口購買的空心菜中發現一條青蟲;6月13日,學生譚某在第一食堂“老上海餛飩鋪”購買的拌粉內發現一只黑色的臭蟲。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學校食堂的承包方,多次出現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的情況,且經網絡傳播,造成大量轉載與評論,引起社會輿情,影響惡劣,造成嚴重危害后果。朱某某、陶某某作為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總監,易某某作為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食堂一樓運營管理第一責任人,應對該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3、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12月,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揚州一學院食堂麻醬盆中發現老鼠 校方通報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報料稱,在江蘇揚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食堂的麻醬盆中發現老鼠。對此,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該事件屬實,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12月4日,該校發布情況通報稱,接報后,學校高度重視,于當天下午啟動應急措施:一是成立工作專班立即著手調查處理。二是責令該窗口暫停營業,封存其全部原材料和餐具,接受專業機構的檢查。三是學校食堂所有窗口全面排查問題,即查即改,同時請專業單位對所有餐廳進行除四害處理,加密餐廳防鼠措施。四是查找當天使用該調料罐的師生(目前監控確定有8人使用該調料),了解其健康情況。五是審查餐廳的食品衛生管理措施,制訂全面整改方案。目前,相關工作仍在進行中。此外,江蘇省教育廳工作人員表示,有關人員已跟學校聯系過,屬地的網信、公安、市場等部門也都已經介入,目前相關情況仍在調查中。
案例二:哈爾濱通報“網紅烤肉店后廚臟亂”
近日,有網民發布短視頻反映哈爾濱市南崗區“出彩小饞貓城市快餐店”后廚存在臟亂等問題。
12月17日,哈爾濱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紅盾南崗”微信公眾號發布調查處理情況稱,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和哈西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于當日下午15:14分到達現場進行檢查,發現該店存在問題與短視頻反映情況基本相符。執法人員現場依法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該店現已停業進行整改。
案例三:“三腺肉”流向早餐店及黑煉油點 官方回應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惠州市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有員工私自將本應該拿去無害化處理的“三腺肉”,運出工廠偷賣給早餐店及黑煉油點。
目前,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的兩名涉事員工,已被警方帶回調查。黑煉油點也已被查封,油的流向仍在進一步調查。
博羅市場監督管理局羅陽城東市場監管所所長林俊華表示,相關部門、各鎮街會進行地毯式摸排,排查有沒有存在這方面的食品加工點或者地下加工作坊。
案例四:羊肉火鍋外賣中疑吃出半截老鼠 官方通報
12月12日,網曝有顧客在江蘇射陽縣一餐廳店點羊肉火鍋外賣,疑吃出半截老鼠。
視頻顯示,桌上擺放著一份外賣,外賣盒旁有幾塊吃剩的骨頭,拍攝者用筷子撥弄出一塊異物,形狀疑似半只老鼠,頭部位置疑有胡須和牙齒。13日,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回應稱,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相關科室正在介入調查,后續應該會對外發布通報。
12月13日,江蘇省射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12月11日,接市民投訴,稱其通過外賣平臺購買的“金五爺羊肉館”羊蝎子火鍋中混有疑似鼠狀異物。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投訴事項進行核查,并依法對被訴商家予以立案調查。目前,該商家已停業整頓,其線上店鋪已在外賣平臺下線。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對相關食品原料進行溯源,市民提供的相關異物已妥善封存并移送第三方權威機構鑒定。
4、多款冠名農科院零食宣傳不實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學歷”,“某某農科院”研制、“某某大學”開發成為一些零食所謂“綠色健康”的賣點。這些宣傳是真實的嗎?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其宣傳不實。
其中,在網上熱銷的一款名為“九0農大蔬菜卷”,其若干商品宣傳頁面上,幾乎都宣稱和“東北農業大學”有關,對此,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給東北農業大學發出了查詢函,東北農業大學回函明確表示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九0農大蔬菜卷”不是學校生產的產品,學校與商品包裝上所標的受委托制造商和委托制造商也沒有開展過任何合作。
此前,在某電商平臺“代餐麥片爆款榜”上排名第二的“山西省農科院燕麥片”,也宣稱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的,其銷量已經超2萬。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求證后得到的回復是:這款燕麥片的宣傳內容不屬實,并未推薦過此款產品。
另外,在網購平臺上,一款“翻天娃辣條”也賣得很好,不少店鋪都宣稱這款零食是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向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發去了查詢函。湖南農業大學回復稱沒有針對該產品“悉心研發”,湖南省農科院稱回復該商品宣傳“湖南農科院研發”不屬實。與此同時,兩家機構都回函表示與該商品的生產商湖南省翻天娃食品有限公司沒有授權關系。
5、麥當勞“麥辣雞翅不裹粉”上熱搜
近日,麥當勞“麥辣雞翅不裹粉”登上熱搜。有網友發現,麥當勞一門店發公告稱,自2023年11月11日起,門店自動改為免裹麥辣雞腿漢堡以及免裹麥辣雞翅。
作為麥當勞里的熱門單品,麥辣雞翅一直深受歡迎。變更制作流程后,有網友表示不能接受,“沒有以前好吃”。
麥當勞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之前麥辣雞翅是在餐廳現裹粉,現在是裹好運過來的,看起來可能不太一樣,之前雞翅上面的鱗片會看起來比較明顯。至于網友熱議的口感是否變差,工作人員稱,“一個人一個口味,我是覺得沒有什么區別。”
麥當勞總部客服表示這是麥辣雞翅新的制作流程,目前是部分餐廳參與更換制作流程,并不是所有餐廳都在更換。
隨后,肯德基動作頻頻,先是在產品頁內上新標語“好炸雞有鱗片”,緊接著又上新宣傳片,將“黃金鱗片”視作賣點。
6、劉德華為酸菜代言了?企業回應、經紀公司發聲明
近日,有網友發現,東北一款名酸菜的包裝袋印上了劉德華照片,相關信息引發網友關注。
視頻顯示,一款名為“新開荒乳酸菌酸菜”包裝上印有劉德華人物形象,一旁小字稱電影《拆彈專家2》主演攜手助力新開荒品牌,這款酸菜包裝上稱屬黑龍江田苗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產品。
12月11日上午,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與廣告公司簽約,“屬于電影,和本人沒關系”。對此,有律師表示,公司回應不客觀,該行為涉嫌侵害劉德華肖像權、名譽權。
12月12日,劉德華經紀公司亨泰環宇有限公司就此事發布《侵權聲明函》,稱劉德華代言“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為不實廣告信息。聲明函中表示,劉德華從未而且無計劃代言“黑龍江田苗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代理的“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等相關產品和服務事宜,并且沒有授權任何公司和個人在“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等相關產品上使用劉德華本人的肖像及姓名。劉德華經紀公司表示,會對上述侵犯劉德華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知識產權等民事權益的行為進行調查,并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7、知名茶飲品牌被曝洗手流程致員工爛手
近日,“瑞幸咖啡師爛手之痛”登上熱搜。
據媒體報道,發帖者們稱由于在瑞幸咖啡工作時頻繁洗手以及徒手接觸消毒水等緣故,工作一段時間后手部皮膚變得粗糙,甚至出現皸裂、褪皮等現象。
按照瑞幸的操作規范,按工作8小時算,一名員工每個班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觸碰消毒水22次。
對此,廣州某門店稱,員工制作飲品時條件非常標準,手部碰不到液體原材料。每到正點都要洗手,自己做了蠻久的,幾乎沒遇到手部潰爛的情況。北京一瑞幸門店也表示每到固定時間會清洗手部,操作間有監控看著,針對網傳內容不便作回答。鄭州一門店稱洗手標準需要公司統一對外回復。瑞幸門店客服則表示,咖啡師在進行工作時,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和法規,接觸存在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都會進行消毒。
8、“泰國瑞幸向中國瑞幸索賠20億”引關注
近日,“泰國瑞幸向中國瑞幸索賠20億”的話題引發關注。
泰國多家媒體報道,12月19日上午,泰囯皇家50R集團(50R group)向法院正式提交訴訟,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賠償經濟損失100億泰銖(約20億元人民幣),法院對此已立案受理。
泰國皇家50R集團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表示,其在2020年時就已經向泰國商務部合法注冊了瑞幸商標,且一切都依照泰國法律規則和程序辦理,并獲準使用該商標經營銷售茶和咖啡等飲料的咖啡店業務。但后來中國瑞幸咖啡卻向中央知識產權和國際貿易法院提出了違反事實真相的訴訟,指控50R集團惡意注冊商標,對此初級法庭判決被告敗訴。但50R集團認為判決不公,向法庭提交了反駁,且已在今年12月1日獲得勝訴。泰國皇家50R集團的控告書還表示,早期在法庭還沒做最終判決時,中國瑞幸就已多次強迫原告停止使用該商標,并且多次強制扣押對方的財產,造成其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50R集團還為打官司花費了大量費用,對此,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給予總計100億泰銖(約20億元人民幣)的賠償。
12月20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關于被泰國假瑞幸索賠100億泰銖問題,情況還有待核實。
據悉,50R集團名下有多家公司與中國品牌“撞名”,除了本次陷入法律風波的“泰國瑞幸咖啡”之外,還有“抖音泰國”“平安藥房(泰國)”“抖音咖啡”等。
9、“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上熱搜
近期,“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話題登上熱搜,稱面包店里的香味并非完全來自面包,而是商家通過一種面包味的香氛增加香氣,吸引消費者購買。
在電商平臺,有多個商家銷售“面包味香氛”,5ml規格售價普遍不超過15元,個別商家還打出“線下數百家面包房香薰專供”等宣傳語。
媒體隨機購買3款面包味香氛(薰)精油發現,其中一款未標注廠家地址,一款未注明執行標準,還有一款未標注廠家名稱和地址。3款產品均標注其主要成分是“精油”,但具體原料不詳。
業內人士也表示,烘焙門店使用面包味香氛或香薰烘托香氣并不是普遍現象。面包味香氛多是香精或精油與揮發溶劑調制而成,即便一些香氛添加了植物精油,添加量也非常少,5ml產品的出廠價僅需2元錢。而這一類香氛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無害。
10、“正新雞排”頻上熱搜
12月1日,“正新雞排正在被年輕人拋棄”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這個話題背后是正新雞排的門店數出現明顯縮減。正新雞排官方發布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其在全國門店數達2.5萬家;第三方平臺窄門餐眼最新數據則顯示,截至2023年12月1日,正新雞排的門店數僅有11619家。不到兩年的時間,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縮減超過1萬家。
對此,12月1日,正新雞排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門店有開有關是正常現象,閉店存在著多種因素,“一般情況下,開店開了幾年之后,生意不好,或者掙不到什么錢,就會考慮把這個店關掉;也有部分原因是當地政府拆遷或者局部改造的需要而閉店;再加上這兩年疫情,餐飲業也不好干。”正新雞排工作人員還表示,后期的經營方針是實現“數字化管理”,對店鋪的衛生要求、產品、價格等層面進行逐步優化。
隨著話題的發酵,12月6日上午,正新雞排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于近日在“今日頭條”及“微博”中,出現個別賬戶冒用上海正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名義,偽造公司公章,發布含有“公司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多種原因,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的不實內容。正新雞排辟謠稱,該公司目前一切經營正常,不存在“公司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多種原因,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的情況;前述不實內容已嚴重侵害公司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公司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并已就該等事項向公安機關報案。
11、網紅帶貨原切牛肉被質疑為合成肉 各方回應
近日,網紅小楊哥直播帶貨的一款售價為89.9元4斤的“澳洲谷飼牛肉卷”被指“貨不對板”,被質疑為合成肉,引發關注。據悉,該產品委托方為湖北某公司,生產商為山東某公司。
目前,涉事電商旗艦店全部商品均已清空。電商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有委托手續和齊全的質檢報告,下架商品系因多人僅申請退款給公司造成損失,不得已才清空。
牛肉卷生產商則回應稱,今年早些時候與該電商合作過牛排、羊腿產品,但沒有為其生產過牛肉卷。
此外,涉事電商注冊地武漢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將對網絡舉報情況進行了解。
牛肉卷生產商所在地山東德州陵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廠家已聯系涉事電商,要求對方提供貨物來源證明并承擔侵權責任,執法人員也在同步調查中。
12、“喜茶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約談”上熱搜
12月5日,“喜茶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約談”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悉,11月28日,喜茶和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款茶拿鐵及周邊包裝上線,因其外包裝的宗教元素而受到質疑。
對此,12月4日,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工作人員反饋稱,該局于12月1日約談了喜茶公司,該公司于12月3日做了下架處理,同時就相關情況作出檢查。工作人員還表示,經過民宗部門和市場監管等部門會商研究,喜茶其實打的是個“擦邊球”。
此外,12月5日上午,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喜茶的聯名合作目前已經結束了。至于聯名款下架的具體原因并不清楚。
1、咖啡再傳致癌?消協辟謠
近日,“現制現售咖啡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悉,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2023年現制咖啡比較試驗報告》,選取了59款現制現售咖啡進行檢測,樣品涉及“瑞幸”“星巴克” “幸運咖”“COTTI COFFEE”等20個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鐵和風味拿鐵等不同品類。本次比較試驗針對樣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反式脂肪酸、總糖、咖啡因、丙烯酰胺等8個項目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在能量、糖分、咖啡因、丙烯酰胺等檢測項目中,各家產品檢測結果差別較大,值得研究探討和消費者關注。在本次59款樣品中,能量檢測結果有高有低,其中一杯咖啡能量高于一個成年女性一天所需能量的1/6;樣品中有2款美式咖啡和2款拿鐵標稱為“無糖”,但經檢測,其中2款拿鐵樣品含糖量超過標準對“無糖”規定的最高限量值;咖啡因檢測顯示其中4款樣品的咖啡因含量低于200mg/kg,在提神作用上略顯遜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59款樣品中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國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隨后,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道,“現制現售咖啡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59款咖啡檢出致癌物 涉及瑞幸星巴克”等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隨著輿論的發酵,12月8日,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文辟謠稱,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丙烯酰胺繼續被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此外,本次比較試驗將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轉換成杯進行計算,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為3.39-10.20?g/杯,每日飲用一杯咖啡的攝入量均處在安全范圍之內,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對人體是無明顯健康風險的。
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還表示,本次比較試驗將丙烯酰胺列為檢測項目并將結果進行發布,一方面旨在通過宣傳普及咖啡及其制品消費知識,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風險并客觀理性看待,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希望推動相關部門制定丙烯酰胺相關標準,促進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和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來盡量減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責任人被罰706萬
近期,“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書公布。其中,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被罰款10萬、沒收違法所得1325.5元,責任人朱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10倍罰款即284.4萬余元,陶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8倍罰款即185.2萬余元,易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9倍罰款即226.3萬余元。
處罰詳情顯示,2023年6月1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占某在學院第一食堂“美卡香鹵”檔口所點飯菜中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6月8日,學生何某在第一食堂“美食美刻”快餐窗口購買的空心菜中發現一條青蟲;6月13日,學生譚某在第一食堂“老上海餛飩鋪”購買的拌粉內發現一只黑色的臭蟲。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學校食堂的承包方,多次出現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的情況,且經網絡傳播,造成大量轉載與評論,引起社會輿情,影響惡劣,造成嚴重危害后果。朱某某、陶某某作為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總監,易某某作為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食堂一樓運營管理第一責任人,應對該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3、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12月,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揚州一學院食堂麻醬盆中發現老鼠 校方通報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報料稱,在江蘇揚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食堂的麻醬盆中發現老鼠。對此,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該事件屬實,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12月4日,該校發布情況通報稱,接報后,學校高度重視,于當天下午啟動應急措施:一是成立工作專班立即著手調查處理。二是責令該窗口暫停營業,封存其全部原材料和餐具,接受專業機構的檢查。三是學校食堂所有窗口全面排查問題,即查即改,同時請專業單位對所有餐廳進行除四害處理,加密餐廳防鼠措施。四是查找當天使用該調料罐的師生(目前監控確定有8人使用該調料),了解其健康情況。五是審查餐廳的食品衛生管理措施,制訂全面整改方案。目前,相關工作仍在進行中。此外,江蘇省教育廳工作人員表示,有關人員已跟學校聯系過,屬地的網信、公安、市場等部門也都已經介入,目前相關情況仍在調查中。
案例二:哈爾濱通報“網紅烤肉店后廚臟亂”
近日,有網民發布短視頻反映哈爾濱市南崗區“出彩小饞貓城市快餐店”后廚存在臟亂等問題。
12月17日,哈爾濱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紅盾南崗”微信公眾號發布調查處理情況稱,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和哈西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于當日下午15:14分到達現場進行檢查,發現該店存在問題與短視頻反映情況基本相符。執法人員現場依法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該店現已停業進行整改。
案例三:“三腺肉”流向早餐店及黑煉油點 官方回應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惠州市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有員工私自將本應該拿去無害化處理的“三腺肉”,運出工廠偷賣給早餐店及黑煉油點。
目前,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的兩名涉事員工,已被警方帶回調查。黑煉油點也已被查封,油的流向仍在進一步調查。
博羅市場監督管理局羅陽城東市場監管所所長林俊華表示,相關部門、各鎮街會進行地毯式摸排,排查有沒有存在這方面的食品加工點或者地下加工作坊。
案例四:羊肉火鍋外賣中疑吃出半截老鼠 官方通報
12月12日,網曝有顧客在江蘇射陽縣一餐廳店點羊肉火鍋外賣,疑吃出半截老鼠。
視頻顯示,桌上擺放著一份外賣,外賣盒旁有幾塊吃剩的骨頭,拍攝者用筷子撥弄出一塊異物,形狀疑似半只老鼠,頭部位置疑有胡須和牙齒。13日,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回應稱,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相關科室正在介入調查,后續應該會對外發布通報。
12月13日,江蘇省射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12月11日,接市民投訴,稱其通過外賣平臺購買的“金五爺羊肉館”羊蝎子火鍋中混有疑似鼠狀異物。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投訴事項進行核查,并依法對被訴商家予以立案調查。目前,該商家已停業整頓,其線上店鋪已在外賣平臺下線。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對相關食品原料進行溯源,市民提供的相關異物已妥善封存并移送第三方權威機構鑒定。
4、多款冠名農科院零食宣傳不實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學歷”,“某某農科院”研制、“某某大學”開發成為一些零食所謂“綠色健康”的賣點。這些宣傳是真實的嗎?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其宣傳不實。
其中,在網上熱銷的一款名為“九0農大蔬菜卷”,其若干商品宣傳頁面上,幾乎都宣稱和“東北農業大學”有關,對此,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給東北農業大學發出了查詢函,東北農業大學回函明確表示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九0農大蔬菜卷”不是學校生產的產品,學校與商品包裝上所標的受委托制造商和委托制造商也沒有開展過任何合作。
此前,在某電商平臺“代餐麥片爆款榜”上排名第二的“山西省農科院燕麥片”,也宣稱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的,其銷量已經超2萬。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求證后得到的回復是:這款燕麥片的宣傳內容不屬實,并未推薦過此款產品。
另外,在網購平臺上,一款“翻天娃辣條”也賣得很好,不少店鋪都宣稱這款零食是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向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發去了查詢函。湖南農業大學回復稱沒有針對該產品“悉心研發”,湖南省農科院稱回復該商品宣傳“湖南農科院研發”不屬實。與此同時,兩家機構都回函表示與該商品的生產商湖南省翻天娃食品有限公司沒有授權關系。
5、麥當勞“麥辣雞翅不裹粉”上熱搜
近日,麥當勞“麥辣雞翅不裹粉”登上熱搜。有網友發現,麥當勞一門店發公告稱,自2023年11月11日起,門店自動改為免裹麥辣雞腿漢堡以及免裹麥辣雞翅。
作為麥當勞里的熱門單品,麥辣雞翅一直深受歡迎。變更制作流程后,有網友表示不能接受,“沒有以前好吃”。
麥當勞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之前麥辣雞翅是在餐廳現裹粉,現在是裹好運過來的,看起來可能不太一樣,之前雞翅上面的鱗片會看起來比較明顯。至于網友熱議的口感是否變差,工作人員稱,“一個人一個口味,我是覺得沒有什么區別。”
麥當勞總部客服表示這是麥辣雞翅新的制作流程,目前是部分餐廳參與更換制作流程,并不是所有餐廳都在更換。
隨后,肯德基動作頻頻,先是在產品頁內上新標語“好炸雞有鱗片”,緊接著又上新宣傳片,將“黃金鱗片”視作賣點。
6、劉德華為酸菜代言了?企業回應、經紀公司發聲明
近日,有網友發現,東北一款名酸菜的包裝袋印上了劉德華照片,相關信息引發網友關注。
視頻顯示,一款名為“新開荒乳酸菌酸菜”包裝上印有劉德華人物形象,一旁小字稱電影《拆彈專家2》主演攜手助力新開荒品牌,這款酸菜包裝上稱屬黑龍江田苗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產品。
12月11日上午,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與廣告公司簽約,“屬于電影,和本人沒關系”。對此,有律師表示,公司回應不客觀,該行為涉嫌侵害劉德華肖像權、名譽權。
12月12日,劉德華經紀公司亨泰環宇有限公司就此事發布《侵權聲明函》,稱劉德華代言“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為不實廣告信息。聲明函中表示,劉德華從未而且無計劃代言“黑龍江田苗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代理的“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等相關產品和服務事宜,并且沒有授權任何公司和個人在“新開荒乳酸菌酸菜”等相關產品上使用劉德華本人的肖像及姓名。劉德華經紀公司表示,會對上述侵犯劉德華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知識產權等民事權益的行為進行調查,并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7、知名茶飲品牌被曝洗手流程致員工爛手
近日,“瑞幸咖啡師爛手之痛”登上熱搜。
據媒體報道,發帖者們稱由于在瑞幸咖啡工作時頻繁洗手以及徒手接觸消毒水等緣故,工作一段時間后手部皮膚變得粗糙,甚至出現皸裂、褪皮等現象。
按照瑞幸的操作規范,按工作8小時算,一名員工每個班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觸碰消毒水22次。
對此,廣州某門店稱,員工制作飲品時條件非常標準,手部碰不到液體原材料。每到正點都要洗手,自己做了蠻久的,幾乎沒遇到手部潰爛的情況。北京一瑞幸門店也表示每到固定時間會清洗手部,操作間有監控看著,針對網傳內容不便作回答。鄭州一門店稱洗手標準需要公司統一對外回復。瑞幸門店客服則表示,咖啡師在進行工作時,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和法規,接觸存在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都會進行消毒。
8、“泰國瑞幸向中國瑞幸索賠20億”引關注
近日,“泰國瑞幸向中國瑞幸索賠20億”的話題引發關注。
泰國多家媒體報道,12月19日上午,泰囯皇家50R集團(50R group)向法院正式提交訴訟,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賠償經濟損失100億泰銖(約20億元人民幣),法院對此已立案受理。
泰國皇家50R集團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表示,其在2020年時就已經向泰國商務部合法注冊了瑞幸商標,且一切都依照泰國法律規則和程序辦理,并獲準使用該商標經營銷售茶和咖啡等飲料的咖啡店業務。但后來中國瑞幸咖啡卻向中央知識產權和國際貿易法院提出了違反事實真相的訴訟,指控50R集團惡意注冊商標,對此初級法庭判決被告敗訴。但50R集團認為判決不公,向法庭提交了反駁,且已在今年12月1日獲得勝訴。泰國皇家50R集團的控告書還表示,早期在法庭還沒做最終判決時,中國瑞幸就已多次強迫原告停止使用該商標,并且多次強制扣押對方的財產,造成其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50R集團還為打官司花費了大量費用,對此,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給予總計100億泰銖(約20億元人民幣)的賠償。
12月20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關于被泰國假瑞幸索賠100億泰銖問題,情況還有待核實。
據悉,50R集團名下有多家公司與中國品牌“撞名”,除了本次陷入法律風波的“泰國瑞幸咖啡”之外,還有“抖音泰國”“平安藥房(泰國)”“抖音咖啡”等。
9、“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上熱搜
近期,“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話題登上熱搜,稱面包店里的香味并非完全來自面包,而是商家通過一種面包味的香氛增加香氣,吸引消費者購買。
在電商平臺,有多個商家銷售“面包味香氛”,5ml規格售價普遍不超過15元,個別商家還打出“線下數百家面包房香薰專供”等宣傳語。
媒體隨機購買3款面包味香氛(薰)精油發現,其中一款未標注廠家地址,一款未注明執行標準,還有一款未標注廠家名稱和地址。3款產品均標注其主要成分是“精油”,但具體原料不詳。
業內人士也表示,烘焙門店使用面包味香氛或香薰烘托香氣并不是普遍現象。面包味香氛多是香精或精油與揮發溶劑調制而成,即便一些香氛添加了植物精油,添加量也非常少,5ml產品的出廠價僅需2元錢。而這一類香氛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無害。
10、“正新雞排”頻上熱搜
12月1日,“正新雞排正在被年輕人拋棄”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這個話題背后是正新雞排的門店數出現明顯縮減。正新雞排官方發布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其在全國門店數達2.5萬家;第三方平臺窄門餐眼最新數據則顯示,截至2023年12月1日,正新雞排的門店數僅有11619家。不到兩年的時間,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縮減超過1萬家。
對此,12月1日,正新雞排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門店有開有關是正常現象,閉店存在著多種因素,“一般情況下,開店開了幾年之后,生意不好,或者掙不到什么錢,就會考慮把這個店關掉;也有部分原因是當地政府拆遷或者局部改造的需要而閉店;再加上這兩年疫情,餐飲業也不好干。”正新雞排工作人員還表示,后期的經營方針是實現“數字化管理”,對店鋪的衛生要求、產品、價格等層面進行逐步優化。
隨著話題的發酵,12月6日上午,正新雞排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于近日在“今日頭條”及“微博”中,出現個別賬戶冒用上海正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名義,偽造公司公章,發布含有“公司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多種原因,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的不實內容。正新雞排辟謠稱,該公司目前一切經營正常,不存在“公司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多種原因,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的情況;前述不實內容已嚴重侵害公司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公司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并已就該等事項向公安機關報案。
11、網紅帶貨原切牛肉被質疑為合成肉 各方回應
近日,網紅小楊哥直播帶貨的一款售價為89.9元4斤的“澳洲谷飼牛肉卷”被指“貨不對板”,被質疑為合成肉,引發關注。據悉,該產品委托方為湖北某公司,生產商為山東某公司。
目前,涉事電商旗艦店全部商品均已清空。電商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有委托手續和齊全的質檢報告,下架商品系因多人僅申請退款給公司造成損失,不得已才清空。
牛肉卷生產商則回應稱,今年早些時候與該電商合作過牛排、羊腿產品,但沒有為其生產過牛肉卷。
此外,涉事電商注冊地武漢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將對網絡舉報情況進行了解。
牛肉卷生產商所在地山東德州陵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廠家已聯系涉事電商,要求對方提供貨物來源證明并承擔侵權責任,執法人員也在同步調查中。
12、“喜茶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約談”上熱搜
12月5日,“喜茶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約談”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悉,11月28日,喜茶和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款茶拿鐵及周邊包裝上線,因其外包裝的宗教元素而受到質疑。
對此,12月4日,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工作人員反饋稱,該局于12月1日約談了喜茶公司,該公司于12月3日做了下架處理,同時就相關情況作出檢查。工作人員還表示,經過民宗部門和市場監管等部門會商研究,喜茶其實打的是個“擦邊球”。
此外,12月5日上午,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喜茶的聯名合作目前已經結束了。至于聯名款下架的具體原因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