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康市市場監管局堅持把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體系建設作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有效舉措,全面推進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加強領導,認真部署
將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列入重點工作內容,印發《關于全面開展食品生產經營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在茶葉、糧食加工、白酒等重點品種生產企業中率先建立電子追溯,把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作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
強化培訓,落實責任
為有效推進工作開展,在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將追溯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和關鍵點作為主要內容開展宣貫培訓,要求企業建立、完善和運行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如實記錄原料驗收、生產過程、產品檢驗、產品銷售等信息內容。督促企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明確數據采集、傳輸、匯總、保存、使用等過程的職責、權限和要求,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規范指導,扎實推進
以市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八個十”專項行動為突破,有針對性的深入企業開展指導,通過現場抽取成品或原料,驗證相關記錄是否實現追溯目標,對企業追溯體系運行進行檢查評價,督促企業嚴格落實追溯工作要求。以點帶面,促進重點品種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工作扎實推進。
嚴格檢查,落實到位
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檢查力度,及時掌握轄區企業追溯體系建設情況。對既未建立信息化追溯體系也未建立紙質追溯檔案或追溯體系不能有效運行,特別是出現不真實信息或信息丟失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嚴肅予以處理,并調高企業風險等級,加大監督檢查頻次。
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利用微信公眾號、陜食安APP、市局官網等多渠道、多平臺宣傳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向消費者普及食品安全追溯相關知識。通過公開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信息,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和監督抽檢不合格信息等進行曝光,為消費者及時提供消費警示。
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紙質追溯已達到全覆蓋,2023年新建電子追溯83家,其中:茶葉及制品39家,蔬菜、腌菜等制品8家,包裝飲用水6家,酒類5家,肉制品3家,食用油3家,糧食加工3家,其它類別16家。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進食品生產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鼓勵有條件的生產企業建立完善信息化追溯,全過程客觀、有效、真實記錄和保存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實現生產產品追溯信息采集、傳遞全覆蓋,為全面建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打下牢固基礎。
日期:2024-01-31
加強領導,認真部署
將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列入重點工作內容,印發《關于全面開展食品生產經營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在茶葉、糧食加工、白酒等重點品種生產企業中率先建立電子追溯,把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作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
強化培訓,落實責任
為有效推進工作開展,在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將追溯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和關鍵點作為主要內容開展宣貫培訓,要求企業建立、完善和運行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如實記錄原料驗收、生產過程、產品檢驗、產品銷售等信息內容。督促企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明確數據采集、傳輸、匯總、保存、使用等過程的職責、權限和要求,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規范指導,扎實推進
以市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八個十”專項行動為突破,有針對性的深入企業開展指導,通過現場抽取成品或原料,驗證相關記錄是否實現追溯目標,對企業追溯體系運行進行檢查評價,督促企業嚴格落實追溯工作要求。以點帶面,促進重點品種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工作扎實推進。
嚴格檢查,落實到位
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檢查力度,及時掌握轄區企業追溯體系建設情況。對既未建立信息化追溯體系也未建立紙質追溯檔案或追溯體系不能有效運行,特別是出現不真實信息或信息丟失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嚴肅予以處理,并調高企業風險等級,加大監督檢查頻次。
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利用微信公眾號、陜食安APP、市局官網等多渠道、多平臺宣傳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向消費者普及食品安全追溯相關知識。通過公開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信息,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和監督抽檢不合格信息等進行曝光,為消費者及時提供消費警示。
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紙質追溯已達到全覆蓋,2023年新建電子追溯83家,其中:茶葉及制品39家,蔬菜、腌菜等制品8家,包裝飲用水6家,酒類5家,肉制品3家,食用油3家,糧食加工3家,其它類別16家。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進食品生產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鼓勵有條件的生產企業建立完善信息化追溯,全過程客觀、有效、真實記錄和保存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實現生產產品追溯信息采集、傳遞全覆蓋,為全面建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打下牢固基礎。
日期: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