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最好在2小時內喝完?
實驗來揭秘
夏日炎炎,去奶茶店買一杯現制飲品成為了許多人解暑的不二選擇。經常購買奶茶的人肯定看到過奶茶外包裝貼有“請于2小時內飲用”“盡快飲用”等提醒。
很多消費者會有這樣的疑慮:現制飲品真的是2小時內飲用最佳嗎?如果超過2小時,到底還能不能喝?本期食安科普指南就用實驗數據揭開現制飲品在不同時間和溫度下的變化情況,為您解答心中的疑慮。
實驗基本情況
時間:2024年7月
地點:寧海縣食品檢測中心
檢測項目: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檢測標準:
GB 4789.2-202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
實驗一
市場銷售現制飲品所含微生物情況
工作人員從寧海城區現制飲品店隨機購買經典奶茶、楊枝甘露、時令果茶、咖啡飲品等8種,在4℃下30分鐘內送至實驗室分別檢測樣品中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檢測結果如下(CFU/g):
數據分析
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隨機購買的樣品中均有一定數值菌落總數檢出,大腸菌群均未檢出,那食用是否安全呢?
現制飲品歸為現制現售的餐飲食品,目前尚未有此類產品的國家標準。為了評估安全性,考慮到現制飲品的產品屬性接近飲料,我們參照GB 7101-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的衛生指標,該標準規定飲料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的閾值不高于10000CFU/g和100CFU/g。結合以上檢測結果,我們所檢的8份現制飲品的食品安全風險是較低的。
但是,部分消費者會因為一時有事沒有及時飲用,等忙完后發現已過去一段時間,那這樣的現制飲品還能繼續喝嗎?工作人員開始第二個實驗。
實驗二
不同溫度下飲品中菌落總數變化
為進一步探究溫度與時間對現制飲品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工作人員再次隨機購買茉莉奶茶、經典奶茶、蜜桃果茶、拿鐵咖啡,于4℃下15分鐘內送至實驗室。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精確性和代表性,工作人員從每種飲品中取出多杯樣本,經充分混勻后再無菌分裝到無菌袋中,置于4℃與25℃恒溫箱中,觀察其在不同時間點(1h、2h、3h、4h、5h)的菌落總數含量(CFU/g)。
檢測結果如下:
數據分析
參考GB 7101-2022的衛生指標,可以發現在4℃的冷藏環境下,四種現制飲料在5小時內菌落總數增長緩慢,所有樣品的菌落數均保持在安全食用的界限內。而在25℃的室溫下,四種飲品在1小時內仍處于安全食用狀態,1小時后急速增長,接近2小時,除帶冰拿鐵咖啡外其余樣品的菌落總數迅速超出安全閾值,食用安全風險大大增加。
以上結果為未食用的實驗結果。在現實生活中,情況更為錯綜復雜:飲品已開封食用、加工環境不盡如人意、存放溫度偏高等,這會顯著縮短飲品的保存時間。因此,消費者需要提高判斷力,合理掌控飲用時間,確保食用安全。
消費提醒
1. 所購現制飲品如果暫時不喝,應4℃冷藏存放,以保持其安全性和口感。
2. 常溫飲品最好能在1小時內喝完,帶冰飲品可適當延長。
3. 選擇加工環境好、證件齊全的商店購買,食用過程中如有異味應棄食。
日期:2024-08-06
實驗來揭秘
夏日炎炎,去奶茶店買一杯現制飲品成為了許多人解暑的不二選擇。經常購買奶茶的人肯定看到過奶茶外包裝貼有“請于2小時內飲用”“盡快飲用”等提醒。
很多消費者會有這樣的疑慮:現制飲品真的是2小時內飲用最佳嗎?如果超過2小時,到底還能不能喝?本期食安科普指南就用實驗數據揭開現制飲品在不同時間和溫度下的變化情況,為您解答心中的疑慮。
實驗基本情況
時間:2024年7月
地點:寧海縣食品檢測中心
檢測項目: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檢測標準:
GB 4789.2-202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
實驗一
市場銷售現制飲品所含微生物情況
工作人員從寧海城區現制飲品店隨機購買經典奶茶、楊枝甘露、時令果茶、咖啡飲品等8種,在4℃下30分鐘內送至實驗室分別檢測樣品中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檢測結果如下(CFU/g):
數據分析
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隨機購買的樣品中均有一定數值菌落總數檢出,大腸菌群均未檢出,那食用是否安全呢?
現制飲品歸為現制現售的餐飲食品,目前尚未有此類產品的國家標準。為了評估安全性,考慮到現制飲品的產品屬性接近飲料,我們參照GB 7101-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的衛生指標,該標準規定飲料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的閾值不高于10000CFU/g和100CFU/g。結合以上檢測結果,我們所檢的8份現制飲品的食品安全風險是較低的。
但是,部分消費者會因為一時有事沒有及時飲用,等忙完后發現已過去一段時間,那這樣的現制飲品還能繼續喝嗎?工作人員開始第二個實驗。
實驗二
不同溫度下飲品中菌落總數變化
為進一步探究溫度與時間對現制飲品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工作人員再次隨機購買茉莉奶茶、經典奶茶、蜜桃果茶、拿鐵咖啡,于4℃下15分鐘內送至實驗室。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精確性和代表性,工作人員從每種飲品中取出多杯樣本,經充分混勻后再無菌分裝到無菌袋中,置于4℃與25℃恒溫箱中,觀察其在不同時間點(1h、2h、3h、4h、5h)的菌落總數含量(CFU/g)。
檢測結果如下:
數據分析
參考GB 7101-2022的衛生指標,可以發現在4℃的冷藏環境下,四種現制飲料在5小時內菌落總數增長緩慢,所有樣品的菌落數均保持在安全食用的界限內。而在25℃的室溫下,四種飲品在1小時內仍處于安全食用狀態,1小時后急速增長,接近2小時,除帶冰拿鐵咖啡外其余樣品的菌落總數迅速超出安全閾值,食用安全風險大大增加。
以上結果為未食用的實驗結果。在現實生活中,情況更為錯綜復雜:飲品已開封食用、加工環境不盡如人意、存放溫度偏高等,這會顯著縮短飲品的保存時間。因此,消費者需要提高判斷力,合理掌控飲用時間,確保食用安全。
消費提醒
1. 所購現制飲品如果暫時不喝,應4℃冷藏存放,以保持其安全性和口感。
2. 常溫飲品最好能在1小時內喝完,帶冰飲品可適當延長。
3. 選擇加工環境好、證件齊全的商店購買,食用過程中如有異味應棄食。
日期:2024-08-06