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4年5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4-05-31 食品伙伴網文雯1193
核心提示:2024年5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3·15曝光的槽頭肉企業被罰1287萬;多起“消費欺詐”事件引發輿情關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低俗營銷”事件引關注;食物中毒事件頻發;擅用球星“科比”姓名 科比酒業改名、被罰1萬元;山西一連鎖餐廳被曝售賣福壽螺 總部回應;冰紅茶請“山寨杰倫”代言引熱議 各方回應;“康師傅方便面即將全線漲價”上熱搜;“多人稱喝了霸王茶姬新品心悸入院”引熱議。……(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4年5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3·15曝光的槽頭肉企業被罰1287萬
 
  5月14日,#315曝光的槽頭肉企業被罰1287萬#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等問題。5月10日,阜陽市市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對3家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警告,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并分別罰款420萬元、573.4萬元、293.76余萬元,共約1287.2萬元。
 
  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廚先生公司存在使用的食品原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改變生產布局,未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義務,未按規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行為。東輝公司存在虛假標注生產日期,未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義務,未按規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行為。春天公司存在使用的食品原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未按規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行為。
 
  針對上述情況,阜陽市市場監管局對3家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警告,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對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進行罰款。其中,對廚先生公司處貨值金額52.5萬元的8倍罰款420萬元,對其法定代表人王廣志處以2023年從廚先生公司取得收入6萬元的7倍罰款42萬元。對東輝公司沒收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產品2617件,并處貨值金額33.73萬元的17倍罰款573.44萬元,對其法定代表人張來勇處以2023年從東輝公司取得收入4.2萬元的6倍罰款25.2萬元。對春天公司處貨值金額36.72萬元的8倍罰款293.76萬元,對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春天處以2023年從春天公司取得收入7.44萬元的6倍罰款44.64萬元。
 
  除行政處罰外,3家公司還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2、多起“消費欺詐”事件引發輿情關注
 
  5月,發生多起“消費欺詐”事件引發輿情關注,其中,涉及“叫花雞里沒有雞”、“5塊雪花酥賣681元”、“連云港鬼秤”等多個事件。
 
  事件一:“叫花雞里沒有雞”事件
 
  5月初,“叫花雞里沒有雞”事件引發輿情關注。
 
  有網友發視頻稱,5月1日下午,其和家人前往杭州市旅游,在河坊街一家店鋪購買了三只叫花雞,其中一只當場打開并食用,另外兩只帶回了家。回到家后,該網友打開了另外一只雞,但發現只有土、沒有雞,于是在打開最后一只叫花雞的同時錄制視頻,結果發現,最后一只也沒有雞。
 
  5月2日,博主發布了“開盲盒”視頻,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網友們紛紛建議博主撥打杭州市長熱線0571-12345,并通過浙里辦反映相關問題。
 
  對此,5月5日,@上城發布 發布情況通報稱,4日13時,上城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消費者反映的“叫花雞里沒有雞”情況,已至河坊街涉事商戶開展現場檢查、制作筆錄,進行立案取證調查,并已同步受理消費投訴,聯系消費者進行調處。目前,案件正按照法定程序開展調查辦理中,后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此外,據媒體報道,對于上述事件,涉事店鋪店員表示確有其事,也有點無奈,“因為假期,我們招了臨時工,當天客流較大,估計當時顧客比較著急,將樣品當做是售賣的叫花雞,遞給了我們店員。店員不熟悉商品,就給打包了。我們也是昨天市場監管來了才知道。”店員還表示,之前店里售賣的叫花雞都是統一供應鏈供應的,店里基本只負責保溫加熱,“這個事確實對景區的影響不太好,現在暫時不售賣了,后續看有關部門的處置了。”
 
  5月6日下午,從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得最新消息:涉事商戶已停業整頓,店鋪經營者賠償消費者1000元。
 
  此外,涉事商戶經營者呂先生面對鏡頭,誠懇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賠償消費者損失。
 
  5月13日,杭州市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叫花雞里沒有雞”涉事商家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其停業整頓15日,沒收違法所得60元,并罰款600元。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當事人自2023年4月7日在杭州市上城區河坊街158號開設店鋪,從事熱食類食品(簡單加熱)等經營活動,銷售叫花雞、臭豆腐、烤肉串等商品。當事人從德清某食品有限公司購入預包裝食品叫花雞,單價13元/只,在攤位內銷售,并將供貨商免費提供的叫花雞模型擺放在柜臺作為商品信息展示。2024年5月1日,當事人將2個叫花雞模型冒充叫花雞食品銷售給顧客,單價30元/只,費用共計60元。所以當事人銷售以假充真的商品貨值為60元,違法所得60元。當事人將叫花雞模型作為叫花雞食品銷售給消費者,構成銷售以假充真商品的違法行為。作為重點商業街區的經營者,其行為導致重大輿情反響,被新聞媒體曝光,損害了區域的旅游形象,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決定從重處罰。
 
  事件二:“5塊雪花酥賣681元”涉事店鋪擬被罰10萬
 
  “5塊雪花酥賣681元”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涉事商家以引人誤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擬作出警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5月10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4起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武漢市江岸區一封情酥食品店以引人誤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案。
 
  2024年4月9日,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消費爭議及媒體報道內容,對武漢市江岸區一封情酥食品店進行立案調查。經查,當事人在店內收銀臺集中商品價簽匯總欄目上存在“50g”和“斤”等多種計量單位,與展示商品位置分離不對應,且多個價簽混淆不清;店員在對消費者選中的櫻花酥進行稱重計費時,未同時向消費者展示所購商品的單價、數量及總價,直接切塊并要求消費者出示付款碼掃碼收費,隱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商品信息。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以引人誤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擬作出警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據悉,2024年4月,“5塊雪花酥681元”事件引發網友廣泛關注。武漢一名女士爆料稱,自己和親戚在江漢路一家名叫“一封情酥”的點心店購買了5塊雪花酥,結賬時發現要681元,要求退款一度遭拒。
 
  事件三:連云港海鮮市場“鬼秤”事件
 
  近日,連云港海鮮市場“鬼秤”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5月16日,有博主發布一則視頻稱,他在江蘇連云港海鮮蔬菜直銷市場買海鮮時遭遇“鬼秤”,與對方理論反遭市場管理方搶奪手機。視頻一經發布,隨即引起熱議。
 
  對此,5月17日,“海州發布”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5月16日,網民發布視頻稱,在海州區某市場購物時發現一商戶短斤少兩,并被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搶奪手機。該區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初步查明,涉事商戶許某存在短斤少兩行為。市場監管部門現已對涉事商戶和市場主辦方的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對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曹某搶奪手機等行為受案調查。目前,市場主辦方已將涉事商戶清理出場,對搶奪手機工作人員予以辭退。
 
  5月19日,“今日海州”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續報稱,針對5月16日網民在相關平臺發布的“海州區某市場購物時發現一商戶短斤少兩,并被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搶奪手機”的視頻,經調查核實,現將有關處理情況通報如下:區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戶和市場主辦方的違法行為已經調查終結,予以行政處罰告知。對涉事商戶許某某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罰款3萬元;對市場主辦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罰款35萬元。區公安機關依法對存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戶許某某及其親屬徐某某、時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媒體報道,5月20日,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陳賢斌就連云港鬼秤事件道歉。他說:“這件事情,也暴露了我們在市場監管秩序、行政執法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這里,我也真誠給大家道個歉。我們要以此次事情為契機,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將我們各項整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狠抓農貿市場的監管,同時輻射到商超、酒店、步行街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短斤少兩、食品安全、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同時要更加注重加強市場主辦方人員的培訓教育,切實規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廣大市民打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5月23日,市場監管總局向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掛牌督辦函,對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海鮮蔬菜直銷市場“鬼秤”事件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事件四:南京江寧通報“男子買魚遇鬼秤被管理方搶摔手機”
 
  繼連云港“鬼秤”事件之后,5月18日,有網友通過抖音平臺反映其在江寧區某農貿市場買魚時,一商戶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并被市場方管理人員搶摔手機。
 
  視頻中,男子在南京東山第二農貿市場買魚遇缺斤少兩問題,找賣家理論時賣家承認自己所用的秤是九兩秤。隨后男子要求與賣家一同找管理方,結果跟市場管理方發生爭執,工作人員搶砸手機,還稱“什么東西,你拍什么東西,賠你個手機就是了,還要弄你一頓”。
 
  5月19日,江寧區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查,該事件發生于4月22日。在雙方發生爭執報警后,江寧警方迅速出警,依法進行處置。目前,江寧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事農貿市場主辦方和涉事商戶立案調查,市場方對涉事商戶予以清退。
 
  事件五:河南許昌通報“水產商戶和攤販缺斤少兩”
 
  近日,網友反映河南許昌毓秀路農貿市場和白廟后街臨時便民點出現缺斤少兩問題的視頻,引發關注。
 
  5月23日,許昌市魏都區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對于網傳許昌出現缺斤少兩的視頻,魏都區成立聯合調查組進行核實處理,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計量法》等法律法規,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水產商戶和攤販的涉嫌違法行為已調查終結,予以行政處罰告知,對其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均罰款3萬元。同時,對涉事計量器具、大米來源開展溯源,對生產、流通環節相關企業開展執法調查。
 
  事件六:市監局調查烤肉店被指出現陰陽菜盤
 
  近日,一網友在網上發布“某烤肉店驚現陰陽菜盤”視頻,稱桂林一烤肉店使用“陰陽菜盤”缺斤少兩。
 
  視頻中男子將500g的砝碼放在稱上稱出數值為620g,隨機拿起兩個餐盤進行稱重,分別稱出“220g”“180g”。網友提出店家使用作弊稱后,老板質問“是來干什么的”,并直呼“別吃了”,隨后雙方發生肢體接觸。
 
  對此,5月6日,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通報稱:經初步核查,鑫龍生牛炭烤店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缺斤少兩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法立案調查處理。目前,該燒烤店已自行閉門整改。


  事件七:“爆炒羊羔肉”摻雜“雞肉”?市監局通報、商家致歉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寧夏吳忠國強手抓館食府路店就餐時,發現辣爆羊羔肉中摻雜雞肉。
 
  5月14日,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經現場核查,情況屬實。
 
  同時,涉事餐飲店負責人也發布致歉信,向顧客道歉。商家表示,經調取監控視頻,詢問當班責任人和后廚人員后查明:5月9日21點44分,有兩位客人在本店一樓大廳點了爆炒羊羔肉等餐食。當時本店已臨近下班,清理后廚時誤將未加工完的幾塊雞肉倒入羊羔肉食材盒中。廚師在制作加工爆炒羊羔肉的過程中,將誤裝雞肉食材一并加工裝盤提供給顧客食用。顧客吃完飯買單時,提出了羊羔肉中摻有雞肉,收銀員少收了48元餐費,店長知道此事后,又將顧客支付的150元餐費通過收銀系統全部退還給付款人。
 
  5月18日,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再次通報稱,商家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鑒于該店在事發后全額退還消費者就餐費,及時向社會及消費者公開致歉,并與消費者達成和解協議,主動消除危害后果,屬于首次違法,依據有關規定,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責令該店改正違法行為,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擬對該店處以1萬元的罰款。
 
  事件八:網曝景區“天價冰粉”2份150元 市監局通報
 
  5月16日,江蘇蘇州。有網友發視頻稱在昆山市周莊古鎮景區購買了兩碗冰粉,被告知179元,“講完價150元”。當事人趙女士稱,冰粉是按克來賣的,標價是19.9元,但是買了兩碗冰粉稱重后價格是179元,講完價是150元。趙女士表示,第一次吃這么貴的冰粉,很離譜,感覺在外面也就二三十元。
 
  對此,周莊古鎮一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游客投訴,經核實該門店為私人經營,已向市監局反饋,將同步處理。昆山市監局周莊分局回應稱,將實地了解具體情況。
 
  5月22日,昆山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微信號“昆山市場監督管理”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核實,該店冰粉、水果統一明碼標價為19.5元/250克,計量器具在檢定有效期內并符合要求。消費者一行于5月16日17時許在該店自行選購2桶冰粉(桶的容量為1500毫升),合計150元,另加1杯煙雨烏龍奶茶29元,共計179元,優惠后實際支付150元。
 
  5月22日,當事人趙女士稱,商家愿意補差價100元協商解決這件事,但要求趙女士刪除視頻,消除影響。趙女士說,希望大家在外游玩和消費的時候能多留個心眼,她暫時不會刪除原來吐槽的視頻。
 
  事件九:網紅零食被曝缺斤少兩?知名品牌接連致歉
 
  5月23日,“衛龍15克裝魔芋爽實際只有8.9克”“衛龍回應魔芋爽克重不足”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引起廣泛關注。
 
  據悉,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包裝上明確標注著每包重15克的衛龍魔芋爽,帶包裝稱重實際重量分別為12.6克和8.9克,均未能達到包裝上所標明的重量。
 
  對此,5月23日下午,衛龍官方在抖音發布致歉聲明稱,針對近日消費者反饋的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況,表示誠摯的歉意。衛龍已經與相關消費者積極取得聯系并依照相關規定妥善解決,同時在內部立即展開了產品生產、品質檢測等自查工作。
 
  同日傍晚,衛龍官方微博發布《致消費者書》,再次道歉。衛龍方面表示,針對產品凈含量不足,衛龍已配合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進行產品凈含量抽檢,待報告生成后會進行公示。針對客服與消費者初步溝通過程中的不當言論,衛龍已在內部展開工作檢討。


  3、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5月,發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輿情關注。


  案例一:知名快餐品牌被曝使用過期食材、偷工減料等問題
 
  5月13日,“麥當勞給過期食材換標簽續命”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
 
  據報道,近期,有媒體記者先后臥底麥當勞鄭州卓越農聯餐廳和麥當勞濟南大學餐廳,發現兩家餐廳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質期標簽、使用過期食材、食物過了保存期依舊售賣以及偷工減料等問題。麥當勞鄭州卓越農聯餐廳,還存在炸油品質超標的情況。
 
  5月13日,涉事門店麥當勞鄭州卓越農聯餐廳和麥當勞濟南大學餐廳所屬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已赴涉事門店進行調查取證”。
 
  5月13日,麥當勞中國發布聲明稱,正積極配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與核實。對于任何違反操作標準的行為,公司絕不姑息,嚴肅處理。公司對于涉事餐廳帶來的影響深表歉意。
 
  案例二:廣東中山一知名麻辣燙門店出現老鼠
 
  近日,有廣東中山的消費者投訴,在楊國福麻辣燙菜品區域發現活的老鼠。
 
  根據視頻,在楊國福麻辣燙的菜品區域,有老鼠出現在兩個食物柜的中間白色透明擋板處,該消費者稱,他吃完飯后發現有個黑色的物體在動,細看發現是老鼠,并擔憂老鼠可能會爬到食材上。
 
  該消費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商家表示會進行整改,可以給兩瓶飲料作為補償,但要求其刪除視頻。
 
  涉事門店店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時老鼠并沒有接觸食品,只是待在柜子縫隙間,并稱已將食材更換,進行大掃除,提高消殺的頻率。
 
  5月8日,記者致電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確實出現了老鼠,但過多細節不愿透露。
 
  5月8日,中山市三角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針對此事,三角鎮市場監管分局迅速行動,對該涉事餐廳開展檢查,責令其立即予以整改,禁止使用涉嫌被污染的食品原料,店鋪全面做好滅鼠消毒工作,同時對檢查發現的其他問題限期改正,采取“回頭看”,確保其整改落實到位。
 
  案例三:烤肉店給肉串噴漆?官方通報
 
  5月21日,有網友稱,疑似貴陽一烤肉店工作人員給肉串竹簽噴漆,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5月22日,貴陽市云巖區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楊婆婆烤肉店給肉串噴漆”的核查情況。經查,“楊婆婆烤肉店”計劃當日晚向消費者贈送烤肉,遂向竹簽末端噴灑白色“自噴漆”以區分正常銷售和贈送的肉串。該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目前,云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調查,核查時當場查封涉案食品及“自噴漆”產品,相關肉串末烤制、未流入市場。同時,涉案商家已自行停業整頓。
 
  案例四:“茉酸奶原料過期”事件
 
  5月27日,“茉酸奶原料過期40多天仍使用”“茉酸奶換標簽續命水果餿了才肯扔”“茉酸奶”等相關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據報道,2024年2月至5月上旬,媒體記者隨機應聘進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發現諸多問題:使用過期40余天的原料;更換效期標簽,不按時報廢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標簽;常溫存放應冷藏的水果,水果變色、出水后,仍接著使用;偷工減料,不嚴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員提供國家強制要求的餐飲人員健康證明等。
 
  對此,5月27日下午,茉酸奶發出《致歉聲明》稱,針對報道的“茉酸奶北京石景山萬達店、北京伊洋華堂店、北京華宇時尚購物中心店、華熙 LIVE·五棵松店使用過保質期原料,聞出餿味才廢棄”等相關問題,該公司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內成立了內部專項稽核小組,經核查、核實,涉事4家門店嚴重違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理念,在日常運營中均未嚴格執行茉酸奶總部的運營操作和培訓標準,該公司已經第一時間即刻進行整改,具體整改措施:
 
  一是按《茉酸奶特許經營合同》之規定:食品安全管理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內容,針對涉事加盟門店,茉酸奶總部已經安排即刻閉店,并將永久與其解除合約。
 
  二是茉酸奶總部“門店營運部”和“食品安全部”的人員及聘請第三方公司-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將對全國所有門店的“食材存儲、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問題再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實現線上周報和月報核查,并對所有員工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后續,該公司也會嚴格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進行落實和跟進。
 
  此外,5月27日,針對媒體曝出的茉酸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北京市場監管部門立即開展現場執法檢查,目前多家涉事茉酸奶門店已被立案調查并停業整頓。
 
  其中,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媒體反映轄區茉酸奶相關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線索,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涉事門店開展現場檢查,對食品加工各環節進行調查取證。目前,涉事門店已停業整頓,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對相關食品安全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調查,同時,對轄區茉酸奶門店進行全面排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針對媒體曝出的茉酸奶“原料過保質期40余天仍使用,聞出餿味才廢棄”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并收集相關證據材料。目前,執法人員已對當事人北京熠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茉酸奶伊藤洋華堂店)涉嫌存在的相關違法行為立案調查,該門店已停業整頓。與此同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其余20家茉酸奶門店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工作;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關于茉酸奶(北京石景山萬達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輿情后,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對轄區內所有茉酸奶門店開展現場檢查。執法人員對食品加工各環節進行了調查取證,將對相關涉嫌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處理。目前,茉酸奶(北京石景山萬達店)已暫停營業。
 
  案例五:市監局調查“麻辣燙外賣疑似吃出死老鼠”
 
  5月25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重慶南岸區一家餐館點的麻辣燙外賣里吃出死老鼠。
 
  對此,涉事店家老板回應稱,調料及餐品都是他親自制作,不可能注意不到餐品里有異物,目前也已經報警,等待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結果出來后,他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南坪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市場監督管理相關部門已經介入,需要等待相關調查結果出來,才能判定情況。
 
  5月26日,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接到消費者董某關于外賣中發現疑似老鼠的食品安全消費投訴,已依法開展調查處理工作。


  4、“低俗營銷”事件引關注
 
  5月,2起“低俗營銷”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事件一:椰樹因擦邊廣告被罰40萬元 企業、監管部門回應
 
  近日,椰樹集團有限公司因使用“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飛機場’”等違背公序良俗的廣告語被罰40萬,引發關注。
 
  5月6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對椰樹集團有限公司作出一份行政處罰,因廣告語違背公序良俗,罰款40萬元。
 
  違法事實為,2024年2月6日,海口市市場監管局龍華分局收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轉辦函》線索轉辦,反映椰樹集團有限公司在自設網站發布的宣傳圖文,出現使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商業營銷的情形,并使用“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飛機場’”等違背公序良俗的廣告語,涉嫌違反廣告法有關規定,同時附有廣東中科司法鑒定所電子數據固定文書。 龍華分局當日予以立案調查,椰樹集團有限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七項和第十七條的規定,遂依法作出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
 
  對此,5月9日晚,海南椰樹集團發布聲明回應稱,在“椰樹”自己的官網上轉載“用椰汁擦乳”,是科普教育不是商業廣告卻被罰40萬,有“一擔心”“兩不服”。椰樹表示,“擔心的是名牌被毀,砸掉‘椰樹’及上下游企業兩萬員工飯碗,讓海南50萬椰農椰子賣不出去脫富返貧。”
 
  5月10日,海口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就此事表示,此次處罰之后,椰樹集團撤銷了相關廣告,罰款也要求企業限期繳納。如果處罰之后還有此類行為發生,監管部門會進一步跟進。對于椰樹集團多次因發布違法廣告被處罰,該工作人員指出,“確實一直在罰,也有很多人投訴,監管部門是秉著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原則在處理”。
 
  5月11日,椰樹被罰40萬元后直播間畫風突變,模特穿防曬服直播,有網友調侃:這次捂嚴實了……
 
  事件二:官方調查網紅酸奶廣告涉嫌低俗營銷
 
  近日,有網友發文投訴,現制酸奶品牌Blueglass發布的新品廣告擦邊低俗,而且其推出的酸奶新品中加了不少中藥材,有網友稱其新品為“壯陽瀉藥”,并質疑其安全性和合規性。
 
  據報道,Blueglass兩款新品在廣告中明顯標注“18禁”的符號,并寫有“男友力扳回一局”“18周歲以下,我不賣;惡搞男友,我不賣;建議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賣;60周歲以上,我不敢賣”等。對于這款產品,工作人員介紹稱,相關產品內的確加入了男性補藥,不推薦14周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飲用。
 
  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告處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到現場,就媒體曝光的低俗營銷、誤導消費等問題開展調查。
 
  5月8日開始,上海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對轄區內的門店開展執法檢查。
 
  5、食物中毒事件頻發
 
  5月,發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引發輿情關注。
 
  事件一:官方通報“上百位清華校友聚餐中毒”
 
  近日,社交平臺上一張《致全體校友及在校師生建議書》引發關注,建議書中提到,4月26日至28日,清華大學113周年校慶,多地校友們參加校慶活動,先后前往校東南門外醉愛餐廳用餐,上百位校友出現食物中毒。
 
  5月6日深夜,北京市海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情況通報:5月1日,海淀區疾控中心接到關于“醉愛”時尚餐廳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反映后,立即前往涉事餐廳調查處置,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對餐廳工作人員、環境和食品進行樣本采集和全面檢測,同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檢出部分樣本呈諾如病毒陽性。綜合判斷,此次事件系因諾如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胃腸炎。區疾控中心現已對涉事餐廳提出暫停營業、終末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要求。
 
  事件二:連云港一婚宴后44人腹瀉發燒
 
  5月6日,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鎮多人參加婚宴后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發關注。相關視頻中,現場多人在醫院就醫。
 
  從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出現腹瀉等癥狀的市民共有44人,目前大部分已就診后回家。
 
  事發后,市場監督管理局、衛健委等部門對此事進行了調查,并對酒店環境、菜品等進行了取樣封存。目前,涉事酒店已經被查封,原因還在調查中,下一步將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事件三:官方通報學生疑食物中毒
 
  5月8日晚18時許,吳家店鎮二小部分學生晚餐后出現胃部不適、嘔吐等現象。
 
  對此,5月9日,信陽市浉河區教體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浉河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感覺不適學生全部及時送吳家店鎮衛生院,第一時間抽調專家指導治療工作,及時科學診治。同時組織衛健委開展醫學流調,市場監管部門對學校食材、衛生等情況進行溯源檢查,公安部門依法對事情原因開展調查。
 
  截止8日晚24時,有41名學生陸續到鎮衛生院診查,經化驗檢查,39名學生癥狀緩解當晚返回家中,另有2名學生應家長要求,轉入市級醫院診查。


  6、擅用球星“科比”姓名 科比酒業改名、被罰1萬元
 
  近日,被網友質疑“碰瓷”球星科比的貴州科比酒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名稱變更為貴州老科酒業有限公司。
 
  隨后,據報道,貴州老科酒業有限公司(曾用名:貴州科比酒業有限公司)因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姓名,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被貴陽市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
 
  事由顯示,2024年4月3日,當事人通過抖音賬號“貴州科比酒業”發布“科8 科24(禮盒的雙支裝)、科20”等產品的7個宣傳廣告,其中,“科8 科24(禮盒的雙支裝)、科20”酒瓶身為籃球球衣樣式。在視頻廣告中當事人使用“科比醬酒”“曼巴精神”“致敬傳奇,青春永不謝幕”等文字,并在宣傳廣告中擅自使用世界著名籃球明星“科比·比恩·布萊恩特·考克斯”的“你見過洛杉磯凌晨4點的街景嗎?”“肯定有人要贏,那個人為什么不能是我?”等名言。此前,上述公司因推出“科比醬酒”引發輿論關注,被網友質疑“碰瓷”球星科比。


  7、山西一連鎖餐廳被曝售賣福壽螺 總部回應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在山西運城的餐廳“陶然居”所點的辣子田螺實為福壽螺的情況,引發網友熱議。
 
  5月28日,涉事門店負責人稱,該門店是重慶知名餐飲企業“陶然居”的加盟店,菜單上寫的是“辣子螺”,而非“辣子田螺”。還稱,田螺的口感和品質沒福壽螺好,因為門店采用的所有福壽螺都由重慶總部供貨,均是人工養殖,門店廚師也遵循相關加工步驟,所有資質齊全。該公司一名辦公室主任并未直接回應加盟店使用福壽螺的情況,而是多次強調公司養殖的均是田螺,并稱有檢測報告,但因出差在外無法提供。涉事門店經理向媒體提供了廠家資質、進貨單和收款收據復印件,但無法證明采購自陶然居總公司。該門店經理稱,等次日庫管上班后,將提供相應資料。
 
  5月29日,“陶然居”品牌母公司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經內部調查,涉事的陶然居(條山街店)加盟合約已于2023年到期,集團總部從未向該門店提供過螺類原材料,均系該門店自行采購。該工作人員稱,公司法務部門已采取措施,要求涉事店鋪不再使用“陶然居”品牌。
 
  5月29日下午,涉事陶然居(條山街店)門店經理表示,當天上午,當地監管部門人員已到店檢查。該經理還承認,福壽螺為該門店自行采購。
 
  8、冰紅茶請“山寨杰倫”代言引熱議 各方回應
 
  近日,網曝遼寧沈陽消費者在商店買到一款亮贏冰紅茶,包裝上有代言人“周口杰倫”的形象,并在明顯位置標注“央視廣告品牌”“達利園飲品(遼寧)有限公司”,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達利園回應:這不是我們產品,我們是達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其他名稱中帶地名的,都不是我們的。
 
  針對此事,5月9日,被疑似“山寨”的達利園飲品(遼寧)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公司經合法注冊,都有正常手續,相關產品并非虛假宣傳,正在準備起訴相關言論。此外,公司請的代言人為網紅“周口杰倫”,且在產品上也標明了代言人本名“李非非”。“央視廣告品牌”字樣是因為公司確實在央視做過廣告,不是虛假宣傳。該公司同時表示,該款產品剛試生產試銷,只往沈陽部分小超市發了貨。
 
  9、“康師傅方便面即將全線漲價”上熱搜
 
  5月16日,“康師傅方便面即將全線漲價”的話題上熱搜,引發熱議。
 
  據報道,多位經銷商透露,康師傅方便面5月份要漲價,廠家業務員已經開始口頭通知,進行預熱。此次漲價會覆蓋康師傅方便面“全線產品”。至于漲價的由頭,則是“配方升級”。
 
  對此,有媒體報道,5月16日下午,一位自稱康師傅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五一后,康師傅的確向經銷商下發了調價通知,建議上調經典系列產品零售價,桶裝面的建議零售價由4.5元調整至5元,一桶上漲0.5元;袋裝面的建議零售價由2.8元調整至3元,一袋上漲0.2元。目前有的經銷商上調了零售價,有的經銷商還未上調。4月20日后出廠的產品,外包裝上已經標注上了5元和3元的建議零售價。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漲價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上漲。
 
  也有媒體報道稱,求證康師傅方面,客服表示,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10、“多人稱喝了霸王茶姬新品心悸入院”引熱議
 
  5月23日,“多人稱喝了霸王茶姬新品心悸入院”的話題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有多名網友發文稱喝了霸王茶姬的新品“萬里木蘭”后出現了身體不適的情況,多人反映有失眠、心悸的情況。還有網友稱,“中午喝完沒多久,到下午開始心慌手抖,呼吸困難,拉肚子,去醫院檢查也不是細菌感染,懷疑是過敏導致的。”
 
  對此,5月22日,客服回應稱,這款茶飲是紅茶茶底,顧客可能是對茶多酚過敏了。客服還提醒稱如出現身體不適,請立即停飲,并建議去醫院檢查。
 
  同日,媒體致電霸王茶姬門店咨詢此事,一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這款新品茶味濃度比較高,有顧客喝了濃茶之后會出現失眠、亢奮等癥狀,正常來說過一段時間就會沒事了。
 
  據報道,“萬里木蘭”的茶多酚含量為62.3mg/100ml,咖啡因含量為31.8mg/100ml。其中咖啡因含量在9款原味鮮奶茶中僅次于“去云南·玫瑰普洱”的35.1mg/100ml。一杯中杯470ml的“萬里木蘭”飲品咖啡因含量超140mg,接近兩份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
 
  此外,有媒體聯系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趙金召。他指出,過敏反應的常見表現是皮膚瘙癢、起紅疹、胃腸道癥狀等。心慌心悸、失眠不是過敏的表現。“網友提及的心慌、心悸等不適癥狀可能與奶茶中糖類、脂質及咖啡因等成分有關,并非過敏引起。”趙金召介紹,奶茶中咖啡因等成分可能會引起心慌、面部潮紅、失眠等反應。攝入量高,代謝需要更長的時間,不良反應就會持續得更久。趙金召提醒,若出現上述不適癥狀短時間內能自行緩解,不用過多擔心。心率處于100-120次/分,可以先觀察;如果持續不緩解,或者是心率達到140以上,則需及時就醫。
 
  5月30日,霸王茶姬通過官方微博作出回應,解釋了消費者反映的“睡不著”現象。霸王茶姬表示,一杯“萬里木蘭”的咖啡因含量與一杯同等規格的“拿鐵咖啡”相當。因此,一些平時較少飲用咖啡或習慣喝淡茶的消費者在品嘗“萬里木蘭”后可能會感覺較為興奮,從而影響睡眠。針對公眾對咖啡因含量的擔憂,霸王茶姬明確指出,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咖啡因的總攝入量不超過400mg是安全的,這大約相當于3-5杯普通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的建議攝入量則不超過200mg/天。此外,霸王茶姬強調,一杯“萬里木蘭”的咖啡因含量并未超標,仍然在國家建議的每日咖啡因攝入量范圍之內,因此請消費者放心飲用。同時,提醒消費者,不同個體對咖啡因的敏感度和代謝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適量飲用。
 
 
地區: 山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