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罰款180萬!“3·15晚會”曝光的天價“聽花酒”罰單來了
近日,“3·15晚會”曝光的天價“聽花酒”罰單來了,青海春天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180萬。
4月26日晚間,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春天”)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聽花盛世”)于4月25日收到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武侯區市監局”)《行政處罰告知書》。
《行政處罰告知書》顯示,經查實,聽花盛世在經營場所銷售“聽花”酒過程中,存在將“聽花”酒功效中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核實的用戶評價用于“聽花”酒的商品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且情節嚴重。聽花盛世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責令聽花盛世立即停止違法宣傳行為,并擬罰款人民幣 1800000元。
對此,青海春天表示,上述處罰是武侯區市監局在對聽花盛世有關經營活動進行了調查后作出的,青海春天及子公司都誠懇的接受,并就此事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對于本次處罰的事實“將‘聽花’酒功效中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核實的用戶評價用于‘聽花’酒的商品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青海春天及各子公司、各聽花酒經銷商將認真汲取教訓,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守法意識、規范銷售人員的言行,杜絕這種宣傳行為再次發生。聽花盛世開設的門店將于近日恢復營業。
2、香港消委會實測30款啤酒 全部檢出生物胺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近期對市面上30款預先包裝的罐裝或支裝啤酒進行了評估。
測試結果顯示,1罐/支啤酒就可攝入相當于1碗米飯(約200千卡)的熱量,如果每天飲用2罐,持續3個月很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約5磅。此外,酒精濃度越高,熱量越高,但消費者很難憑產品標簽上的酒精濃度準確選擇低熱量的啤酒,因為有6款樣本的實際酒精濃度與標示存在顯著差異,其中4款高出標示值0.5%或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樣本均檢出不同程度和種類的生物胺,其中2款生物胺含量相對較高,1款樣本更檢出霉菌毒素DON。
據媒體報道,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被檢測出含有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DON),檢出量為每公斤26微克。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中國香港消委會檢測報告所指的「哈爾濱啤酒麥道」樣本中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其檢測含量遠低于中國國家標準(谷物及其制品),也遠低于國際權威食品安全機構的相關上限標準。官方合作渠道并不在中國香港銷售哈爾濱麥道啤酒。
3、多起宰客事件引關注
4月,發生多起宰客事件,引發網絡熱議。
事件一:網紅餐廳16元涼拌黃瓜“一丟丟” 官方:頂格處罰
4月5日,有消費者發視頻吐槽在杜優素羊雜碎黃河路店吃飯,點的一盤涼拌黃瓜只有盤子中間一丟丟賣到16元,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4月8日,店家回應稱,當時因為放假找的臨時工,上錯了菜,正常這個菜價格是6元,目前正在處理此事。
4月9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市場監管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網友反映“吳忠杜優素羊雜碎店涼菜量少價高”問題,該局高度重視,已立案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
4月11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市場監管分局公布處罰結果:經查,杜優素羊雜碎黃河路店價格標簽信息未準確區分16元/份與6元/份同類涼菜的行為,違反了《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七條第一款之規定,依據《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二十二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定,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責令該店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擬對該店處以5000元罰款的頂格處罰,目前已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
事件二:女子稱“買5塊雪花酥花681元”引熱議
4月9日,武漢一女子稱“買5塊雪花酥花費681元”,引發網友熱議。
據該女子爆料:自己帶親戚逛街時,親戚在一家點心店內購買了5塊雪花酥,結賬時發現要681元。女子稱,當時店員沒有說清楚價格,讓顧客切好再去稱重付款。自己大伯被誤導以為5元一塊,要了5塊,沒想到付款時竟然付了600多元。自己看到付款后跟店家理論價格不合理要求退款,店員揚言“那你就打12315投訴,退不了的”。后續圍觀的人變多后一個店員偷偷退了款。翟女士認為該店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已向12345投訴。
對此,4月9日,武漢市江岸區一元路市場監管所已經前往現場調查了解。經過了解,這名女子購買的雪花酥標價為12.8元/50g,也就是128元/斤、256元/kg,根據購物小票,這名女子一家買了2.662kg,總價681元。經查,店內有明碼標價。不過,市場監管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店員存在沒有明確告知、提醒顧客計價方式、商品價值的問題,提醒店員銷售時及時提醒顧客。市場監管部門表示,會繼續關注該店經營行為,如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將立即查處。
4月10日,有媒體記者到涉事門店探訪發現,該門店處于關門狀態,卷簾門上寫著“設備檢修、暫停營業”。記者聯系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對該店進行立案調查。具體情況待調查結果出來后,將向社會公布。
4月10日晚,武漢市文旅局在其官方抖音就此事作出回應,稱“據悉,因涉嫌欺詐,江漢路步行街的‘一封情酥’店鋪,在10日下午被一元街市場工商所聯合江漢路步行街執法中隊查封。”
事件三:官方回應128元“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
近日,網傳“游客吐槽花128元體驗‘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沒動筷菜就沒了”引發關注。
4月13日晚,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發布《關于網絡平臺傳播“千人宴”輿論調查情況的通報》稱,針對網絡上傳播的“花錢體驗‘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的輿論,該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網傳情況基本屬實。
經查,2024年4月12日在保亭影劇院旁舉辦的“千人宴”活動由海南鵬博鑫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獨立出資的方式舉辦,屬于商業行為。由于參與人數較多,該公司在安保和維護現場秩序方面經驗欠缺,在上菜的環節當中組織能力不足、服務不到位,導致無法正常配餐,菜品分布不均,同時在驗票環節當中管理人手不足,導致參與活動的觀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大降低,引發游客反感并錄下視頻傳播。
目前,海南鵬博鑫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已向社會公開發布致歉信,并將對參與活動的游客給予全額退款,消費者可憑票和付款記錄辦理退款,受理電話:13098999958。
事件四:市監局通報“女子買蝦戳洞去水后商家拒絕交易”
4月2日,浙江湖州德清縣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網傳德清縣農貿市場“80元一斤的蝦誰要買2兩的水”的情況說明》。
3月28日下午3點40分左右,一女士在德清縣新發地市場一攤位選購皮皮蝦,攤主將皮皮蝦裝入袋中后,該女士在袋子底部開洞去除水份,攤主認為袋子破損無法為蝦充氧將引起死蝦,隨后決定不將皮皮蝦出售給該女士,故引起爭執。這位女士隨后向市場內服務臺(并非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市場經營單位工作人員(女士誤認為是“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入進行調解。在此過程中,該女士對市場工作人員的調解表示不滿,后相關視頻通過網絡平臺傳播,造成部分網民誤解。
德清縣市場監管局已對該情況開展了調查,并對該市場經營單位和攤主進行了約談,要求規范、妥善處理消費糾紛。
目前,該市場經營單位對該女士在市場消費中遇到的不愉快表示歉意,對承包攤主按“市場公約”考核作了罰金處理。
事件五:男子吐槽就餐遇上28元1只“鹽水蝦刺客” 市監局回應
4月20日,有網友發視頻吐槽就餐遇上“鹽水蝦刺客”,一盤鹽水蝦420元,一盤15個,算下來28元1只。當事人杜先生稱,市場才20多元一斤,當時菜單上也沒圖片。店家回應稱,系明碼標價。
對此,萊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市場監管局于4月21日接收到這一情況后,便安排了調查小組到涉事飯店現場進行調查。
經了解,發布視頻的網友當晚系用1380元團購了涉事酒店原價2891元的13-15人團購套餐,包括酒水當晚實際結算一共支付了1404元。
該工作人員稱,檢查時發現涉事酒店點菜間的各類海鮮均規范進行了明碼標價,其中海捕蝦標注的價格是28元一只。但該網友系團購套餐,享有4.9折優惠,平均支付價格就是13.72元一只蝦。
對于鹽水蝦28元一只的價格是否過高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需要進一步深入的調查,商品實行市場調節價格,作為監管部門,無法直接進行定價。
對此事件,該局將進一步進行調查,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4、食品安全事件頻繁
4月,發生多起食品安全輿情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消費者在酸菜魚外賣中吃出假魚片 餐飲企業致歉
4月6日晚,有消費者稱,在東大方杭州范家路店點的一份“老壇蘿卜酸菜魚”外賣中吃出疑似假魚片,引發關注。
消費者稱,本來自己想要咬的,但是咬不動,用手撕也撕不動。經現場實驗,這些魚片在燃燒后產生黑煙并伴隨刺鼻氣味。東大方杭州范家路店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可能燒的時間稍微長了,因為魚肉燒過了10秒20秒,它都不一樣,魚肉稍微老了一點。”隨后,經浙江大學食品專家初步鑒定,從燃燒現象和氣味判斷,這些魚片更可能含有化學物質,疑似塑料或PVC材質,而非魚肉。
4月8日,東大方發布關于“東大方范家路店酸菜魚混入異物事件”致歉信稱,東大方餐飲管理公司緊急成立專項事件調查小組,迅速調取監控、復盤相關員工行為動作、核驗當日檢查記錄、員工對談等。經查,確認該片“咬不動”的魚片,系屬該門店明檔展示菜品用的仿真魚片模具,因操作失誤混入食材。外賣客服接到客人反饋,未經深入了解即進行回復和致歉。
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公司“六大承諾”的規定,公司向該客人進行道歉、免單及賠償處理,涉事門店外賣業務已暫停整改。同時各門店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
案例二:知名火鍋品牌回應“顧客用筷子戳出鍋底污垢”
4月9日,有網友發視頻反映,自己前往廣東揭陽某海底撈店就餐時,發現服務員端上桌的鍋底有明顯污垢,用筷子可以將污垢戳出。
當事人表示,吃了這么久也是第一次發現,可能是沒洗干凈,體驗感覺很不好,希望海底撈能有所改進。海底撈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正在處理中。
4月10日,海底撈表示,針對該店鍋具清洗不符合標準問題,質量安全中心已組織專人9日晚抵達該店進行專項檢查與輔導,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已向顧客致歉。同時,海底撈在全國門店范圍內已同步啟動自查行動。
案例三:老鼠爬上餐桌吃剩菜?餐廳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4月12日,有網友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一條視頻:在南京德基廣場的桂滿隴餐廳,一只老鼠爬上了餐桌,爬到了食客吃剩的餐盤里。
4月13日,涉事餐廳工作人員表示老鼠爬上的餐桌位于戶外就餐區域,并不能確定老鼠的來源,目前該區域已消殺并暫停開放。目前門店正在配合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才會恢復正常營業。
目前,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案例四:員工更換過期食品標簽?永輝回應、市監局介入
4月14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安徽合肥的永輝超市肥西水晶城店,有員工隨意更換面包有效期標簽。
對此,超市回應系商品標簽貼錯后更改,后續處理結果會對外公布。
市監局回應稱,轄區所已前往調查處理。
案例五:顧客稱外賣吃出蜈蚣 商家登門致歉
近日,浙江湖州。一市民反映,凌晨在重慶小面下單外賣后,吃一半發現碗里一只長蜈蚣。
當事人發布的視頻顯示,4月13日凌晨,塑料碗中浸泡著一只黑色的蜈蚣,其與商家交涉后,對方表示無法確定蜈蚣來源,但愿意積極承擔責任。
4月17日,當事人林先生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因常在涉事店鋪點單,外賣到家后就直接吃了,結果吃到一半發現異物,起初以為是蟑螂,撈起來是只大蜈蚣。隔日商家來登門致歉,承認自身問題,并帶了水果,但他沒有接受。“不需要經濟賠償,只希望對方改善衛生環境,不要再出現下一個受害者。”
涉事商家負責人表示,他愿意積極承擔責任,已登門致歉。“我家開店至少5年,確實出現過蚊子等飛蟲進入餐盒的情況,但從未見過蜈蚣。”他猜測蜈蚣或許趁晾菜的時候爬入菜盆,并表示已購買不銹鋼盆放菜,日后會加強衛生,把死角的衛生做到位。
案例六:女子疑在米其林餐廳吃到淋巴肉?商家回應
近日,廣東廣州。女子發視頻稱,在一家米其林餐廳吃到淋巴肉,服務員解釋這是花腩肉不是淋巴肉。離開餐廳后,出現胃痛腹瀉等癥狀。
視頻顯示,女子吃到的肉表面呈現大量顆粒狀的凸起。
廣州12345回應:商家表示切五花肉用刀背敲打,給肉塊表面制造粗糙感,能更好形成焦香味。現場檢查也能根據追溯系統查到該豬肉的供應來源,暫未發現肉品問題。
案例七:石家莊通報一小區上百居民腹瀉嘔吐
4月16日,網傳河北石家莊長安區恒大御景半島小區,有上百名居民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
截圖顯示,五號樓業主群內即有150戶居民反映身體不適。居民王女士表示,從15日開始,小區內陸續有居民出現身體不適,懷疑飲用水受到污染,她和家人均出現腹瀉情況。
17日,媒體從小區物業處了解到,已對水源進行送檢,并對相關管道進行清洗。長安區衛健委也表示已派人到現場處置,事發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4月17日,“石家莊長安發布”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4月16日,恒大御景半島一期有部分住戶出現腹瀉、嘔吐癥狀,疑似是飲用水問題。長安區政府立即組織開展調查處置,協調市供水公司調配送水車進行24小時送水服務,組織疾控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樣本采集,衛生監督部門對小區供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協調相關部門連夜施工鋪設新供水管網。目前,出現癥狀的居民已就醫,情況平穩。預計48小時內恢復正常供水。
案例八:東方甄選回應“女子稱網購牛奶已變質”
近日,合肥的王女士反映,4月4日她收到在東方甄選購入的一款自營新疆牛奶,11日孩子飲用后出現嘔吐等癥狀,發現牛奶已變質,生產日期有損壞痕跡。
對此,東方甄選回應稱,在協商處理,商家都有嚴格質檢。
4月23日,東方甄選再次回應稱,對這位用戶的反饋非常重視,已成立專班調查。經初步核實,該用戶購買的牛奶在保質期內,同批次牛奶監測報告各項指標合格。根據和用戶多次溝通的線索判斷,牛奶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磕碰,導致滲入空氣從而導致變質。目前,已經獲得該用戶的諒解,未開封產品會寄送給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再次檢測。
5、老鄉雞發布《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
近日,“老鄉雞20萬字菜品溯源報告”“老鄉雞餐廳公示菜品加工等級”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
據悉,4月7日,老鄉雞官網發布《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報告》有677頁共20萬字,包含202個供應商明細,484個三卡追溯檔案(餐廳菜品追溯卡188個,央廚食材追溯卡136個,外采原料追溯卡160個)。
4月8日,老鄉雞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布《老鄉雞致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公開信》,均附上“省流版”《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并強調企業開通了“老鄉雞中央廚房”和“老鄉雞餐廳后廚”兩個實時監控直播間,此外,餐廳將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并以顏色作為區分。《報告》表示,老鄉雞當前正餐菜品中【餐廳現做】占比70.6%,【半預制】占比27.7%,【復熱預制】占比1.7%。這暴露出老鄉雞未能實現100%新鮮現做,所以也提醒消費者慎重選擇。值得放心的是,老鄉雞所有菜都是在餐廳后廚當天做、當天賣,賣不完就報廢,不會售賣隔夜菜。
4月9日,@老鄉雞 官方賬號發布《老鄉雞內部報告七連曝——第六彈》,稱在公開了20萬字的《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外,還將公示所有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并以顏色作為區分。老鄉雞公示半預制和復熱預制標識,綠色為餐廳現做,黃色是半預制,紅色是復熱預制。
6、推出“科比醬酒” 貴州科比酒業被質疑“碰瓷”
近日,“貴州科比酒業”社媒賬號官宣發布“科比醬酒”,引發關注。賬號發布的內容顯示,其推出了兩款科比醬酒(KEBI WINE):科8和科24,并發布了多條“體育冠軍”為其站臺的視頻。
由于視頻中的白酒產品直接使用了科比的logo,8號和24號也是科比生前所穿的球衣號碼,被不少網友質疑在“碰瓷”名人。
4月24日上午,貴陽市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這家公司,目前已經關注到此事,正在了解核實,但“科比”二字在注冊時并未提示違規。
據網絡公開企業知識產權信息顯示,該公司曾申請注冊5枚“KEBI”“科曼比巴”“曼科巴比”及圖形商標,國際分類均為酒類,其中“KEBI”及圖形商標狀態為初審公告,其余商標申請為駁回復審中。
7、東方甄選南美白蝦二氧化硫超標7倍?公司回應
近日,打假人劉江爆料稱,東方甄選官方自營店銷售的厄瓜多爾進口南美白蝦,隱瞞添加并超量使用了“蝦藥”焦亞硫酸鈉(具有防腐劑、漂白劑功效),送檢樣品檢測出的二氧化硫殘留量為0.723g/kg,超出了國家標準的7倍。
對此,4月15日,東方甄選在微博發文稱,最近關注到有人在網絡散布東方甄選南美白蝦相關謠言,嚴重損害東方甄選商譽,也對公司的部分客戶造成困擾。東方甄選表示,南美白蝦為厄瓜多爾原裝進口,產品入關要通過中國口岸管理部門的嚴格把控,產品抽檢合格符合國標,方可進入中國市場。同時,為確保產品品質,一直對該產品進行高頻抽檢,歷次檢驗結果均符合國標。東方甄選表示,打假人劉江發布的“二氧化硫超標7倍”言論無中生有。針對劉江的不實言論,公司已經取證,并將采取法律手段,堅決捍衛公司正當權益。東方甄選表示,會一如既往嚴控自營產品品質,確保食品安全底線。
8、知名快餐回應“被指用侮辱性文字謾罵顧客”
近日,“麥當勞用侮辱性文字謾罵顧客”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據悉,4月24日,李先生來到麥當勞南通市崇川區和平橋店,點了一份價值29元的板燒雞腿堡套餐,套餐中有一杯冰可樂。李先生拿到套餐準備食用時,可樂飲料從杯蓋與杯沿間流出弄臟衣服。李先生注意到,是杯沿變形所致,便聯系服務員。李先生希望免單,對方答應。下午,李先生看到麥當勞的退款到賬通知中,退款原因一欄竟寫著:顧客是傻x。
李先生隨即撥打麥當勞中國服務熱線投訴,對方表示2至3個工作日答復。當天下午,李先生接到麥當勞和平橋店店長電話,對方表示歉意,表示李先生下次到店,會補償一份小食。
李先生很生氣,并表示不能理解:一家世界知名餐飲公司內部工作流程如此隨意,竟然用侮辱性語言謾罵顧客,回復處理問題如此輕描淡寫。
4月26日,李先生表示,麥當勞蘇州和南通區域負責人何女士趕到南通,代表麥當勞官方正式向李先生誠懇道歉。
對此,麥當勞方面給媒體的回應是:涉事員工相關行為違反了麥當勞的管理制度和價值觀,公司已與顧客表達歉意并達成諒解。同時,已對相關員工進行了教育與處理,后續也將繼續加強培訓與管理。
9、廣西一攤主往豬肉上潑撒不明物?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日前,有網友在網上發布視頻稱,南寧北湖農貿市場里有一名豬肉攤主不斷往豬肉上撒粉末狀的不明物,引發網友熱議,評論區中有很多網友擔心該粉末是有毒物質硼砂。
事情發生之后,市場管理方和轄區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并于4月16日對涉事攤位進行突擊檢查和采樣。
從南寧西鄉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經過委托機構對李女士攤位的豬肉以及現場發現的兩包物品進行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兩包物品為食鹽,豬肉檢出食鹽成份,未檢出硼砂等非食用物質。此外,攤主用食鹽保鮮是不規范的,相關部門正在處理中。
市場管理人員表示,攤主準備起訴在網上帶節奏說是硼砂的網友。
10、和府撈面回應多個傳言
近來,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和府撈面身陷諸多傳言,其中“裁員20%-30%”“計劃今年赴香港IPO,擬募資1億至2億美元”“啟動一家和府撈面的總投資需要120萬左右”等消息備受關注,引發社會熱議。
對此,4月2日,和府撈面發布微博,嚴正聲明上述消息均屬謠言,無事實依據,并表示已收集相關證據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將堅決追究造謠者和惡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聲明表示,和府撈面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48%,實現三年疫情后首次扭虧為盈,經營狀況良好。2024年為精簡組織裁員120人左右,比例為1.4%,非網傳“和府撈面裁員20%-30%”。聯營、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的未來戰略,調整精簡的人員為直營超配,聯營版塊仍在擴編。此外,和府撈面聯營門檻僅69.8萬元,赴港上市計劃也從未正式啟動。
1、罰款180萬!“3·15晚會”曝光的天價“聽花酒”罰單來了
近日,“3·15晚會”曝光的天價“聽花酒”罰單來了,青海春天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180萬。
4月26日晚間,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春天”)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聽花盛世”)于4月25日收到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武侯區市監局”)《行政處罰告知書》。
《行政處罰告知書》顯示,經查實,聽花盛世在經營場所銷售“聽花”酒過程中,存在將“聽花”酒功效中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核實的用戶評價用于“聽花”酒的商品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且情節嚴重。聽花盛世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責令聽花盛世立即停止違法宣傳行為,并擬罰款人民幣 1800000元。
對此,青海春天表示,上述處罰是武侯區市監局在對聽花盛世有關經營活動進行了調查后作出的,青海春天及子公司都誠懇的接受,并就此事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對于本次處罰的事實“將‘聽花’酒功效中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核實的用戶評價用于‘聽花’酒的商品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青海春天及各子公司、各聽花酒經銷商將認真汲取教訓,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守法意識、規范銷售人員的言行,杜絕這種宣傳行為再次發生。聽花盛世開設的門店將于近日恢復營業。
2、香港消委會實測30款啤酒 全部檢出生物胺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近期對市面上30款預先包裝的罐裝或支裝啤酒進行了評估。
測試結果顯示,1罐/支啤酒就可攝入相當于1碗米飯(約200千卡)的熱量,如果每天飲用2罐,持續3個月很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約5磅。此外,酒精濃度越高,熱量越高,但消費者很難憑產品標簽上的酒精濃度準確選擇低熱量的啤酒,因為有6款樣本的實際酒精濃度與標示存在顯著差異,其中4款高出標示值0.5%或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樣本均檢出不同程度和種類的生物胺,其中2款生物胺含量相對較高,1款樣本更檢出霉菌毒素DON。
據媒體報道,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被檢測出含有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DON),檢出量為每公斤26微克。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中國香港消委會檢測報告所指的「哈爾濱啤酒麥道」樣本中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其檢測含量遠低于中國國家標準(谷物及其制品),也遠低于國際權威食品安全機構的相關上限標準。官方合作渠道并不在中國香港銷售哈爾濱麥道啤酒。
3、多起宰客事件引關注
4月,發生多起宰客事件,引發網絡熱議。
事件一:網紅餐廳16元涼拌黃瓜“一丟丟” 官方:頂格處罰
4月5日,有消費者發視頻吐槽在杜優素羊雜碎黃河路店吃飯,點的一盤涼拌黃瓜只有盤子中間一丟丟賣到16元,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4月8日,店家回應稱,當時因為放假找的臨時工,上錯了菜,正常這個菜價格是6元,目前正在處理此事。
4月9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市場監管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網友反映“吳忠杜優素羊雜碎店涼菜量少價高”問題,該局高度重視,已立案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
4月11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市場監管分局公布處罰結果:經查,杜優素羊雜碎黃河路店價格標簽信息未準確區分16元/份與6元/份同類涼菜的行為,違反了《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七條第一款之規定,依據《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二十二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定,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責令該店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擬對該店處以5000元罰款的頂格處罰,目前已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
事件二:女子稱“買5塊雪花酥花681元”引熱議
4月9日,武漢一女子稱“買5塊雪花酥花費681元”,引發網友熱議。
據該女子爆料:自己帶親戚逛街時,親戚在一家點心店內購買了5塊雪花酥,結賬時發現要681元。女子稱,當時店員沒有說清楚價格,讓顧客切好再去稱重付款。自己大伯被誤導以為5元一塊,要了5塊,沒想到付款時竟然付了600多元。自己看到付款后跟店家理論價格不合理要求退款,店員揚言“那你就打12315投訴,退不了的”。后續圍觀的人變多后一個店員偷偷退了款。翟女士認為該店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已向12345投訴。
對此,4月9日,武漢市江岸區一元路市場監管所已經前往現場調查了解。經過了解,這名女子購買的雪花酥標價為12.8元/50g,也就是128元/斤、256元/kg,根據購物小票,這名女子一家買了2.662kg,總價681元。經查,店內有明碼標價。不過,市場監管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店員存在沒有明確告知、提醒顧客計價方式、商品價值的問題,提醒店員銷售時及時提醒顧客。市場監管部門表示,會繼續關注該店經營行為,如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將立即查處。
4月10日,有媒體記者到涉事門店探訪發現,該門店處于關門狀態,卷簾門上寫著“設備檢修、暫停營業”。記者聯系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對該店進行立案調查。具體情況待調查結果出來后,將向社會公布。
4月10日晚,武漢市文旅局在其官方抖音就此事作出回應,稱“據悉,因涉嫌欺詐,江漢路步行街的‘一封情酥’店鋪,在10日下午被一元街市場工商所聯合江漢路步行街執法中隊查封。”
事件三:官方回應128元“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
近日,網傳“游客吐槽花128元體驗‘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沒動筷菜就沒了”引發關注。
4月13日晚,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發布《關于網絡平臺傳播“千人宴”輿論調查情況的通報》稱,針對網絡上傳播的“花錢體驗‘千人宴’全是花生毛豆”的輿論,該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網傳情況基本屬實。
經查,2024年4月12日在保亭影劇院旁舉辦的“千人宴”活動由海南鵬博鑫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獨立出資的方式舉辦,屬于商業行為。由于參與人數較多,該公司在安保和維護現場秩序方面經驗欠缺,在上菜的環節當中組織能力不足、服務不到位,導致無法正常配餐,菜品分布不均,同時在驗票環節當中管理人手不足,導致參與活動的觀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大降低,引發游客反感并錄下視頻傳播。
目前,海南鵬博鑫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已向社會公開發布致歉信,并將對參與活動的游客給予全額退款,消費者可憑票和付款記錄辦理退款,受理電話:13098999958。
事件四:市監局通報“女子買蝦戳洞去水后商家拒絕交易”
4月2日,浙江湖州德清縣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網傳德清縣農貿市場“80元一斤的蝦誰要買2兩的水”的情況說明》。
3月28日下午3點40分左右,一女士在德清縣新發地市場一攤位選購皮皮蝦,攤主將皮皮蝦裝入袋中后,該女士在袋子底部開洞去除水份,攤主認為袋子破損無法為蝦充氧將引起死蝦,隨后決定不將皮皮蝦出售給該女士,故引起爭執。這位女士隨后向市場內服務臺(并非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市場經營單位工作人員(女士誤認為是“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入進行調解。在此過程中,該女士對市場工作人員的調解表示不滿,后相關視頻通過網絡平臺傳播,造成部分網民誤解。
德清縣市場監管局已對該情況開展了調查,并對該市場經營單位和攤主進行了約談,要求規范、妥善處理消費糾紛。
目前,該市場經營單位對該女士在市場消費中遇到的不愉快表示歉意,對承包攤主按“市場公約”考核作了罰金處理。
事件五:男子吐槽就餐遇上28元1只“鹽水蝦刺客” 市監局回應
4月20日,有網友發視頻吐槽就餐遇上“鹽水蝦刺客”,一盤鹽水蝦420元,一盤15個,算下來28元1只。當事人杜先生稱,市場才20多元一斤,當時菜單上也沒圖片。店家回應稱,系明碼標價。
對此,萊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市場監管局于4月21日接收到這一情況后,便安排了調查小組到涉事飯店現場進行調查。
經了解,發布視頻的網友當晚系用1380元團購了涉事酒店原價2891元的13-15人團購套餐,包括酒水當晚實際結算一共支付了1404元。
該工作人員稱,檢查時發現涉事酒店點菜間的各類海鮮均規范進行了明碼標價,其中海捕蝦標注的價格是28元一只。但該網友系團購套餐,享有4.9折優惠,平均支付價格就是13.72元一只蝦。
對于鹽水蝦28元一只的價格是否過高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需要進一步深入的調查,商品實行市場調節價格,作為監管部門,無法直接進行定價。
對此事件,該局將進一步進行調查,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4、食品安全事件頻繁
4月,發生多起食品安全輿情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消費者在酸菜魚外賣中吃出假魚片 餐飲企業致歉
4月6日晚,有消費者稱,在東大方杭州范家路店點的一份“老壇蘿卜酸菜魚”外賣中吃出疑似假魚片,引發關注。
消費者稱,本來自己想要咬的,但是咬不動,用手撕也撕不動。經現場實驗,這些魚片在燃燒后產生黑煙并伴隨刺鼻氣味。東大方杭州范家路店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可能燒的時間稍微長了,因為魚肉燒過了10秒20秒,它都不一樣,魚肉稍微老了一點。”隨后,經浙江大學食品專家初步鑒定,從燃燒現象和氣味判斷,這些魚片更可能含有化學物質,疑似塑料或PVC材質,而非魚肉。
4月8日,東大方發布關于“東大方范家路店酸菜魚混入異物事件”致歉信稱,東大方餐飲管理公司緊急成立專項事件調查小組,迅速調取監控、復盤相關員工行為動作、核驗當日檢查記錄、員工對談等。經查,確認該片“咬不動”的魚片,系屬該門店明檔展示菜品用的仿真魚片模具,因操作失誤混入食材。外賣客服接到客人反饋,未經深入了解即進行回復和致歉。
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公司“六大承諾”的規定,公司向該客人進行道歉、免單及賠償處理,涉事門店外賣業務已暫停整改。同時各門店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
案例二:知名火鍋品牌回應“顧客用筷子戳出鍋底污垢”
4月9日,有網友發視頻反映,自己前往廣東揭陽某海底撈店就餐時,發現服務員端上桌的鍋底有明顯污垢,用筷子可以將污垢戳出。
當事人表示,吃了這么久也是第一次發現,可能是沒洗干凈,體驗感覺很不好,希望海底撈能有所改進。海底撈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正在處理中。
4月10日,海底撈表示,針對該店鍋具清洗不符合標準問題,質量安全中心已組織專人9日晚抵達該店進行專項檢查與輔導,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已向顧客致歉。同時,海底撈在全國門店范圍內已同步啟動自查行動。
案例三:老鼠爬上餐桌吃剩菜?餐廳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4月12日,有網友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一條視頻:在南京德基廣場的桂滿隴餐廳,一只老鼠爬上了餐桌,爬到了食客吃剩的餐盤里。
4月13日,涉事餐廳工作人員表示老鼠爬上的餐桌位于戶外就餐區域,并不能確定老鼠的來源,目前該區域已消殺并暫停開放。目前門店正在配合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才會恢復正常營業。
目前,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案例四:員工更換過期食品標簽?永輝回應、市監局介入
4月14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安徽合肥的永輝超市肥西水晶城店,有員工隨意更換面包有效期標簽。
對此,超市回應系商品標簽貼錯后更改,后續處理結果會對外公布。
市監局回應稱,轄區所已前往調查處理。
案例五:顧客稱外賣吃出蜈蚣 商家登門致歉
近日,浙江湖州。一市民反映,凌晨在重慶小面下單外賣后,吃一半發現碗里一只長蜈蚣。
當事人發布的視頻顯示,4月13日凌晨,塑料碗中浸泡著一只黑色的蜈蚣,其與商家交涉后,對方表示無法確定蜈蚣來源,但愿意積極承擔責任。
4月17日,當事人林先生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因常在涉事店鋪點單,外賣到家后就直接吃了,結果吃到一半發現異物,起初以為是蟑螂,撈起來是只大蜈蚣。隔日商家來登門致歉,承認自身問題,并帶了水果,但他沒有接受。“不需要經濟賠償,只希望對方改善衛生環境,不要再出現下一個受害者。”
涉事商家負責人表示,他愿意積極承擔責任,已登門致歉。“我家開店至少5年,確實出現過蚊子等飛蟲進入餐盒的情況,但從未見過蜈蚣。”他猜測蜈蚣或許趁晾菜的時候爬入菜盆,并表示已購買不銹鋼盆放菜,日后會加強衛生,把死角的衛生做到位。
案例六:女子疑在米其林餐廳吃到淋巴肉?商家回應
近日,廣東廣州。女子發視頻稱,在一家米其林餐廳吃到淋巴肉,服務員解釋這是花腩肉不是淋巴肉。離開餐廳后,出現胃痛腹瀉等癥狀。
視頻顯示,女子吃到的肉表面呈現大量顆粒狀的凸起。
廣州12345回應:商家表示切五花肉用刀背敲打,給肉塊表面制造粗糙感,能更好形成焦香味。現場檢查也能根據追溯系統查到該豬肉的供應來源,暫未發現肉品問題。
案例七:石家莊通報一小區上百居民腹瀉嘔吐
4月16日,網傳河北石家莊長安區恒大御景半島小區,有上百名居民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
截圖顯示,五號樓業主群內即有150戶居民反映身體不適。居民王女士表示,從15日開始,小區內陸續有居民出現身體不適,懷疑飲用水受到污染,她和家人均出現腹瀉情況。
17日,媒體從小區物業處了解到,已對水源進行送檢,并對相關管道進行清洗。長安區衛健委也表示已派人到現場處置,事發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4月17日,“石家莊長安發布”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4月16日,恒大御景半島一期有部分住戶出現腹瀉、嘔吐癥狀,疑似是飲用水問題。長安區政府立即組織開展調查處置,協調市供水公司調配送水車進行24小時送水服務,組織疾控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樣本采集,衛生監督部門對小區供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協調相關部門連夜施工鋪設新供水管網。目前,出現癥狀的居民已就醫,情況平穩。預計48小時內恢復正常供水。
案例八:東方甄選回應“女子稱網購牛奶已變質”
近日,合肥的王女士反映,4月4日她收到在東方甄選購入的一款自營新疆牛奶,11日孩子飲用后出現嘔吐等癥狀,發現牛奶已變質,生產日期有損壞痕跡。
對此,東方甄選回應稱,在協商處理,商家都有嚴格質檢。
4月23日,東方甄選再次回應稱,對這位用戶的反饋非常重視,已成立專班調查。經初步核實,該用戶購買的牛奶在保質期內,同批次牛奶監測報告各項指標合格。根據和用戶多次溝通的線索判斷,牛奶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磕碰,導致滲入空氣從而導致變質。目前,已經獲得該用戶的諒解,未開封產品會寄送給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再次檢測。
5、老鄉雞發布《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
近日,“老鄉雞20萬字菜品溯源報告”“老鄉雞餐廳公示菜品加工等級”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
據悉,4月7日,老鄉雞官網發布《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報告》有677頁共20萬字,包含202個供應商明細,484個三卡追溯檔案(餐廳菜品追溯卡188個,央廚食材追溯卡136個,外采原料追溯卡160個)。
4月8日,老鄉雞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布《老鄉雞致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公開信》,均附上“省流版”《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并強調企業開通了“老鄉雞中央廚房”和“老鄉雞餐廳后廚”兩個實時監控直播間,此外,餐廳將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并以顏色作為區分。《報告》表示,老鄉雞當前正餐菜品中【餐廳現做】占比70.6%,【半預制】占比27.7%,【復熱預制】占比1.7%。這暴露出老鄉雞未能實現100%新鮮現做,所以也提醒消費者慎重選擇。值得放心的是,老鄉雞所有菜都是在餐廳后廚當天做、當天賣,賣不完就報廢,不會售賣隔夜菜。
4月9日,@老鄉雞 官方賬號發布《老鄉雞內部報告七連曝——第六彈》,稱在公開了20萬字的《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外,還將公示所有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并以顏色作為區分。老鄉雞公示半預制和復熱預制標識,綠色為餐廳現做,黃色是半預制,紅色是復熱預制。
6、推出“科比醬酒” 貴州科比酒業被質疑“碰瓷”
近日,“貴州科比酒業”社媒賬號官宣發布“科比醬酒”,引發關注。賬號發布的內容顯示,其推出了兩款科比醬酒(KEBI WINE):科8和科24,并發布了多條“體育冠軍”為其站臺的視頻。
由于視頻中的白酒產品直接使用了科比的logo,8號和24號也是科比生前所穿的球衣號碼,被不少網友質疑在“碰瓷”名人。
4月24日上午,貴陽市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這家公司,目前已經關注到此事,正在了解核實,但“科比”二字在注冊時并未提示違規。
據網絡公開企業知識產權信息顯示,該公司曾申請注冊5枚“KEBI”“科曼比巴”“曼科巴比”及圖形商標,國際分類均為酒類,其中“KEBI”及圖形商標狀態為初審公告,其余商標申請為駁回復審中。
7、東方甄選南美白蝦二氧化硫超標7倍?公司回應
近日,打假人劉江爆料稱,東方甄選官方自營店銷售的厄瓜多爾進口南美白蝦,隱瞞添加并超量使用了“蝦藥”焦亞硫酸鈉(具有防腐劑、漂白劑功效),送檢樣品檢測出的二氧化硫殘留量為0.723g/kg,超出了國家標準的7倍。
對此,4月15日,東方甄選在微博發文稱,最近關注到有人在網絡散布東方甄選南美白蝦相關謠言,嚴重損害東方甄選商譽,也對公司的部分客戶造成困擾。東方甄選表示,南美白蝦為厄瓜多爾原裝進口,產品入關要通過中國口岸管理部門的嚴格把控,產品抽檢合格符合國標,方可進入中國市場。同時,為確保產品品質,一直對該產品進行高頻抽檢,歷次檢驗結果均符合國標。東方甄選表示,打假人劉江發布的“二氧化硫超標7倍”言論無中生有。針對劉江的不實言論,公司已經取證,并將采取法律手段,堅決捍衛公司正當權益。東方甄選表示,會一如既往嚴控自營產品品質,確保食品安全底線。
8、知名快餐回應“被指用侮辱性文字謾罵顧客”
近日,“麥當勞用侮辱性文字謾罵顧客”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據悉,4月24日,李先生來到麥當勞南通市崇川區和平橋店,點了一份價值29元的板燒雞腿堡套餐,套餐中有一杯冰可樂。李先生拿到套餐準備食用時,可樂飲料從杯蓋與杯沿間流出弄臟衣服。李先生注意到,是杯沿變形所致,便聯系服務員。李先生希望免單,對方答應。下午,李先生看到麥當勞的退款到賬通知中,退款原因一欄竟寫著:顧客是傻x。
李先生隨即撥打麥當勞中國服務熱線投訴,對方表示2至3個工作日答復。當天下午,李先生接到麥當勞和平橋店店長電話,對方表示歉意,表示李先生下次到店,會補償一份小食。
李先生很生氣,并表示不能理解:一家世界知名餐飲公司內部工作流程如此隨意,竟然用侮辱性語言謾罵顧客,回復處理問題如此輕描淡寫。
4月26日,李先生表示,麥當勞蘇州和南通區域負責人何女士趕到南通,代表麥當勞官方正式向李先生誠懇道歉。
對此,麥當勞方面給媒體的回應是:涉事員工相關行為違反了麥當勞的管理制度和價值觀,公司已與顧客表達歉意并達成諒解。同時,已對相關員工進行了教育與處理,后續也將繼續加強培訓與管理。
9、廣西一攤主往豬肉上潑撒不明物?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日前,有網友在網上發布視頻稱,南寧北湖農貿市場里有一名豬肉攤主不斷往豬肉上撒粉末狀的不明物,引發網友熱議,評論區中有很多網友擔心該粉末是有毒物質硼砂。
事情發生之后,市場管理方和轄區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并于4月16日對涉事攤位進行突擊檢查和采樣。
從南寧西鄉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經過委托機構對李女士攤位的豬肉以及現場發現的兩包物品進行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兩包物品為食鹽,豬肉檢出食鹽成份,未檢出硼砂等非食用物質。此外,攤主用食鹽保鮮是不規范的,相關部門正在處理中。
市場管理人員表示,攤主準備起訴在網上帶節奏說是硼砂的網友。
10、和府撈面回應多個傳言
近來,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和府撈面身陷諸多傳言,其中“裁員20%-30%”“計劃今年赴香港IPO,擬募資1億至2億美元”“啟動一家和府撈面的總投資需要120萬左右”等消息備受關注,引發社會熱議。
對此,4月2日,和府撈面發布微博,嚴正聲明上述消息均屬謠言,無事實依據,并表示已收集相關證據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將堅決追究造謠者和惡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聲明表示,和府撈面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48%,實現三年疫情后首次扭虧為盈,經營狀況良好。2024年為精簡組織裁員120人左右,比例為1.4%,非網傳“和府撈面裁員20%-30%”。聯營、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的未來戰略,調整精簡的人員為直營超配,聯營版塊仍在擴編。此外,和府撈面聯營門檻僅69.8萬元,赴港上市計劃也從未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